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色XX群视频射精,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走河南·讀懂中國 | 文明主基調 統一與和平 ——“中華文明突出特性看河南”系列報道之四
更新時間:2023-6-27 8:41:48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p59_b.jpg

  洛陽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外景。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魏劍 方舟 張體義

  端午節假期,鄭州黃河文化公園游人如織。

  不少游客指著高大巍峨的炎黃二帝巨型塑像,給孩子們講述著炎黃結盟、華夏始成,天下合符、八方一統的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其中,就包括突出的統一性和突出的和平性。

  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親仁善鄰、協和萬邦是中華文明一貫的處世之道、歷史發展的主旋律。

  統一性在河南有著集中的體現,建都于此的夏商周王朝,奠定了“統一”王權國家的歷史走向;生長于斯的漢字,維系著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

  和平性是中原文化的內在基因,天下大同、講信修睦等充滿和平思想的古老智慧誕生于中原,隨姓氏播遷、絲路縱橫,和平被刻在中華民族的骨子里。

  第十九屆文博會6月7日在深圳開幕,河南館的姓氏墻迅速成為網紅打卡地。

  姓氏是中國人的基因。尊宗敬祖,是中華文明綿綿永續的精神密碼。姓氏承載著中國人的家國情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河南是姓氏文化大省,300個中華大姓中,有171個起源于河南或部分源頭在河南;前100個大姓中則有78個姓氏直接起源于河南。中原是全世界中華兒女的精神家園、團結統一的精神紐帶。

  中華文明的統一性主要體現在文化和政治兩個層面。

  統一性,建立在強大的文化認同之上。

  2023年春天,古都安陽的一項考古發現引來諸多媒體報道,安陽八里莊遺址發現了裴李崗文化的遺物。這是目前所知裴李崗文化分布的最北界,也是同時期豫北地區最大的遺址,填補了安陽地區乃至整個豫北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的空白。

  裴李崗文化是距今8000年左右中原地區的核心文化。裴李崗文化蓄勢中原,帶動影響了周邊文化的演進與發展,各文化系統初步聯結為一個文化共同體,從而成為早期中國文化圈的起源。約距今6000年前后,以黃河中游為中心的廟底溝文化向外強力擴大影響,其他文化之間的交往交融也顯著加強,文化上的早期中國正式形成。

  中國國家博物館考古院院長戴向明研究員說,廟底溝文化在仰韶中期突然繁榮,形成一種巨大的“重瓣花朵”結構,它奠定了中原史前文明的基礎,甚至對后代歷史時期、早期中國的發展起到了整合、凝聚的作用,起到多元一體、奠定中華文明基礎的核心作用。

245d65d529f345bfbddeca4b61245b52.jpg

  二里頭發布的文創產品,是以獲得中國新聞獎的河南日報《走進最早的中國——二里頭特刊》跨版版面為藍本,分“走進最早的中國”簡牘書卷香樟典藏版、簡牘書卷錦絨珍藏版以及簡牘屏風擺件版。

  在鄭州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館,這里有專門為牙璋舉辦的專題展覽。其中,4件來自偃師二里頭遺址的牙璋引人注目。

  牙璋出現的歷史很早,到了二里頭文化時期,牙璋的風格及功用發生顯著變化,器體尺寸大型化、扉牙形象龍形化、用途功能禮器化。更值得關注的是,牙璋文化從中原地區向南不斷傳播,一條傳播路徑通過湖北、湖南傳到了廣東、福建、香港地區,另一條傳播路徑則是順著長江一直到達三星堆地區,然后繼續向南傳到越南北部。諸多與二里頭遺址相距甚遠、看似無甚關聯的遺址當中,二里頭風格的牙璋頻頻出現,呈現出一種大范圍、跨地域的傳播姿態。

  有學者指出,牙璋的禮儀內涵功能在以中原二里頭文化為核心的遺址群中大放異彩,其向周邊廣闊地區傳播擴散的路線也能清晰表明,當時中華文明形成發展過程中開始出現王朝認同、文化認同和禮制認同的格局面貌。

