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專題區
細化工程建設項目分類,推行“清單制+告知承諾制”,制定房屋建筑、市政基礎設施、老舊小區、交通、水利等13個流程圖;建設單位確定施工總承包單位后,可根據施工進展自主選擇,分階段申請辦理施工許可證;謀劃百城建設提質工程項目265個,累計完成投資274.09億元……這是市住建局深入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以來取得的顯著工作成效。近年來,市住建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和關于城建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重要決策部署,聚焦主責主業,堅持目標導向,轉作風強服務,勇擔當提效能,重民生辦實事,不斷優化城市功能,努力提升城市顏值,持續增強居民幸福感、獲得感。
黨建引領作用發揮充分
市住建局黨組嚴格履行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作為根本職責,把加快住建事業高質量發展作為根本任務,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政績,帶領該局黨員干部群眾率先垂范、躬身入局,緊盯重要工作、重大問題、關鍵環節,堅持“一線工作法”,確保上級和市委各項決策部署得到有效落實。近幾年,成功化解了積壓13年之久的原焦作二建破產改制遺留問題,創新破解了城區河道綜合整治項目資金瓶頸。在抗疫、防汛等重大問題上充當急先鋒,在提升城市容貌、增強民生福祉上勇當主力軍。
百城建設提質成效顯著
率先開展全域百城建設提質工程,成功舉辦全省百城建設提質現場會,完成投資796億元,556個項目建成運行,改善了城市生態環境,提升了城市居住品質。牽頭全市重點項目建設,累計完成投資456億元。全長17.6公里、唯一貫穿南北的大通道中原路全線通車;全省第一家全面消除城區15條黑臭水體,被住建部認定為“長制久清”;南水北調渠兩座配套水廠投入運行,80萬市民喝上了甘甜的丹江水。完成48條城市主次干道的改造提升,120余條道路的“白改黑”、12座橋梁加固維修等重點任務,助力城市創建,成功創建海綿城市建設省級試點和省級節水型城市。
城鄉居住環境明顯改善
完成老舊小區改造859個,惠及居民9萬戶,累計爭取上級補助資金16.05億元;“十四五”期間謀劃改造項目696個,其中今年205個(四城區86個)已全部開工建設。實施棚戶區項目49個,建設安置房52375套,交付21717套,在建項目主體封頂18031套;爭取各類資金162.5億元。六縣(市)全部通過農村垃圾治理省級達標驗收,年均投入1.8億元,實現了城鄉環衛一體化;列入全國臺賬的36處非正規垃圾堆放點全部完成整治銷號,武陟縣入選省級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示范。累計完成農村危房改造3907戶,超額完成省定任務目標。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693.6萬平方米,6.07萬戶居民住進了冬暖夏涼的節能房。
建筑業轉型發展穩步推進
我市共有建筑業資質企業540家,其中施工總承包一級企業13家。2020年完成產值108.9億元、稅收11.3億元,今年上半年完成產值48.25億元,稅收5.8億元。做大做強本地企業,13家重點培育企業產值稅收增幅明顯,其中中安集團、河南征信年產值突破15億元,稅收突破5000萬元;積極對接人社部門,在全省率先開辟中級職稱評審“綠色通道”,3年來評授中級職稱1892人;致力營造營商、敬商、穩商環境。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已建成投產5家,其中國隆科技、永威安防被認定為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
工改服務水平顯著提升
牽頭全市建設工程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推行“全流程審批流程圖+豁免清單”,全面推廣電子證照,審批事項壓縮到54項,審批時間壓縮到目前最長65個、最短5個工作日,市住建局14項行政審批事項、25份材料實行告知承諾,領先全省實行社會投資小型低風險倉儲項目極簡審批,率先引入工程質量缺陷保險。推行分步辦理施工許可,企業可提前2個至6個月開工建設,真正實現了拿地即開工。2年來,市政公用服務辦件數1069個,全省第一;印發配套政策105個,全省第一;并聯審批率81.26%,全省第四。
城鄉建設運行安全平穩
今年年初以來,通過加大不良行為記錄、黑名單等信用懲戒力度,深化開展為期3個月的專項治理整頓,重點抓好在建工地、城鄉房屋和城區防汛安全。排查建筑施工安全隱患608處,整改到位556處,未整改到位的一律停工;排查中心城區住宅類房屋建筑10474棟,排查農村房屋建筑775027座,完成整治房屋6888座。圍繞解決和守護群眾腳下安全問題,全面開展窨井設施排查整治,共排查市管窨井設施和六縣(市)城市窨井設施153275個,發現病害16986個,已列入臺賬逐個整治銷號。全面落實省、市防汛應急響應要求,以“硬核”作風落實落細各項舉措,筑牢城區防汛堤壩,確保了“一地一域、一人一戶”的平安。
