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世間萬物,皆有其時;
諸藥所生,皆有境界。
當二十四節氣遇上中醫藥,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立春,從頭開始,生生不息;
小滿,花開半夏,萬物將豐,教你應對“陽光”刺客;
芒種,用青年人青睞的國潮養生,“艾”上整個夏天;
秋分,情緒“換季”?教你如何告別“悲秋綜合征”;
…… ……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
2016年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已有幾千年歷史的二十四節氣,包含了人們對四季變化轉換規律的總結,是祖先留下的寶貴遺產。而中醫藥學包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凝聚著中國人民的博大智慧。
自然草木從發芽生長到歲月枯榮,從山川雨露的滋養到本草成分的凝結,都是藏在中國時間里的本草智慧。
春已至萬物生
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長生,鶯飛草長。
“可以采取散步、健走、慢跑、爬山、騎行等運動形式,以增強體質,顧護體內的陽氣”。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治未病科(綜合治療區)主任、時明偉建議立春節氣后可以進行和緩的戶外運動。
蟬鳴響夏日長
夏是熱烈,浪漫晚風;夏是香甜,瓜果飄香。
“冬至餃子夏至面”,夏至時節,氣候炎熱,陽氣最重,吃涼面可以降火開胃,而吃熱面有助于祛除體內滯留的濕氣和暑氣。
河南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王振亮認為:“西瓜雖然解暑止渴,好處多多,但它是一種寒性瓜果,對于有糖尿病、慢性腎功能衰竭等基礎疾病的人,都要少吃或者不吃。對于脾胃陽虛,受涼以后就腹瀉、肚脹、腹痛的人,也不適合大量吃冰西瓜。”
候清涼盼豐收
秋是清冷,寫意水墨;秋是收獲,遍地金黃。
立秋之后,天涼好個秋。隨著氣溫的逐漸降低和空氣的逐漸干燥,養護肺部成為一個重要的健康任務。河南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仲景學院)副教授張曉艷推薦五白湯。“秋季肺經當令,氣候干燥,五行屬金,與白色相對應。所以白色的食物多數有潤肺的作用。”
五白湯、小吊梨湯、五黑茶、酸梅湯,這些“奶茶”不僅好喝,還能走醫保!
藏神蓄力候春來
冬是回憶,寒冷像花;冬是喜悅,春日不遲。
《黃帝內經》認為,五音角、徵、宮、商、羽與五志怒、喜、思、悲、恐以及五臟肝、心、脾、肺、腎相對應,不同的情緒會影響相應臟腑的功能,而不同調式的音樂可調節相應的情緒,從而達到改善與之對應臟腑功能的目的。河南中醫藥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侯俊林推薦了一張更適合中國年輕人體質的五行養生歌單,用五音療愈改善健康。
來自河南的24位中醫藥文化領域專家,根據每個節氣特點“從頭到腳”傳播健康養生知識,講述中醫傳統文化,讓傳統中醫和現代科技創新、現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帶領網友共同探尋藏在中國時間里的本草智慧。
隨著零食化和飲品化滋補產品的出現,年輕人紛紛加入藥食同源的“新中式養生”。來杯蜂蜜水、泡點枸杞茶、煮壺養生茶已經是95后養生大軍的標配。全國人大代表、河南中醫藥大學省重點實驗室和省國際聯合實驗室主任司富春認為,發揮中醫藥優勢,促進健康消費,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內生動力。司富春建議,立足我國傳統文化和飲食習俗,加強藥食同源在保健、養生、食療、食養等方面的科普宣傳,講好藥食同源文化故事,培養藥食同源新品牌。同時,加快建立藥食同源食品相關法律法規及食療評價規范,為我國藥食同源食品行業規范發展、提高產品質量、走向國際市場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和支持。
總策劃:李敬欣 張培君
策劃:郭俊華
統籌:張磊 石金紅
文案:趙檬
視頻:王怡瀟
設計:胡瀚澤
技術:袁偉鵬
