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推薦
| ||
| ||
| ||
| ||
| ||
|
開篇語
7月3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再次迎來重要時刻,丹江口水庫一泓碧水首次汩汩流入總干渠,拉開了黃河以南段充水試驗的大幕。根據年初國家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工作會議要求,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將于今年汛后正式通水。
那么,南水北調中線供水究竟是個啥模樣?又將對沿途14個大中型城市的發展帶來啥變化?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唯一從中心城區穿過的城市,為工程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的焦作又該如何向全市人民匯報?日前,本報特派出“南水北調中線行大型系列報道”團隊,探水源、訪渠首,走干渠、訪沿線,并首次以全媒體的形式,詳細解讀對沿途城市的奉獻、人文、環境及轉型發展,以饗讀者。
借來長江水,北上潤京津。這也許是大多數人提及南水北調時,腦海里最先蹦出的一個念頭。
其實,這一偉大命題背后,凝聚著的是共產黨人立志“變水害為水利,化水災為安瀾”,勇于破解恣肆千百年來的水患難題的宏大氣魄。
僅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其供水區總面積達15.5萬平方公里,可重點解決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個省市沿線20多座大中城市生活和生產用水,并兼顧沿線地區的生態環境和農業用水。
7月8日9時30分,本報南水北調中線行大型系列報道采訪團一行奔赴湖北省丹江口市,不僅是為探訪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清水之源,也為探尋這已延續了半個多世紀的夢想之源。
緣起
南水北調的設想,源自1952年毛澤東視察黃河時的一次問詢。
當年10月30日,鑒于北方嚴重干旱缺水的狀況,毛澤東向時任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王化云詢問:“北方水少,南方水多,如有可能,借一點來也是可以的吧?”王化云答道:“可借長江水……漢江的支流丹江,就在河南境內,靠近北方,借水比較方便些。”
對于僅屬三級河流的丹江來說,這也是第一次進入國家決策者的視野。
然而,如今站在丹江口水電樞紐大壩上,假如您面向丹江口水庫,仍能體會這種設想的“巧奪天工”——同以秦嶺為源頭的漢江在左,丹江在右,在此相會后,卻因丹江口大壩的攔截,一波碧水回流進入本為支流的丹江,涌向河南南陽的淅川境內。
作為這一宏大工程的歷史見證者,位于漢江與丹江匯口以下800米處的丹江口水利樞紐自1974年一期工程竣工以來,仍如周恩來總理所稱贊的“五利俱全”的水利工程那樣,具有著防洪、發電、引水、灌溉、航運、養殖等綜合效益。
在距離丹江口大壩不足一公里,矗立著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博物館。記者在博物館外看到,3個建于上世紀60年代的圓形混凝土攪拌塔支柱,被作為歷史遺存得以保留,已成為獨具特色的雕塑。而有關樞紐工程的諸多波折與延續,都記錄在這里。
自1952年以來,長江水利委員會幾代技術人員始終不渝地堅持開展中線工程的勘探、測量、規劃與設計工作;1987年提出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規劃報告》,1991年對此報告進行了修訂;1992年提出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1995年國家環保局審查并批準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1995年至1998年,水利部和國家計委分別組織專家對南水北調工程進行了論證和審查,同時對中線工程丹江口大壩加高和不加高的多個方案進行了補充研究……
2005年9月26日,倍受世人關注的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工程——丹江口水利樞紐大壩加高工程正式開工建設。加壩擴容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位于南陽淅川的丹江口水庫陶岔渠首閘引水,沿線開挖渠道,經唐白河流域西部過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方城埡口,沿黃淮海平原西部邊緣,在鄭州以西孤柏咀處穿過黃河,沿京廣鐵路西側北上,全線自流到北京、天津,輸水干線全長1432公里,其中天津輸水干線約155公里。
源流
與因煤而建、因煤而興的焦作相比,作為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的丹江口市,兩者有著極其相似的“出身”——因水而建、因水而興。
