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專題區
圖① 修繕一新的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汕頭站)。
記者 陳 史 攝
圖② 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汕頭站)修復前的屋頂。
(汕頭市金平區文化館供圖)
掃描二維碼
看精彩視頻
20世紀30年代的汕頭小公園開埠區華洋雜處,商賈云集,百業并存。位于海平路97號的“華富電料行”中,掌柜向顧客售賣電子管、燈泡等電料物品,會計在柜臺熟稔地撥弄著算盤,穿著長袍大褂的經理時不時與朋友打打麻將……往來出入的人們不曾想到,這一切,竟是商業掩護下的“諜中諜”!
烽火歲月中,這個以電料行作為掩護,承擔著為中央蘇區護送干部、輸送物資、傳送資金、傳遞文件情報等重要任務的接頭據點,便是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汕頭站)。2019年修復落成的這處舊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這座三層小樓以珍貴的實物和翔實的史料,向游客述說著那段“汕頭紅”故事。
綿延3000公里隱蔽戰線的重要樞紐
步入“紅色交通站”舊址,沙盤中紅色五星標記下的一條中央交通線躍然眼前,香港華南交通總站、汕頭交通站、大埔交通站、閩西交通大站等直屬交通站清晰可見。這條綿延3000公里的隱蔽戰線,是1930年秋冬在周恩來同志直接領導下開辟的中央紅色交通線,溝通著上海黨中央和中央蘇區的聯系。始終未遭受敵人破壞的汕頭站,正是這條中央紅色交通線上重要的樞紐。
護送干部是當時交通站的重要任務之一。經多方考證,從1930年到1934年紅軍長征前,經由汕頭站護送進入中央蘇區的中央領導同志和其他干部有200多名,其中包括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陳云等。此外,交通站在前后三四年時間里,還向中央蘇區輸送食鹽、布匹、藥物以及電信、印刷、軍械器材等軍需、民用重要物資約300噸。
2017年6月,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汕頭站)的修繕保護和布展工作正式啟動,得到了省、市領導和社會各界、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
未來或有更多歷史細節浮出水面
修繕一新的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汕頭站)如今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三樓展廳的一塊大屏幕上,經汕頭站護送的一批中共黨員資料以可視化的形式呈現,參觀者點擊屏幕,便能詳細閱讀其生平故事。
沿著狹窄的木質樓梯來到二樓還原的洽談室,記者看到一尊塑像,再現當年交通站負責人陳彭年與交通員商量工作的情景。房間里高檔的桑枝桌上,擺放著潮汕工夫茶具和德國造的“竹堅籠”汽油燈,高腳茶幾上擺放著煙灰缸和棋盤,頗顯幾分高雅。
“為了貼近上海商人的身份,當時電料行置辦了比較像樣的辦公桌,還擺上算盤和文房四寶。”教育基地負責人張如強向記者介紹,由于當年保密要求,“紅色交通站”既沒有檔案資料,又沒有文獻記載,對這段歷史記憶的“打撈”多是源自親歷者的口述。
相較于實物展品,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汕頭站)陳列的珍貴信件影印版及回憶錄,以第一視角還原“盧偉良護送葉劍英”“李沛群護送鄧穎超”等驚心動魄的故事。張如強告訴記者,學界關于紅色交通線的口述史研究仍在持續,未來或有更多的歷史細節浮出水面。
“紅色名片”映照激情奮斗新征程
如今,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汕頭站)已成為汕頭全新的城市“紅色名片”,以一幅幅珍貴照片、一件件歷史文物、一個個真實故事,展現著特殊年代里那些斗志昂揚的故事。
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汕頭站)開放至今,開展了數場主題活動,隨著這段鮮為人知的紅色歷史被揭開,前來舊址參觀的市民游客絡繹不絕。
在這里,廣大黨員干部重溫入黨誓詞,了解黨的光輝歷史,學習先輩英雄事跡,在珍惜現今美好生活同時,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聽黨話、跟黨走,錘煉黨性踐行初心使命。
曾經,革命先輩們從這小小的交通站奔向救國救民之路。今日,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們珍藏著這份紅色記憶,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不懈奮斗。
作為一座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汕頭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成為全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現在的汕頭,正迎頭趕上新時代經濟特區建設,聚焦高質量發展的活力特區、治理高效的法治城市、開放包容的文明窗口、聚僑惠民的和美僑鄉、綠色宜居的智慧都市戰略定位,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2021年一季度汕頭市地區生產總值為628.06億元,同比增長19.9%,首季GDP同比增速高于全國全省,經濟實現良好開局。
(記者 楊舒佳)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圖① 修繕一新的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汕頭站)。
記者 陳 史 攝
圖② 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汕頭站)修復前的屋頂。
(汕頭市金平區文化館供圖)
掃描二維碼
看精彩視頻
20世紀30年代的汕頭小公園開埠區華洋雜處,商賈云集,百業并存。位于海平路97號的“華富電料行”中,掌柜向顧客售賣電子管、燈泡等電料物品,會計在柜臺熟稔地撥弄著算盤,穿著長袍大褂的經理時不時與朋友打打麻將……往來出入的人們不曾想到,這一切,竟是商業掩護下的“諜中諜”!
