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編者按:郡縣治則天下安,縣域興則國家強。中國各地縣域以實干篤定前行,不斷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來之不易的成績單、備受期許的新征程。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為立體展現中國縣域貫徹新發展理念、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動實踐,感受新時代壯美中國、活力縣域的蓬勃氣象,央廣網特別策劃推出《大宏圖·“縣”在啟航》系列主題報道,33個地方頻道100多名記者走縣域、看發展、探變化,沉浸式解讀中國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韌性密碼”,與您共同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的縣域圖景。
央廣網新鄉4月2日消息 “廚師這條路我走了31年,以后還會繼續走下去。”記者見到任書亮時,他正在自己的預制菜加工廠區接待河北來的客商,雙方準備簽訂預制菜的代理合同。
1992年以來,任書亮從長垣出發,先后到濮陽、北京,再回到長垣,當廚師、干餐飲,2019年成為中國烹飪大師,眼下又開發預制菜加工。在餐飲這條路上,任書亮不斷提升自己,深耕行業。
任書亮是今天努力奮斗的長垣人的一個縮影。地處黃河灘區的河南省長垣市,資源稀缺,又挨著黃河“豆腐腰”,歷史上曾十年九災。今天的長垣,已連續兩年入選“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
長垣城區新貌(央廣網發 長垣市委宣傳部供圖)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從謀生存到謀發展再到高質量發展,從曾經的河南省縣域發展“差等生”搖身一變成了“排頭兵”,長垣是如何逆襲的?
從“廚師經濟”到“烹飪產業”
長垣有著“中國廚師之鄉”的美譽,自古就有尚廚之風。“長垣廚師遍天下,刀勺聲里多名家,色香味形皆入化,贏得古今中外夸”,是對長垣烹飪的真實寫照。
位于長垣食博園的中國烹飪文化博物館里,展陳了數件與烹飪相關的文物。其中,大量館藏的陶片出土于長垣城北大堽村一帶,與當時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也見證了長垣烹飪文化的源遠流長。早在北宋時期,長垣就形成了宮廷菜、官府菜、市肆菜等五大菜系,在中國烹飪歷史上獨樹一幟。
長垣市丁欒鎮浮丘店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罐、碗等陶器(央廣網發 耿占忠 攝)
傍晚時分,華燈初上,記者走進一家烹制長垣菜的飯店,透過升騰的蒸汽,看到工作人員正在現場制作長垣傳統名菜“肉絲帶底”所需的綠豆粉皮。
“旋制是個技術活,更是制作粉皮的關鍵環節。”作為土生土長的長垣人,長垣市烹飪協會副會長馮建忠從小受長垣烹飪文化的熏陶。
“綠豆變成粉皮,需經過揀選、浸泡、淘洗、磨漿、沉淀、過籮、再沉淀、和漿、旋制等十多道工序。”馮建忠邊說邊演示,他用力甩動旋子,讓粉漿由盤底向四周均勻攤開受熱。不一會兒,一張晶瑩剔透、光滑柔軟的粉皮就制作完成了。
“這套技藝已經傳承100多年了。”馮建忠驕傲地說。“長垣廚師”的匠心,就在一張張粉皮的制作中,堅守至今。
長垣市烹飪協會副會長馮建忠(左一)指導徒弟炒菜(央廣網發 姬嫻祎 攝)
如今,從長垣走出的廚師“散作滿天星”。長垣籍專業廚師達3萬余人,遍布全國各地及全球46個國家和地區,其中108名擁有“中國烹飪大師”稱號。
“我們以豫菜振興為契機,去傳承、弘揚好烹飪文化,推動長垣烹飪產業健康發展。”馮建忠說。
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正式發布,明確提出:“提升凈菜、中央廚房等產業標準化和規范化水平,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這是預制菜首次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
