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論員
新聞中心首頁
“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戰略高度,對中華文化傳承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作了全面系統深入闡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戰略性、指導性,為堅定文化自信自強,更好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扎實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文化興則國家興,文化強則民族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把文化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在守正創新中構筑中華文化新氣象、激揚中華文明新活力,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創黨和國家事業全新局面提供了強大正能量。今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文化綻放出新的時代光彩、展現出新的蓬勃生機,中華文明的影響力和感召力顯著提升,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精神面貌更加奮發昂揚,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歷史主動精神、歷史創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書寫著新時代中國發展的偉大歷史。
新時代我國文化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根本在于有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掌舵領航,在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在領導黨和人民推進治國理政的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準確把握世界范圍內思想文化相互激蕩、我國社會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趨勢,不斷深化對文化建設的規律性認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強調“意識形態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建設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是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須長期堅持貫徹、不斷豐富發展。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堅持學以致用,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圍繞“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作出重大部署。必須深刻認識到,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只有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才能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必須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堅定文化自信自強,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才能不斷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肩負新使命、奮進新征程,我們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各項戰略部署,以更加堅定的信念、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有力的舉措,扎實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要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深刻認識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突出的創新性、突出的統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立足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實踐和當代實踐,用中國道理總結好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要增強文化自覺,深刻理解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重大意義,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當代中國,江山壯麗,人民豪邁,前程遠大。吸吮著五千多年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分,我們堅持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時代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動力。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只爭朝夕、奮發有為的奮斗姿態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譜寫民族復興新華章。
(新華社北京6月4日電)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戰略高度,對中華文化傳承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作了全面系統深入闡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戰略性、指導性,為堅定文化自信自強,更好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扎實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文化興則國家興,文化強則民族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把文化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在守正創新中構筑中華文化新氣象、激揚中華文明新活力,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創黨和國家事業全新局面提供了強大正能量。今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文化綻放出新的時代光彩、展現出新的蓬勃生機,中華文明的影響力和感召力顯著提升,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精神面貌更加奮發昂揚,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歷史主動精神、歷史創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書寫著新時代中國發展的偉大歷史。
新時代我國文化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根本在于有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掌舵領航,在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在領導黨和人民推進治國理政的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準確把握世界范圍內思想文化相互激蕩、我國社會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趨勢,不斷深化對文化建設的規律性認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強調“意識形態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建設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是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須長期堅持貫徹、不斷豐富發展。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堅持學以致用,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圍繞“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作出重大部署。必須深刻認識到,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只有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才能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必須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堅定文化自信自強,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才能不斷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肩負新使命、奮進新征程,我們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各項戰略部署,以更加堅定的信念、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有力的舉措,扎實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要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深刻認識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突出的創新性、突出的統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立足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實踐和當代實踐,用中國道理總結好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要增強文化自覺,深刻理解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重大意義,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當代中國,江山壯麗,人民豪邁,前程遠大。吸吮著五千多年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分,我們堅持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時代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動力。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只爭朝夕、奮發有為的奮斗姿態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譜寫民族復興新華章。
(新華社北京6月4日電)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