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懷儒 呂立興
經典山陽
任雷遠。
1958年11月2日,正在鄭州主持召開中央工作會議的毛主席,在專列上接見河南省滎陽縣委第一書記任雷遠等人。任雷遠代表滎陽人民給毛主席獻上當地著名特產河陰石榴、柿餅、柿霜糖和金銀花,還帶去滎陽縣王村鄉群眾新制作的紅薯面包,讓毛主席品嘗。站在河南省分縣地圖前,毛主席指著地圖向任雷遠問道:“你知道這個地方為什么樣叫滎陽?”任雷遠不好意思地回答:“不知道。”這時,毛主席向大家解釋,滎陽是因為縣城在滎水之北而名。滎水現在不存在了,當時的縣城也不存在了。毛主席還指著地圖上滎陽縣當時所在的地方說,在此以前,這里原是一個大湖泊,后來被沖開了,形成了現在的地貌。大家紛紛被毛主席淵博的歷史和地理知識所折服。
毛主席接見滎陽縣委領導和群眾代表,極大地鼓舞了滎陽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至今仍在當地傳為美談。
你可知道,時任滎陽縣委第一書記的任雷遠是咱焦作沁陽人,他還是當年“三自一包”政策最初的執筆起草人。
任雷遠,原名任振堯,1917年生,沁陽紫陵鎮紫陵村人。3歲喪父,家境貧苦。1928年后,受革命教師資助讀小學4年。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7年7月加入“民先”,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崢嶸歲月鑄忠誠
任雷遠在革命戰爭年代,歷任紫陵村公立完全小學黨支部副書記、紫陵村黨支部書記、紫陵區分委書記、中共沁陽縣委宣傳委員等。其間,任抗日救亡宣傳隊隊長,帶領進步青年積極排練、演出抗日話劇和活報劇,廣泛進行抗日救亡宣傳活動,發動人民群眾參加抗日戰爭。
1938年,任雷遠在焦作參加道清游擊隊,曾任2大隊教導員。后任中共修(武)博(愛)武(陟)中心縣委宣傳組織部長、代理書記。當年10月,時任中共修博武中心縣委宣傳組織部長、代理書記的任雷遠,與修武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程明生,趙譚支隊第2大隊(即八路軍第129師晉東南獨立游擊支隊2大隊)政治部副主任劉聚奎,到輝縣吳村八路軍386旅駐地,向時任第129師師長劉伯承匯報工作,反映道清游擊隊組織建設情況,并聽取劉師長對修博武工作的重要指示。
1940年,任雷遠任太南地委宣傳部長、太行區黨委宣傳部宣傳科長。1942年6月,在反掃蕩斗爭中被捕。在敵人的監獄里,他堅持斗爭,積極做獄友們的工作,于8月13日晚尋機從長治兵站越獄逃歸。1943年調中央北方局黨校參加整風審干,后任中央太行分局宣傳部編審干事,太行區黨委調研室主任,太行三地委組織部長、地委書記等。
1949年,任雷遠隨軍南下,任中南局政策研究室農村組組長、中南局土改委員會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1953年任中央農村工作部二處(互助合作處)副處長、部辦公室主任。1958年自愿下放回豫,先后任滎陽縣委第一書記,省農村水利委員會主任、省委農村工作部部長。1965年8月6日,在中共河南省委二屆一次全會上,當選省委常委。“文革”中受到不公正待遇。1973年8月恢復工作后,歷任省“知青”領導小組副組長,省民政局黨的核心小組副組長,省知青辦主任,省農委副主任,省政府顧問,省政府農業咨詢組副組長。省三屆、五屆、七屆人大代表,省政協四屆常委、五屆常委。1985年5月,在河南省政協五屆三次會議上當選為副主席。
“三自一包”起草人
“三自一包,四大自由”(即“自留地、自由市場、自負盈虧、包產到戶”和“自由租地、自由貸款、自由雇工、自由貿易”),是新中國成立后中共中央調整農村政策的產物。1961年前后在許多地方試行這一制度,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因而得到中央和地方不少領導人的重視與肯定(其實,“三自一包”最初萌發于上世紀50年代中后期)。
任雷遠,1949年隨軍南下后,任中南局(駐武漢市)政策研究室農村組組長、中南局土改委員會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他在中南局軍政委員會(后改為中南局行政委員會)第一副主席、主持中南局工作的鄧子恢直接領導下工作,并于1953年隨鄧子恢進京,任中央農村工作部二處(互助合作處)副處長、部辦公室主任(鄧的秘書、辦公室主任,國家行政8級干部)。
