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雨生
新聞專題制作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黨的十九大報告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部分,明確指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預防為主,深入推進健康中國行動……切實增進民生福祉。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于良好的狀態。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軀體沒有疾病,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有道德。”因此,心理健康也是健康中國的一項重要內容,增進心理健康也是提升民生福祉的內在之義和必然要求。
要培育良好的社會心態。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良好社會心態,于國,是民族復興、國家富強、實現現代化的心理基礎;于社會,是社會和諧的主觀條件和精神要素;于個體,是積極適應和融入社會的主導心理。培育良好的社會心態具有廣泛而深遠的重要意義。民生福祉指美滿幸福的生活狀態,既是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和現實切身利益,又是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及美滿幸福本身,都是心理色彩濃厚的詞語,是物質與精神的統一、身心的和諧健康,因此,培育良好的社會心態也是提升民生福祉。
要提高國民素質。素質包含思想、文化、身體,簡言之德、智、體、美、勞以及情商等,心理因素為主體。素質高表明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協調健康發展。提高國民素質,利國利民利百年大計。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這里的教育不僅是學歷教育,而且是繼續教育;不僅是知識技能培訓,而且是思想品德的提升,著眼于建設教育強國,歸結為提高國民素質。必須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完善教育制度,樹立良好學教風尚,促進國民素質的提高。提高國民素質,對于良好社會心態的培育和形成具有積極作用,有助于人們正確看待、應對和處理各種社會現象和改革變化帶來的緊張、不適和問題。
要做好危機情形下的心理預防和疏導。異常自然現象時不時發生,突發性公共衛生、安全事件難以預料和避免。這既對人們生存狀況產生消極破壞作用和影響,也會對人們的心理產生不同程度的沖擊、震動,可能會造成心理陰影。比如,持續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人們難免產生恐慌心理,除了使用物理醫學手段進行防控和治療外,還需要加以心理上的預防和疏導。在疫情發生前,要廣泛進行醫學科普宣傳,提高人們的認知水平,增強防控意識,形成良好生活習慣,克服恐慌心理;在疫情中,要采取專業心理干預措施減輕或者緩解人們的心理情緒壓力,增進醫學療效。針對疫情長期與人共存、多點散發的狀況,要引導人們克服麻痹大意、松懈應付、僥幸心理等。物理生理醫學防護和治療與心理防護形成合力,人們就會比較順利渡過危機期,從而有利于恢復正常學習、生活、工作等秩序。換句話說,在危機情形下,適當的專業心理干預和疏導,也在保障和改善民生。
(作者單位:中共焦作市委黨校)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黨的十九大報告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部分,明確指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預防為主,深入推進健康中國行動……切實增進民生福祉。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于良好的狀態。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軀體沒有疾病,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有道德。”因此,心理健康也是健康中國的一項重要內容,增進心理健康也是提升民生福祉的內在之義和必然要求。
要培育良好的社會心態。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良好社會心態,于國,是民族復興、國家富強、實現現代化的心理基礎;于社會,是社會和諧的主觀條件和精神要素;于個體,是積極適應和融入社會的主導心理。培育良好的社會心態具有廣泛而深遠的重要意義。民生福祉指美滿幸福的生活狀態,既是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和現實切身利益,又是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及美滿幸福本身,都是心理色彩濃厚的詞語,是物質與精神的統一、身心的和諧健康,因此,培育良好的社會心態也是提升民生福祉。
要提高國民素質。素質包含思想、文化、身體,簡言之德、智、體、美、勞以及情商等,心理因素為主體。素質高表明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協調健康發展。提高國民素質,利國利民利百年大計。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這里的教育不僅是學歷教育,而且是繼續教育;不僅是知識技能培訓,而且是思想品德的提升,著眼于建設教育強國,歸結為提高國民素質。必須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完善教育制度,樹立良好學教風尚,促進國民素質的提高。提高國民素質,對于良好社會心態的培育和形成具有積極作用,有助于人們正確看待、應對和處理各種社會現象和改革變化帶來的緊張、不適和問題。
要做好危機情形下的心理預防和疏導。異常自然現象時不時發生,突發性公共衛生、安全事件難以預料和避免。這既對人們生存狀況產生消極破壞作用和影響,也會對人們的心理產生不同程度的沖擊、震動,可能會造成心理陰影。比如,持續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人們難免產生恐慌心理,除了使用物理醫學手段進行防控和治療外,還需要加以心理上的預防和疏導。在疫情發生前,要廣泛進行醫學科普宣傳,提高人們的認知水平,增強防控意識,形成良好生活習慣,克服恐慌心理;在疫情中,要采取專業心理干預措施減輕或者緩解人們的心理情緒壓力,增進醫學療效。針對疫情長期與人共存、多點散發的狀況,要引導人們克服麻痹大意、松懈應付、僥幸心理等。物理生理醫學防護和治療與心理防護形成合力,人們就會比較順利渡過危機期,從而有利于恢復正常學習、生活、工作等秩序。換句話說,在危機情形下,適當的專業心理干預和疏導,也在保障和改善民生。
(作者單位:中共焦作市委黨校)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