  書同文、車同軌、量同衡、行同倫,開啟了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展的歷程。此后,無論哪個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統一天下為己任,都以中華文化的正統自居。以漢字為紐帶、以中原文化為中心,多樣性地域文化向中心靠攏,中華文明的形成和發展呈現出“重瓣花朵”向心結構。正是花心的不斷綻放,才形成了中華文化這朵絢爛的文明之花。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韓建業認為,中華文明文化和政治上的統一性,植根于中國相對獨立的地理環境,以及8000多年前早已形成的共有的“一元”宇宙觀、倫理觀、歷史觀,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源泉。

  統一性,蘊藏在自古以來的實踐傳承之中。

  夏王朝建立,夏王已經初步具有“大一統”政治王權,政治上的中國形成。經商、周王朝,至秦漢形成中央集權郡縣制的“大一統”國家。在秦王朝追求統一的過程中,始終伴隨著河南人的身影。濮陽人商鞅到秦國游說秦王實施變法,加強了中央集權。上蔡人李斯不僅為秦始皇制定了統一六國的基本方略,也為初創的秦王朝設計了政治制度,參與了統一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漢高祖劉邦豫東芒碭起家,通過以滎陽(今古滎)為中心的楚漢對峙、拉鋸戰逐步建立政權,實現統一。歷經三國鼎立,溫縣司馬家族建立西晉王朝,實現數十年分裂后的國家統一。唐代李世民經洛陽之戰、虎牢之戰、洛水之戰,實現了中原與北方的統一,進而為全國統一奠定了基礎。

9a13c08bb83a4ea5ac5cc6936e4c4908.jpg

  眾多市民和游客來到洛陽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參觀。

  洛陽,是隋唐大運河的中心。如今,這里的一座展陳豐富精美的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正向八方來客講述著隋唐大運河的歷史變遷。

  在中國的歷史上,大運河不但是連通南北的經濟和文化紐帶,也夯實了國家統一的基礎。梁啟超曾評價說:中國南北兩大河流,各為風氣,不相屬也。自隋煬浚運河以連貫之,而兩河之下游,遂別開交通之路……自運河既通以后,而南北一統之基礎,遂以大定。此后千余年間分裂者不過百年耳。

  大運河不僅在兩大東西向水系之間架起了一條溝通南北方文化的橋梁,而且也通過水路把全國版圖連在一起,奠定了全國各民族大統一的思想基礎和物質基礎。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新斌說,從中國歷史經驗看,立足于中原的政權,都是以統一為目標、以統一為己任,最終實現國家統一的。河南是中原之核、中國之核,河南是中華文化統一性的歷史見證地。

  6月25日,大河村遺址博物館,彩陶雙連壺優美的造型吸引著觀眾從不同側面拍攝這對“孿生兄弟”。

295499d912334e69a50eee25e6d6f8bd.jpg

  大河村遺址出土的彩陶。

  講解員介紹,彩陶雙連壺從造型上看并非生活用品,可能為飲酒用具,專家推測應該是遠古氏族結盟或舉行重大慶祝活動時首領及長者對飲的酒具,是友好、團結、和平的象征。

  行合趨同,千里相從。彩陶雙連壺,來自泥土,歷經水和火的交融,孕育出部落建交之和。6000年,仿佛剎那間,村落成了國,線條成了畫,古老民族的和平心愿,從未改變。

  從神話到現實,和平思想無處不在。

  新石器時代,正是中華文明形成的神話傳說時期,中原地區大量傳說中的古代帝王不是高高在上的神,而是諸多與民生有關的發明創造的人。比如伏羲神農氏嘗百草、有巢氏筑房屋、燧人氏鉆木取火,又如黃帝藝五谷、筑宮室,嫘祖教人養蠶繅絲等等,只有滿足了民生需求、和平發展的愿望,才能被奉為神靈和祖宗。