下一步,市住建局將進一步深化住房城鄉建設職能轉變,對標國內、省內一流水平,加大改革創新和法治建設力度,實施高標準營商環境優化行動,營造“人人都談優商、事事爭創一流、時時都講服務”的工作氛圍,切實提升企業和群眾滿意度,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記者 張 冬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細化工程建設項目分類,推行“清單制+告知承諾制”,制定房屋建筑、市政基礎設施、老舊小區、交通、水利等13個流程圖;建設單位確定施工總承包單位后,可根據施工進展自主選擇,分階段申請辦理施工許可證;謀劃百城建設提質工程項目265個,累計完成投資274.09億元……這是市住建局深入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以來取得的顯著工作成效。近年來,市住建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和關于城建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重要決策部署,聚焦主責主業,堅持目標導向,轉作風強服務,勇擔當提效能,重民生辦實事,不斷優化城市功能,努力提升城市顏值,持續增強居民幸福感、獲得感。
黨建引領作用發揮充分
市住建局黨組嚴格履行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作為根本職責,把加快住建事業高質量發展作為根本任務,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政績,帶領該局黨員干部群眾率先垂范、躬身入局,緊盯重要工作、重大問題、關鍵環節,堅持“一線工作法”,確保上級和市委各項決策部署得到有效落實。近幾年,成功化解了積壓13年之久的原焦作二建破產改制遺留問題,創新破解了城區河道綜合整治項目資金瓶頸。在抗疫、防汛等重大問題上充當急先鋒,在提升城市容貌、增強民生福祉上勇當主力軍。
百城建設提質成效顯著
率先開展全域百城建設提質工程,成功舉辦全省百城建設提質現場會,完成投資796億元,556個項目建成運行,改善了城市生態環境,提升了城市居住品質。牽頭全市重點項目建設,累計完成投資456億元。全長17.6公里、唯一貫穿南北的大通道中原路全線通車;全省第一家全面消除城區15條黑臭水體,被住建部認定為“長制久清”;南水北調渠兩座配套水廠投入運行,80萬市民喝上了甘甜的丹江水。完成48條城市主次干道的改造提升,120余條道路的“白改黑”、12座橋梁加固維修等重點任務,助力城市創建,成功創建海綿城市建設省級試點和省級節水型城市。
城鄉居住環境明顯改善
完成老舊小區改造859個,惠及居民9萬戶,累計爭取上級補助資金16.05億元;“十四五”期間謀劃改造項目696個,其中今年205個(四城區86個)已全部開工建設。實施棚戶區項目49個,建設安置房52375套,交付21717套,在建項目主體封頂18031套;爭取各類資金162.5億元。六縣(市)全部通過農村垃圾治理省級達標驗收,年均投入1.8億元,實現了城鄉環衛一體化;列入全國臺賬的36處非正規垃圾堆放點全部完成整治銷號,武陟縣入選省級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示范。累計完成農村危房改造3907戶,超額完成省定任務目標。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693.6萬平方米,6.07萬戶居民住進了冬暖夏涼的節能房。
建筑業轉型發展穩步推進
我市共有建筑業資質企業540家,其中施工總承包一級企業13家。2020年完成產值108.9億元、稅收11.3億元,今年上半年完成產值48.25億元,稅收5.8億元。做大做強本地企業,13家重點培育企業產值稅收增幅明顯,其中中安集團、河南征信年產值突破15億元,稅收突破5000萬元;積極對接人社部門,在全省率先開辟中級職稱評審“綠色通道”,3年來評授中級職稱1892人;致力營造營商、敬商、穩商環境。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已建成投產5家,其中國隆科技、永威安防被認定為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
工改服務水平顯著提升
牽頭全市建設工程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推行“全流程審批流程圖+豁免清單”,全面推廣電子證照,審批事項壓縮到54項,審批時間壓縮到目前最長65個、最短5個工作日,市住建局14項行政審批事項、25份材料實行告知承諾,領先全省實行社會投資小型低風險倉儲項目極簡審批,率先引入工程質量缺陷保險。推行分步辦理施工許可,企業可提前2個至6個月開工建設,真正實現了拿地即開工。2年來,市政公用服務辦件數1069個,全省第一;印發配套政策105個,全省第一;并聯審批率81.26%,全省第四。
城鄉建設運行安全平穩
今年年初以來,通過加大不良行為記錄、黑名單等信用懲戒力度,深化開展為期3個月的專項治理整頓,重點抓好在建工地、城鄉房屋和城區防汛安全。排查建筑施工安全隱患608處,整改到位556處,未整改到位的一律停工;排查中心城區住宅類房屋建筑10474棟,排查農村房屋建筑775027座,完成整治房屋6888座。圍繞解決和守護群眾腳下安全問題,全面開展窨井設施排查整治,共排查市管窨井設施和六縣(市)城市窨井設施153275個,發現病害16986個,已列入臺賬逐個整治銷號。全面落實省、市防汛應急響應要求,以“硬核”作風落實落細各項舉措,筑牢城區防汛堤壩,確保了“一地一域、一人一戶”的平安。
下一步,市住建局將進一步深化住房城鄉建設職能轉變,對標國內、省內一流水平,加大改革創新和法治建設力度,實施高標準營商環境優化行動,營造“人人都談優商、事事爭創一流、時時都講服務”的工作氛圍,切實提升企業和群眾滿意度,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記者 張 冬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