鄧子恢,解放后任國務院副總理、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一生革命,兩袖清風,深入基層,講求實際,為探索我國社會主義農業發展道路、讓農民過上美好生活,傾注了畢生精力和心血,被譽為黨內的農業農村工作專家。為此,他在中南局工作時,曾多次受到毛主席的贊揚。1953年2月,鄧子恢任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部部長。1954年9月,任國務院副總理兼農村工作部部長,主管農林、水利、氣象、供銷和信用合作等部門。在上世紀50年代的農業合作化運動中,他實事求是地提出:要“從小農經濟的現狀出發”,也就是從中國農村貧窮落后的現狀出發,堅定不移地實行黨中央確定的自愿互利、穩步前進的發展方針。在隨后糾正人民公社化運動中“左”的偏差時,提出了一系列調整經營體制的意見,主張建立包括“包產到戶”(即三自一包,四大自由)在內的多種形式的生產責任制。當時,任雷遠任鄧子恢的秘書、中央農村工作部的辦公室主任,在前前后后的幾年間,他多次跟隨鄧子恢到福建、浙江、廣東、廣西等地進行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多方尋求幫助農民盡快脫貧之良策,全程參與了“三自一包”政策的調研、策劃與醞釀,并負責執筆起草“三自一包”有關事宜。
對在北京的這段生活,任雷遠記憶猶新,十分懷念。在1987年年末,他曾告訴來自焦作的呂立興同志:每當中央機關禮堂演文藝節目,當毛主席步入禮堂,在場的人都紛紛起立鼓掌歡迎,直到毛主席落座,群眾的鼓掌聲還意猶未盡。說到這里,他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1955年10月,在中共中央召開的七屆六中全會上,鄧子恢提出“農業合作化發展速度不宜過快,要求不能過急”的意見,被定為“右傾機會主義”受到批判。任雷遠也因此受到牽連,他于1958年自愿下放回豫,任滎陽縣委第一書記。
魂牽夢縈故鄉情
任雷遠生在農家,出身貧苦,不平凡的經歷鑄就了他熱愛家鄉、始終不忘老家故土人民對他的養育之恩。件件往事,銘記在心,并時常提醒自己“沒有故鄉人民的深情相助,就沒有我任雷遠,沒有我的的一切”。特別記得有一次,時任沁陽縣委宣傳委員的他與另一同志化裝上山,到山西晉城洞北嶺村與紅槍會交涉退還我游擊隊槍支時,被對方扣留,遭受毒打。沁陽縣義莊村黨支部得到消息后,連夜派人上山,把他們2人解救出來。該村的馮大娘(革命老人李河運)見任雷遠被打得遍體鱗傷,心疼得直掉眼淚。大娘悄悄買來白酒給他擦洗傷處,認真護理。為了不讓任雷遠的母親看到孩子受傷的樣子擔驚受怕,馮大娘把他藏在自己家里,每天盡可能地做些可口的飯菜讓他吃好、休息好。為了他的安全,大娘常常徹夜不眠守在門口,防備意外。就這樣,精心照料半個多月,終于使他恢復健康,重返戰斗崗位。每憶及此,任雷遠常常落淚,感激家鄉人民的厚愛。
他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在辦公室,只要見到家鄉來人,開口第一句話總要問:最近老家下雨了沒有?糧價漲了沒有?收成如何?關心家鄉人的冷暖,時常惦念的是家鄉人民的安危與農村老百姓的生活。
他對老家來找他的人,沒有架子,熱情有加。總說:“你們來家,我若不在家,就給我打電話,一打電話我就回來了。”對一時走不了的老家來人,他就讓留宿在他家里,不讓鄉親花錢住旅館。對老家來人順便捎一點家鄉土特產,他還能勉強接受,要是看見你花錢在大街買東西他準不高興,說:“再這樣,就別進家門。”對于來找他辦事的人,在政策范圍內的情況下,能辦盡量幫忙,對一些違反政策與原則的事情,堅決不能辦,并給來人耐心講明情況。
他也盡量不給家鄉人添麻煩。一次,任雷遠返鄉,鎮政府聞訊便準備了飯菜,他看到后便拉著時任村黨支部書記任小才說:“走,咱到集上去看看。”二人到集上后,買了兩根油條、每人一碗“老窩肉丸”,解決了午飯問題。對于他自己的生活則能簡則簡,盡量少花錢。
他周圍的人都知道,因生活習慣與情感使然,在河南的幾十年間,他家里的保姆都是沁陽老家或滎陽當地人(大多是老干部們的子弟或親戚)。保姆在家期間,還總是鼓勵她們好好學習,努力工作。在他的關照下,保姆都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和結局。
任雷遠,1990年12月離休。1998年9月13日因患呼吸系統感染、心臟驟停等并發癥,經搶救無效在鄭州逝世,享年81歲。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任雷遠。
