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色XX群视频射精,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一方金印在民心
—— 記吳金印踐行群眾路線的事跡
更新時間:2013-9-9 9:20:09    來源:焦作日報
 
   

  河南日報記者 肖建中 張鮮明

  “來啦,吳書記,快來家坐!……唉呀,剛才還在念叨您哩,都說俺能住上恁好的別墅,都是托您的福。擱從前啊,俺做夢都不敢想!”

  “吳書記,又到工地上來了?質量絕對保證,這是為俺自己造地,能不上心?”

  “今年的收入?中!俺家那個桃園,掙了20多萬。”

  “俺那幾個大棚啊,今年種的黃瓜,掙個十四五萬沒問題。就是您當初說的,比種莊稼強多啦!”

  “養牛就是中。去年掙了300來萬;今年嘛,只會比去年多。要不是您幫俺貸款買小牛、建青貯池,哪有今天?”

  8月下旬,記者看到,在四合社區,在靳灣村復耕工地,在石屏村外萬畝桃園,在代莊村蔬菜基地,在龍山治山治水施工現場,在六莊店村大橋牛業公司……在衛輝市唐莊鎮村村寨寨,穿著布鞋、一身農民打扮的吳金印走到哪里,哪里的群眾都是笑臉相迎。人們大老遠地跑著圍過來,親親熱熱地跟他打招呼,痛痛快快地與他拉家常。臨走,人們拉著他的手把他送出老遠老遠。

  在唐莊鎮,大人小孩都認識他們的書記吳金印,鎮上的老百姓都知道他的手機號碼。吳金印能叫出全鎮每個村組干部的名字,跟大多數村民都熟識。他不習慣坐辦公室,一有空就到村里、廠里走走,或是到老百姓家里住幾天。他說,跟群眾在一起,情況明,心里暖,就跟魚兒在水中一樣,自在,舒坦。

  “老百姓是咱最親的人”

  “我是農民的兒子,我離不開他們。”這是1966年8月,吳金印在一份決心書上寫下的一句話。

  那時候,吳金印24歲,剛從中央團校學習歸來,主動要求到農村最艱苦的地方去工作。就像種子渴望回到土地,他的魂兒離不開土里刨食的農民。他18歲入黨,從大隊會計、大隊長、大隊黨支部書記,一直當到公社團委書記。他把家鄉董莊大隊搞得在全縣乃至全地區都很有名。他覺著跟農民在一起,快樂,充實。

  “還是讓我到農村去吧,越是艱苦的地方,越能鍛煉人。”他跟領導鄭重地談了自己的想法。組織上同意了他的請求,把他派到地處太行山深處的獅豹頭公社。獅豹頭山高溝深,資源貧乏,交通閉塞,全公社2萬多人口,有百分之九十吃糧靠統銷、花錢靠救濟,遇到天旱,好多地方的群眾連水都吃不上,是全縣最窮最苦的地方。

  到獅豹頭公社報到的當天,他就背著行李到靳莊大隊駐隊去了。大隊干部安排他在群眾家里吃派飯,晚上住在大隊部。到了第三天,吳金印找到靳莊大隊黨支部書記孔現銀:“老孔,我知道你是關心我。在大隊部住,一個人一間房,又衛生又清靜,可我總覺著心里空落落的,不是個滋味兒啊。”

  孔現銀有些為難,說:“以前上頭來人都在大隊部住。咱這里苦寒,哪個人家也沒有大隊部的條件好,我是怕你……”

  吳金印說:“俺是來接受貧下中農教育的,不和他們同吃同住同勞動,社員心里想的啥,咱不知道;咱心里有啥想法也不能跟他們交流,兩張皮,這會中?活魚水中游,死魚水上漂。你替我找個出身好、最困難的人家,我就在那里住。”

  最后,選定了全大隊最窮的牛德英家。

  吳金印到牛德英家的時候,正趕上他們吃午飯。吳金印來到牛德英跟前:“大娘,讓我看看你們吃的啥?” 牛德英把飯碗往一邊扭了扭,吳金印還是看見了,是糠團和野菜。他從牛德英手中端過飯碗喝了一口,那菜湯連鹽都沒有,又苦又澀。他慢慢品味著,眼淚唰地流了下來。他在心里默默地說:“我吳金印要是不能把群眾碗里的糠團變成白面,就不配當共產黨的干部!”那天下午,吳金印向縣委寫了決心書:“為改變山區面貌,我十年不下山!”

