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色XX群视频射精,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半月談:周口不是周口店
更新時間:2024/10/14 10:15:20    來源:半月談微信公眾號

 “很多人竟錯把我們周口當成了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所在地)!或者只知周口店,卻不知中國還有個周口。”半月談記者在河南省周口市調研時,當地干部的第一句玩笑話就帶著一股子“哀怨”。走訪多日后發現,盡管不如周口店的北京猿人遺址那么歷史悠長,但在中國的水系地理版圖、城市發展版圖和文化文明版圖上,河南周口占據著不容小覷的重要地位。

  “周”古今漕運開放之口:

  從古渡口到中原港城

  周口因航運而得名,歷史上被稱作“周家渡口”。據商水縣志記載,明朝永樂二年,為滿足沙潁河兩岸商賈往來需要,經商水縣衙批準,一戶周姓人家向官府交五百串錢,承包了擺渡業務,時間久了就形成一個渡口,原稱“周家渡口”,后來簡稱“周家口”。這一叫,叫出了后世漕運重鎮的百年榮光。

  周口地處“燕趙江楚之沖,秦晉淮泗之道”,沙河、潁河、賈魯河在此三川交匯,匯為沙潁河穿城而過,經淮河,入長江,通大海。明清時期的周家口,“通衢五省,人雜八方,商賈云集,南北之聲不絕于耳”,成為北方著名的“水陸交會之鄉、財貨堆積之藪”,位居河南“四大名鎮”之列。

  有河才有鎮,逐波而生埠。追尋周口的發展軌跡,航道猶如一條綿長的生命線,自明朝始,在長達數百年的時間里,從渡口、埠口到港口,“周家口”成了長江經淮河北上進行流通的重要碼頭,亦是西北與江南物資交流的重要樞紐。

  “萬家燈火侔江浦,千帆云集似漢皋”,明朝翰林大學士熊廷弼在《過周家口》中的描述,既是對周口昔日繁華的贊譽,也是今日周口的生動寫照。

  2017年4月6日上午,一聲“開港”令下,汽笛齊鳴,河南省建設規模最大、靠泊能力最強的現代化綜合港口——周口中心港一期工程開港運營。如今的周口,內河水運發展迅速,擁有港航企業18家,船舶2000多艘,船舶駕駛、維修、港口裝卸等從業人員2萬多人。2023年,周口市累計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4000多萬噸,集裝箱吞吐量完成10萬多標箱。

640.jpeg

  周口中心港碼頭(無人機照片) 李嘉南 攝

  半月談記者抵達周口中心港時,兩艘運糧船正在碼頭卸貨,不過,現場幾乎看不到工人,而是兩臺可移動式吸糧機在忙碌。“每臺機器每小時可從船上吸取200噸糧食,通過管道,從船頭直接運輸至500米外的廠房內。”益海嘉里(周口)現代食品產業園儲運部經理李士鋒說,考慮到更便利的運輸條件,工廠搬遷了20多公里,從周口市區來到“港區”,單是儲運玉米這一種原材料,每年可降低儲運成本2000多萬元。

  多位船老大告訴記者,無論建設規模、還是配套設施,周口中心港在河南、安徽、江蘇內河水運航線上都排得上號。而吸引他們來周口“闖碼頭”的主要原因,是巨大的運輸需求。

  “加拿大的小麥、澳大利亞的大麥、美國的大豆,還有馬來西亞的布敦巖,經周口中心港,有的被送進當地企業,有的被轉運到周邊地市。而本地的農產品和周邊的化工原料,也保證了返航時滿載而歸。”來自安徽阜陽的船老大盛金啟說,近些年來,他船上的貨物種類有了很大變化,“以前是把本地糧食裝船后運到江淮流域,現在卻經常要從外地運糧到周口,再把加工好的面粉、食用油等產品送往外地”。從拉糧食賣原料,到深加工運產品,折射出周口食品產業的快速升級與臨港經濟的發展迭代。