1958年11月2日,正在鄭州主持召開中央工作會議的毛主席,在專列上接見河南省滎陽縣委第一書記任雷遠等人。任雷遠代表滎陽人民給毛主席獻上當地著名特產河陰石榴、柿餅、柿霜糖和金銀花,還帶去滎陽縣王村鄉群眾新制作的紅薯面包,讓毛主席品嘗。站在河南省分縣地圖前,毛主席指著地圖向任雷遠問道:“你知道這個地方為什么樣叫滎陽?”任雷遠不好意思地回答:“不知道。”這時,毛主席向大家解釋,滎陽是因為縣城在滎水之北而名。滎水現在不存在了,當時的縣城也不存在了。毛主席還指著地圖上滎陽縣當時所在的地方說,在此以前,這里原是一個大湖泊,后來被沖開了,形成了現在的地貌。大家紛紛被毛主席淵博的歷史和地理知識所折服。
毛主席接見滎陽縣委領導和群眾代表,極大地鼓舞了滎陽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至今仍在當地傳為美談。
你可知道,時任滎陽縣委第一書記的任雷遠是咱焦作沁陽人,他還是當年“三自一包”政策最初的執筆起草人。
任雷遠,原名任振堯,1917年生,沁陽紫陵鎮紫陵村人。3歲喪父,家境貧苦。1928年后,受革命教師資助讀小學4年。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7年7月加入“民先”,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崢嶸歲月鑄忠誠
任雷遠在革命戰爭年代,歷任紫陵村公立完全小學黨支部副書記、紫陵村黨支部書記、紫陵區分委書記、中共沁陽縣委宣傳委員等。其間,任抗日救亡宣傳隊隊長,帶領進步青年積極排練、演出抗日話劇和活報劇,廣泛進行抗日救亡宣傳活動,發動人民群眾參加抗日戰爭。
1938年,任雷遠在焦作參加道清游擊隊,曾任2大隊教導員。后任中共修(武)博(愛)武(陟)中心縣委宣傳組織部長、代理書記。當年10月,時任中共修博武中心縣委宣傳組織部長、代理書記的任雷遠,與修武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程明生,趙譚支隊第2大隊(即八路軍第129師晉東南獨立游擊支隊2大隊)政治部副主任劉聚奎,到輝縣吳村八路軍386旅駐地,向時任第129師師長劉伯承匯報工作,反映道清游擊隊組織建設情況,并聽取劉師長對修博武工作的重要指示。
1940年,任雷遠任太南地委宣傳部長、太行區黨委宣傳部宣傳科長。1942年6月,在反掃蕩斗爭中被捕。在敵人的監獄里,他堅持斗爭,積極做獄友們的工作,于8月13日晚尋機從長治兵站越獄逃歸。1943年調中央北方局黨校參加整風審干,后任中央太行分局宣傳部編審干事,太行區黨委調研室主任,太行三地委組織部長、地委書記等。
1949年,任雷遠隨軍南下,任中南局政策研究室農村組組長、中南局土改委員會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1953年任中央農村工作部二處(互助合作處)副處長、部辦公室主任。1958年自愿下放回豫,先后任滎陽縣委第一書記,省農村水利委員會主任、省委農村工作部部長。1965年8月6日,在中共河南省委二屆一次全會上,當選省委常委。“文革”中受到不公正待遇。1973年8月恢復工作后,歷任省“知青”領導小組副組長,省民政局黨的核心小組副組長,省知青辦主任,省農委副主任,省政府顧問,省政府農業咨詢組副組長。省三屆、五屆、七屆人大代表,省政協四屆常委、五屆常委。1985年5月,在河南省政協五屆三次會議上當選為副主席。
“三自一包”起草人
“三自一包,四大自由”(即“自留地、自由市場、自負盈虧、包產到戶”和“自由租地、自由貸款、自由雇工、自由貿易”),是新中國成立后中共中央調整農村政策的產物。1961年前后在許多地方試行這一制度,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因而得到中央和地方不少領導人的重視與肯定(其實,“三自一包”最初萌發于上世紀50年代中后期)。
任雷遠,1949年隨軍南下后,任中南局(駐武漢市)政策研究室農村組組長、中南局土改委員會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他在中南局軍政委員會(后改為中南局行政委員會)第一副主席、主持中南局工作的鄧子恢直接領導下工作,并于1953年隨鄧子恢進京,任中央農村工作部二處(互助合作處)副處長、部辦公室主任(鄧的秘書、辦公室主任,國家行政8級干部)。
