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耀中原|探訪隋唐大運河重要文化遺存之一——云溪橋
更新時間:2024/10/15 17:14:32 來源:5g.hnr.cn
它們跨越時間長河
見證歷史變遷
它們凝結過去,連接當下
傳承未來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遺產耀中原
帶您走進古建筑、古遺址、古墓葬
遍訪石窟寺
聆聽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動人故事
△點擊音頻,聽有趣的廣播劇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遺產耀中原》,今天我們探訪隋唐大運河重要文化遺存之一——云溪橋。
導游:歡迎大家來到鶴壁浚縣,開啟尋跡古橋之旅。我們腳下這座橋叫做云溪橋,是浚縣八景之一的“云溪燕語衛水舟”。
游客:導游,我看橋頭的石碑上寫著“大運河(云溪橋)”,它跟大運河有什么關系呢?
導游:云溪橋所橫跨的衛河是隋唐大運河極其重要的一段,云溪橋作為大運河上的一處重要附屬遺跡,為研究大運河的歷史、發展和變遷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國際文化交流、民族文化宣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召開的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同意將中國大運河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浚縣云溪橋及橋下悠悠流淌的衛河(即永濟渠)與全國31個城市的百余歷史遺跡共同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游客:哇,那這座橋的歷史價值拉滿了!導游快給我們講講唄!
導游:云溪橋始建于明正德三年(1508年),為木橋;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坍塌,嘉靖44年(1565年)浚縣知縣魏廉川重修,改石橋。在云溪橋畔,原有一通篆刻于明嘉靖年間的《衛河廉川橋碑》,記載了明嘉靖四十四年,原有石橋“歲久頹,民病涉者十余年矣”,為重修石橋,百姓和官府群策群力,僅用了百天時間就完成了這項浩大工程。20世紀50年代進行不規整修整,改為公路橋梁,拆除了殘缺的石欄桿,隨著古城的保護和建設,再次拆除水泥欄桿換為精美的石欄桿。
游客:云溪橋不是歷史文化遺產嗎,我看現在還在正常通行啊?
導游:是這樣的。云溪橋歷經500余年,雖經風雨侵蝕和戰亂,橋身仍堅固完好,總體建筑結構未發生變化。云溪橋所采用的五孔券頂及橋下三角形分水石的修建手法,不但為當今建橋技術提供了可靠地借鑒之處,也為研究我國古代石質橋梁的建造技藝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云溪橋又名廉川橋,在河南省浚縣古城西門外,衛河之上。2000年9月25日,云溪橋作為浚縣城墻的組成部分,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為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5日,云溪橋作為大運河河南段的組成部分,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遺產耀中原,由河南省文物局與河南廣播電視臺新聞廣播聯合出品,聚焦對外開放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講述河南文旅文創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保護文化遺產,傳承文化根脈。
來源: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程冰冰 谷艷敏 羅曼 羅棟巍 馬翔
圖片來源:浚縣文旅融合發展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