烽火歲月中,這個以電料行作為掩護,承擔著為中央蘇區護送干部、輸送物資、傳送資金、傳遞文件情報等重要任務的接頭據點,便是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汕頭站)。2019年修復落成的這處舊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這座三層小樓以珍貴的實物和翔實的史料,向游客述說著那段“汕頭紅”故事。
綿延3000公里隱蔽戰線的重要樞紐
步入“紅色交通站”舊址,沙盤中紅色五星標記下的一條中央交通線躍然眼前,香港華南交通總站、汕頭交通站、大埔交通站、閩西交通大站等直屬交通站清晰可見。這條綿延3000公里的隱蔽戰線,是1930年秋冬在周恩來同志直接領導下開辟的中央紅色交通線,溝通著上海黨中央和中央蘇區的聯系。始終未遭受敵人破壞的汕頭站,正是這條中央紅色交通線上重要的樞紐。
護送干部是當時交通站的重要任務之一。經多方考證,從1930年到1934年紅軍長征前,經由汕頭站護送進入中央蘇區的中央領導同志和其他干部有200多名,其中包括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陳云等。此外,交通站在前后三四年時間里,還向中央蘇區輸送食鹽、布匹、藥物以及電信、印刷、軍械器材等軍需、民用重要物資約300噸。
2017年6月,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汕頭站)的修繕保護和布展工作正式啟動,得到了省、市領導和社會各界、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
未來或有更多歷史細節浮出水面
修繕一新的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汕頭站)如今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三樓展廳的一塊大屏幕上,經汕頭站護送的一批中共黨員資料以可視化的形式呈現,參觀者點擊屏幕,便能詳細閱讀其生平故事。
沿著狹窄的木質樓梯來到二樓還原的洽談室,記者看到一尊塑像,再現當年交通站負責人陳彭年與交通員商量工作的情景。房間里高檔的桑枝桌上,擺放著潮汕工夫茶具和德國造的“竹堅籠”汽油燈,高腳茶幾上擺放著煙灰缸和棋盤,頗顯幾分高雅。
“為了貼近上海商人的身份,當時電料行置辦了比較像樣的辦公桌,還擺上算盤和文房四寶。”教育基地負責人張如強向記者介紹,由于當年保密要求,“紅色交通站”既沒有檔案資料,又沒有文獻記載,對這段歷史記憶的“打撈”多是源自親歷者的口述。
相較于實物展品,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汕頭站)陳列的珍貴信件影印版及回憶錄,以第一視角還原“盧偉良護送葉劍英”“李沛群護送鄧穎超”等驚心動魄的故事。張如強告訴記者,學界關于紅色交通線的口述史研究仍在持續,未來或有更多的歷史細節浮出水面。
“紅色名片”映照激情奮斗新征程
如今,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汕頭站)已成為汕頭全新的城市“紅色名片”,以一幅幅珍貴照片、一件件歷史文物、一個個真實故事,展現著特殊年代里那些斗志昂揚的故事。
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汕頭站)開放至今,開展了數場主題活動,隨著這段鮮為人知的紅色歷史被揭開,前來舊址參觀的市民游客絡繹不絕。
在這里,廣大黨員干部重溫入黨誓詞,了解黨的光輝歷史,學習先輩英雄事跡,在珍惜現今美好生活同時,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聽黨話、跟黨走,錘煉黨性踐行初心使命。
曾經,革命先輩們從這小小的交通站奔向救國救民之路。今日,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們珍藏著這份紅色記憶,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不懈奮斗。
作為一座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汕頭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成為全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現在的汕頭,正迎頭趕上新時代經濟特區建設,聚焦高質量發展的活力特區、治理高效的法治城市、開放包容的文明窗口、聚僑惠民的和美僑鄉、綠色宜居的智慧都市戰略定位,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2021年一季度汕頭市地區生產總值為628.06億元,同比增長19.9%,首季GDP同比增速高于全國全省,經濟實現良好開局。
(記者 楊舒佳)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