丹江口市因丹江口水利樞紐而得名,素有“中國水都”之稱。同時,總人口44萬多人的丹江口市,其城區人口僅10多萬人,而作為丹江口水利樞紐的建設和管理單位——漢江水利水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其職工就達1.2萬人。
張洪波,漢江集團宣傳新聞中心副主任,《漢江水利報》社長、總編輯。說起丹江口水庫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張洪波可謂如數家珍:“丹江口水利樞紐大壩加高工程,是南水北調中線控制工程和施工技術最具挑戰性的工程。”
“我生于武漢,長在丹江口,應該算是典型的丹江口水電的第三代建設者。”張洪波告訴記者,丹江口水庫大壩建成于1973年,要想讓丹江口水庫的巨大水流一路北上自然流淌,就必須把大壩在原有基礎上加高14.6米,達到176.6米。大壩加高完成后,蓄水水位將從原來的157米提高到170米,水庫庫容將增加116億立方米,達到290億立方米,把中下游防洪標準由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
據悉,為了確保汛期過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漢江集團已壓小了正常的發電量。張洪波指著大壩下奔涌而出的水流激起的白色水花說:“目前僅開啟了一臺發電機組,另有一個自備防汛電廠在運行。”
“面對國家工程,不能只站在企業利益的角度考慮問題。”張洪波說:“在枯水期發電機組入口處的每秒流量在1000立方米左右,而出口為每秒400立方米,僅保證下游的正常生態用水,這意味著每一秒鐘就有600立方米的水量留存在了水庫里。”
圓夢
同飲一江水,深深調水情。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開工建設,也使得丹江口庫區涉及了33萬移民的搬遷安置。
如今,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在即,而站在已“增高”的大壩頂上,面向漢江下游,左岸是包括漢江集團在內的老城區,右岸則是丹江口市的安置區和新城區。
手指大壩下游右岸的一片白色樓群,張洪波告訴記者,那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大壩加高項目建設者的“營房”,工程完工后,將作為永久性住房。而在漢江左岸,由漢江集團修建的壩前公園,也變成了開放式游園,成為市民休閑的好去處。
每當夜幕降臨,當初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大壩加高開工時,為方便施工而投資1億多元興建的一座新橋,就會霓虹閃爍,成為連接漢江左右岸的新通道。而熟悉這里的人都知道,在這座橋上游幾百米處,1961年建成并與當年被洪水沖垮的漢江第一橋,如今只剩下了兩個橋墩,偶爾會露出江面靜靜守望著大壩。張洪波告訴記者,市里正準備在新橋的下游設計建設一座高標準的公路橋,避免來往的貨車入城影響交通安全。
與此同時,丹江口市還搶抓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的機遇,按照“國家旅游休閑度假示范區”定位發展,傾力在漢江右岸打造一個滄浪海旅游港。在已設計建設完成的碼頭,向左右可連接武當山與丹江口大壩,直行可直通陶岔渠首。
我們相信,在因水得名的丹江口,人們一定能聽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的吟哦!
記者手記
如果說,“一衣帶水”以其簡潔形象的比喻,來描述雖有江湖之遠,而不足以成為彼此交往的阻礙,那么,此次的南水北調中線之行,卻讓記者對這一世紀工程有了一種真實的觸感。
先說空間范圍上,丹江口、團城湖兩個相距千里的地方,因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連接而緊密相連。僅丹江口水庫大壩加高工程,就需移民30萬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年調水規模130億立方米,可重點解決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等4個省市沿線20多座大中城市生活和生產用水……不一而足的論述和數據,讓人仿佛可以真實地想到沿線翹首期盼的雙眼。
再說這一宏偉的世紀工程背后,不是一個個抽象的數據,而是一個個具體的人之情感。如此情感可從探源丹江口時遇到的張洪波身上管窺一斑。聽說我們要采訪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這個典型的丹江口水電第三代建設者,毫不猶豫地當起向導和解說,特別是當聽說我們要航拍丹江口水庫,同樣愛好攝影的他不厭其煩地帶我們查探地形,選擇合適的地點,其中深情仿佛觸碰可得。
也許,這正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之所依,亦是之所得。
本報特派記者 許偉濤
實習生 呂丹陽/文
本報特派記者 趙耀東
見習記者 李政陽/圖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
