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推薦
4月22日至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市考察調研。
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第3次赴重慶考察。2016年新年首次國內考察,總書記就來到重慶,看了一座港口、一家企業,并召開了第一場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2019年4月,總書記再赴重慶,看了一個村,開了一個會,聚焦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
今年這次考察,總書記重點關注了什么,強調了什么?《時政新聞眼》為你解讀。
01
看樞紐園區
習近平總書記此次考察的第一站,是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
園區成立于2007年9月,這里是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始發站,已建成面積達22平方公里。
10年前,總書記訪問歐洲期間,在德國杜伊斯堡車站見證了一列渝新歐鐵路班列緩緩進站。該趟列車就是從重慶這座樞紐園區始發的。
△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總臺央視記者范凱拍攝)
從戰略意義上看,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是重慶市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內陸開放高地建設的重要承載地。
從地理優勢上看,這里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樞紐。向西開放,中歐班列串聯大通道;向南出海,西部陸海新通道成為新動脈。再加上渝滿俄、渝甬,四個方向的國際班列開行線路62條,輻射100多個國家超500個港口。
△重慶鐵路口岸中鐵聯集重慶中心站。(總臺記者于濱拍攝)
從功能設計上看,園區設有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無水港、重慶鐵路口岸及鐵路保稅物流中心、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等,是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多式聯運示范工程。
鐵道、火車、集裝箱,是這座園區最鮮明的元素。貨車司機、火車員工、園區管理者,成為一道流動的風景線。
△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總臺央視記者許永松拍攝)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1月,總書記赴重慶考察的第一站,也是一座綜合交通樞紐——果園港。在碼頭前沿平臺,總書記當時叮囑現場作業人員、貨船船主、港口規劃建設人員,把港口建設好、管理好、運營好。
△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總臺央視記者趙化拍攝)
02
西部陸海新通道:鏈接世界 脈動中國
這次到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習近平總書記主要了解當地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等情況。
西部陸海新通道,位于我國西部地區腹地,北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南連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陸海新通道重慶無水港。(總臺記者劉雨拍攝)
“陸海新通道”的前身是“南向通道”。2018年11月,“南向通道”更名為“陸海新通道”。2019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
△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總臺央廣記者潘毅拍攝)
總書記一直關注著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近年來,在貴州、陜西、廣西等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地區考察時,總書記多次強調,要積極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4個多月前,在廣西考察時,總書記專程前往中國—東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結合平陸運河沙盤聽取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建設匯報。
△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總臺記者楊洋拍攝)
按照戰略定位,西部陸海新通道是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戰略通道、連接“一帶”和“一路”的陸海聯動通道、支撐西部地區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陸海貿易通道、促進交通物流經濟深度融合的綜合運輸通道。
與世界相交,與時代相通。西部陸海新通道,征途如虹。
△西部陸海新通道空間布局示意圖。(資料圖)
03
看城市社區
重慶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于一體。5年前赴重慶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專程趕赴大山深處的一個貧困村——華溪村,進行專題調研,“解剖麻雀”。
今年這次考察,總書記重點看了一個城市社區——謝家灣街道民主村社區。社區建于上世紀50至90年代,為原國營建設機床廠配套家屬區,與長江相距約650米。
△俯瞰謝家灣街道民主村社區。(總臺記者謝鵬拍攝)
民主村社區現有建筑55棟。2022年初,民主村社區啟動更新項目,與毗鄰社區一體設計、整體打造,保留建筑31.6萬平方米,改造11萬平方米,拆除危房4.3萬平方米,提升配套環境9萬平方米。
在民主村社區,文化特色、建筑風格等基因得以保留,老城格局和肌理仍在延續。青石板長階、紅磚房、茂盛的黃桷樹,成為民主村社區新的城市記憶。
△民主村社區會客廳。(總臺央視記者程鋮拍攝)
在民主村社區,一個個功能性中心擔負起基層治理的重任。社區會客廳展示民主村歷史文化,為居民議事提供公共空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展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就近為居民提供政務服務事項70余個。
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總書記在重慶代表團回應一位基層代表發言時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廈需要四梁八柱來支撐,黨是貫穿其中的總的骨架,黨中央是頂梁柱。同時,基礎非常重要,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在基層就是黨支部,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必須夯實基層。
△民主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總臺央視記者郭鴻拍攝)
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就在社區。社區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只有神經末梢觸覺靈敏、運轉高效,“城市大腦”才能保持高水平運轉。
04
看“城市大腦”
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的第三個考察點,是重慶市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
這個中心包括1個市級中心、41個區縣(開發區)中心、1031個鎮街中心,在全國率先實現省域基層治理體系整體重構。
△重慶市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總臺記者于濱拍攝)
定位為“城市大腦”的市級中心,坐落于重慶市江北區,歸集水、電、氣、訊、橋、隧、軌道、管網等城市體征指標,推動城市運行和治理全域覆蓋、全程感知、全時響應,讓城市更聰明、更智慧。