長垣預制菜(央廣網發 趙夢陽制作)
“這為我們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中國烹飪大師”任書亮激動地說,發展預制菜產業,長垣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100多位烹飪大師、名師,就是長垣預制菜的“活”招牌。
任書亮創立的食品加工企業依托長垣的“廚鄉”優勢,將大師廚藝和食品工業相結合,生產標準化的半成品、成品菜肴。
“從最早的中央廚房配送到現在的預制菜食品加工廠,我們培養了專業的預制菜研發團隊,已經擁有了相當豐富的經驗技術和銷售渠道。”任書亮說。
工人們在車間制作預制菜“孜然羊肉”(央廣網發 姬嫻祎 攝)
通過預制菜的模式,類似色澤金黃、形如金鼓、金絲纏繞的“金絲火燒”等擁有“大廚味道”的長垣特色美食,已香飄周邊多個省市。
“未來,我們將把烹飪的傳統技藝和食品工業充分融合,努力研發具有長垣特色、大廚味道的預制菜,讓長垣美食走向全國。”任書亮信心滿滿地說。
如今,長垣從事餐飲業的人員達數萬人,年創收數十億元。一批種養加工基地逐步形成,一批以長垣烹飪文化為核心的產品走俏市場。同時,長垣延長了烹飪經濟鏈條,促進了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的快速發展。
從一根棉簽到“中國醫療耗材之都”
“大家身上都肩負著一定的使命感。”回憶起3年前醫用正壓防護服的研發過程,正在駝人集團防護產品生產車間指導防護產品研發專家程文勝感慨地說。
2020年農歷大年初一,程文勝被通知到公司開會,會議的議題是關于新型防護產品的研發。與他一起回來開會的,還有研究院的所有骨干人員。
大家分組、確定研發方向后,加班加點,用了不到20天的時間,就做出了10多個樣品,最終經過優化,選出了醫用正壓防護頭罩和醫用正壓防護服兩款產品。
醫用正壓防護服生產場景(央廣網記者 夏莎 攝)
“正壓是最高級的防護。”程文勝說,正壓防護服的研發難點在于如何在防護服內形成正壓,保證防護服透氣性的同時,把病毒阻隔在防護服外。
這主要在于風量的控制,核心部件是濾芯和鼓風機。“我們找了各種風機,桌面鋪滿了,一個接一個去調試,最終確定了我們現在用的風機。”程文勝說。
除了技術上的難題,程文勝和同事們在研發中還面臨著缺材料、少設備的情況。長垣相關部門得知該情況后,第一時間開通綠色通道,在全國范圍內協調了生產所需的材料與設備。
2020年6月,醫用正壓防護服與醫用正壓防護頭罩開發完成,隨后上市。駝人衛材成為當時國內唯一一家,也是首家拿到醫用正壓防護服和醫用正壓防護頭罩注冊證的企業。
為什么這么快?“您看,我們有自己的3D打印機、模具工程師、模具加工設備與專業的模具加工車間。”程文勝展示著3D打印機打印出來的樣品,對記者說,“只要有了想法,圖紙一出來,很快就能制作出樣品。”
3D打印快速成型的塑膠模具(央廣網發 趙夢陽制作)
近3年來,程文勝和他的同事們又對正壓防護服進行了多次升級、優化。
“醫用正壓防護服所用的風機模具就是我們做的。同時,我們參與了防護服的生產設備研發,目前正在研發醫用正壓防護服的抗菌材料。”駝人集團智能裝備制造專家李新東向記者講述了模具在醫療器械生產中發揮的作用。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創新離不了人,人才和創新是駝人30年來持續發展的源動力。”據駝人集團產業新城副總裁陳文喜介紹,他們目前有平均年齡29歲、共計1053人的研發團隊,成立了醫療器械研究院,每年投入3億左右的研發經費,搭建了多個創新平臺。
長垣市重點謀劃建設的駝人產業新城項目(央廣網發 閆松浩 攝)
長垣醫療器械產業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末,從醫用棉簽起步,20世紀90年代初期起,逐漸有了醫療器械生產企業。
近年來,長垣加快實施“醫療器械和儀器設備產業提升提質”專項,重點謀劃實施總投資100億元的駝人產業新城等項目,推動醫療器械專業園區形成“一核一片”南北兩翼的錯位發展布局。
今天,科技創新已然成為長垣醫療器械產業及其他各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
