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傳承重要講話精神暨慶祝焦作日報復刊40周年座談會發言摘要
2023年專題
盧好勇(創刊元老):值此《焦作日報》復刊40周年之際,我作為《焦作日報》創刊時的老報人、復刊后的焦作日報社新聞工作者,心情很激動,倍感榮耀!督棺魅請蟆肥且粡垯嗤⒅髁鳌⒂H民的報紙,是黨的喉舌。《焦作日報》服務性也很強,是焦作人民的生活百科。讀一讀《焦作日報》,大事小情早知道,幸福煩惱都爆料,美食娛樂最地道。我親您、我愛您,我會把您——焦作日報社當成我的家,我愿意為您貢獻自己的力量,助力《焦作日報》越辦越好。此外,焦作日報社的歷任領導特別關心大家,為大家幸福安康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和奮斗,感謝你們。
王應文(復刊元老):1983年年底我來到焦作日報社工作,見證了焦作日報走過的歷程。周報變日報、小報變大報,編校質量從四連冠到零差錯、?瘞Т髨,再到現在的移動優先、視頻優先的新媒體矩陣,每一次變革都是一次進步、一次飛躍。在焦作日報報史館,我看到了多篇自己參與采寫的新聞作品,《老復員軍人李占西的特殊家庭》連續報道,把一位以殘助殘的典型活脫脫推薦給讀者。當時稿件發出后,全國各地包括香港同胞紛紛捐助李占西,全國、省、市人大代表爭相看望獻愛心,這個報道榮獲了河南省“五個一工程”獎。報社的領導班子講政治、重大局,團結奮進、開拓進取,近些年推出許多有社會影響力、有溫度的鮮活報道。希望《焦作日報》進一步提高報紙質量,繼續挖掘更多人物典型報道,祝愿《焦作日報》精益求精、蒸蒸日上。
劉金忠(復刊元老):焦作日報報史館挺震撼人心的,創刊66年,復刊40年,《焦作日報》走過了幾十年風雨歷程,報紙由小到大、報社由弱到強,一步步地發展壯大,真是很不容易。作為焦報的老報人,對這樣的發展,我感到很欣慰。報社這些年的發展,離不開一代又一代老報人打下的良好基礎。歷史應該銘記,我建議報社要專門寫一篇文章,記錄《焦作日報》創刊時期和復刊時期的歷史,讓報社年輕的新聞工作者了解《焦作日報》的光榮傳統。希望焦作日報社在新的歷史時期,繼續發揚優良傳統和敢打敢拼過硬的作風,繼續保持榮譽、爭創新的成績。祝愿《焦作日報》越辦越好,走在全省的前列。
張國柱(復刊元老):今天參觀了焦作日報報史館,感觸很深。我看到了一張老照片,拍攝于《焦作日報》復刊10周年,那時候的我還是一頭秀發。時光荏苒,一轉眼30年過去了,如今《焦作日報》已經復刊40周年了,我不禁感慨,我的滿頭秀發去哪了?在焦作日報報史館的照片墻上,我還看到許多從報社走出去的老同事。歷年來,焦作日報社為《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河南日報》《香港商報》輸送了優秀人才,看到這些我非常激動,咱焦作日報還真是個出人才的地方。我還看到一個令人振奮的數字,2022年焦作日報社納稅超500萬元,在當前全媒體競爭日益激烈的多重壓力下,焦作日報社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可喜可賀。1984年,我編輯的稿子《深山里的新聞》,是《焦作日報》第一篇獲得河南省新聞獎的稿子,稿子從編輯到刊發我全程參與?吹竭@些,往事歷歷在目,很激動、很感慨。在此,我希望焦作日報社新一代年輕報人能繼續發揚《焦作日報》老報人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狠抓編校質量,把報紙越辦越好。
張丙辰(首屆金牌讀者、焦作師專黨委原書記):今天,我專門從老家孟州趕過來,這一二十年間,焦作日報社舉辦的任何活動,只要邀請我參加的,我從來沒有缺席過,因為我對焦作日報社有著深深的感激之情。我在報紙上發表的第一篇稿子,就是在《焦作日報》發表的。我和《焦作日報》淵源頗深,在我心中焦作日報社不僅是一家新聞媒體,更是我文學成長的沃土,我絕大多數作品都是先在《焦作日報》上發表的,如果沒有《焦作日報》的復刊,我或許不會成長為一名作家。我到局委工作之后,在與焦作日報社的合作中受益頗多。在市城管局工作期間,《焦作日報》推出了城管之聲專版,持續為城市管理工作發聲,為我市城市建設和管理發揮了很好的推動作用。我在市教育局工作期間,《焦作日報》大力宣傳我市的教育工作,為焦作教育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活力。幾十年來,《焦作日報》始終保持專業水平,一直是報紙行業翹楚。借此機會,提三點建議:一是我希望《焦作日報》鞏固老陣地、開拓新局面,實現新發展;二是培養名記者、名編輯;三是不斷創新機制,增強活力。