  內河航運對于建設統一大市場和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周口的漕運重鎮地位既是稟賦,亦是使命。周口市委書記張建慧表示,周口正在聚焦“臨港新城、開放前沿”的發展定位,奮力建設國家區域中心港口城市,把周口打造成對接長三角的橋頭堡、河南對接“海上絲綢之路”的新起點。

  “周”天下生民食尚之口:

  從農耕源頭到農業現代化新格局

  民以食為天。作為中華農耕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周口常年糧食總產量180億斤左右,是河南省第一產糧大市。2022年4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建設河南周口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金丹科技、益海嘉里、牧原食品等企業為龍頭,以項城白芝麻、扶溝西瓜、鄲城紅薯等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為引領,產業鏈條完整、利益聯結緊密的三產融合發展新格局。

  “因當地優質富饒的小麥、玉米等農產品,我們在20多年前來到周口,沒想到現在還享受到了港口聯運的交通優勢。”益海嘉里(周口)現代食品產業園辦公室主任王昆介紹,以原料和港口為依托,益海嘉里集團計劃在周口投資建設中部地區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糧油加工生產基地,“讓大家吃得健康,吃出幸福”。項目達產后可為3000人提供就業,進一步推動周口糧食深加工產業發展。

  食品工業是連接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的重要產業,龍頭企業則是帶動鄉村農業經濟發展的關鍵載體。周口正搶抓農業農村現代化新機遇,加快結構調整,推動農業與食品產業深度融合。走進位于周口鹿邑縣的澄明食品工業園,一棟棟標準化廠房整齊排列,很難想象,從荒草叢生的工地變身布滿流水線的食品工業園,僅用了短短7個月時間。如今,已有澄明食品、和一肉業、丸來丸去、茂源肉業等15家企業入園投產,為餐飲企業提供多樣化的食材。

  “周口的農業優勢正在轉化為制造業優勢。”澄明食品工業園副總經理王文正說,以鹿邑為例,當地有100萬畝綠色食品原材料標準化生產基地、牧原集團的7個標準化生豬養殖場每年可提供生豬85萬頭、后雙養牛基地可年出欄1萬頭牛、滿意禽業年提供存欄180萬只雞……依托當地豐富的農產品資源,一個以復合調味料、牛肉、火鍋丸子、火鍋魚片、家庭鹵味等為主的火鍋、燒烤食材工業園已初具規模。目前,該園區已投資20億元,帶動用工4000人,2023年營收突破36億元。

  “預制菜一頭連著種植業、養殖業,另一頭連著餐飲業和居民消費。今年,預制菜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為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清晰描繪了從農田直達餐桌的產業新機遇。”鹿邑原縣委書記李剛說,再經過3年至5年的努力,鹿邑將形成300億元級的食品產業集群,努力建成中部最大的火鍋、燒烤、預制菜食材基地。

  “周”中華文明復興之關口:

  從人文祖地到文旅賦能

  “改造后的陳摶公園與修復后的古城墻相得益彰,并與北側的明道宮建筑群相映成趣,傳統與現代完美結合,在這里打拳神清氣爽。”鹿邑縣市民陳玉增一大早就和幾個老友來陳摶公園練太極拳。

  周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有著6500多年的文明史,享有“人之祖、史之初、國之根、文之源”的美譽。相傳,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在淮陽建都,定姓氏、制嫁娶、結網罟、養犧牲,開啟了華夏文明的第一縷曙光;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老子誕生于鹿邑,所著《道德經》博大精深,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沈丘人周興嗣編纂的《千字文》,是中國古代教育史上最早的啟蒙教材……

640 (1).jpeg

  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的太昊陵景區殿宇莊嚴,古柏森森,吸引眾多游人參觀探訪,聆聽人文始祖伏羲氏的故事和傳說 魯鵬 攝

  “經史子集根柢于道,釋儒伊耶宗旨歸德”,鹿邑老子故里老子講學地的明道宮迎禧殿大門上,懸掛的這幅楹聯指明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百家根源。從伏羲畫八卦識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到老子著巨作明道德、引領遵道而行,可以說,“道”的思想理念源于周口,中華文明的歷史內涵根植于周口,發源、延續、從未間斷。

