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服務創新在“指尖”
新聞推薦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醫療服務的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為百姓安享健康生活,輸入著創新力量,也為城市創新驅動戰略的推進,提供著來自醫療一線的技術支撐。在創新焦作的建設征途中,當我們回眸河南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焦作市第二人民醫院、焦作市腫瘤醫院)的2016年,當我們看到這家醫院摘取的“改善醫療服務創新”國字號大獎,或許我們會對醫療服務的創新產生全新的認知。
1月17日,由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改醫管局聯合健康報社共同主辦的2016年度“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典型經驗宣傳推廣會在北京召開,“2016年度改善醫療服務示范醫院”榮譽稱號花落懷川。
近年來,始終走在醫療服務改善創新路上的河南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再次因醫療服務意識的不斷增強和上下求索的創新精神,從200余家參選醫院中脫穎而出,站在燈光璀璨的領獎臺上。
這家醫院的因時而進、因勢而新,不得不讓人刮目相看。
回眸這家醫院始終被創新精神引領的2016年,我們會發現,醫療服務的創新正在“指尖”上洋溢。
創新、創新、再創新的思維,驅動著這家醫院的跨越式發展,讓“指尖”之上的醫院為群眾帶來就醫的全新體驗。
因時而進
打造“指尖”上的醫院
網絡“微時代”,“指尖”,被賦予了全新內涵。
然而,對于有病急需求醫問藥的許多市民來說,輕點“指尖”就能找到合適的醫生,聽起來依然有些“天方夜譚”。
但是2016年,“天方夜譚”的故事,在河南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落地生根”。
2016年8月8日,在省、市衛計委領導和專家以及患者的共同見證下,河南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互聯網醫院正式啟動,也成為我市首家互聯網醫院。自此,廣大患者將在這家互聯網醫院開啟“指尖”上的就醫新模式。
“指尖”上就醫,是何種全新的體驗?
其實,體驗互聯網醫院很簡單。患者只需要通過手機掃描微信二維碼或者下載“焦作智慧醫院”APP軟件,登錄互聯網醫院完成手機注冊,并綁定社保卡或者河南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就診卡,即可在線選擇科室和醫生。互聯網醫院通過與醫院的信息系統無縫對接,實現了線上、線下就醫流程的全程聯動。
市民劉女士說:“一部手機即可隨時隨地完成掛號、預約醫生等流程,十分便捷。”
不必排隊叫號,就醫服務盡在“指尖”輕輕一點間。如此具有變革意義的醫療服務創新得以推出,依托的正是該院因時而進的信息化、數字化建設。
“提升醫院服務質量,改善患者就醫體驗,絕非一句空話。”該院院長李富梅說,“互聯網時代,醫療技術創新、醫療服務模式瞬息萬變。我們必須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發揮互聯網技術創新優勢,重構和優化實體醫院的服務結構,走出緊扣創新焦作建設主旋律的新路子。”
因勢而新
人才建設助力“指尖”醫院
“互聯網+”時代,創新思維引領發展潮流,人才建設則是落實創新思維的關鍵。醫者的“指尖”之變,是“指尖”醫院發展的根本。
2016年,該院以優化服務年活動為核心,立足醫院實際,專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雙管齊下,加快“指尖”醫院的發展步伐。
那么,醫者的“指尖”是如何變化的呢?