張飛躍(首屆金牌讀者、農業銀行河南分行干部):首先,《焦作日報》是我的“貴人”,是我政治上的引路人、工作上的助推器、寫作上的好幫手,是我個人進步和家庭幸福的加油站和充電樁。我在《焦作日報》發表的每一篇文章,我都會一個字一個字地認真閱讀,學習見報稿件和我寫的原稿的區別,不斷學習寫作上的知識。沒有《焦作日報》的啟蒙、幫助,就沒有今天的我。其次,我是《焦作日報》的“仆人”,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焦作日報》在事業發展中有需要我的地方,我義不容辭,大力支持。第三,焦作日報是我的“情人”,這里的很多編輯和記者都是我的老師、友人和知己,結下了非常深的友誼。我建議,《焦作日報》能夠圍繞文化傳承這一主題,加大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宣傳力度,助推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暗香(特約嘉賓、焦作市作家協會主席):《焦作日報》伴隨我文學夢的整個成長過程,我讀高一的時候在《焦作日報》發了第一篇散文,我的第二篇散文《父愛就像一盤棋》也是在《焦作日報》上發表的,可以說《焦作日報》啟迪了我的文學夢想。我走上文學創作之路后,從第一部長篇小說到第一部電視劇,到我加入中國作協,我取得的每一點成績,《焦作日報》都給予關注,并作重磅宣傳報道。在焦作日報社,從社長、總編輯到記者、編輯,我結交了很多朋友,他們都非常支持我,記者趙改玲為了采訪我,刮著很大的風還及時趕過去,我很感動。對《焦作日報》,我有著很深的感情,祝!督棺魅請蟆氛粽羧丈稀⑶俺趟棋\。
趙耀東(焦作市攝影家協會主席、高級記者):40載歲月如歌,40年的成長歷練,都與焦作日報休戚與共,我與《焦作日報》同呼吸共命運。2007年6月,組織任命我擔任焦作日報社攝影美術部主任,在這里,我不斷學習進步,參加了汶川地震援川報道、南水北調中線行大型記者采訪團、融媒體中心的建立發展壯大,我見證了焦作日報社從新聞、發行到經營創收等各個歷史節點、重大戰役以及駕馭重大題材的策劃組織能力。彈指一揮間,踏著焦作日報發展壯大的足跡,我從焦作日報的一名通訊員,一路拼搏走來,到現如今成長為焦作日報社的一名高級記者,是焦作日報這方沃土、這個平臺培育了我,給了我碩大的舞臺,我由衷地感到驕傲和自豪。30多年新聞工作歷程,我的心已經和黨的新聞事業融在了一起。我自豪,有幸用相機記錄這個火熱的時代!我堅信,江山代有才人出,焦作日報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記者 張 蕊 孫 茜 整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盧好勇(創刊元老):值此《焦作日報》復刊40周年之際,我作為《焦作日報》創刊時的老報人、復刊后的焦作日報社新聞工作者,心情很激動,倍感榮耀!督棺魅請蟆肥且粡垯嗤、主流、親民的報紙,是黨的喉舌!督棺魅請蟆贩⻊招砸埠軓,是焦作人民的生活百科。讀一讀《焦作日報》,大事小情早知道,幸福煩惱都爆料,美食娛樂最地道。我親您、我愛您,我會把您——焦作日報社當成我的家,我愿意為您貢獻自己的力量,助力《焦作日報》越辦越好。此外,焦作日報社的歷任領導特別關心大家,為大家幸福安康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和奮斗,感謝你們。
王應文(復刊元老):1983年年底我來到焦作日報社工作,見證了焦作日報走過的歷程。周報變日報、小報變大報,編校質量從四連冠到零差錯、?瘞Т髨螅俚浆F在的移動優先、視頻優先的新媒體矩陣,每一次變革都是一次進步、一次飛躍。在焦作日報報史館,我看到了多篇自己參與采寫的新聞作品,《老復員軍人李占西的特殊家庭》連續報道,把一位以殘助殘的典型活脫脫推薦給讀者。當時稿件發出后,全國各地包括香港同胞紛紛捐助李占西,全國、省、市人大代表爭相看望獻愛心,這個報道榮獲了河南省“五個一工程”獎。報社的領導班子講政治、重大局,團結奮進、開拓進取,近些年推出許多有社會影響力、有溫度的鮮活報道。希望《焦作日報》進一步提高報紙質量,繼續挖掘更多人物典型報道,祝愿《焦作日報》精益求精、蒸蒸日上。
劉金忠(復刊元老):焦作日報報史館挺震撼人心的,創刊66年,復刊40年,《焦作日報》走過了幾十年風雨歷程,報紙由小到大、報社由弱到強,一步步地發展壯大,真是很不容易。作為焦報的老報人,對這樣的發展,我感到很欣慰。報社這些年的發展,離不開一代又一代老報人打下的良好基礎。歷史應該銘記,我建議報社要專門寫一篇文章,記錄《焦作日報》創刊時期和復刊時期的歷史,讓報社年輕的新聞工作者了解《焦作日報》的光榮傳統。希望焦作日報社在新的歷史時期,繼續發揚優良傳統和敢打敢拼過硬的作風,繼續保持榮譽、爭創新的成績。祝愿《焦作日報》越辦越好,走在全省的前列。