鄧子恢,解放后任國務院副總理、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一生革命,兩袖清風,深入基層,講求實際,為探索我國社會主義農業發展道路、讓農民過上美好生活,傾注了畢生精力和心血,被譽為黨內的農業農村工作專家。為此,他在中南局工作時,曾多次受到毛主席的贊揚。1953年2月,鄧子恢任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部部長。1954年9月,任國務院副總理兼農村工作部部長,主管農林、水利、氣象、供銷和信用合作等部門。在上世紀50年代的農業合作化運動中,他實事求是地提出:要“從小農經濟的現狀出發”,也就是從中國農村貧窮落后的現狀出發,堅定不移地實行黨中央確定的自愿互利、穩步前進的發展方針。在隨后糾正人民公社化運動中“左”的偏差時,提出了一系列調整經營體制的意見,主張建立包括“包產到戶”(即三自一包,四大自由)在內的多種形式的生產責任制。當時,任雷遠任鄧子恢的秘書、中央農村工作部的辦公室主任,在前前后后的幾年間,他多次跟隨鄧子恢到福建、浙江、廣東、廣西等地進行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多方尋求幫助農民盡快脫貧之良策,全程參與了“三自一包”政策的調研、策劃與醞釀,并負責執筆起草“三自一包”有關事宜。
對在北京的這段生活,任雷遠記憶猶新,十分懷念。在1987年年末,他曾告訴來自焦作的呂立興同志:每當中央機關禮堂演文藝節目,當毛主席步入禮堂,在場的人都紛紛起立鼓掌歡迎,直到毛主席落座,群眾的鼓掌聲還意猶未盡。說到這里,他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1955年10月,在中共中央召開的七屆六中全會上,鄧子恢提出“農業合作化發展速度不宜過快,要求不能過急”的意見,被定為“右傾機會主義”受到批判。任雷遠也因此受到牽連,他于1958年自愿下放回豫,任滎陽縣委第一書記。
魂牽夢縈故鄉情
任雷遠生在農家,出身貧苦,不平凡的經歷鑄就了他熱愛家鄉、始終不忘老家故土人民對他的養育之恩。件件往事,銘記在心,并時常提醒自己“沒有故鄉人民的深情相助,就沒有我任雷遠,沒有我的的一切”。特別記得有一次,時任沁陽縣委宣傳委員的他與另一同志化裝上山,到山西晉城洞北嶺村與紅槍會交涉退還我游擊隊槍支時,被對方扣留,遭受毒打。沁陽縣義莊村黨支部得到消息后,連夜派人上山,把他們2人解救出來。該村的馮大娘(革命老人李河運)見任雷遠被打得遍體鱗傷,心疼得直掉眼淚。大娘悄悄買來白酒給他擦洗傷處,認真護理。為了不讓任雷遠的母親看到孩子受傷的樣子擔驚受怕,馮大娘把他藏在自己家里,每天盡可能地做些可口的飯菜讓他吃好、休息好。為了他的安全,大娘常常徹夜不眠守在門口,防備意外。就這樣,精心照料半個多月,終于使他恢復健康,重返戰斗崗位。每憶及此,任雷遠常常落淚,感激家鄉人民的厚愛。
他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在辦公室,只要見到家鄉來人,開口第一句話總要問:最近老家下雨了沒有?糧價漲了沒有?收成如何?關心家鄉人的冷暖,時常惦念的是家鄉人民的安危與農村老百姓的生活。
他對老家來找他的人,沒有架子,熱情有加。總說:“你們來家,我若不在家,就給我打電話,一打電話我就回來了。”對一時走不了的老家來人,他就讓留宿在他家里,不讓鄉親花錢住旅館。對老家來人順便捎一點家鄉土特產,他還能勉強接受,要是看見你花錢在大街買東西他準不高興,說:“再這樣,就別進家門。”對于來找他辦事的人,在政策范圍內的情況下,能辦盡量幫忙,對一些違反政策與原則的事情,堅決不能辦,并給來人耐心講明情況。
他也盡量不給家鄉人添麻煩。一次,任雷遠返鄉,鎮政府聞訊便準備了飯菜,他看到后便拉著時任村黨支部書記任小才說:“走,咱到集上去看看。”二人到集上后,買了兩根油條、每人一碗“老窩肉丸”,解決了午飯問題。對于他自己的生活則能簡則簡,盡量少花錢。
他周圍的人都知道,因生活習慣與情感使然,在河南的幾十年間,他家里的保姆都是沁陽老家或滎陽當地人(大多是老干部們的子弟或親戚)。保姆在家期間,還總是鼓勵她們好好學習,努力工作。在他的關照下,保姆都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和結局。
任雷遠,1990年12月離休。1998年9月13日因患呼吸系統感染、心臟驟停等并發癥,經搶救無效在鄭州逝世,享年81歲。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