  龍山文化時期,中原城址林立,形成了最早的中原城市群,城市的出現是文明的標志之一,同時也是社會階層分化的主要標志。城墻、壕溝都是防御性的設施,一層層夯土打下的是先人對和平的向往。春秋戰國時期墨子提出過“非攻”的思想,孟子也對魏惠王有“仁者無敵”的建議。在典籍中,與“和平”有關的表述更多。《尚書》有“協和萬邦”,《禮記》有“天下大同”,《論語》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華文明崇尚“以和邦國”“和而不同”“以和為貴”,和平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脈中,刻進了中國人民的基因里。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賈一凡博士介紹,目前的考古研究表明,龍山時期的中原地區是多種人群并存的。通過對禹州瓦店、汝州煤山、郾城郝家臺、淮陽平糧臺、正陽賈莊、淅川下寨等遺址出土人骨的碳氮同位素分析,發現這些遺址同時存在著分別以小米和大米為主食的兩個人群。不同食性的人群來自不同地區,卻在同一個遺址內長期相處,這也與文獻記載的當時部落聯盟的政治體制相吻合。

  從歷史到當下,“中和”文化源遠流長。

  6月18日,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方燕明做客鄭州圖書館“天中講壇”,與聽眾一起進行“嵩山地區夏代早期文化探索”。嵩山地區是中華文明起源、形成與早期發展的重要地區,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王朝——夏的誕生之地。禹傳啟,家天下。在此前的堯舜禹,實行的是禪讓制,部落和平相處,權力和平交接。

  澠池不僅有著名的仰韶遺址,還有“秦趙會盟臺”,遙想當年,藺相如與秦國君臣在這里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外交談判故事。秦趙會盟之后,為表示偃旗息鼓,停止戰爭,雙方將所帶兵器堆放于此,捧土掩埋,形成一個大土丘,這就是“秦趙會盟臺”。

  中原大地,群雄逐鹿,也有會盟和談無數。夏日的濮陽戚城公園,游人如織。公園里有一座春秋戰國時期的會盟臺,95年時間內見證了7次大大小小的諸侯會盟,情況次次不同,結果也難言美滿。但它讓我們知道,這里有過為和平做出的努力。

  少林寺內,一塊石碑歷來是講解員講解的重點,上刻有朱載堉繪圖并贊文的《混元三教九流圖》,老子、孔子、釋迦牟尼,圓融一體、和諧相處。這是嵩山“中和”文化的象征。

  由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等主辦的嵩山論壇每年都要在嵩山舉辦,每一屆嵩山論壇都圍繞華夏文明與世界文明的對話交流設置年度主題,“從軸心文明到對話文明”“天人合一與文明多樣性”“和而不同: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互學互鑒:共建天下文明”……主題無不深深地植入了華夏文明與世界文明對話的基因,表現出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的特征。世界文明在這里互相對話、互相參照、互相借鑒,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中華文明尚和合,“和”是中國社會一種普遍化的社會心理。

  張新斌說,“和平性”是中華文明突出特性的“內在基因”。在中原很早就形成了“中”的理念,衍生了《尚書》所表述的“允執厥中”的理念,逐漸形成“中和”“中正”“中庸”的哲學體系。“和生萬物”的世界本源觀、“天人合一”的和諧共處觀、“過猶不及”的居中平衡觀、“和而不同”的共生共贏觀,構成了中國哲學史中“和”的體系。以和為貴、和而不同、知行合一,這些誕生在中原地區的經典概念,已經成為中國人內化于心的處世原則、做事準則和行事依據。

  六合同風、四海一家。和平、和合、和睦、和諧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國人民的血脈之中。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類的命運此時更顯休戚與共,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正是回答和解決當今世界面臨的時代之問的“中國方案”。和平發展思想是中華文化的內在基因,決定了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Page_s (1).jpgPage_s.jpg


       行走河南·讀懂中國丨文明綿延 在茲尤盛——“中華文明突出特性看河南”系列報道之一

       行走河南·讀懂中國 | 革故鼎新 風起中原——“中華文明突出特性看河南”系列報道之二

       行走河南·讀懂中國|九州之中 包容四海——“中華文明突出特性看河南”系列報道之三


文章編輯:李潤生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走河南·讀懂中國 | 文明主基調 統一與和平 ——“中華文明突出特性看河南”系列報道之四
2023-6-27 8:41:48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p59_b.jpg