  吳金印在獅豹頭15年,有7年多住在群眾家里,另外7年多住在造田工地上。無論住在誰家,他都會給主人家打掃衛生、挑水,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的困難。

  有一年,他到砂掌大隊駐隊,住在五保戶武忠家。武忠當時70來歲,孤身一人。吳金印往武忠家去的時候,正遇上武忠瘸著腿從外頭回來。吳金印迎上前去,問:“武大伯,你的腿……”

  “沒啥毛病,就是腳趾頭那兒頂得生疼。”

  吳金印燒了一鍋熱水,倒在盆子里,說:“武大伯,來,燙燙腳,讓我看看你的腳是咋回事兒。”他把武忠扶到椅子上,脫了他的鞋子一瞧,原來是腳指甲長得太長,鉤到肉里了。吳金印為武忠湯腳,找來小刀替他把鉤到肉里的趾甲一點一點挖出來。武忠逢人就說:“你瞧,人家是公社干部哩,給俺洗腳……別看俺沒兒沒女,俺覺著跟有兒有女的一樣哩!”

  吳金印在池山大隊住隊的時候,住在烈屬宋大娘家。有一天晚上,宋大娘的胃病犯了,疼得在床上打滾。吳金印趕緊找來一張竹床扎成擔架,跟另外幾個人抬起宋大娘,在漆黑的山道上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公社醫院跑。到了醫院,吳金印跑前跑后找醫生,替宋大娘辦了住院手續、繳了住院費。等醫生給宋大娘看過病,吳金印親自去取了藥,找來開水幫宋大娘把藥吃下。病情穩定了,吳金印依然守在宋大娘床邊為她捶背、擦汗、扇扇子。宋大娘吐痰,他趕緊用手帕接住;宋大娘的痰和涎水流到衣服上,吳金印就一點一點給她擦。他在宋大娘床邊守了整整一夜。

  宋大娘病愈之后,行動不便,吳金印每天早晨為她端尿盆、穿鞋,每天晚上給她燒水洗腳。宋大娘感到難為情,一再說,往后可別這樣了,你是干部哩,這樣侍候俺,大娘經受不起啊。吳金印說:“你大兒子為革命犧牲了,我就是你的兒子。兒子照顧老人有啥不應該的?”一句話把宋大娘說得眼淚嘩嘩地往下流。

  吳金印在社員家吃派飯,每次端起飯碗總要先往鍋里瞧瞧,見鍋里的飯稀,端住自己的飯往鍋里一倒,說:“咱們有稠的一起稠,有稀的一起稀。”遇到有的人家特意為他準備了肉和菜,他扭頭就走,隨便到哪個人家盛一碗紅薯稀飯,蹲在門口一喝了事。每次吃了飯,吳金印都要給糧票給錢。山里人不習慣,說啥也不收,吳金印就悄悄地把錢和糧票壓在飯碗下面。

  他視群眾如父母,群眾拿他當親人。

  吳金印總是忘不了楊務新殺雞的故事。

  楊務新是池山大隊的一個五保戶,老兩口都60多歲,無兒無女。吳金印到池山以后,每天給他家擔水。日子久了,老兩口經常在一起念叨:人家吳金印跟咱一不沾親二不帶故,這樣照顧咱,咱拿啥報答人家?

  有一天,大隊給吳金印派飯派到他家,老兩口高興得團團轉。他家最值錢的是兩只老母雞,這是他家的小“銀行”,吃鹽、打油全靠雞蛋去換。老兩口把那只最肥的母雞殺了,用文火燉了一上午。吃晌午飯的時候,老兩口把燉好的雞和雞湯用盆子盛了,端到吳金印面前,笑瞇瞇地說:“吃吧!”

