時政要聞
中工網訊 “青少年用這個看書的時候,雖然是在看眼前的字,但其實可以看遠3—10米,預防和控制近視的發生。”11月8日,“豫見未來——中國式現代化河南實踐”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走進河南百合特種光學研究公司,該公司經理李玲云向采訪團介紹產品離焦讀寫臺。
據了解,百合光電擁有16余年技術積累,在光刻、曝光、護眼、車載、特種元件和MR等領域,持續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和產業化研究,打破了光學系統等產品國外企業壟斷的局面,助推加快實現光電信息產品國產化。其生產的HUD自由曲面鏡實現了對國外產品替代,達到穩定量產。
這是新鄉市以科技創新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在新鄉市高服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廳內,方型搖擺篩、圓形擺動篩等振動篩分機械琳瑯滿目,其中展示的超聲波變頻振動篩,已經實現國產化。
據介紹,振動篩在工業生產中,就相當于人類器官中的腎臟。作為新鄉振動產業發展的推動者之一,該公司積極推動振動篩分技術的創新與發展,其所推出設備具有高效、精準且穩定的特點,廣泛應用于化工、食品、醫藥、環保等領域。目前,全國每10臺振動設備中,至少有6臺是“新鄉造”。
不僅僅是工業方面在創新發展,近年來,新鄉打造科技智慧農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2022年,中原農谷規劃落地新鄉,已初步形成了產學研貫通、育繁推一體的種業創新生態。源自中原農谷的新麥58、鄭麥918,接連刷新我國小麥單品種轉讓價格紀錄,并實現就地轉化;110個新品種在全國推廣種植,其中小麥推廣面積達1億畝,約占黃淮海小麥種植面積的38%,讓“中國碗”裝上了更多“河南糧”。
“我們團隊的主要研究方向為玉米增產,推出了‘密植精準調控的技術模式’,目前已連續7次刷新了國家玉米單產紀錄,我們的示范田比起周邊農田,少的話能增產200公斤,多的話則能翻番。”在中原農谷的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原研究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明博介紹。
2023年9月,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原研究中心揭牌。自成立以來,該中心圍繞破解河南農業及產業鏈“卡脖子”問題,開展全方位協同創新,推動科研成果轉移轉化,助力河南省打造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現代農業強省,為河南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閔雪)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中工網訊 “青少年用這個看書的時候,雖然是在看眼前的字,但其實可以看遠3—10米,預防和控制近視的發生。”11月8日,“豫見未來——中國式現代化河南實踐”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走進河南百合特種光學研究公司,該公司經理李玲云向采訪團介紹產品離焦讀寫臺。
據了解,百合光電擁有16余年技術積累,在光刻、曝光、護眼、車載、特種元件和MR等領域,持續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和產業化研究,打破了光學系統等產品國外企業壟斷的局面,助推加快實現光電信息產品國產化。其生產的HUD自由曲面鏡實現了對國外產品替代,達到穩定量產。
這是新鄉市以科技創新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在新鄉市高服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廳內,方型搖擺篩、圓形擺動篩等振動篩分機械琳瑯滿目,其中展示的超聲波變頻振動篩,已經實現國產化。
據介紹,振動篩在工業生產中,就相當于人類器官中的腎臟。作為新鄉振動產業發展的推動者之一,該公司積極推動振動篩分技術的創新與發展,其所推出設備具有高效、精準且穩定的特點,廣泛應用于化工、食品、醫藥、環保等領域。目前,全國每10臺振動設備中,至少有6臺是“新鄉造”。
不僅僅是工業方面在創新發展,近年來,新鄉打造科技智慧農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2022年,中原農谷規劃落地新鄉,已初步形成了產學研貫通、育繁推一體的種業創新生態。源自中原農谷的新麥58、鄭麥918,接連刷新我國小麥單品種轉讓價格紀錄,并實現就地轉化;110個新品種在全國推廣種植,其中小麥推廣面積達1億畝,約占黃淮海小麥種植面積的38%,讓“中國碗”裝上了更多“河南糧”。
“我們團隊的主要研究方向為玉米增產,推出了‘密植精準調控的技術模式’,目前已連續7次刷新了國家玉米單產紀錄,我們的示范田比起周邊農田,少的話能增產200公斤,多的話則能翻番。”在中原農谷的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原研究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明博介紹。
2023年9月,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原研究中心揭牌。自成立以來,該中心圍繞破解河南農業及產業鏈“卡脖子”問題,開展全方位協同創新,推動科研成果轉移轉化,助力河南省打造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現代農業強省,為河南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閔雪)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