  洛陽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外景。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魏劍 方舟 張體義

  端午節假期,鄭州黃河文化公園游人如織。

  不少游客指著高大巍峨的炎黃二帝巨型塑像,給孩子們講述著炎黃結盟、華夏始成,天下合符、八方一統的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其中,就包括突出的統一性和突出的和平性。

  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親仁善鄰、協和萬邦是中華文明一貫的處世之道、歷史發展的主旋律。

  統一性在河南有著集中的體現,建都于此的夏商周王朝,奠定了“統一”王權國家的歷史走向;生長于斯的漢字,維系著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

  和平性是中原文化的內在基因,天下大同、講信修睦等充滿和平思想的古老智慧誕生于中原,隨姓氏播遷、絲路縱橫,和平被刻在中華民族的骨子里。

  第十九屆文博會6月7日在深圳開幕,河南館的姓氏墻迅速成為網紅打卡地。

  姓氏是中國人的基因。尊宗敬祖,是中華文明綿綿永續的精神密碼。姓氏承載著中國人的家國情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河南是姓氏文化大省,300個中華大姓中,有171個起源于河南或部分源頭在河南;前100個大姓中則有78個姓氏直接起源于河南。中原是全世界中華兒女的精神家園、團結統一的精神紐帶。

  中華文明的統一性主要體現在文化和政治兩個層面。

  統一性,建立在強大的文化認同之上。

  2023年春天,古都安陽的一項考古發現引來諸多媒體報道,安陽八里莊遺址發現了裴李崗文化的遺物。這是目前所知裴李崗文化分布的最北界,也是同時期豫北地區最大的遺址,填補了安陽地區乃至整個豫北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的空白。

  裴李崗文化是距今8000年左右中原地區的核心文化。裴李崗文化蓄勢中原,帶動影響了周邊文化的演進與發展,各文化系統初步聯結為一個文化共同體,從而成為早期中國文化圈的起源。約距今6000年前后,以黃河中游為中心的廟底溝文化向外強力擴大影響,其他文化之間的交往交融也顯著加強,文化上的早期中國正式形成。

  中國國家博物館考古院院長戴向明研究員說,廟底溝文化在仰韶中期突然繁榮,形成一種巨大的“重瓣花朵”結構,它奠定了中原史前文明的基礎,甚至對后代歷史時期、早期中國的發展起到了整合、凝聚的作用,起到多元一體、奠定中華文明基礎的核心作用。

245d65d529f345bfbddeca4b61245b52.jpg

  二里頭發布的文創產品,是以獲得中國新聞獎的河南日報《走進最早的中國——二里頭特刊》跨版版面為藍本,分“走進最早的中國”簡牘書卷香樟典藏版、簡牘書卷錦絨珍藏版以及簡牘屏風擺件版。

  在鄭州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館,這里有專門為牙璋舉辦的專題展覽。其中,4件來自偃師二里頭遺址的牙璋引人注目。

  牙璋出現的歷史很早,到了二里頭文化時期,牙璋的風格及功用發生顯著變化,器體尺寸大型化、扉牙形象龍形化、用途功能禮器化。更值得關注的是,牙璋文化從中原地區向南不斷傳播,一條傳播路徑通過湖北、湖南傳到了廣東、福建、香港地區,另一條傳播路徑則是順著長江一直到達三星堆地區,然后繼續向南傳到越南北部。諸多與二里頭遺址相距甚遠、看似無甚關聯的遺址當中,二里頭風格的牙璋頻頻出現,呈現出一種大范圍、跨地域的傳播姿態。

  有學者指出,牙璋的禮儀內涵功能在以中原二里頭文化為核心的遺址群中大放異彩,其向周邊廣闊地區傳播擴散的路線也能清晰表明,當時中華文明形成發展過程中開始出現王朝認同、文化認同和禮制認同的格局面貌。