  “你們這是……”吳金印瞧著雞湯,瞧著兩位老人充滿愛意的目光,心里一熱,不知說啥好了。吳金印對楊務新說:“你們先吃吧,我有點事出去一下。”老兩口在屋里左等右等不見吳金印回來,四處尋找,發現吳金印在一個人家端著紅薯稀飯在吃著。楊大娘哭著說:“你這是咋哩?給你燉的雞,你為啥不吃?為啥不吃?”老兩口站在那里哭著不走。吳金印也哭了,說:“你們的心意我領了。可我是干部,不能搞特殊,不能脫離群眾啊!”那只雞他雖然沒有吃,但這件事卻深深地銘刻在他心里。

  這些故事,是心靈的乳汁,滋養著吳金印。他說:“我那時候年輕,是樸實的山里人教我懂得了啥叫善良、啥叫感恩。這一輩子,啥時候想起他們,心里都是暖烘烘的,覺得不盡心盡力地為老百姓辦事,就是沒良心,就是不孝之子!”

  正是有這種感情支撐著,吳金印的人生有了方向、有了動力。在獅豹頭, 2600多道嶺、2700多條溝、三四十個大隊、幾百個自然村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春天,他跟群眾一起找水源、修水池、上山挖地、下河造田;冬天,背著救濟糧、帶著救濟款,來瞧瞧群眾碗里盛的啥、身上穿的啥、床上蓋的啥。幾十年來,不論走到哪里,他都沒有忘記自己的責任:幫助群眾圓那個溫飽夢。他感到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

  說到跟群眾的感情,吳金印很有一番感慨。他說,咱當干部的,不要成天想著“我要聯系群眾”、更不能嘴上喊著“我在聯系群眾”;真正的聯系群眾,就是根本不把自己當成官,要把自己當成老百姓。這樣一來,遇事你就會自覺地替群眾著想;跟群眾在一起,你就會自然而然地放下身架。

  “群眾是最好的老師”

  都說吳金印工作上的辦法多、點子多,他說:“我有多大能耐啊?很多辦法和點子都是從群眾那里得來的。”他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群眾最有智慧,群眾最有辦法,群眾是最好的老師。工作上遇到什么困難,跟群眾一商量,辦法就有了。”

  在獅豹頭工作期間,他帶領干部群眾用8年時間改河造田,其中最大的工程是滄河造田。滄河造田的核心工程,是在羊灣一帶的棋盤山上打洞,取直河道,裁灣造田。這個裁灣造田的點子,就是群眾想出來的。

  那是1970年春天的一天,吳金印肩上挎著糞筐,腰間掛著水壺,挎包里裝著干糧,走在山間的小路上。每到一地,他都要同黨員、干部、群眾代表商量咋樣改變山區面貌。

  這天,吳金印來到羊灣大隊黨支部書記郭文煥家。晚上,他倆躺在一個床上噴,吳金印說:“我一直在琢磨,滄河的河灘白白地浪費著老可惜,能不能想法在河灘上造點田出來?”

  “啊呀!”郭文煥一拍大腿,忽地坐了起來,“我也在琢磨這事兒哩。滄河流到咱羊灣的時候,叫棋盤山給攔住了,往西拐一個大彎,然后往南再往東流走了。俺莊上老輩人就想過:要是把棋盤山鉆個洞,把河取直了,不就能造出好幾百畝地來?”