2016年12月,13歲的涵涵(化名)因為骨纖維結構不良造成下肢骨骼嚴重畸形并導致骨折,深受病痛折磨的孩子在家長帶領下多處求醫,卻得不到根本的醫治。
“股骨畸形彎曲達50度,并且已經骨折了。”面對這個病情嚴重的孩子,余進偉決定用3D技術仿真打印出患者的畸形骨骼,設計出手術糾正方案。
“以‘產、學、研’一體化著稱的河南理工大學骨科研究所,給孩子帶來了福音。我只需把方案設計好,河南理工大學校本部的張雁儒教授再將數字轉化成3D方案,河南理工大學新港生物工程材料研究所則利用高新設備通過數字指揮高仿真打印出畸形的骨骼,糾正所用的模具以及合適的固定材料。”余進偉說。
在高仿真3D打印技術支撐下,手術順利完成。
而在該院,像余進偉這樣,精益求精,力求“指尖”技術愈加精細,力求藝術愈加精湛的醫生,比比皆是。在該院,所謂醫者“指尖”之變,正是醫術的不斷更新,正是科技賦予“妙手回春”這個詞更豐富的內涵。
“這一切,均得益于醫院專科建設與人才建設雙管齊下的思路。”醫院黨委書記楊永國表示,2016年,醫院多點突破、全面發力,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原動力,以精益求精的醫療技術,為患者提供了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該院堅持專科建設領銜,多學科并進,讓“指尖”上的技術更精湛;該院堅持高端手術由合作學習向獨立漸進,讓“指尖”上的技術更自主。該院醫生“指尖”技術有創新、各科技術勇爭先的勢頭,讓醫院實現了多學科并進,“指尖”上的技術開始產生“聚合效應”,讓“指尖”醫院的綜合實力,得以進一步提升。
與此同時,該院繼續加大基礎建設投入,使得“指尖”醫院產生了線上線下共同發展的疊加效應。
線上,“指尖”醫院讓患者就醫更加便捷;線下,實體醫院的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速,患者就醫的體驗愈加舒適。
2016年,示范區醫院兒科病房樓及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建設項目已經完成三層主體結構的鋼筋綁扎和三層主體砼澆筑的施工;醫院直線加速器機房改造項目也已于2016年10月14日開始施工;焦作市基因與細胞工程研究中心已建設完成;此外,該院一系列先進的診治設備也正式投入使用。
因勢而新的河南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在互聯網醫院“醫院主導、企業共建、區域聯動、服務全城”建設模式的引導下,充分發揮互聯網的技術創新優勢和資源整合能力。醫院以慢病、專病多級管理為健康服務管理核心,分三期建設,最終打造的以互聯網醫院為中心,以線下內、外聯醫院和基層社區為支撐的院企共建特色的區域化醫療健康O2O生態體系,初具規模。
由內而外
國際交流提升“指尖”醫院影響力
“指尖”上的創新,核心在技術創新。
技術創新,亟須走出去,引進來的思路,亟須讓世界先進的醫療技術,在該院開花結果。
2016年,該院不斷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信息化水平,拓展發展空間,把世界一流的醫療思維及國際專家“指尖”上的技術,“嫁接轉移”到我市。
該院和梅奧診所的“約會”,便凸顯著醫院大膽牽手國際知名診所的創新精神。
梅奧診所可不是一般的“診所”。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不久前發布的美國最佳醫院排行榜上,梅奧診所位列第一,這足以說明其在醫學上的雄厚實力。
2016年4月,梅奧診所的肯特·塞爾曼博士和斯爾維斯特·斯特瑞夫博士來到河南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參加2016年美國醫療管理高級研討會,和醫院的醫護人員分享梅奧診所多年來的成功經驗。
世界著名的梅奧診所與焦作的這場“約會”,對焦作醫學發展和醫院管理,對河南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向世界頂尖醫學管理團隊靠近,均有著重要意義。
“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是對醫院負責,更是對患者負責。”李富梅說,“各種國際醫療資源就是醫院發展的‘外腦’。與發達國家的知名醫院建立聯系,搭建國際人才交流與合作平臺,將促使醫院各相關專業學術水平、服務理念的顯著提升,促使醫院發展實現質的飛躍。”
2016年,借助“外腦”提升醫院醫療技術飛躍的“約會”,可不止這一次。
