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公路助力鄉村文旅多元發展
新聞中心首頁
“如果我們不是住進了山里,可能永遠都不知道家鄉太行山的秋天有這么美,滿山的紅葉,還有沿路整片的黃葉樹林,我和幾個朋友賣咖啡的小院子,就在焦作北邊太行山的半山腰……”我市網友“北山青年小郭”在自己的短視頻社交賬號中這樣介紹。憑借著太行山自然資源的優勢,該視頻收獲了網友們的不吝“點贊”。
裸露的巖壁、破裂的磚瓦、荒廢的殘垣……曾經無人問津的焦作“后山溝”,卻被一群年輕人“搗鼓”出了新花樣。“00后”網友“北山青年小郭”和朋友在修武縣西村鄉板窯河村建起了“北山青年·山村咖啡店”。一年多的時間,他們用年輕人獨有的眼光與思維將其打造成了掃除“喧囂”、假日放松休閑的網紅打卡地,每到周末,小院里便坐滿了來喝咖啡的游客。
位于修武縣西村鄉的板窯河村、孤山村,在不少社交平臺被網友們評選為“半山腰上的歇腳地兒”。“唯美”“文藝范”“好喝的咖啡”等熱搜標簽,吸引著一批批游客前來“打卡”。
“周末隱匿在山林之中喝上一杯咖啡,對著不遠處的柿子樹發呆,看著身邊跑過的山羊群,感受暖陽灑在身上的溫暖,卸下一周的疲憊,好不愜意。”網友“小袋鼠”在短視頻評論區這樣說。
修武縣西村鄉工作人員介紹,窯河村、孤山村等山村地理位置特殊,位于大山深處,自古山路崎嶇,居民受制于翻山越嶺之苦,生活極其不便。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很多村民都遷移下山了,幾個村子幾乎變成了“荒村”。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市以太行山旅游為重點的連接景區、名鎮名村、特色產業、鄉村旅游特色村的閉環式山水旅游公路修到了村口,古村落與周邊生態環境融合并形成了獨特的人文景觀。“剛開始,只是徒步的驢友到村里拍照打卡,隨著旅游公路的修通,騎行、摩友、自駕游、旅行團各類游客絡繹不絕,很多年輕人看到了商機,紛紛開始回流山村創業,現在周邊的幾個村落有咖啡館、茶館、客棧,正在逐漸形成規模,村里人的腰包也越來越鼓、生活越來越好。”
縱覽焦作旅游公路環線,太行石屋、竹林水鄉、莫溝土窯、寨卜昌古建或圍合相依,或鱗次櫛比,與田地、河流、山巒交錯相映,滋養著不同自然條件下的懷川文化。
記者 李潤生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如果我們不是住進了山里,可能永遠都不知道家鄉太行山的秋天有這么美,滿山的紅葉,還有沿路整片的黃葉樹林,我和幾個朋友賣咖啡的小院子,就在焦作北邊太行山的半山腰……”我市網友“北山青年小郭”在自己的短視頻社交賬號中這樣介紹。憑借著太行山自然資源的優勢,該視頻收獲了網友們的不吝“點贊”。
裸露的巖壁、破裂的磚瓦、荒廢的殘垣……曾經無人問津的焦作“后山溝”,卻被一群年輕人“搗鼓”出了新花樣。“00后”網友“北山青年小郭”和朋友在修武縣西村鄉板窯河村建起了“北山青年·山村咖啡店”。一年多的時間,他們用年輕人獨有的眼光與思維將其打造成了掃除“喧囂”、假日放松休閑的網紅打卡地,每到周末,小院里便坐滿了來喝咖啡的游客。
位于修武縣西村鄉的板窯河村、孤山村,在不少社交平臺被網友們評選為“半山腰上的歇腳地兒”。“唯美”“文藝范”“好喝的咖啡”等熱搜標簽,吸引著一批批游客前來“打卡”。
“周末隱匿在山林之中喝上一杯咖啡,對著不遠處的柿子樹發呆,看著身邊跑過的山羊群,感受暖陽灑在身上的溫暖,卸下一周的疲憊,好不愜意。”網友“小袋鼠”在短視頻評論區這樣說。
修武縣西村鄉工作人員介紹,窯河村、孤山村等山村地理位置特殊,位于大山深處,自古山路崎嶇,居民受制于翻山越嶺之苦,生活極其不便。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很多村民都遷移下山了,幾個村子幾乎變成了“荒村”。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市以太行山旅游為重點的連接景區、名鎮名村、特色產業、鄉村旅游特色村的閉環式山水旅游公路修到了村口,古村落與周邊生態環境融合并形成了獨特的人文景觀。“剛開始,只是徒步的驢友到村里拍照打卡,隨著旅游公路的修通,騎行、摩友、自駕游、旅行團各類游客絡繹不絕,很多年輕人看到了商機,紛紛開始回流山村創業,現在周邊的幾個村落有咖啡館、茶館、客棧,正在逐漸形成規模,村里人的腰包也越來越鼓、生活越來越好。”
縱覽焦作旅游公路環線,太行石屋、竹林水鄉、莫溝土窯、寨卜昌古建或圍合相依,或鱗次櫛比,與田地、河流、山巒交錯相映,滋養著不同自然條件下的懷川文化。
記者 李潤生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