  走進古城淮陽,入眼如畫,處處皆景。太昊陵、畫卦臺、弦歌臺等名勝,被精心設計的旅游環線串聯,吸引全球各地的華人前來尋根溯源;在鹿邑縣老子文化博物館,伴著恢宏的音樂,環形銀幕上光影流動,一幅幅講述老子生平的畫像隨之展現……如今,“羲皇故都”“老子故里”已成為人們尋根謁祖的文化圣地,先賢圣哲、名人巨擘,構成了周口最深沉持久的發展引擎。

  “在老子故里生長的人,對老子文化都懷有一種情結,不僅學者有收藏研究之心,普通百姓同樣如此。”鹿邑縣文廣旅局局長張鴻說,無論是“小而專”的民辦博物館,還是承載著“非遺傳承展示教學”職能的官方文化產業園,皆呈現一派蓬勃發展之勢。在老子誕生地太清宮與老子講學地明道宮之間,一間間仿古建筑共同組成了老子研究院,將老子文化與時代特色完美融合。目前,這里已成為研究老子文化為主,集研學游學、綜合培訓、學術研究與交流功能于一體,設施齊全、功能齊備的綜合平臺。

640 (2).jpeg

  游人在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明道宮景區游覽,感受老子故里的傳統文化魅力。魯鵬 攝

  今年3月24日,在老子誕辰2595周年紀念日,世界道教聯合會在鹿邑舉辦了首屆道祖故里朝宗法會,來自28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內外道教界人士會聚道祖故里,朝宗謁祖。與會代表認為,這既是對老子的緬懷致敬,也是對道教思想的尋根溯源,更是對道家文化和道祖精神的傳承弘揚。

  文化賦能旅游,旅游傳承文化。周口正以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為抓手,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串珠成鏈,不斷擦亮伏羲文化、老子文化、漕運文化等文化品牌,同時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相結合,創新文旅消費場景,釋放文旅融合活力,助推周口文旅實現高質量融合發展。

  (半月談記者:劉振坤 翟濯 鄧伽)

文章編輯:劉鳴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半月談:周口不是周口店
2024/10/14 10:15:20    來源:半月談微信公眾號

 “很多人竟錯把我們周口當成了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所在地)!或者只知周口店,卻不知中國還有個周口。”半月談記者在河南省周口市調研時,當地干部的第一句玩笑話就帶著一股子“哀怨”。走訪多日后發現,盡管不如周口店的北京猿人遺址那么歷史悠長,但在中國的水系地理版圖、城市發展版圖和文化文明版圖上,河南周口占據著不容小覷的重要地位。

  “周”古今漕運開放之口:

  從古渡口到中原港城

  周口因航運而得名,歷史上被稱作“周家渡口”。據商水縣志記載,明朝永樂二年,為滿足沙潁河兩岸商賈往來需要,經商水縣衙批準,一戶周姓人家向官府交五百串錢,承包了擺渡業務,時間久了就形成一個渡口,原稱“周家渡口”,后來簡稱“周家口”。這一叫,叫出了后世漕運重鎮的百年榮光。

  周口地處“燕趙江楚之沖,秦晉淮泗之道”,沙河、潁河、賈魯河在此三川交匯,匯為沙潁河穿城而過,經淮河,入長江,通大海。明清時期的周家口,“通衢五省,人雜八方,商賈云集,南北之聲不絕于耳”,成為北方著名的“水陸交會之鄉、財貨堆積之藪”,位居河南“四大名鎮”之列。

  有河才有鎮,逐波而生埠。追尋周口的發展軌跡,航道猶如一條綿長的生命線,自明朝始,在長達數百年的時間里,從渡口、埠口到港口,“周家口”成了長江經淮河北上進行流通的重要碼頭,亦是西北與江南物資交流的重要樞紐。

  “萬家燈火侔江浦,千帆云集似漢皋”,明朝翰林大學士熊廷弼在《過周家口》中的描述,既是對周口昔日繁華的贊譽,也是今日周口的生動寫照。

  2017年4月6日上午,一聲“開港”令下,汽笛齊鳴,河南省建設規模最大、靠泊能力最強的現代化綜合港口——周口中心港一期工程開港運營。如今的周口,內河水運發展迅速,擁有港航企業18家,船舶2000多艘,船舶駕駛、維修、港口裝卸等從業人員2萬多人。2023年,周口市累計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4000多萬噸,集裝箱吞吐量完成10萬多標箱。

