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編者按:近年來,一批又一批優秀中原兒女匯聚天山腳下,圍繞教育援疆、醫療援疆、產業援疆、就業援疆、文化潤疆等方面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全面貫徹落實河南省援疆工作各項安排部署,結合受援地經濟社會發展迫切要求,形成了多層次、寬領域、精準化援疆,提升對口支援的針對性、實效性,助力受援地高質量發展。
一段援疆路,一生援疆情。日前,河南省援疆工作集中報道采訪團走進哈密市、兵團第十三師新星市、伊州區、伊吾縣、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等地,親身感受發生在河南省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身上的故事,記錄他們為受援地作出的那些成績與貢獻。
翻開教育援疆清單,三年來,河南累計投入教育援疆資金4.14億元,新增校舍面積15.81萬平方米,籌建新星市職業技術學院,哈密市第十六中學、新星市第一中學初中教學樓等項目相繼投入使用,豫哈青少年校外綜合實踐基地、哈密市西區中學等項目完成主體施工,顯著改善了哈密市和兵團十三師新星市學校辦學條件,覆蓋從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職業教育到高等教育所有階段,成為援疆設施中的標桿和品牌。
千里援疆育桃李 傾情教育守初心
學生正在上豫劇課《花木蘭》。
4月7日,記者走進哈密市第十六中學,見到了寬敞明亮的教室、濃郁的中原文化學習氛圍、成熟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深刻感受到了河南教育援疆為其帶來的影響和改變。哈密市第十六中學副校長(南陽市第十四中學援疆教師)蔡守紅說:“孩子們特別喜歡我們援疆教師,我們上的每一節課孩子們都很喜歡,家長也經常與我們互動,我非常感動。把河南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優良的教學方法帶到哈密來,促進中原文化與哈密文化的交流交融,影響和帶動哈密市更多優秀教師脫穎而出,提升哈密基礎教育質量,履行好援疆教師的職責和義務,認真做好傳幫帶工作是我此次援疆的目的和意義。”
據了解,哈密市第十六中學是河南省教育援疆重點工程之一,該校占地面積8萬平方米,總投資7800萬元,其中河南援疆投入資金6000萬元。學校規劃整齊,配套設施齊全,極大緩解了當地孩子的就學壓力,促進教育公平,推進城區學校合理布局,給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和優質的教學資源。
來自三門峽靈寶市第三高級中學的援疆教師王建華在給兵團第十三師新星市紅星中學的學生上地理課。
豫疆攜手繪重彩 天山腳下譜華章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他們來自河南不同學校,卻因共同的使命,與受援地師生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援疆為什么、在疆干什么、離疆留什么?來自河南省實驗中學的教師王海森和其他援友一樣,也經常考慮這些問題。“在輸血的同時,更重造血。我們要發揮傳幫帶的作用,為紅星中學培養青年教師,打造一支帶不走的扎根邊疆的優秀教師隊伍。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使命。”王海森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把中原先進的教學理念帶到邊疆,把自己多年積累的精品教案、課件毫無保留地分享給新疆的同事。
寒來暑往,王海森一直堅守在紅星中學的講臺上,送走了一屆又一屆優秀學生。“我從不后悔來援疆。這些年里,看著紅星高級中學一點點變好,升學率一步步提高,我充滿了自豪。”王海森說。
據了解,紅星高級中學是十三師新星市直屬的兵團示范性高中,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進疆以來,以河南省實驗中學為主實施“組團式”援建紅星高中,紅星高中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顯著提升,普通高考一本上線率2022年較2019年提升7.7個百分點,達到45.7%。
李福臣在教學生練習發聲。
教育路援疆情!被需要,所以留下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區,多種文化包容互鑒、交融貫通。教育承載著文明傳承、文化傳播、知識傳遞的重要功能。
“扎根大西北,汗水淚水譜寫著新疆的美,雪蓮是我的品質,胡楊是我的根,我是兵團人。”這是李福臣作詞作曲的一首歌《我是兵團人》,如今這句話也成了援疆教師李福臣的精神信念。
2017年,李福臣作為河南省第9批援疆干部人才來到新疆任教,在焦作市外國語學校多年的音樂和德育工作經歷讓他很快進入角色,教學能力迅速體現。當3年的援疆工作即將結束時,李福臣思索再三,決定留下來。從此,李福臣在工作中投入的更多了。4月7日,在兵團第十三師新星市職業技術學校,記者見到了正在教學生練習發聲的李福臣,當被記者問及為何來援疆時,李福臣毫不猶豫地說道:“因為喜歡,因為這里能讓我實現人生價值,在教育中也能體會到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在這里能有一個傳播。”
李福臣利用自己的專長,在學校開展了鋼琴社團、合唱社團等工作,并且都已初見成效。其中,戲曲社團讓李福臣感觸良多,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維吾爾族學生夏伊代·阿不來孜,發現她的聲音非常好,就建議她學習戲曲,通過培養,她的戲曲學習不斷進步,是個“好苗子”。