  “好點子啊!”吳金印披衣起床,拉著郭文煥就出了門。二人踏著月光在棋盤山下的河灘里走著,設想從哪兒打洞、在哪兒修壩,一直轉悠到雞叫。

  有一年,吳金印在砂掌村駐隊,發現這里的山光禿禿的,就想著怎么綠化。有人說,這山上根本就不長樹。當時,吳金印住在五保戶武忠家,晚上聊起這個事情。武忠告訴他,這一帶的山頂上早先年樹可多了,滿山黑油油的大柏樹,一人摟不住。后來有人在山上栽過樹,其他樹種都死了,就柏樹能活下來。武忠說:“聽讀書人說,柏樹的根帶酸性,能降住石頭。對了,朝陽的山坡多少有點土,可以種蘋果樹,早先年有人栽過,結的蘋果可甜了。俺估摸著,興許種蘋果能行哩……”

  吳金印白天跟群眾一起勞動,晚上同群眾一起討論。最后,他綜合歸納群眾意見,組織全大隊男女老少齊上陣,用兩年多時間綠化了2000多畝荒山。

  吳金印剛到唐莊工作的時候,每天騎自行車到各村走訪群眾。有一天,他來到鎮西北部的后溝村。這里靠山臨溝,交通不便,是出了名的窮地方。跟群眾聊起如何脫貧致富的話題,村民竇全福說,咱這兒靠山,有石頭,如果把路修通了,建石砟廠,興許能發財。他說,交通方便的地方,有人搞這個就發了財。他的話,讓吳金印眼睛一亮。他沿著這個思路進行調研,最終提出了"西抓石頭"即發展石頭經濟的思路,使西邊幾個村子的群眾迅速富裕起來。

  “北抓林果”的思路,也是來自一次走訪。

  那是1988年秋天,三個月沒下雨,唐莊北部的丘陵,莊稼旱得卷了葉。當檢查旱情的吳金印來到侯莊村地界時,突然看見一片濃郁的綠,走近一看,是一片山楂園,枝繁葉茂,山楂果紅成一片。一個六十來歲的老農正在侍弄山楂樹,吳金印上前搭訕,問他咋會想到種山楂。老人說,山楂樹是鐵桿莊稼,最頂旱。吳金印又問他,山楂園一畝能收入多少,老人說,弄好了可以收入千把塊。老人還告訴他:“咱這兒的地,種旁的不中,種果樹中。”吳金印不由得眉毛一揚:“這是個好點子!”

  據此,唐莊鎮提出了在北部丘陵地區發展林果業的思路。幾年之后,這里建成了萬畝林果基地,搞了個“中國唐莊桃花節”,每年春天吸引著來自中外的10多萬名游客。承包果園的人家都發了財,有了私家車,住上了別墅。

  在工作中遇到難題,吳金印就會到群眾中間去,跟他們商量解決辦法。這個法子很靈。

  唐莊鎮有個山莊村,1997年的時候,村民提出來想讓鎮里幫助他們修條水泥路。吳金印帶著幾個鎮干部住到這個村,跟群眾商量修路的事,最后商量的意見是:修路的經費主要由鎮財政支出,每家每戶多少兌一點錢,村民以出義務工的形式參與修路。絕大部分村民同意這個方案,并在協議書上簽了字。有兩戶村民不同意出錢,但同意出工。有一戶村民,既不同意出錢,也不同意出工。

  吳金印召開村民大會,就最后一戶村民的態度交大伙討論。

  群眾站出來說話了。這個說:“鎮里支持咱村修路,是給咱們辦好事哩,你這個態度,像啥話?”那個說:“就你能,俺都是傻子?俺村盛不下恁能的人,你走吧!”還有人說:“你不出錢,不出力,就沒權走新修的路;要走,走一次掏一次錢!”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把那人說得無地自容。他低下了頭,真誠道歉并履行了義務。結果鎮里出錢,村民出力,把這個村的路修通了。

  吳金印經常拿這些事例,跟唐莊鎮的干部講什么叫“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他說,咱永遠不要覺得自己比老百姓高明,不能到了一個地方就指手畫腳瞎指揮。群眾在基層,最能吃透情況,并且整天都在思考問題,他們的想法往往更切合實際。我們當干部的,如果放著恁好的老師不去請教,豈不是傻子?