2016年,該院共邀請來自美國、德國、法國的六位專家蒞焦坐診、授課及學術交流,并成功召開中美國際關節病高級論壇,為醫院帶來了前沿的理念和可供借鑒的運營模式。
在創新精神的引領下,2016年,該院先后榮獲“國家衛生計生委對口支援精準扶貧貢獻獎”“中國卒中學會紅手環志愿單位”“國家呼吸專科醫聯體單位”“第九屆健康中國論壇和諧醫患先鋒醫院”等諸多“國字號”大獎。
一所將醫院搬上“指尖”、又在“指尖”上求變求新的醫院,追求的當然不只是沉甸甸的獎杯。
“我們就是要通過創新,得到患者的認可,并為全市群眾提供更新、更便捷、更有保障的醫療服務。”李富梅說,“我們更希望得到的,當然還是百姓的認可、群眾的口碑。”記者 馮新瑞 通訊員 李 磊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醫療服務的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為百姓安享健康生活,輸入著創新力量,也為城市創新驅動戰略的推進,提供著來自醫療一線的技術支撐。在創新焦作的建設征途中,當我們回眸河南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焦作市第二人民醫院、焦作市腫瘤醫院)的2016年,當我們看到這家醫院摘取的“改善醫療服務創新”國字號大獎,或許我們會對醫療服務的創新產生全新的認知。
1月17日,由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改醫管局聯合健康報社共同主辦的2016年度“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典型經驗宣傳推廣會在北京召開,“2016年度改善醫療服務示范醫院”榮譽稱號花落懷川。
近年來,始終走在醫療服務改善創新路上的河南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再次因醫療服務意識的不斷增強和上下求索的創新精神,從200余家參選醫院中脫穎而出,站在燈光璀璨的領獎臺上。
這家醫院的因時而進、因勢而新,不得不讓人刮目相看。
回眸這家醫院始終被創新精神引領的2016年,我們會發現,醫療服務的創新正在“指尖”上洋溢。
創新、創新、再創新的思維,驅動著這家醫院的跨越式發展,讓“指尖”之上的醫院為群眾帶來就醫的全新體驗。
因時而進
打造“指尖”上的醫院
網絡“微時代”,“指尖”,被賦予了全新內涵。
然而,對于有病急需求醫問藥的許多市民來說,輕點“指尖”就能找到合適的醫生,聽起來依然有些“天方夜譚”。
但是2016年,“天方夜譚”的故事,在河南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落地生根”。
2016年8月8日,在省、市衛計委領導和專家以及患者的共同見證下,河南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互聯網醫院正式啟動,也成為我市首家互聯網醫院。自此,廣大患者將在這家互聯網醫院開啟“指尖”上的就醫新模式。
“指尖”上就醫,是何種全新的體驗?
其實,體驗互聯網醫院很簡單。患者只需要通過手機掃描微信二維碼或者下載“焦作智慧醫院”APP軟件,登錄互聯網醫院完成手機注冊,并綁定社保卡或者河南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就診卡,即可在線選擇科室和醫生。互聯網醫院通過與醫院的信息系統無縫對接,實現了線上、線下就醫流程的全程聯動。
市民劉女士說:“一部手機即可隨時隨地完成掛號、預約醫生等流程,十分便捷。”
不必排隊叫號,就醫服務盡在“指尖”輕輕一點間。如此具有變革意義的醫療服務創新得以推出,依托的正是該院因時而進的信息化、數字化建設。
“提升醫院服務質量,改善患者就醫體驗,絕非一句空話。”該院院長李富梅說,“互聯網時代,醫療技術創新、醫療服務模式瞬息萬變。我們必須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發揮互聯網技術創新優勢,重構和優化實體醫院的服務結構,走出緊扣創新焦作建設主旋律的新路子。”
因勢而新
人才建設助力“指尖”醫院
“互聯網+”時代,創新思維引領發展潮流,人才建設則是落實創新思維的關鍵。醫者的“指尖”之變,是“指尖”醫院發展的根本。
2016年,該院以優化服務年活動為核心,立足醫院實際,專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雙管齊下,加快“指尖”醫院的發展步伐。
那么,醫者的“指尖”是如何變化的呢?