“截至2023年2月份,長垣規上工業企業達314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家,省級以上創新平臺達133個,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93.5%。”長垣市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局長逯彥勝說。
從“傻大笨粗”到新中式起重機
“5年前,我們開始進行新中式起重機的研發。”說起新中式起重機,衛華集團研發中心副總工程師周強興致勃勃。
眼下,衛華起重裝備產業園的車間內,機器轟鳴,生產火熱。
據周強介紹,過去,我國的起重機設計圖紙引自國外。為進一步確保安全,生產企業會在其基礎上把起重機做得更大更粗笨,導致起重機用料多、耗能高,跟歐美設計的同類型起重機相比,顯得“傻大笨粗”。
自動焊接機器人正在焊接起重機梁盒內縫(央廣網發 姬嫻祎 攝)
在研發新中式起重機的過程中,衛華研發團隊負責藍圖繪制,整體研發;衛華集團焊工高級技師吳慶富團隊則負責樣機的試制,在焊接和機械加工方面開展工作,保證產品順利落地。
2000年前后,吳慶富還在外地務工。他常年在工地辛勤勞作,磨練了堅韌的意志,并利用業余時間,自學了機械制造與自動化相關課程。2002年5月,懷著對家鄉的眷戀和對未來的憧憬,吳慶富回到長垣發展,進入衛華集團工作。
2002年8月,衛華集團承接了一臺180噸冶金起重機的生產任務。面對這臺當時的“巨無霸”,吳慶富主動請纓,挑起了制作這臺冶金起重機的大梁。為了驗證主梁旁彎矯正效果,吳慶富和工友在現場守了一夜,反復測量、總結規律。兩個多月后,產品順利下線。
21年過去了,吳慶富已從當時的初級焊工成長為現在的焊工高級技師,負責衛華集團重大產品和新產品的制作,新中式起重機就是其中之一。
衛華集團研發中心副總工程師周強正在進行防搖擺測試(央廣網記者 夏莎 攝)
新中式起重機自重比傳統的起重機下降25%,高度下降30%,能耗下降20%,這些數字背后,是衛華的研發團隊啃下的一塊塊“硬骨頭”,攻克的一個個技術難關。
“你看這里,我們在機器結構設計上一改原來的分散驅動裝置,將電機、減速器、制動器三個設備合為一個整體。”周強興奮地向記者展示著新中式起重機的變化。“這不僅減少了起重機的自重,也縮減了其體積,最主要的是,大大節省了客戶的投資建設成本。”
“我們的新中式起重機目前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國際先進水平。”周強說,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新中式起重機不管是在外形上,還是其他各方面,都較之前的“傻大笨粗”有了非常大的提升。現在,新中式起重機的銷量已占到衛華集團起重機總銷量的40%。
“我們現在正在由傳統的低水平起重機,向高水平起重機發展,致力于讓起重機械成為‘物料搬運機器人’。”周強說。
產業提升演繹新精彩。近年來,長垣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把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重點培育、未來產業謀篇布局貫通起來,加快構建起重裝備、醫療器械、建筑防腐、烹飪+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4+2”產業體系。在制造業的支撐帶動下,2022年,長垣GDP完成574.9億元。
衛華集團為河南周口港制造的軌道式集裝箱門機(央廣網發 衛華集團供圖)
對于長垣的未來發展,長垣市市長鄧國永說,長垣將開啟“二次創業”,自我加壓、主動作為,繼續創造新時代民營經濟的“長垣現象”,爭當縣域發展的全省“領頭雁”、全國“優等生”,不斷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年之計在于春,干事創業正當時。
眼下,任書亮忙得不可開交,他的預制菜加工廠迎來了一批批省外的客商,一盤盤大廚味道、長垣特色的預制菜,將“飛入”更多遠方普通人家的餐桌。這個春天,敢闖敢干的長垣人,再次奏響奮進樂曲!