640.jpeg

  周口中心港碼頭(無人機照片) 李嘉南 攝

  半月談記者抵達周口中心港時,兩艘運糧船正在碼頭卸貨,不過,現場幾乎看不到工人,而是兩臺可移動式吸糧機在忙碌。“每臺機器每小時可從船上吸取200噸糧食,通過管道,從船頭直接運輸至500米外的廠房內。”益海嘉里(周口)現代食品產業園儲運部經理李士鋒說,考慮到更便利的運輸條件,工廠搬遷了20多公里,從周口市區來到“港區”,單是儲運玉米這一種原材料,每年可降低儲運成本2000多萬元。

  多位船老大告訴記者,無論建設規模、還是配套設施,周口中心港在河南、安徽、江蘇內河水運航線上都排得上號。而吸引他們來周口“闖碼頭”的主要原因,是巨大的運輸需求。

  “加拿大的小麥、澳大利亞的大麥、美國的大豆,還有馬來西亞的布敦巖,經周口中心港,有的被送進當地企業,有的被轉運到周邊地市。而本地的農產品和周邊的化工原料,也保證了返航時滿載而歸。”來自安徽阜陽的船老大盛金啟說,近些年來,他船上的貨物種類有了很大變化,“以前是把本地糧食裝船后運到江淮流域,現在卻經常要從外地運糧到周口,再把加工好的面粉、食用油等產品送往外地”。從拉糧食賣原料,到深加工運產品,折射出周口食品產業的快速升級與臨港經濟的發展迭代。

  內河航運對于建設統一大市場和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周口的漕運重鎮地位既是稟賦,亦是使命。周口市委書記張建慧表示,周口正在聚焦“臨港新城、開放前沿”的發展定位,奮力建設國家區域中心港口城市,把周口打造成對接長三角的橋頭堡、河南對接“海上絲綢之路”的新起點。

  “周”天下生民食尚之口:

  從農耕源頭到農業現代化新格局

  民以食為天。作為中華農耕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周口常年糧食總產量180億斤左右,是河南省第一產糧大市。2022年4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建設河南周口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金丹科技、益海嘉里、牧原食品等企業為龍頭,以項城白芝麻、扶溝西瓜、鄲城紅薯等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為引領,產業鏈條完整、利益聯結緊密的三產融合發展新格局。

  “因當地優質富饒的小麥、玉米等農產品,我們在20多年前來到周口,沒想到現在還享受到了港口聯運的交通優勢。”益海嘉里(周口)現代食品產業園辦公室主任王昆介紹,以原料和港口為依托,益海嘉里集團計劃在周口投資建設中部地區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糧油加工生產基地,“讓大家吃得健康,吃出幸福”。項目達產后可為3000人提供就業,進一步推動周口糧食深加工產業發展。

  食品工業是連接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的重要產業,龍頭企業則是帶動鄉村農業經濟發展的關鍵載體。周口正搶抓農業農村現代化新機遇,加快結構調整,推動農業與食品產業深度融合。走進位于周口鹿邑縣的澄明食品工業園,一棟棟標準化廠房整齊排列,很難想象,從荒草叢生的工地變身布滿流水線的食品工業園,僅用了短短7個月時間。如今,已有澄明食品、和一肉業、丸來丸去、茂源肉業等15家企業入園投產,為餐飲企業提供多樣化的食材。

  “周口的農業優勢正在轉化為制造業優勢。”澄明食品工業園副總經理王文正說,以鹿邑為例,當地有100萬畝綠色食品原材料標準化生產基地、牧原集團的7個標準化生豬養殖場每年可提供生豬85萬頭、后雙養牛基地可年出欄1萬頭牛、滿意禽業年提供存欄180萬只雞……依托當地豐富的農產品資源,一個以復合調味料、牛肉、火鍋丸子、火鍋魚片、家庭鹵味等為主的火鍋、燒烤食材工業園已初具規模。目前,該園區已投資20億元,帶動用工4000人,2023年營收突破36億元。