  “群眾是最亮的鏡子”

  1987年11月,吳金印調任唐莊鎮黨委書記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帶領鎮里全體機關干部到輝縣常村鄉燕窩村上一堂特殊的黨課。

  那天,他們大清早出發,前往太行山深處去看望一個人。此人就是鄭永和。鄭永和曾任輝縣縣委書記,后來擔任省部級領導,退休后組織一批老干部成立了“老頭隊”,在太行山里為群眾服務。

  “老領導,”吳金印見到鄭永和,一把拉住他的手,激動地說,“你這是在干啥哩?”

  “房東家的門框壞了,我給他們做個石頭的。”鄭永和憨厚地笑著,手中的錘鏨不停地在石頭上敲打著。

  “鄭書記,你是咋想的?省里有你的高級住宅你不去住,兒孫一大群,你不去享受天倫之樂,咋就偏偏往這山旮旯里鉆啊?”吳金印明知故問,他是想讓大伙聽聽一位老共產黨員的心聲。

  “要說享福啊,我覺著這就是享福。”鄭永和停下手中的活計,望著四周的山,深沉地說,“活了快一輩子,回頭想想,誰對俺最親?是最底層的老百姓!他們對俺親,俺就到他們這兒來。吃飯——干活,干活——吃飯,一點煩惱都沒有。這生活呀,越過越有味兒……”聽著鄭永和質樸的話語,大家開始思考“人為什么活著”“我們為誰當官”這些問題。此時,大伙明白吳金印帶他們到這里來“開會”的用心了。

  告別鄭永和,他們沒有馬上回到機關,而是把車開到唐莊北部的大司馬村,會議在這里接著進行。吳金印從社會上流行的享樂風開始講起,講到我們為誰當官的問題,他說:“大道理咱就不講了,黨章上寫得清清楚楚,咱就講一個最起碼的道理吧:我們的工資是從哪里來的?是人民繳的稅收;我們吃的飯是從哪里來的?是農民種的糧食。一句話,人民養活了我們。人民養活我們干啥?為了讓我們替他們辦事。老百姓養牛,牛能為他們犁地;老百姓喂雞,雞能為他們下蛋。我們當干部的,花著人民的稅收,吃著農民的糧食,如果不給群眾辦事,那就連牛都不勝,連雞都不如!從前,人們習慣稱我們叫‘父母官’。我不贊成這種說法,因為人民是我們的父母,我們是人民的兒子、人民的公仆。不要以為老百姓無職無權,免不了咱的職,也提拔不了咱,就不把他們放到眼里。要知道,干部和群眾是種子和土地的關系,心系群眾苗得土,背離群眾樹斷根,離開群眾就是死路一條!”

  咋樣才能讓干部不脫離群眾?作為黨委書記,吳金印深知僅靠口頭上說說是不行的;即使按照要求執行一陣子,也很難持續下去。制度管根本,機制管全局,必須通過制度建設來保證群眾路線的落實。于是,在這次大會上,吳金印和唐莊鎮干部一起立下了“四不”“四同”的規矩。“四不”,就是身不懶,積極參加勞動;嘴不饞,到村進廠不喝酒、不吃請;耳不聾,傾聽群眾意見;手不長,不拿群眾東西。“四同”即干部要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有事同群眾商量。同吃,就是駐村干部不準單獨起伙,一律到群眾家吃派飯,不準喝酒,吃了飯要交錢;同住,就是駐村干部不準住村委會,必須住到軍烈屬、五保戶、困難戶家里;同勞動,就是每個干部自備一套勞動工具,每年20個義務工;有事同群眾商量,就是村里制定重大決策前,駐村干部要跟村民商量。

  唐莊鎮黨委還規定,每個鎮干部要交10戶農民朋友,其中必須有三分之二的窮朋友。吳金印解釋說,人在難處盼親人,困難群眾是最需要幫助的,跟他們交朋友最能體現咱們的價值,我們應該多做這樣的事情。

  有一天,吳金印在大司馬村偶然聽到一個叫韓志明的村民的不幸遭遇。韓志明原來在外地一個煤礦上班,一次事故使他下肢癱瘓,成了殘疾人。孩子尚小,一家人靠妻子一個人支撐著,日子很艱難,韓志明幾次想到了死。得知這個情況,吳金印拉上村支部書記,說:“走,到他家瞧瞧。”