△重慶市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總臺央視記者范凱拍攝)
去年10月,重慶市印發《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建設方案》,對加快推進三級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建設提出目標、任務和實施路徑。
市、區縣、鎮街三級高效聯動,大幅提高了城市運行和治理效率。例如,依托三級治理中心高效的預案設計,渣土車冒裝違規事件的辦理時效,從以前“按周計”提升為“按小時計”,事件處置率從20%提升到90%。
△重慶市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總臺央視記者郭鴻拍攝)
05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是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關注的大事。
今年2月,在天津考察時,總書記強調,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是建設現代化大都市的重大任務。
△民主村社區更新方式。(總臺央視記者邢彬拍攝)
這次赴中國最年輕的直轄市——重慶考察,總書記牽掛城市治理這篇大文章。走進基層社區,他重點關注實施城市更新和保障改善民生等情況。走進“城市大腦”,他深入了解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等情況。
城市不僅要有高度,更要有溫度。城市更新,就是溫度的重要體現。2020年10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重要決策部署。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民主村社區更新前后。(總臺央視記者陸泓宇拍攝)
前不久在天津考察時,總書記指出,要堅持走內涵式發展路子,創新城市治理,加強韌性安全城市建設,積極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增強發展潛力、優化發展空間,推動城市業態、功能、品質不斷提升。
如今,城市更新已經成為解決居民關心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以及重塑城市空間的有效路徑。
△民主村社區網格示意圖。(總臺央視記者邢彬拍攝)
城市,還要有靈敏度、精細度。數字化城市治理,就是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的重要路徑。
2018年4月,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曾專程前往海南省政務數據中心。他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強化互聯網思維,善于利用互聯網優勢,“做到心中有數”。
△“渝快辦”遠程視頻辦系統。(總臺央視記者郭鴻拍攝)
2020年3月,在浙江考察期間,總書記又來到杭州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他指出,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
“城,所以盛民也。”一座座為人民而建、因人民而新、因人民而智的現代化之城,托舉起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重慶。(總臺記者謝鵬拍攝)
5年前在重慶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叮囑,要從最困難的群體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著眼,從最具體的工作抓起,通堵點、疏痛點、消盲點。“更加注重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
今年再次來渝,總書記從一座樞紐園區看如何更好推進陸海新通道建設,從一個社區看城市如何提質升級,從一個“城市大腦”看數字化如何更好為城市治理賦能。重慶考察,由點及面,致廣大而盡精微,飽含深意,也充滿期許。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4月22日至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市考察調研。
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第3次赴重慶考察。2016年新年首次國內考察,總書記就來到重慶,看了一座港口、一家企業,并召開了第一場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2019年4月,總書記再赴重慶,看了一個村,開了一個會,聚焦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
今年這次考察,總書記重點關注了什么,強調了什么?《時政新聞眼》為你解讀。
01
看樞紐園區
習近平總書記此次考察的第一站,是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
園區成立于2007年9月,這里是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始發站,已建成面積達22平方公里。
10年前,總書記訪問歐洲期間,在德國杜伊斯堡車站見證了一列渝新歐鐵路班列緩緩進站。該趟列車就是從重慶這座樞紐園區始發的。
△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總臺央視記者范凱拍攝)
從戰略意義上看,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是重慶市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內陸開放高地建設的重要承載地。
從地理優勢上看,這里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樞紐。向西開放,中歐班列串聯大通道;向南出海,西部陸海新通道成為新動脈。再加上渝滿俄、渝甬,四個方向的國際班列開行線路62條,輻射100多個國家超500個港口。
△重慶鐵路口岸中鐵聯集重慶中心站。(總臺記者于濱拍攝)
從功能設計上看,園區設有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無水港、重慶鐵路口岸及鐵路保稅物流中心、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等,是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多式聯運示范工程。
鐵道、火車、集裝箱,是這座園區最鮮明的元素。貨車司機、火車員工、園區管理者,成為一道流動的風景線。
△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總臺央視記者許永松拍攝)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1月,總書記赴重慶考察的第一站,也是一座綜合交通樞紐——果園港。在碼頭前沿平臺,總書記當時叮囑現場作業人員、貨船船主、港口規劃建設人員,把港口建設好、管理好、運營好。
△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總臺央視記者趙化拍攝)
02
西部陸海新通道:鏈接世界 脈動中國
這次到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習近平總書記主要了解當地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等情況。
西部陸海新通道,位于我國西部地區腹地,北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南連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陸海新通道重慶無水港。(總臺記者劉雨拍攝)
“陸海新通道”的前身是“南向通道”。2018年11月,“南向通道”更名為“陸海新通道”。2019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
△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總臺央廣記者潘毅拍攝)