【百家讀城】
我家就在河邊住
□王自亮
如果從高空看去,黃河如條金色的巨龍,舒舒緩緩,在中原大地上綿延,在它的“豆腐腰”的地段里,有一座熠熠生輝的小城,這就是長垣。
作為土生土長的長垣人,對于黃河,可謂是又愛又恨。說愛,因為它澆灌著這片土地,滋潤著沃野良田;說恨,因為它常常洪水泛濫,讓灘里人四處流離失所。
母親說,在我兩歲時,發過一次大水,黃河水漫進村子,母親眼看著河水一點點漲滿了我家門前的枯水塘,然后又開始向屋子里灌。母親把我放到柜子里,自己去堵水。水停了,她拉開老柜,我不知何時睡著了,腮上還垂著兩道淚痕。而屋內的水,距柜屜不足三指。
有人說,苦難是成功的熔爐,這話一點不假。洪水磨礪了長垣人堅強不屈的性格,他們重情重義,他們敢拼敢闖,他們吃苦耐勞。改革開放以來,窮則思變的小城人闖天下,一把刷子刷出個防腐業,一根鐵錘敲出個起重業,一根棉簽搓出個衛材業,一把鐵勺炒出個烹飪業。四大支柱如四個巨輪,讓小城飛速發展。
這些年,我經常騎車四下轉轉。走過喧鬧的街市,走過僻靜的村落,目睹著長垣的變化,我親身感受著長垣的發展。
這里吟唱著美麗的歌謠。實施生態水系工程,形成百里河湖生態水網,天然文巖渠,綠如絲帶,弱柳依依,吹皺一池春水;百里黃河堤,四時美景賞不盡,一川風物入畫來。“水綠阡陌、竹韻蒲城”的城市形態基本形成,一幅“雙廊抱城、兩心耀城、八水繞城、清水潤城、綠脈連城”的生態水利畫卷已經呈現。
這里涌動著經濟的活力。在回歸工程號召下,一批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崛起,形成了北衛材、南起重、東防腐、西農林的基本格局,促使一座城享有“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廚師之鄉”“中國防腐蝕之都”“中國起重機械之鄉”“中華美食名城”等美譽。
這里飄蕩著文化的芳馨。這里是三善之地,君子之鄉,一天一地一圣人。城北有孔子當年講學避雨的學堂崗,是“四子侍座”的發生地。這里還是鳴條之戰、桂陵之戰的發生地。
這里溢滿了美食的香氣。長垣烹飪,源于春秋,成于唐宋,興盛于明清,更輝煌于現代。多少王府侯爵、文人學士大都喜歡選用長垣廚師司廚。漫步長垣,不管是國家級餐飲名店,還是街頭小館,都會讓你贊不絕口。不論是霜打饃、炸八塊、肉絲帶底等名菜,還是涼皮、肉夾饃、油饌等風味小吃,都能讓你大快朵頤。
我用一支筆書寫小城,謳歌小城,為新時代的變化贊嘆,為富而美的生活放歌。
(作者系河南省長垣市作協副秘書長)
總策劃:張軍 于鋒
總監制:伍剛
統 籌:陶玉德
記 者:夏莎
編 審:李紅笛 安琪
視 頻:趙夢陽 張莉娜 姬嫻祎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編者按:郡縣治則天下安,縣域興則國家強。中國各地縣域以實干篤定前行,不斷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來之不易的成績單、備受期許的新征程。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為立體展現中國縣域貫徹新發展理念、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動實踐,感受新時代壯美中國、活力縣域的蓬勃氣象,央廣網特別策劃推出《大宏圖·“縣”在啟航》系列主題報道,33個地方頻道100多名記者走縣域、看發展、探變化,沉浸式解讀中國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韌性密碼”,與您共同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的縣域圖景。
央廣網新鄉4月2日消息 “廚師這條路我走了31年,以后還會繼續走下去。”記者見到任書亮時,他正在自己的預制菜加工廠區接待河北來的客商,雙方準備簽訂預制菜的代理合同。
1992年以來,任書亮從長垣出發,先后到濮陽、北京,再回到長垣,當廚師、干餐飲,2019年成為中國烹飪大師,眼下又開發預制菜加工。在餐飲這條路上,任書亮不斷提升自己,深耕行業。
任書亮是今天努力奮斗的長垣人的一個縮影。地處黃河灘區的河南省長垣市,資源稀缺,又挨著黃河“豆腐腰”,歷史上曾十年九災。今天的長垣,已連續兩年入選“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
長垣城區新貌(央廣網發 長垣市委宣傳部供圖)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從謀生存到謀發展再到高質量發展,從曾經的河南省縣域發展“差等生”搖身一變成了“排頭兵”,長垣是如何逆襲的?