  來到韓志明家,吳金印坐到他的床沿上,握著他的手,仔細詢問他的身體和家庭情況,說:“你放心,有黨在,不會讓你過不去。”然后,對韓志明的妻子說,好好照顧老韓,有啥困難給村里和鎮里說。臨走的時候,吳金印把身上的錢全部留給他們。第二天,吳金印又來了,帶著救濟款,帶著自己家里的兩袋面粉。

  過了幾天,吳金印給韓志明送來一輛手搖三輪車。他看到韓志明家門前有一條四五米深、兩米多寬的溝,就帶領村里人填平了那條溝,并在他家門前修了一條直路。逢年過節,吳金印總要帶些吃的用的到韓志明家慰問;從大司馬過,他總要拐到韓志明家里看看。

  吳金印經常對干部們說:“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想叫群眾真心擁護咱共產黨,就得實實在在為老百姓辦好事;不然的話,人家為啥要死心塌地跟著咱啊?共產黨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在基層,老百姓就是從咱們的舉動中去認識共產黨的宗旨。咱們為群眾辦好事,就是維護黨的形象。”

  有好的規矩,還得有監督機制。吳金印深曉此理,所以在制定了“四不”“四同”規定以后,又制定了一整套檢查監督措施:每逢單月,鎮里派人到村里聽取群眾對干部的意見,問當地群眾,某某在你們村住了沒有,參加勞動沒有,為群眾辦好事沒有,是否有違紀行為,對這個干部有什么意見等;逢雙月,讓村黨支部來鎮黨委匯報駐村干部的表現和群眾對這個干部的反映;到年底,由群眾和村黨支部對駐村干部進行考評,對違反有關規定的干部一律嚴肅處理。

  1995年的一天,有群眾反映說,某位鎮干部到他們村檢查工作的時候喝了酒。吳金印在對此事進行調查落實之后,找到那位干部,問:“據群眾反映你在村里喝酒了,可有這事?”

  “有……”

  “咱們的規定你還記得嗎?”

  “記得。”

  “你說咋辦?”吳金印滿臉嚴肅。

  “我愿意接受處罰。”那位干部羞愧地低下了頭。

  聽說那位鎮干部為了這事受處分,這個村的黨支部書記找到吳金印,替那位干部求情:“是俺請他喝了幾盅,要處分就處分我。現在的干部到了下邊哪有不吃不喝的?這算不上大問題,你就放過他這一回吧!”

  吳金印說:“我也知道現在社會上吃吃喝喝的現象比較普遍,可咱唐莊就是不興這一套,就是不能容忍脫離群眾的現象存在。你要是真的愛護我們干部的話,以后就不要請他們喝酒了。既然定了規矩,就得按規矩來,誰也不能例外。”

  不久,鎮里召開機關干部大會,讓那個干部在會上作了檢查并罰款80元。這件事在全鎮干部中震動很大,從此再未出現過類似事情。

  按制度辦事,人際關系就變得單純而清爽了。在唐莊鎮,逢年過節領導與領導之間、領導與同志之間是不興請客送禮的,連送一點土特產也不行。誰要是給他送禮,第一次,給你退回去;第二次,在鎮機關干部大會上批評。這樣一來,就形成了好風氣,大家都把心思和精力用在了工作上。

  2007年,吳金印的母親去世。他誰也沒告訴,悄悄地辦了喪事。鄉親們還是有人知曉了,一些鄉鄰送來禮金表示慰問,受過他幫助的人也紛紛前來表達心意。吳金印費了好大勁,把禮金逐個退回;實在退不了的,全部交給鎮財政用于龍山治理。

  采訪的時候,記者問到這事,吳金印感嘆說,人啊,錢財多少是個夠?夠吃夠用就行了。在物質上少一分欲望,心里頭就多一分輕松和坦蕩。當干部的,只有不存貪欲才能做到處事公正;你公正了,群眾才會打心眼里佩服你、擁護你。“還是那句話,”他說,“群眾是最亮的鏡子。我們應當經常拿群眾這面鏡子照照自己,看我們是不是干凈、是不是有好的形象!”