張國柱(復刊元老):今天參觀了焦作日報報史館,感觸很深。我看到了一張老照片,拍攝于《焦作日報》復刊10周年,那時候的我還是一頭秀發。時光荏苒,一轉眼30年過去了,如今《焦作日報》已經復刊40周年了,我不禁感慨,我的滿頭秀發去哪了?在焦作日報報史館的照片墻上,我還看到許多從報社走出去的老同事。歷年來,焦作日報社為《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河南日報》《香港商報》輸送了優秀人才,看到這些我非常激動,咱焦作日報還真是個出人才的地方。我還看到一個令人振奮的數字,2022年焦作日報社納稅超500萬元,在當前全媒體競爭日益激烈的多重壓力下,焦作日報社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可喜可賀。1984年,我編輯的稿子《深山里的新聞》,是《焦作日報》第一篇獲得河南省新聞獎的稿子,稿子從編輯到刊發我全程參與?吹竭@些,往事歷歷在目,很激動、很感慨。在此,我希望焦作日報社新一代年輕報人能繼續發揚《焦作日報》老報人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狠抓編校質量,把報紙越辦越好。
張丙辰(首屆金牌讀者、焦作師專黨委原書記):今天,我專門從老家孟州趕過來,這一二十年間,焦作日報社舉辦的任何活動,只要邀請我參加的,我從來沒有缺席過,因為我對焦作日報社有著深深的感激之情。我在報紙上發表的第一篇稿子,就是在《焦作日報》發表的。我和《焦作日報》淵源頗深,在我心中焦作日報社不僅是一家新聞媒體,更是我文學成長的沃土,我絕大多數作品都是先在《焦作日報》上發表的,如果沒有《焦作日報》的復刊,我或許不會成長為一名作家。我到局委工作之后,在與焦作日報社的合作中受益頗多。在市城管局工作期間,《焦作日報》推出了城管之聲專版,持續為城市管理工作發聲,為我市城市建設和管理發揮了很好的推動作用。我在市教育局工作期間,《焦作日報》大力宣傳我市的教育工作,為焦作教育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活力。幾十年來,《焦作日報》始終保持專業水平,一直是報紙行業翹楚。借此機會,提三點建議:一是我希望《焦作日報》鞏固老陣地、開拓新局面,實現新發展;二是培養名記者、名編輯;三是不斷創新機制,增強活力。
張飛躍(首屆金牌讀者、農業銀行河南分行干部):首先,《焦作日報》是我的“貴人”,是我政治上的引路人、工作上的助推器、寫作上的好幫手,是我個人進步和家庭幸福的加油站和充電樁。我在《焦作日報》發表的每一篇文章,我都會一個字一個字地認真閱讀,學習見報稿件和我寫的原稿的區別,不斷學習寫作上的知識。沒有《焦作日報》的啟蒙、幫助,就沒有今天的我。其次,我是《焦作日報》的“仆人”,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焦作日報》在事業發展中有需要我的地方,我義不容辭,大力支持。第三,焦作日報是我的“情人”,這里的很多編輯和記者都是我的老師、友人和知己,結下了非常深的友誼。我建議,《焦作日報》能夠圍繞文化傳承這一主題,加大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宣傳力度,助推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暗香(特約嘉賓、焦作市作家協會主席):《焦作日報》伴隨我文學夢的整個成長過程,我讀高一的時候在《焦作日報》發了第一篇散文,我的第二篇散文《父愛就像一盤棋》也是在《焦作日報》上發表的,可以說《焦作日報》啟迪了我的文學夢想。我走上文學創作之路后,從第一部長篇小說到第一部電視劇,到我加入中國作協,我取得的每一點成績,《焦作日報》都給予關注,并作重磅宣傳報道。在焦作日報社,從社長、總編輯到記者、編輯,我結交了很多朋友,他們都非常支持我,記者趙改玲為了采訪我,刮著很大的風還及時趕過去,我很感動。對《焦作日報》,我有著很深的感情,祝!督棺魅請蟆氛粽羧丈、前程似錦。
趙耀東(焦作市攝影家協會主席、高級記者):40載歲月如歌,40年的成長歷練,都與焦作日報休戚與共,我與《焦作日報》同呼吸共命運。2007年6月,組織任命我擔任焦作日報社攝影美術部主任,在這里,我不斷學習進步,參加了汶川地震援川報道、南水北調中線行大型記者采訪團、融媒體中心的建立發展壯大,我見證了焦作日報社從新聞、發行到經營創收等各個歷史節點、重大戰役以及駕馭重大題材的策劃組織能力。彈指一揮間,踏著焦作日報發展壯大的足跡,我從焦作日報的一名通訊員,一路拼搏走來,到現如今成長為焦作日報社的一名高級記者,是焦作日報這方沃土、這個平臺培育了我,給了我碩大的舞臺,我由衷地感到驕傲和自豪。30多年新聞工作歷程,我的心已經和黨的新聞事業融在了一起。我自豪,有幸用相機記錄這個火熱的時代!我堅信,江山代有才人出,焦作日報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記者 張 蕊 孫 茜 整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