從“廚師經濟”到“烹飪產業”
長垣有著“中國廚師之鄉”的美譽,自古就有尚廚之風。“長垣廚師遍天下,刀勺聲里多名家,色香味形皆入化,贏得古今中外夸”,是對長垣烹飪的真實寫照。
位于長垣食博園的中國烹飪文化博物館里,展陳了數件與烹飪相關的文物。其中,大量館藏的陶片出土于長垣城北大堽村一帶,與當時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也見證了長垣烹飪文化的源遠流長。早在北宋時期,長垣就形成了宮廷菜、官府菜、市肆菜等五大菜系,在中國烹飪歷史上獨樹一幟。
長垣市丁欒鎮浮丘店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罐、碗等陶器(央廣網發 耿占忠 攝)
傍晚時分,華燈初上,記者走進一家烹制長垣菜的飯店,透過升騰的蒸汽,看到工作人員正在現場制作長垣傳統名菜“肉絲帶底”所需的綠豆粉皮。
“旋制是個技術活,更是制作粉皮的關鍵環節。”作為土生土長的長垣人,長垣市烹飪協會副會長馮建忠從小受長垣烹飪文化的熏陶。
“綠豆變成粉皮,需經過揀選、浸泡、淘洗、磨漿、沉淀、過籮、再沉淀、和漿、旋制等十多道工序。”馮建忠邊說邊演示,他用力甩動旋子,讓粉漿由盤底向四周均勻攤開受熱。不一會兒,一張晶瑩剔透、光滑柔軟的粉皮就制作完成了。
“這套技藝已經傳承100多年了。”馮建忠驕傲地說。“長垣廚師”的匠心,就在一張張粉皮的制作中,堅守至今。
長垣市烹飪協會副會長馮建忠(左一)指導徒弟炒菜(央廣網發 姬嫻祎 攝)
如今,從長垣走出的廚師“散作滿天星”。長垣籍專業廚師達3萬余人,遍布全國各地及全球46個國家和地區,其中108名擁有“中國烹飪大師”稱號。
“我們以豫菜振興為契機,去傳承、弘揚好烹飪文化,推動長垣烹飪產業健康發展。”馮建忠說。
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正式發布,明確提出:“提升凈菜、中央廚房等產業標準化和規范化水平,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這是預制菜首次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
長垣預制菜(央廣網發 趙夢陽制作)
“這為我們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中國烹飪大師”任書亮激動地說,發展預制菜產業,長垣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100多位烹飪大師、名師,就是長垣預制菜的“活”招牌。
任書亮創立的食品加工企業依托長垣的“廚鄉”優勢,將大師廚藝和食品工業相結合,生產標準化的半成品、成品菜肴。
“從最早的中央廚房配送到現在的預制菜食品加工廠,我們培養了專業的預制菜研發團隊,已經擁有了相當豐富的經驗技術和銷售渠道。”任書亮說。
工人們在車間制作預制菜“孜然羊肉”(央廣網發 姬嫻祎 攝)
通過預制菜的模式,類似色澤金黃、形如金鼓、金絲纏繞的“金絲火燒”等擁有“大廚味道”的長垣特色美食,已香飄周邊多個省市。
“未來,我們將把烹飪的傳統技藝和食品工業充分融合,努力研發具有長垣特色、大廚味道的預制菜,讓長垣美食走向全國。”任書亮信心滿滿地說。
如今,長垣從事餐飲業的人員達數萬人,年創收數十億元。一批種養加工基地逐步形成,一批以長垣烹飪文化為核心的產品走俏市場。同時,長垣延長了烹飪經濟鏈條,促進了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的快速發展。
從一根棉簽到“中國醫療耗材之都”
“大家身上都肩負著一定的使命感。”回憶起3年前醫用正壓防護服的研發過程,正在駝人集團防護產品生產車間指導防護產品研發專家程文勝感慨地說。
2020年農歷大年初一,程文勝被通知到公司開會,會議的議題是關于新型防護產品的研發。與他一起回來開會的,還有研究院的所有骨干人員。
大家分組、確定研發方向后,加班加點,用了不到20天的時間,就做出了10多個樣品,最終經過優化,選出了醫用正壓防護頭罩和醫用正壓防護服兩款產品。
醫用正壓防護服生產場景(央廣網記者 夏莎 攝)
“正壓是最高級的防護。”程文勝說,正壓防護服的研發難點在于如何在防護服內形成正壓,保證防護服透氣性的同時,把病毒阻隔在防護服外。
這主要在于風量的控制,核心部件是濾芯和鼓風機。“我們找了各種風機,桌面鋪滿了,一個接一個去調試,最終確定了我們現在用的風機。”程文勝說。
除了技術上的難題,程文勝和同事們在研發中還面臨著缺材料、少設備的情況。長垣相關部門得知該情況后,第一時間開通綠色通道,在全國范圍內協調了生產所需的材料與設備。
2020年6月,醫用正壓防護服與醫用正壓防護頭罩開發完成,隨后上市。駝人衛材成為當時國內唯一一家,也是首家拿到醫用正壓防護服和醫用正壓防護頭罩注冊證的企業。
為什么這么快?“您看,我們有自己的3D打印機、模具工程師、模具加工設備與專業的模具加工車間。”程文勝展示著3D打印機打印出來的樣品,對記者說,“只要有了想法,圖紙一出來,很快就能制作出樣品。”
3D打印快速成型的塑膠模具(央廣網發 趙夢陽制作)
近3年來,程文勝和他的同事們又對正壓防護服進行了多次升級、優化。
