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璐
新聞專題制作
中國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理論基礎
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理論基石。1848年發表的《共產黨宣言》強調“要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1945年,毛澤東同志總結了抗日戰爭八年的歷史經驗和抗日解放區建設經驗后說:“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中國共產黨繼承和發揚了馬克思主義,以“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和使命,具有科學性、真理性和實踐性。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為國家和民族創造出更美好的未來打下堅實基礎。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中國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理論依據。從毛澤東同志開始,國家領導人一代接一代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從“喚起工農千百萬”的革命斗爭,到“河山依舊戰旗紅”的抗戰偉業;從“地動山河鐵臂搖”的建設熱潮,到“天地間蕩起滾滾春潮”的改革新路,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將人民放在心上,形成了黨的十九大報告“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治國理政經驗和為民情懷,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力量。
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理論源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滋養著中國共產黨人,是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理論源泉。夏朝盤庚提出“汝克黜乃心,施實德于民”,周朝周公提出“敬德保民”,唐太宗李世民提出“行王道、存百姓”……古代先賢們深刻認識到了人民群眾的作用和力量。
“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吸收了古代先賢留下的文化精髓,體現出民本思想。優秀傳統文化讓中國共產黨人更好地認知“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為初心和使命提供了理論源泉。
中國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歷史脈絡
1840年鴉片戰爭后,從義和團運動到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再到辛亥革命,都沒能改變人民貧苦悲慘的境地。十月革命給中國帶來了馬克思主義,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礎。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中國共產黨成立了。中國共產黨始終把初心和使命記在心間,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推翻了“三座大山”,最終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任務。1949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標志著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新中國成立后,土地改革讓農民分到了土地,在政治、經濟上翻了身,“三大改造”的完成為社會主義建設創造了條件。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直面中國將走向何處的現實問題,順應時代潮流和人民意愿,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定。改革開放猶如鳥之兩翼,推動了中國的全面發展和進步,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人民攻堅克難,取得了不平凡的歷史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庚子鼠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無數共產黨人堅守在抗疫一線,僅2個月左右就取得了抗擊疫情的階段性成果。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也更有信心和能力去實現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新時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實踐要求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有利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對加強黨的自身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具有深遠意義。一方面要結合實際不斷完善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制度,加強監督,讓相關制度落實走深走心走實,逐漸推動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為新時代實現初心和使命提供制度支撐。另一方面,要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運用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成為一種習慣。
要做到發展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須貫徹落實好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改革,為人民提供更多更優質的物質產品。必須高度重視民生保障的關鍵領域,完善保障制度,加快民生領域立法,加大投入力度,精準施策,不斷改善民生,著力解決人民群眾關切的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問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多樣化需求。
要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自我革命的勇氣和決心。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的獨特優勢,也是鮮明品格。面對接踵而來的風險、挑戰和問題,要堅持問題導向,做到直面問題不逃避,做到自覺檢視自身存在的問題,同違反黨規條例的行為作斗爭。要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不僅要在思想上下功夫,更要將全面從嚴治黨深入基層,實現真管真嚴的目標要求。
回顧百年黨史,在感悟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同時,要正確認識到前進的道路上還會出現許多新問題、新矛盾、新挑戰。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信心、勇毅篤行,力求建時代之偉業。
(作者單位:中共焦作市委黨校)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中國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理論基礎
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理論基石。1848年發表的《共產黨宣言》強調“要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1945年,毛澤東同志總結了抗日戰爭八年的歷史經驗和抗日解放區建設經驗后說:“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中國共產黨繼承和發揚了馬克思主義,以“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和使命,具有科學性、真理性和實踐性。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為國家和民族創造出更美好的未來打下堅實基礎。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中國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理論依據。從毛澤東同志開始,國家領導人一代接一代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從“喚起工農千百萬”的革命斗爭,到“河山依舊戰旗紅”的抗戰偉業;從“地動山河鐵臂搖”的建設熱潮,到“天地間蕩起滾滾春潮”的改革新路,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將人民放在心上,形成了黨的十九大報告“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治國理政經驗和為民情懷,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力量。
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理論源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滋養著中國共產黨人,是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理論源泉。夏朝盤庚提出“汝克黜乃心,施實德于民”,周朝周公提出“敬德保民”,唐太宗李世民提出“行王道、存百姓”……古代先賢們深刻認識到了人民群眾的作用和力量。
“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吸收了古代先賢留下的文化精髓,體現出民本思想。優秀傳統文化讓中國共產黨人更好地認知“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為初心和使命提供了理論源泉。
中國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歷史脈絡
1840年鴉片戰爭后,從義和團運動到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再到辛亥革命,都沒能改變人民貧苦悲慘的境地。十月革命給中國帶來了馬克思主義,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礎。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中國共產黨成立了。中國共產黨始終把初心和使命記在心間,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推翻了“三座大山”,最終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任務。1949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標志著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新中國成立后,土地改革讓農民分到了土地,在政治、經濟上翻了身,“三大改造”的完成為社會主義建設創造了條件。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直面中國將走向何處的現實問題,順應時代潮流和人民意愿,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定。改革開放猶如鳥之兩翼,推動了中國的全面發展和進步,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人民攻堅克難,取得了不平凡的歷史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庚子鼠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無數共產黨人堅守在抗疫一線,僅2個月左右就取得了抗擊疫情的階段性成果。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也更有信心和能力去實現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新時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實踐要求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有利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對加強黨的自身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具有深遠意義。一方面要結合實際不斷完善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制度,加強監督,讓相關制度落實走深走心走實,逐漸推動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為新時代實現初心和使命提供制度支撐。另一方面,要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運用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成為一種習慣。
要做到發展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須貫徹落實好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改革,為人民提供更多更優質的物質產品。必須高度重視民生保障的關鍵領域,完善保障制度,加快民生領域立法,加大投入力度,精準施策,不斷改善民生,著力解決人民群眾關切的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問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多樣化需求。
要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自我革命的勇氣和決心。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的獨特優勢,也是鮮明品格。面對接踵而來的風險、挑戰和問題,要堅持問題導向,做到直面問題不逃避,做到自覺檢視自身存在的問題,同違反黨規條例的行為作斗爭。要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不僅要在思想上下功夫,更要將全面從嚴治黨深入基層,實現真管真嚴的目標要求。
回顧百年黨史,在感悟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同時,要正確認識到前進的道路上還會出現許多新問題、新矛盾、新挑戰。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信心、勇毅篤行,力求建時代之偉業。
(作者單位:中共焦作市委黨校)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