  在唐莊鎮,群眾就是干部的鏡子。

  “一切為了群眾,是干部的職責”

  吳金印深知,老百姓的心思千條萬條,最根本的就是三條:有飯吃,有房住,有錢花。一句話,就是過上富裕的生活。他說:“啥叫聯系群眾?當干部的,把大伙領上致富路,才是最大的聯系群眾。”

  為了讓群眾有飯吃,幾十年來他造地不止,人們稱他“造地書記”。

  為了造地,他在獅豹頭的山溝里、河坡上搭起工棚住了8個寒暑。

  為了造地,他在十冬臘月跳進結冰的河水中壘石堰。

  為了造地,他累得暈倒在地,在工程搶險中險些被滾石砸死。

  在獅豹頭,吳金印帶領群眾在亂石滾滾的河灘和荒溝野嶺上造出了2400多畝旱澇保收田,解決了當地群眾的溫飽問題。

  吳金印調任唐莊鎮黨委書記之后,瞄上了鎮子西北方向那10多公里長的后山溝和10多公里長的十里溝。1992年10月,他帶領唐莊鎮機關干部,扛著鋪蓋卷,拉著鍋碗瓢盆和勞動工具,在雜草叢生的后山溝安營扎寨,組織起近萬人的造田大軍,開動3000多臺大小車輛和施工機械,連續奮戰兩個月,造出了1000多畝良田。第二年冬天,他們又在十里溝造田1000多畝。

  2009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進入唐莊段,占用耕地1420畝,開挖土石方約740萬立方米,堆放這些土需要占用很多耕地。吳金印決定抓住這個機遇,用該工程剝離出來的耕作表層土在十里溝閘溝造田。經過200多天奮戰,他們在這條荒溝里造出了1810畝良田。如今,全長11.8公里的金門溝造田工程也已啟動,工程完成后可新增耕地2600畝。

  荒溝造田,荒山造田,復耕廢棄窯場,復耕拆遷的村莊,這些年來,吳金印帶領唐莊鎮干部群眾造地1.5萬畝。與此同時,他們對全鎮的荒山進行治理,在山坡上修筑魚鱗坑以保住水土,為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壘上石堰,將其變成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在造田治山的日子里,吳金印和唐莊鎮干部吃住在四處漏風的工棚里,天不亮就起來搬石運土,掄錘打釬。2001年冬的一天,干了一天活的吳金印,夜里突然感到嚴重的腹疼。第二天,他發現尿液帶血。醫生建議他馬上到大醫院檢查。為了不影響工程進度,他沒有驚動鎮里的干部,只讓兒子陪著他到外地做了手術。傷口剛剛愈合,他又馬上回到工地,人們動情地說:“吳書記,你這樣干,是在為俺老百姓拼命啊!”

  群眾溫飽問題解決之后,如何讓他們盡快過上小康生活、過上城里人那樣的生活,是吳金印一個新的夢想。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他就提出在唐莊鎮的代莊、雙蘭、石屏、仁里屯等村搞新村規劃,建成了一批別墅式農民新居。2000年,他們又制定了《唐莊鎮村莊規劃建設實施具體辦法》,按高標準進行村莊綜合整治。如今,唐莊鎮85%的農戶住進了新居。

  說起新型社區建設,四合社區的居民能講出一長串故事。

  2005年,衛輝市行政區劃調整,谷駝、張莊、靳灣、虎掌溝這四個國家級貧困村劃歸唐莊鎮。這幾個村,地處太行山區,缺水少電,交通不便,當地群眾吃水難、吃糧難、走路難、看病難、上學難、娶媳婦難。劃歸唐莊鎮的第二天,吳金印就安排人往這幾個村送水,并親自到群眾家中探望。看到山里群眾的生活境況,吳金印就跟大伙商量:能不能考慮搬下山去,在鎮子附近交通便利、生活條件好的地方建個新村?村民們激動地說:“吳書記,您是替俺辦好事哩,俺聽您的!”