“醫用正壓防護服所用的風機模具就是我們做的。同時,我們參與了防護服的生產設備研發,目前正在研發醫用正壓防護服的抗菌材料。”駝人集團智能裝備制造專家李新東向記者講述了模具在醫療器械生產中發揮的作用。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創新離不了人,人才和創新是駝人30年來持續發展的源動力。”據駝人集團產業新城副總裁陳文喜介紹,他們目前有平均年齡29歲、共計1053人的研發團隊,成立了醫療器械研究院,每年投入3億左右的研發經費,搭建了多個創新平臺。
長垣市重點謀劃建設的駝人產業新城項目(央廣網發 閆松浩 攝)
長垣醫療器械產業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末,從醫用棉簽起步,20世紀90年代初期起,逐漸有了醫療器械生產企業。
近年來,長垣加快實施“醫療器械和儀器設備產業提升提質”專項,重點謀劃實施總投資100億元的駝人產業新城等項目,推動醫療器械專業園區形成“一核一片”南北兩翼的錯位發展布局。
今天,科技創新已然成為長垣醫療器械產業及其他各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
“截至2023年2月份,長垣規上工業企業達314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家,省級以上創新平臺達133個,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93.5%。”長垣市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局長逯彥勝說。
從“傻大笨粗”到新中式起重機
“5年前,我們開始進行新中式起重機的研發。”說起新中式起重機,衛華集團研發中心副總工程師周強興致勃勃。
眼下,衛華起重裝備產業園的車間內,機器轟鳴,生產火熱。
據周強介紹,過去,我國的起重機設計圖紙引自國外。為進一步確保安全,生產企業會在其基礎上把起重機做得更大更粗笨,導致起重機用料多、耗能高,跟歐美設計的同類型起重機相比,顯得“傻大笨粗”。
自動焊接機器人正在焊接起重機梁盒內縫(央廣網發 姬嫻祎 攝)
在研發新中式起重機的過程中,衛華研發團隊負責藍圖繪制,整體研發;衛華集團焊工高級技師吳慶富團隊則負責樣機的試制,在焊接和機械加工方面開展工作,保證產品順利落地。
2000年前后,吳慶富還在外地務工。他常年在工地辛勤勞作,磨練了堅韌的意志,并利用業余時間,自學了機械制造與自動化相關課程。2002年5月,懷著對家鄉的眷戀和對未來的憧憬,吳慶富回到長垣發展,進入衛華集團工作。
2002年8月,衛華集團承接了一臺180噸冶金起重機的生產任務。面對這臺當時的“巨無霸”,吳慶富主動請纓,挑起了制作這臺冶金起重機的大梁。為了驗證主梁旁彎矯正效果,吳慶富和工友在現場守了一夜,反復測量、總結規律。兩個多月后,產品順利下線。
21年過去了,吳慶富已從當時的初級焊工成長為現在的焊工高級技師,負責衛華集團重大產品和新產品的制作,新中式起重機就是其中之一。
衛華集團研發中心副總工程師周強正在進行防搖擺測試(央廣網記者 夏莎 攝)
新中式起重機自重比傳統的起重機下降25%,高度下降30%,能耗下降20%,這些數字背后,是衛華的研發團隊啃下的一塊塊“硬骨頭”,攻克的一個個技術難關。
“你看這里,我們在機器結構設計上一改原來的分散驅動裝置,將電機、減速器、制動器三個設備合為一個整體。”周強興奮地向記者展示著新中式起重機的變化。“這不僅減少了起重機的自重,也縮減了其體積,最主要的是,大大節省了客戶的投資建設成本。”
“我們的新中式起重機目前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國際先進水平。”周強說,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新中式起重機不管是在外形上,還是其他各方面,都較之前的“傻大笨粗”有了非常大的提升。現在,新中式起重機的銷量已占到衛華集團起重機總銷量的40%。
“我們現在正在由傳統的低水平起重機,向高水平起重機發展,致力于讓起重機械成為‘物料搬運機器人’。”周強說。
產業提升演繹新精彩。近年來,長垣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把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重點培育、未來產業謀篇布局貫通起來,加快構建起重裝備、醫療器械、建筑防腐、烹飪+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4+2”產業體系。在制造業的支撐帶動下,2022年,長垣GDP完成574.9億元。
衛華集團為河南周口港制造的軌道式集裝箱門機(央廣網發 衛華集團供圖)
對于長垣的未來發展,長垣市市長鄧國永說,長垣將開啟“二次創業”,自我加壓、主動作為,繼續創造新時代民營經濟的“長垣現象”,爭當縣域發展的全省“領頭雁”、全國“優等生”,不斷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年之計在于春,干事創業正當時。
眼下,任書亮忙得不可開交,他的預制菜加工廠迎來了一批批省外的客商,一盤盤大廚味道、長垣特色的預制菜,將“飛入”更多遠方普通人家的餐桌。這個春天,敢闖敢干的長垣人,再次奏響奮進樂曲!