2016年12月,13歲的涵涵(化名)因為骨纖維結構不良造成下肢骨骼嚴重畸形并導致骨折,深受病痛折磨的孩子在家長帶領下多處求醫,卻得不到根本的醫治。
“股骨畸形彎曲達50度,并且已經骨折了。”面對這個病情嚴重的孩子,余進偉決定用3D技術仿真打印出患者的畸形骨骼,設計出手術糾正方案。
“以‘產、學、研’一體化著稱的河南理工大學骨科研究所,給孩子帶來了福音。我只需把方案設計好,河南理工大學校本部的張雁儒教授再將數字轉化成3D方案,河南理工大學新港生物工程材料研究所則利用高新設備通過數字指揮高仿真打印出畸形的骨骼,糾正所用的模具以及合適的固定材料。”余進偉說。
在高仿真3D打印技術支撐下,手術順利完成。
而在該院,像余進偉這樣,精益求精,力求“指尖”技術愈加精細,力求藝術愈加精湛的醫生,比比皆是。在該院,所謂醫者“指尖”之變,正是醫術的不斷更新,正是科技賦予“妙手回春”這個詞更豐富的內涵。
“這一切,均得益于醫院專科建設與人才建設雙管齊下的思路。”醫院黨委書記楊永國表示,2016年,醫院多點突破、全面發力,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原動力,以精益求精的醫療技術,為患者提供了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該院堅持專科建設領銜,多學科并進,讓“指尖”上的技術更精湛;該院堅持高端手術由合作學習向獨立漸進,讓“指尖”上的技術更自主。該院醫生“指尖”技術有創新、各科技術勇爭先的勢頭,讓醫院實現了多學科并進,“指尖”上的技術開始產生“聚合效應”,讓“指尖”醫院的綜合實力,得以進一步提升。
與此同時,該院繼續加大基礎建設投入,使得“指尖”醫院產生了線上線下共同發展的疊加效應。
線上,“指尖”醫院讓患者就醫更加便捷;線下,實體醫院的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速,患者就醫的體驗愈加舒適。
2016年,示范區醫院兒科病房樓及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建設項目已經完成三層主體結構的鋼筋綁扎和三層主體砼澆筑的施工;醫院直線加速器機房改造項目也已于2016年10月14日開始施工;焦作市基因與細胞工程研究中心已建設完成;此外,該院一系列先進的診治設備也正式投入使用。
因勢而新的河南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在互聯網醫院“醫院主導、企業共建、區域聯動、服務全城”建設模式的引導下,充分發揮互聯網的技術創新優勢和資源整合能力。醫院以慢病、專病多級管理為健康服務管理核心,分三期建設,最終打造的以互聯網醫院為中心,以線下內、外聯醫院和基層社區為支撐的院企共建特色的區域化醫療健康O2O生態體系,初具規模。
由內而外
國際交流提升“指尖”醫院影響力
“指尖”上的創新,核心在技術創新。
技術創新,亟須走出去,引進來的思路,亟須讓世界先進的醫療技術,在該院開花結果。
2016年,該院不斷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信息化水平,拓展發展空間,把世界一流的醫療思維及國際專家“指尖”上的技術,“嫁接轉移”到我市。
該院和梅奧診所的“約會”,便凸顯著醫院大膽牽手國際知名診所的創新精神。
梅奧診所可不是一般的“診所”。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不久前發布的美國最佳醫院排行榜上,梅奧診所位列第一,這足以說明其在醫學上的雄厚實力。
2016年4月,梅奧診所的肯特·塞爾曼博士和斯爾維斯特·斯特瑞夫博士來到河南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參加2016年美國醫療管理高級研討會,和醫院的醫護人員分享梅奧診所多年來的成功經驗。
世界著名的梅奧診所與焦作的這場“約會”,對焦作醫學發展和醫院管理,對河南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向世界頂尖醫學管理團隊靠近,均有著重要意義。
“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是對醫院負責,更是對患者負責。”李富梅說,“各種國際醫療資源就是醫院發展的‘外腦’。與發達國家的知名醫院建立聯系,搭建國際人才交流與合作平臺,將促使醫院各相關專業學術水平、服務理念的顯著提升,促使醫院發展實現質的飛躍。”
2016年,借助“外腦”提升醫院醫療技術飛躍的“約會”,可不止這一次。
2016年,該院共邀請來自美國、德國、法國的六位專家蒞焦坐診、授課及學術交流,并成功召開中美國際關節病高級論壇,為醫院帶來了前沿的理念和可供借鑒的運營模式。
在創新精神的引領下,2016年,該院先后榮獲“國家衛生計生委對口支援精準扶貧貢獻獎”“中國卒中學會紅手環志愿單位”“國家呼吸專科醫聯體單位”“第九屆健康中國論壇和諧醫患先鋒醫院”等諸多“國字號”大獎。
一所將醫院搬上“指尖”、又在“指尖”上求變求新的醫院,追求的當然不只是沉甸甸的獎杯。
“我們就是要通過創新,得到患者的認可,并為全市群眾提供更新、更便捷、更有保障的醫療服務。”李富梅說,“我們更希望得到的,當然還是百姓的認可、群眾的口碑。”記者 馮新瑞 通訊員 李 磊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