  書同文、車同軌、量同衡、行同倫,開啟了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展的歷程。此后,無論哪個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統一天下為己任,都以中華文化的正統自居。以漢字為紐帶、以中原文化為中心,多樣性地域文化向中心靠攏,中華文明的形成和發展呈現出“重瓣花朵”向心結構。正是花心的不斷綻放,才形成了中華文化這朵絢爛的文明之花。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韓建業認為,中華文明文化和政治上的統一性,植根于中國相對獨立的地理環境,以及8000多年前早已形成的共有的“一元”宇宙觀、倫理觀、歷史觀,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源泉。

  統一性,蘊藏在自古以來的實踐傳承之中。

  夏王朝建立,夏王已經初步具有“大一統”政治王權,政治上的中國形成。經商、周王朝,至秦漢形成中央集權郡縣制的“大一統”國家。在秦王朝追求統一的過程中,始終伴隨著河南人的身影。濮陽人商鞅到秦國游說秦王實施變法,加強了中央集權。上蔡人李斯不僅為秦始皇制定了統一六國的基本方略,也為初創的秦王朝設計了政治制度,參與了統一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漢高祖劉邦豫東芒碭起家,通過以滎陽(今古滎)為中心的楚漢對峙、拉鋸戰逐步建立政權,實現統一。歷經三國鼎立,溫縣司馬家族建立西晉王朝,實現數十年分裂后的國家統一。唐代李世民經洛陽之戰、虎牢之戰、洛水之戰,實現了中原與北方的統一,進而為全國統一奠定了基礎。

9a13c08bb83a4ea5ac5cc6936e4c4908.jpg

  眾多市民和游客來到洛陽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參觀。

  洛陽,是隋唐大運河的中心。如今,這里的一座展陳豐富精美的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正向八方來客講述著隋唐大運河的歷史變遷。

  在中國的歷史上,大運河不但是連通南北的經濟和文化紐帶,也夯實了國家統一的基礎。梁啟超曾評價說:中國南北兩大河流,各為風氣,不相屬也。自隋煬浚運河以連貫之,而兩河之下游,遂別開交通之路……自運河既通以后,而南北一統之基礎,遂以大定。此后千余年間分裂者不過百年耳。

  大運河不僅在兩大東西向水系之間架起了一條溝通南北方文化的橋梁,而且也通過水路把全國版圖連在一起,奠定了全國各民族大統一的思想基礎和物質基礎。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新斌說,從中國歷史經驗看,立足于中原的政權,都是以統一為目標、以統一為己任,最終實現國家統一的。河南是中原之核、中國之核,河南是中華文化統一性的歷史見證地。

  6月25日,大河村遺址博物館,彩陶雙連壺優美的造型吸引著觀眾從不同側面拍攝這對“孿生兄弟”。

295499d912334e69a50eee25e6d6f8bd.jpg

  大河村遺址出土的彩陶。

  講解員介紹,彩陶雙連壺從造型上看并非生活用品,可能為飲酒用具,專家推測應該是遠古氏族結盟或舉行重大慶祝活動時首領及長者對飲的酒具,是友好、團結、和平的象征。

  行合趨同,千里相從。彩陶雙連壺,來自泥土,歷經水和火的交融,孕育出部落建交之和。6000年,仿佛剎那間,村落成了國,線條成了畫,古老民族的和平心愿,從未改變。

  從神話到現實,和平思想無處不在。

  新石器時代,正是中華文明形成的神話傳說時期,中原地區大量傳說中的古代帝王不是高高在上的神,而是諸多與民生有關的發明創造的人。比如伏羲神農氏嘗百草、有巢氏筑房屋、燧人氏鉆木取火,又如黃帝藝五谷、筑宮室,嫘祖教人養蠶繅絲等等,只有滿足了民生需求、和平發展的愿望,才能被奉為神靈和祖宗。

