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專題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 題:西氣東輸:氣貫神州的能源大動脈
新華社記者戴小河
它橫亙西東、縱穿南北、聯通海外、延綿萬里,織就了氣貫神州的能源大動脈;
它將清潔能源通過一座座場站,輸送到華夏大地,點亮萬家燈火,開啟我國利用清潔能源的新時代。
這,就是西氣東輸工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能源安全關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是最重要的安全之一。
作為能源大動脈,西氣東輸工程有力地支撐了新型能源體系建設,保障了國家能源安全。
舉世矚目的世紀工程
國慶節前夕,隨著吐魯番聯絡壓氣站318號進氣閥門的開啟,來自中亞和我國塔里木油田的天然氣,通過該站進入西氣東輸四線,標志著西氣東輸四線首段工程建成投產。
當前,西氣東輸工程由西氣東輸一線、二線、三線、四線組成。
2000年2月,黨中央、國務院作出啟動西氣東輸工程的重大決策,作為拉開“西部大開發”序幕的標志性工程。
西氣東輸一線于2002年7月開工,2004年10月建成投產,主干線西起新疆塔里木油田,東西橫貫9個省份,全長約4200公里,最終到達上海。
國家管網集團工程部副總經理劉海春表示,西氣東輸采用的輸送方式是管道運輸,途中穿越戈壁、荒漠、高原等地形地貌和多種氣候環境,施工難度世界少有。工程師通過間隔建設壓氣站,為天然氣過濾和增壓,增壓后的天然氣通過輸氣管道直接送達用戶。
因此,西氣東輸一線建成后便成為當時我國距離最長、管徑最大、壓力最高、施工條件最復雜、運輸能力最強的輸氣管道工程。
隨著天然氣需求的不斷增加,西氣東輸二線于2007年啟動,2011年投入運營,西起新疆霍爾果斯,將來自中亞天然氣管道的進口氣,輸送至我國華中和華南地區。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氣東輸工程建設進一步提速。2012年,西氣東輸三線東段、西段陸續開工,實現工程技術自主化和技術裝備國產化,建成后與一線、二線相連接,實現由管道輸氣向管網輸氣的跨越式發展。
國家管網集團工程部總經理齊建華說,“十四五”期間,我國將新建主干天然氣管道2萬公里以上,將帶動我國天然氣管網形成西北、西南、東北和海上“四大戰略通道+五縱五橫”的干線管網新格局。
累計輸送天然氣超9800億立方米
天然氣被視為清潔能源。截至今年9月底,西氣東輸工程已累計輸送天然氣超9800億立方米。
這也標志著我國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升級,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綠色低碳轉型加速推進,低碳、清潔、高效的天然氣源源不斷地為美麗中國賦能。
當前,西氣東輸管道系統供氣范圍覆蓋我國西部、長三角、珠三角、華中地區的400多座城市、3000余家大中型企業,惠及近5億人口。
在亞洲最大的天然氣樞紐站——寧夏中衛聯絡壓氣站,西氣東輸一線、二線、三線在此匯集。今年以來,該站的日均輸氣量超過1.8億立方米。
在西氣東輸工程建設之初,天然氣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例僅有2.4%左右;西氣東輸投產以后,截至2023年底,天然氣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例占到8.5%。
國家管網集團市場部副總經理楊安表示,目前我國干線天然氣管網的一次入網量為每年約2400億立方米,西氣東輸工程輸氣量占到約四成,對于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帶動我國國產氣資源的開發、進口氣入網量的增加和下游清潔能源的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天然氣“全國一張網”初步形成
在西氣東輸工程起步前,我國建成的輸氣管道只有1.2萬公里,年輸氣量不到200億立方米,主要以區域性管道為主,分布零散,跨省的輸氣管道只有陜京一線,且管道管徑小、壓力等級低,與國際水平尚未接軌。
西氣東輸工程拉開我國天然氣管道大規模發展的序幕,隨著西氣東輸二線、三線西段(霍爾果斯-中衛)等管道的相繼建成,我國實現通過長輸管道從境外引進天然氣資源。
楊安說,這也意味著西氣東輸從單條管道,上升為輸氣系統,從“線”到“網”的轉變構成了“氣化中國”的能源大動脈,讓我國中東部地區用戶的用氣更加高效且靈活。
數據顯示,到2023年底,全國在役天然氣管道里程約5.7萬公里,覆蓋全國30個省區市。
國家管網集團市場部總經理田中山表示,隨著西氣東輸工程互聯互通能力進一步提升,上游供應主體將更加多元化,下游市場競爭更加充分。從打通“大動脈”到暢通“毛細血管”,加強能源管網公平開放仍是能源領域未來的重點。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 題:西氣東輸:氣貫神州的能源大動脈