【百家讀城】
我家就在河邊住
□王自亮
如果從高空看去,黃河如條金色的巨龍,舒舒緩緩,在中原大地上綿延,在它的“豆腐腰”的地段里,有一座熠熠生輝的小城,這就是長垣。
作為土生土長的長垣人,對于黃河,可謂是又愛又恨。說愛,因為它澆灌著這片土地,滋潤著沃野良田;說恨,因為它常常洪水泛濫,讓灘里人四處流離失所。
母親說,在我兩歲時,發過一次大水,黃河水漫進村子,母親眼看著河水一點點漲滿了我家門前的枯水塘,然后又開始向屋子里灌。母親把我放到柜子里,自己去堵水。水停了,她拉開老柜,我不知何時睡著了,腮上還垂著兩道淚痕。而屋內的水,距柜屜不足三指。
有人說,苦難是成功的熔爐,這話一點不假。洪水磨礪了長垣人堅強不屈的性格,他們重情重義,他們敢拼敢闖,他們吃苦耐勞。改革開放以來,窮則思變的小城人闖天下,一把刷子刷出個防腐業,一根鐵錘敲出個起重業,一根棉簽搓出個衛材業,一把鐵勺炒出個烹飪業。四大支柱如四個巨輪,讓小城飛速發展。
這些年,我經常騎車四下轉轉。走過喧鬧的街市,走過僻靜的村落,目睹著長垣的變化,我親身感受著長垣的發展。
這里吟唱著美麗的歌謠。實施生態水系工程,形成百里河湖生態水網,天然文巖渠,綠如絲帶,弱柳依依,吹皺一池春水;百里黃河堤,四時美景賞不盡,一川風物入畫來。“水綠阡陌、竹韻蒲城”的城市形態基本形成,一幅“雙廊抱城、兩心耀城、八水繞城、清水潤城、綠脈連城”的生態水利畫卷已經呈現。
這里涌動著經濟的活力。在回歸工程號召下,一批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崛起,形成了北衛材、南起重、東防腐、西農林的基本格局,促使一座城享有“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廚師之鄉”“中國防腐蝕之都”“中國起重機械之鄉”“中華美食名城”等美譽。
這里飄蕩著文化的芳馨。這里是三善之地,君子之鄉,一天一地一圣人。城北有孔子當年講學避雨的學堂崗,是“四子侍座”的發生地。這里還是鳴條之戰、桂陵之戰的發生地。
這里溢滿了美食的香氣。長垣烹飪,源于春秋,成于唐宋,興盛于明清,更輝煌于現代。多少王府侯爵、文人學士大都喜歡選用長垣廚師司廚。漫步長垣,不管是國家級餐飲名店,還是街頭小館,都會讓你贊不絕口。不論是霜打饃、炸八塊、肉絲帶底等名菜,還是涼皮、肉夾饃、油饌等風味小吃,都能讓你大快朵頤。
我用一支筆書寫小城,謳歌小城,為新時代的變化贊嘆,為富而美的生活放歌。
(作者系河南省長垣市作協副秘書長)
總策劃:張軍 于鋒
總監制:伍剛
統 籌:陶玉德
記 者:夏莎
編 審:李紅笛 安琪
視 頻:趙夢陽 張莉娜 姬嫻祎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