鳴謝:河南中醫藥大學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世間萬物,皆有其時;
諸藥所生,皆有境界。
當二十四節氣遇上中醫藥,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立春,從頭開始,生生不息;
小滿,花開半夏,萬物將豐,教你應對“陽光”刺客;
芒種,用青年人青睞的國潮養生,“艾”上整個夏天;
秋分,情緒“換季”?教你如何告別“悲秋綜合征”;
…… ……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
2016年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已有幾千年歷史的二十四節氣,包含了人們對四季變化轉換規律的總結,是祖先留下的寶貴遺產。而中醫藥學包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凝聚著中國人民的博大智慧。
自然草木從發芽生長到歲月枯榮,從山川雨露的滋養到本草成分的凝結,都是藏在中國時間里的本草智慧。
春已至萬物生
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長生,鶯飛草長。
“可以采取散步、健走、慢跑、爬山、騎行等運動形式,以增強體質,顧護體內的陽氣”。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治未病科(綜合治療區)主任、時明偉建議立春節氣后可以進行和緩的戶外運動。
蟬鳴響夏日長
夏是熱烈,浪漫晚風;夏是香甜,瓜果飄香。
“冬至餃子夏至面”,夏至時節,氣候炎熱,陽氣最重,吃涼面可以降火開胃,而吃熱面有助于祛除體內滯留的濕氣和暑氣。
河南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王振亮認為:“西瓜雖然解暑止渴,好處多多,但它是一種寒性瓜果,對于有糖尿病、慢性腎功能衰竭等基礎疾病的人,都要少吃或者不吃。對于脾胃陽虛,受涼以后就腹瀉、肚脹、腹痛的人,也不適合大量吃冰西瓜。”
候清涼盼豐收
秋是清冷,寫意水墨;秋是收獲,遍地金黃。
立秋之后,天涼好個秋。隨著氣溫的逐漸降低和空氣的逐漸干燥,養護肺部成為一個重要的健康任務。河南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仲景學院)副教授張曉艷推薦五白湯。“秋季肺經當令,氣候干燥,五行屬金,與白色相對應。所以白色的食物多數有潤肺的作用。”
五白湯、小吊梨湯、五黑茶、酸梅湯,這些“奶茶”不僅好喝,還能走醫保!
藏神蓄力候春來
冬是回憶,寒冷像花;冬是喜悅,春日不遲。
《黃帝內經》認為,五音角、徵、宮、商、羽與五志怒、喜、思、悲、恐以及五臟肝、心、脾、肺、腎相對應,不同的情緒會影響相應臟腑的功能,而不同調式的音樂可調節相應的情緒,從而達到改善與之對應臟腑功能的目的。河南中醫藥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侯俊林推薦了一張更適合中國年輕人體質的五行養生歌單,用五音療愈改善健康。
來自河南的24位中醫藥文化領域專家,根據每個節氣特點“從頭到腳”傳播健康養生知識,講述中醫傳統文化,讓傳統中醫和現代科技創新、現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帶領網友共同探尋藏在中國時間里的本草智慧。
隨著零食化和飲品化滋補產品的出現,年輕人紛紛加入藥食同源的“新中式養生”。來杯蜂蜜水、泡點枸杞茶、煮壺養生茶已經是95后養生大軍的標配。全國人大代表、河南中醫藥大學省重點實驗室和省國際聯合實驗室主任司富春認為,發揮中醫藥優勢,促進健康消費,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內生動力。司富春建議,立足我國傳統文化和飲食習俗,加強藥食同源在保健、養生、食療、食養等方面的科普宣傳,講好藥食同源文化故事,培養藥食同源新品牌。同時,加快建立藥食同源食品相關法律法規及食療評價規范,為我國藥食同源食品行業規范發展、提高產品質量、走向國際市場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和支持。
總策劃:李敬欣 張培君
策劃:郭俊華
統籌:張磊 石金紅
文案:趙檬
視頻:王怡瀟
設計:胡瀚澤
技術:袁偉鵬
鳴謝:河南中醫藥大學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