  龍山文化時期,中原城址林立,形成了最早的中原城市群,城市的出現是文明的標志之一,同時也是社會階層分化的主要標志。城墻、壕溝都是防御性的設施,一層層夯土打下的是先人對和平的向往。春秋戰國時期墨子提出過“非攻”的思想,孟子也對魏惠王有“仁者無敵”的建議。在典籍中,與“和平”有關的表述更多。《尚書》有“協和萬邦”,《禮記》有“天下大同”,《論語》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華文明崇尚“以和邦國”“和而不同”“以和為貴”,和平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脈中,刻進了中國人民的基因里。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賈一凡博士介紹,目前的考古研究表明,龍山時期的中原地區是多種人群并存的。通過對禹州瓦店、汝州煤山、郾城郝家臺、淮陽平糧臺、正陽賈莊、淅川下寨等遺址出土人骨的碳氮同位素分析,發現這些遺址同時存在著分別以小米和大米為主食的兩個人群。不同食性的人群來自不同地區,卻在同一個遺址內長期相處,這也與文獻記載的當時部落聯盟的政治體制相吻合。

  從歷史到當下,“中和”文化源遠流長。

  6月18日,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方燕明做客鄭州圖書館“天中講壇”,與聽眾一起進行“嵩山地區夏代早期文化探索”。嵩山地區是中華文明起源、形成與早期發展的重要地區,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王朝——夏的誕生之地。禹傳啟,家天下。在此前的堯舜禹,實行的是禪讓制,部落和平相處,權力和平交接。

  澠池不僅有著名的仰韶遺址,還有“秦趙會盟臺”,遙想當年,藺相如與秦國君臣在這里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外交談判故事。秦趙會盟之后,為表示偃旗息鼓,停止戰爭,雙方將所帶兵器堆放于此,捧土掩埋,形成一個大土丘,這就是“秦趙會盟臺”。

  中原大地,群雄逐鹿,也有會盟和談無數。夏日的濮陽戚城公園,游人如織。公園里有一座春秋戰國時期的會盟臺,95年時間內見證了7次大大小小的諸侯會盟,情況次次不同,結果也難言美滿。但它讓我們知道,這里有過為和平做出的努力。

  少林寺內,一塊石碑歷來是講解員講解的重點,上刻有朱載堉繪圖并贊文的《混元三教九流圖》,老子、孔子、釋迦牟尼,圓融一體、和諧相處。這是嵩山“中和”文化的象征。

  由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等主辦的嵩山論壇每年都要在嵩山舉辦,每一屆嵩山論壇都圍繞華夏文明與世界文明的對話交流設置年度主題,“從軸心文明到對話文明”“天人合一與文明多樣性”“和而不同: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互學互鑒:共建天下文明”……主題無不深深地植入了華夏文明與世界文明對話的基因,表現出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的特征。世界文明在這里互相對話、互相參照、互相借鑒,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中華文明尚和合,“和”是中國社會一種普遍化的社會心理。

  張新斌說,“和平性”是中華文明突出特性的“內在基因”。在中原很早就形成了“中”的理念,衍生了《尚書》所表述的“允執厥中”的理念,逐漸形成“中和”“中正”“中庸”的哲學體系。“和生萬物”的世界本源觀、“天人合一”的和諧共處觀、“過猶不及”的居中平衡觀、“和而不同”的共生共贏觀,構成了中國哲學史中“和”的體系。以和為貴、和而不同、知行合一,這些誕生在中原地區的經典概念,已經成為中國人內化于心的處世原則、做事準則和行事依據。

  六合同風、四海一家。和平、和合、和睦、和諧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國人民的血脈之中。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類的命運此時更顯休戚與共,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正是回答和解決當今世界面臨的時代之問的“中國方案”。和平發展思想是中華文化的內在基因,決定了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Page_s (1).jpgPage_s.jpg


       行走河南·讀懂中國丨文明綿延 在茲尤盛——“中華文明突出特性看河南”系列報道之一

       行走河南·讀懂中國 | 革故鼎新 風起中原——“中華文明突出特性看河南”系列報道之二

       行走河南·讀懂中國|九州之中 包容四海——“中華文明突出特性看河南”系列報道之三


文章編輯:李潤生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kbd id="66666"><abbr id="66666"></abbr></kbd><samp id="66666"><tr id="66666"></tr></samp>
  • <s id="666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