| ||
| ||
| ||
| ||
|
開篇語
7月3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再次迎來重要時刻,丹江口水庫一泓碧水首次汩汩流入總干渠,拉開了黃河以南段充水試驗的大幕。根據年初國家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工作會議要求,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將于今年汛后正式通水。
那么,南水北調中線供水究竟是個啥模樣?又將對沿途14個大中型城市的發展帶來啥變化?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唯一從中心城區穿過的城市,為工程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的焦作又該如何向全市人民匯報?日前,本報特派出“南水北調中線行大型系列報道”團隊,探水源、訪渠首,走干渠、訪沿線,并首次以全媒體的形式,詳細解讀對沿途城市的奉獻、人文、環境及轉型發展,以饗讀者。
借來長江水,北上潤京津。這也許是大多數人提及南水北調時,腦海里最先蹦出的一個念頭。
其實,這一偉大命題背后,凝聚著的是共產黨人立志“變水害為水利,化水災為安瀾”,勇于破解恣肆千百年來的水患難題的宏大氣魄。
僅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其供水區總面積達15.5萬平方公里,可重點解決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個省市沿線20多座大中城市生活和生產用水,并兼顧沿線地區的生態環境和農業用水。
7月8日9時30分,本報南水北調中線行大型系列報道采訪團一行奔赴湖北省丹江口市,不僅是為探訪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清水之源,也為探尋這已延續了半個多世紀的夢想之源。
緣起
南水北調的設想,源自1952年毛澤東視察黃河時的一次問詢。
當年10月30日,鑒于北方嚴重干旱缺水的狀況,毛澤東向時任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王化云詢問:“北方水少,南方水多,如有可能,借一點來也是可以的吧?”王化云答道:“可借長江水……漢江的支流丹江,就在河南境內,靠近北方,借水比較方便些。”
對于僅屬三級河流的丹江來說,這也是第一次進入國家決策者的視野。
然而,如今站在丹江口水電樞紐大壩上,假如您面向丹江口水庫,仍能體會這種設想的“巧奪天工”——同以秦嶺為源頭的漢江在左,丹江在右,在此相會后,卻因丹江口大壩的攔截,一波碧水回流進入本為支流的丹江,涌向河南南陽的淅川境內。
作為這一宏大工程的歷史見證者,位于漢江與丹江匯口以下800米處的丹江口水利樞紐自1974年一期工程竣工以來,仍如周恩來總理所稱贊的“五利俱全”的水利工程那樣,具有著防洪、發電、引水、灌溉、航運、養殖等綜合效益。
在距離丹江口大壩不足一公里,矗立著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博物館。記者在博物館外看到,3個建于上世紀60年代的圓形混凝土攪拌塔支柱,被作為歷史遺存得以保留,已成為獨具特色的雕塑。而有關樞紐工程的諸多波折與延續,都記錄在這里。
自1952年以來,長江水利委員會幾代技術人員始終不渝地堅持開展中線工程的勘探、測量、規劃與設計工作;1987年提出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規劃報告》,1991年對此報告進行了修訂;1992年提出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1995年國家環保局審查并批準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1995年至1998年,水利部和國家計委分別組織專家對南水北調工程進行了論證和審查,同時對中線工程丹江口大壩加高和不加高的多個方案進行了補充研究……
2005年9月26日,倍受世人關注的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工程——丹江口水利樞紐大壩加高工程正式開工建設。加壩擴容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位于南陽淅川的丹江口水庫陶岔渠首閘引水,沿線開挖渠道,經唐白河流域西部過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方城埡口,沿黃淮海平原西部邊緣,在鄭州以西孤柏咀處穿過黃河,沿京廣鐵路西側北上,全線自流到北京、天津,輸水干線全長1432公里,其中天津輸水干線約155公里。
源流
與因煤而建、因煤而興的焦作相比,作為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的丹江口市,兩者有著極其相似的“出身”——因水而建、因水而興。