  “預制菜一頭連著種植業、養殖業,另一頭連著餐飲業和居民消費。今年,預制菜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為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清晰描繪了從農田直達餐桌的產業新機遇。”鹿邑原縣委書記李剛說,再經過3年至5年的努力,鹿邑將形成300億元級的食品產業集群,努力建成中部最大的火鍋、燒烤、預制菜食材基地。

  “周”中華文明復興之關口:

  從人文祖地到文旅賦能

  “改造后的陳摶公園與修復后的古城墻相得益彰,并與北側的明道宮建筑群相映成趣,傳統與現代完美結合,在這里打拳神清氣爽。”鹿邑縣市民陳玉增一大早就和幾個老友來陳摶公園練太極拳。

  周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有著6500多年的文明史,享有“人之祖、史之初、國之根、文之源”的美譽。相傳,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在淮陽建都,定姓氏、制嫁娶、結網罟、養犧牲,開啟了華夏文明的第一縷曙光;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老子誕生于鹿邑,所著《道德經》博大精深,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沈丘人周興嗣編纂的《千字文》,是中國古代教育史上最早的啟蒙教材……

640 (1).jpeg

  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的太昊陵景區殿宇莊嚴,古柏森森,吸引眾多游人參觀探訪,聆聽人文始祖伏羲氏的故事和傳說 魯鵬 攝

  “經史子集根柢于道,釋儒伊耶宗旨歸德”,鹿邑老子故里老子講學地的明道宮迎禧殿大門上,懸掛的這幅楹聯指明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百家根源。從伏羲畫八卦識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到老子著巨作明道德、引領遵道而行,可以說,“道”的思想理念源于周口,中華文明的歷史內涵根植于周口,發源、延續、從未間斷。

  走進古城淮陽,入眼如畫,處處皆景。太昊陵、畫卦臺、弦歌臺等名勝,被精心設計的旅游環線串聯,吸引全球各地的華人前來尋根溯源;在鹿邑縣老子文化博物館,伴著恢宏的音樂,環形銀幕上光影流動,一幅幅講述老子生平的畫像隨之展現……如今,“羲皇故都”“老子故里”已成為人們尋根謁祖的文化圣地,先賢圣哲、名人巨擘,構成了周口最深沉持久的發展引擎。

  “在老子故里生長的人,對老子文化都懷有一種情結,不僅學者有收藏研究之心,普通百姓同樣如此。”鹿邑縣文廣旅局局長張鴻說,無論是“小而專”的民辦博物館,還是承載著“非遺傳承展示教學”職能的官方文化產業園,皆呈現一派蓬勃發展之勢。在老子誕生地太清宮與老子講學地明道宮之間,一間間仿古建筑共同組成了老子研究院,將老子文化與時代特色完美融合。目前,這里已成為研究老子文化為主,集研學游學、綜合培訓、學術研究與交流功能于一體,設施齊全、功能齊備的綜合平臺。

640 (2).jpeg

  游人在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明道宮景區游覽,感受老子故里的傳統文化魅力。魯鵬 攝

  今年3月24日,在老子誕辰2595周年紀念日,世界道教聯合會在鹿邑舉辦了首屆道祖故里朝宗法會,來自28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內外道教界人士會聚道祖故里,朝宗謁祖。與會代表認為,這既是對老子的緬懷致敬,也是對道教思想的尋根溯源,更是對道家文化和道祖精神的傳承弘揚。

  文化賦能旅游,旅游傳承文化。周口正以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為抓手,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串珠成鏈,不斷擦亮伏羲文化、老子文化、漕運文化等文化品牌,同時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相結合,創新文旅消費場景,釋放文旅融合活力,助推周口文旅實現高質量融合發展。

  (半月談記者:劉振坤 翟濯 鄧伽)

文章編輯:劉鳴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kbd id="66666"><abbr id="66666"></abbr></kbd><samp id="66666"><tr id="66666"></tr></samp>
  • <s id="666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