總書記一直關注著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近年來,在貴州、陜西、廣西等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地區考察時,總書記多次強調,要積極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4個多月前,在廣西考察時,總書記專程前往中國—東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結合平陸運河沙盤聽取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建設匯報。
△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總臺記者楊洋拍攝)
按照戰略定位,西部陸海新通道是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戰略通道、連接“一帶”和“一路”的陸海聯動通道、支撐西部地區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陸海貿易通道、促進交通物流經濟深度融合的綜合運輸通道。
與世界相交,與時代相通。西部陸海新通道,征途如虹。
△西部陸海新通道空間布局示意圖。(資料圖)
03
看城市社區
重慶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于一體。5年前赴重慶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專程趕赴大山深處的一個貧困村——華溪村,進行專題調研,“解剖麻雀”。
今年這次考察,總書記重點看了一個城市社區——謝家灣街道民主村社區。社區建于上世紀50至90年代,為原國營建設機床廠配套家屬區,與長江相距約650米。
△俯瞰謝家灣街道民主村社區。(總臺記者謝鵬拍攝)
民主村社區現有建筑55棟。2022年初,民主村社區啟動更新項目,與毗鄰社區一體設計、整體打造,保留建筑31.6萬平方米,改造11萬平方米,拆除危房4.3萬平方米,提升配套環境9萬平方米。
在民主村社區,文化特色、建筑風格等基因得以保留,老城格局和肌理仍在延續。青石板長階、紅磚房、茂盛的黃桷樹,成為民主村社區新的城市記憶。
△民主村社區會客廳。(總臺央視記者程鋮拍攝)
在民主村社區,一個個功能性中心擔負起基層治理的重任。社區會客廳展示民主村歷史文化,為居民議事提供公共空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展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就近為居民提供政務服務事項70余個。
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總書記在重慶代表團回應一位基層代表發言時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廈需要四梁八柱來支撐,黨是貫穿其中的總的骨架,黨中央是頂梁柱。同時,基礎非常重要,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在基層就是黨支部,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必須夯實基層。
△民主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總臺央視記者郭鴻拍攝)
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就在社區。社區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只有神經末梢觸覺靈敏、運轉高效,“城市大腦”才能保持高水平運轉。
04
看“城市大腦”
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的第三個考察點,是重慶市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
這個中心包括1個市級中心、41個區縣(開發區)中心、1031個鎮街中心,在全國率先實現省域基層治理體系整體重構。
△重慶市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總臺記者于濱拍攝)
定位為“城市大腦”的市級中心,坐落于重慶市江北區,歸集水、電、氣、訊、橋、隧、軌道、管網等城市體征指標,推動城市運行和治理全域覆蓋、全程感知、全時響應,讓城市更聰明、更智慧。
△重慶市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總臺央視記者范凱拍攝)
去年10月,重慶市印發《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建設方案》,對加快推進三級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建設提出目標、任務和實施路徑。
市、區縣、鎮街三級高效聯動,大幅提高了城市運行和治理效率。例如,依托三級治理中心高效的預案設計,渣土車冒裝違規事件的辦理時效,從以前“按周計”提升為“按小時計”,事件處置率從20%提升到90%。
△重慶市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總臺央視記者郭鴻拍攝)
05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是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關注的大事。
今年2月,在天津考察時,總書記強調,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是建設現代化大都市的重大任務。
△民主村社區更新方式。(總臺央視記者邢彬拍攝)
這次赴中國最年輕的直轄市——重慶考察,總書記牽掛城市治理這篇大文章。走進基層社區,他重點關注實施城市更新和保障改善民生等情況。走進“城市大腦”,他深入了解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等情況。
城市不僅要有高度,更要有溫度。城市更新,就是溫度的重要體現。2020年10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重要決策部署。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民主村社區更新前后。(總臺央視記者陸泓宇拍攝)
前不久在天津考察時,總書記指出,要堅持走內涵式發展路子,創新城市治理,加強韌性安全城市建設,積極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增強發展潛力、優化發展空間,推動城市業態、功能、品質不斷提升。
如今,城市更新已經成為解決居民關心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以及重塑城市空間的有效路徑。
△民主村社區網格示意圖。(總臺央視記者邢彬拍攝)
城市,還要有靈敏度、精細度。數字化城市治理,就是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的重要路徑。
2018年4月,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曾專程前往海南省政務數據中心。他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強化互聯網思維,善于利用互聯網優勢,“做到心中有數”。
△“渝快辦”遠程視頻辦系統。(總臺央視記者郭鴻拍攝)
2020年3月,在浙江考察期間,總書記又來到杭州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他指出,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
“城,所以盛民也。”一座座為人民而建、因人民而新、因人民而智的現代化之城,托舉起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重慶。(總臺記者謝鵬拍攝)
5年前在重慶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叮囑,要從最困難的群體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著眼,從最具體的工作抓起,通堵點、疏痛點、消盲點。“更加注重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
今年再次來渝,總書記從一座樞紐園區看如何更好推進陸海新通道建設,從一個社區看城市如何提質升級,從一個“城市大腦”看數字化如何更好為城市治理賦能。重慶考察,由點及面,致廣大而盡精微,飽含深意,也充滿期許。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