丹江口市因丹江口水利樞紐而得名,素有“中國水都”之稱。同時,總人口44萬多人的丹江口市,其城區人口僅10多萬人,而作為丹江口水利樞紐的建設和管理單位——漢江水利水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其職工就達1.2萬人。
張洪波,漢江集團宣傳新聞中心副主任,《漢江水利報》社長、總編輯。說起丹江口水庫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張洪波可謂如數家珍:“丹江口水利樞紐大壩加高工程,是南水北調中線控制工程和施工技術最具挑戰性的工程。”
“我生于武漢,長在丹江口,應該算是典型的丹江口水電的第三代建設者。”張洪波告訴記者,丹江口水庫大壩建成于1973年,要想讓丹江口水庫的巨大水流一路北上自然流淌,就必須把大壩在原有基礎上加高14.6米,達到176.6米。大壩加高完成后,蓄水水位將從原來的157米提高到170米,水庫庫容將增加116億立方米,達到290億立方米,把中下游防洪標準由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
據悉,為了確保汛期過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漢江集團已壓小了正常的發電量。張洪波指著大壩下奔涌而出的水流激起的白色水花說:“目前僅開啟了一臺發電機組,另有一個自備防汛電廠在運行。”
“面對國家工程,不能只站在企業利益的角度考慮問題。”張洪波說:“在枯水期發電機組入口處的每秒流量在1000立方米左右,而出口為每秒400立方米,僅保證下游的正常生態用水,這意味著每一秒鐘就有600立方米的水量留存在了水庫里。”
圓夢
同飲一江水,深深調水情。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開工建設,也使得丹江口庫區涉及了33萬移民的搬遷安置。
如今,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在即,而站在已“增高”的大壩頂上,面向漢江下游,左岸是包括漢江集團在內的老城區,右岸則是丹江口市的安置區和新城區。
手指大壩下游右岸的一片白色樓群,張洪波告訴記者,那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大壩加高項目建設者的“營房”,工程完工后,將作為永久性住房。而在漢江左岸,由漢江集團修建的壩前公園,也變成了開放式游園,成為市民休閑的好去處。
每當夜幕降臨,當初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大壩加高開工時,為方便施工而投資1億多元興建的一座新橋,就會霓虹閃爍,成為連接漢江左右岸的新通道。而熟悉這里的人都知道,在這座橋上游幾百米處,1961年建成并與當年被洪水沖垮的漢江第一橋,如今只剩下了兩個橋墩,偶爾會露出江面靜靜守望著大壩。張洪波告訴記者,市里正準備在新橋的下游設計建設一座高標準的公路橋,避免來往的貨車入城影響交通安全。
與此同時,丹江口市還搶抓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的機遇,按照“國家旅游休閑度假示范區”定位發展,傾力在漢江右岸打造一個滄浪海旅游港。在已設計建設完成的碼頭,向左右可連接武當山與丹江口大壩,直行可直通陶岔渠首。
我們相信,在因水得名的丹江口,人們一定能聽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的吟哦!
記者手記
如果說,“一衣帶水”以其簡潔形象的比喻,來描述雖有江湖之遠,而不足以成為彼此交往的阻礙,那么,此次的南水北調中線之行,卻讓記者對這一世紀工程有了一種真實的觸感。
先說空間范圍上,丹江口、團城湖兩個相距千里的地方,因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連接而緊密相連。僅丹江口水庫大壩加高工程,就需移民30萬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年調水規模130億立方米,可重點解決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等4個省市沿線20多座大中城市生活和生產用水……不一而足的論述和數據,讓人仿佛可以真實地想到沿線翹首期盼的雙眼。
再說這一宏偉的世紀工程背后,不是一個個抽象的數據,而是一個個具體的人之情感。如此情感可從探源丹江口時遇到的張洪波身上管窺一斑。聽說我們要采訪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這個典型的丹江口水電第三代建設者,毫不猶豫地當起向導和解說,特別是當聽說我們要航拍丹江口水庫,同樣愛好攝影的他不厭其煩地帶我們查探地形,選擇合適的地點,其中深情仿佛觸碰可得。
也許,這正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之所依,亦是之所得。
本報特派記者 許偉濤
實習生 呂丹陽/文
本報特派記者 趙耀東
見習記者 李政陽/圖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