新華社記者戴小河
它橫亙西東、縱穿南北、聯通海外、延綿萬里,織就了氣貫神州的能源大動脈;
它將清潔能源通過一座座場站,輸送到華夏大地,點亮萬家燈火,開啟我國利用清潔能源的新時代。
這,就是西氣東輸工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能源安全關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是最重要的安全之一。
作為能源大動脈,西氣東輸工程有力地支撐了新型能源體系建設,保障了國家能源安全。
舉世矚目的世紀工程
國慶節前夕,隨著吐魯番聯絡壓氣站318號進氣閥門的開啟,來自中亞和我國塔里木油田的天然氣,通過該站進入西氣東輸四線,標志著西氣東輸四線首段工程建成投產。
當前,西氣東輸工程由西氣東輸一線、二線、三線、四線組成。
2000年2月,黨中央、國務院作出啟動西氣東輸工程的重大決策,作為拉開“西部大開發”序幕的標志性工程。
西氣東輸一線于2002年7月開工,2004年10月建成投產,主干線西起新疆塔里木油田,東西橫貫9個省份,全長約4200公里,最終到達上海。
國家管網集團工程部副總經理劉海春表示,西氣東輸采用的輸送方式是管道運輸,途中穿越戈壁、荒漠、高原等地形地貌和多種氣候環境,施工難度世界少有。工程師通過間隔建設壓氣站,為天然氣過濾和增壓,增壓后的天然氣通過輸氣管道直接送達用戶。
因此,西氣東輸一線建成后便成為當時我國距離最長、管徑最大、壓力最高、施工條件最復雜、運輸能力最強的輸氣管道工程。
隨著天然氣需求的不斷增加,西氣東輸二線于2007年啟動,2011年投入運營,西起新疆霍爾果斯,將來自中亞天然氣管道的進口氣,輸送至我國華中和華南地區。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氣東輸工程建設進一步提速。2012年,西氣東輸三線東段、西段陸續開工,實現工程技術自主化和技術裝備國產化,建成后與一線、二線相連接,實現由管道輸氣向管網輸氣的跨越式發展。
國家管網集團工程部總經理齊建華說,“十四五”期間,我國將新建主干天然氣管道2萬公里以上,將帶動我國天然氣管網形成西北、西南、東北和海上“四大戰略通道+五縱五橫”的干線管網新格局。
累計輸送天然氣超9800億立方米
天然氣被視為清潔能源。截至今年9月底,西氣東輸工程已累計輸送天然氣超9800億立方米。
這也標志著我國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升級,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綠色低碳轉型加速推進,低碳、清潔、高效的天然氣源源不斷地為美麗中國賦能。
當前,西氣東輸管道系統供氣范圍覆蓋我國西部、長三角、珠三角、華中地區的400多座城市、3000余家大中型企業,惠及近5億人口。
在亞洲最大的天然氣樞紐站——寧夏中衛聯絡壓氣站,西氣東輸一線、二線、三線在此匯集。今年以來,該站的日均輸氣量超過1.8億立方米。
在西氣東輸工程建設之初,天然氣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例僅有2.4%左右;西氣東輸投產以后,截至2023年底,天然氣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例占到8.5%。
國家管網集團市場部副總經理楊安表示,目前我國干線天然氣管網的一次入網量為每年約2400億立方米,西氣東輸工程輸氣量占到約四成,對于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帶動我國國產氣資源的開發、進口氣入網量的增加和下游清潔能源的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天然氣“全國一張網”初步形成
在西氣東輸工程起步前,我國建成的輸氣管道只有1.2萬公里,年輸氣量不到200億立方米,主要以區域性管道為主,分布零散,跨省的輸氣管道只有陜京一線,且管道管徑小、壓力等級低,與國際水平尚未接軌。
西氣東輸工程拉開我國天然氣管道大規模發展的序幕,隨著西氣東輸二線、三線西段(霍爾果斯-中衛)等管道的相繼建成,我國實現通過長輸管道從境外引進天然氣資源。
楊安說,這也意味著西氣東輸從單條管道,上升為輸氣系統,從“線”到“網”的轉變構成了“氣化中國”的能源大動脈,讓我國中東部地區用戶的用氣更加高效且靈活。
數據顯示,到2023年底,全國在役天然氣管道里程約5.7萬公里,覆蓋全國30個省區市。
國家管網集團市場部總經理田中山表示,隨著西氣東輸工程互聯互通能力進一步提升,上游供應主體將更加多元化,下游市場競爭更加充分。從打通“大動脈”到暢通“毛細血管”,加強能源管網公平開放仍是能源領域未來的重點。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