家住柳樹泉團場,自幼喜歡音樂,現就讀職業技術學校三年級的夏伊代・阿不來孜,在被問及會堅持把豫劇唱下去時堅定地點點頭說:“我有個小心愿,希望有一天能到河南去學習豫劇,想去河南上大學。”(祝萍/文圖)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編者按:近年來,一批又一批優秀中原兒女匯聚天山腳下,圍繞教育援疆、醫療援疆、產業援疆、就業援疆、文化潤疆等方面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全面貫徹落實河南省援疆工作各項安排部署,結合受援地經濟社會發展迫切要求,形成了多層次、寬領域、精準化援疆,提升對口支援的針對性、實效性,助力受援地高質量發展。
一段援疆路,一生援疆情。日前,河南省援疆工作集中報道采訪團走進哈密市、兵團第十三師新星市、伊州區、伊吾縣、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等地,親身感受發生在河南省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身上的故事,記錄他們為受援地作出的那些成績與貢獻。
翻開教育援疆清單,三年來,河南累計投入教育援疆資金4.14億元,新增校舍面積15.81萬平方米,籌建新星市職業技術學院,哈密市第十六中學、新星市第一中學初中教學樓等項目相繼投入使用,豫哈青少年校外綜合實踐基地、哈密市西區中學等項目完成主體施工,顯著改善了哈密市和兵團十三師新星市學校辦學條件,覆蓋從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職業教育到高等教育所有階段,成為援疆設施中的標桿和品牌。
千里援疆育桃李 傾情教育守初心
學生正在上豫劇課《花木蘭》。
4月7日,記者走進哈密市第十六中學,見到了寬敞明亮的教室、濃郁的中原文化學習氛圍、成熟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深刻感受到了河南教育援疆為其帶來的影響和改變。哈密市第十六中學副校長(南陽市第十四中學援疆教師)蔡守紅說:“孩子們特別喜歡我們援疆教師,我們上的每一節課孩子們都很喜歡,家長也經常與我們互動,我非常感動。把河南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優良的教學方法帶到哈密來,促進中原文化與哈密文化的交流交融,影響和帶動哈密市更多優秀教師脫穎而出,提升哈密基礎教育質量,履行好援疆教師的職責和義務,認真做好傳幫帶工作是我此次援疆的目的和意義。”
據了解,哈密市第十六中學是河南省教育援疆重點工程之一,該校占地面積8萬平方米,總投資7800萬元,其中河南援疆投入資金6000萬元。學校規劃整齊,配套設施齊全,極大緩解了當地孩子的就學壓力,促進教育公平,推進城區學校合理布局,給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和優質的教學資源。
來自三門峽靈寶市第三高級中學的援疆教師王建華在給兵團第十三師新星市紅星中學的學生上地理課。
豫疆攜手繪重彩 天山腳下譜華章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他們來自河南不同學校,卻因共同的使命,與受援地師生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援疆為什么、在疆干什么、離疆留什么?來自河南省實驗中學的教師王海森和其他援友一樣,也經常考慮這些問題。“在輸血的同時,更重造血。我們要發揮傳幫帶的作用,為紅星中學培養青年教師,打造一支帶不走的扎根邊疆的優秀教師隊伍。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使命。”王海森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把中原先進的教學理念帶到邊疆,把自己多年積累的精品教案、課件毫無保留地分享給新疆的同事。
寒來暑往,王海森一直堅守在紅星中學的講臺上,送走了一屆又一屆優秀學生。“我從不后悔來援疆。這些年里,看著紅星高級中學一點點變好,升學率一步步提高,我充滿了自豪。”王海森說。
據了解,紅星高級中學是十三師新星市直屬的兵團示范性高中,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進疆以來,以河南省實驗中學為主實施“組團式”援建紅星高中,紅星高中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顯著提升,普通高考一本上線率2022年較2019年提升7.7個百分點,達到45.7%。
李福臣在教學生練習發聲。
教育路援疆情!被需要,所以留下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區,多種文化包容互鑒、交融貫通。教育承載著文明傳承、文化傳播、知識傳遞的重要功能。
“扎根大西北,汗水淚水譜寫著新疆的美,雪蓮是我的品質,胡楊是我的根,我是兵團人。”這是李福臣作詞作曲的一首歌《我是兵團人》,如今這句話也成了援疆教師李福臣的精神信念。
2017年,李福臣作為河南省第9批援疆干部人才來到新疆任教,在焦作市外國語學校多年的音樂和德育工作經歷讓他很快進入角色,教學能力迅速體現。當3年的援疆工作即將結束時,李福臣思索再三,決定留下來。從此,李福臣在工作中投入的更多了。4月7日,在兵團第十三師新星市職業技術學校,記者見到了正在教學生練習發聲的李福臣,當被記者問及為何來援疆時,李福臣毫不猶豫地說道:“因為喜歡,因為這里能讓我實現人生價值,在教育中也能體會到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在這里能有一個傳播。”
李福臣利用自己的專長,在學校開展了鋼琴社團、合唱社團等工作,并且都已初見成效。其中,戲曲社團讓李福臣感觸良多,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維吾爾族學生夏伊代·阿不來孜,發現她的聲音非常好,就建議她學習戲曲,通過培養,她的戲曲學習不斷進步,是個“好苗子”。
家住柳樹泉團場,自幼喜歡音樂,現就讀職業技術學校三年級的夏伊代・阿不來孜,在被問及會堅持把豫劇唱下去時堅定地點點頭說:“我有個小心愿,希望有一天能到河南去學習豫劇,想去河南上大學。”(祝萍/文圖)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