  征得村民同意之后,吳金印又帶著社區規劃和住房圖紙,挨家挨戶征求意見、商量建房標準。從2008年開始,吳金印帶領鎮機關干部與群眾一起動手建設四合社區。鎮干部在建房工地上勞動是盡義務,村民出工卻可以拿到工錢,用村民的話說就是“蓋房掙錢,建我家園”。這是一個以別墅為主、功能合理、設施齊全的社區,設計標準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不落后。鎮里不僅投入大量資金用于社區公共設施建設,而且給每戶建別墅的村民補助2.5萬元。同時,讓困難戶、五保戶和殘疾人免費住進了社區公寓樓。

  那天,走在四合社區的感恩路上,71歲的村民王法對記者說:“你看這房子多好,你看這路多光,你看這路燈多亮,真跟做夢一樣……”他說,入住社區那天,村民們情不自禁地喊起了口號:“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吳書記!”

  對于城鎮化建設,吳金印想得很深。他覺得,城鎮化絕不僅僅是蓋一些新樓讓大家搬進去這么簡單,關鍵是要解決好群眾的就業和生活保障問題。為此,唐莊鎮作出規定,凡是因建廠、建社區、建公益事業等占地人均三分以上(含三分)的戶,鎮政府出資每人每年50元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鎮里還規定,完全沒有土地的農戶,全家享受低保;現有土地人均三分以下(含三分)的農戶,60周歲以上的老人和17歲以下的孩子享受低保;現有土地人均五分以下(含五分)的農戶,60周歲以上的老人享受低保。同時保證每戶一至三口至少有一人就業,四至六口至少有兩人就業,七口以上至少有三人就業。鎮里還通過貼息貸款、提供信息服務等多種方式,扶持農村社區居民成立了種植、養殖、運輸等合作社,促進了居民就業,提高了農民收入。

  吳金印深知無工不富的道理,所以多年來他始終把發展工業作為帶領群眾奔富路的重要途徑。上世紀80年代末,唐莊鎮大力發展“石頭經濟”,辦起了100多家石砟廠、一家上規模的水泥廠和一批石灰窯,使西部山區群眾迅速致富。當發現粉塵污染給周邊群眾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不良影響時,吳金印聽從群眾意見,決定關停污染嚴重的石砟廠和石灰窯。一些人想不通,感到心疼,吳金印就跟大家說:“咱發展經濟還不是為了讓群眾過上好日子?如果環境破壞了,就是給個金娃娃也不能抱,咱絕不能干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事情!”最終,他們將8家規模較大、環保達標的石頭加工企業遷往深山區,其余的石砟廠、磚窯、石灰窯全部拆除。

  10多年來,唐莊鎮先后投資5億多元,在10平方公里的產業集聚區修筑了五縱五橫10條高標準公路,鋪設供水管網6.5萬米,排水管網6萬米,建設110千伏變電站2座、小型變電站10多座,建設日供水1萬噸的水廠2個、日處理2萬噸污水處理廠一座,西氣東輸的天然氣輻射鎮區各個廠礦和村莊,實現了路、水、電、氣、通訊、綠化、美化等七通一平。同時,在項目審批、土地使用、跟蹤服務等方面實行一站式、零障礙、心貼心服務。他們通過營造良好投資環境,吸引世界500強和國內500強企業前來投資建廠。

  2010年,為了吸引世界500強企業百威英博啤酒集團在唐莊投資建廠,吳金印一次一次奔赴該集團總部所在地上海,誠懇地邀請他們到唐莊考察。一連幾天,吳金印沒睡過一個囫圇覺,兩眼熬得通紅。百威英博啤酒集團高層被吳金印的真情所打動,在綜合評估各方面條件之后,決定把投資27億元、年產啤酒100萬噸的項目放在唐莊鎮。該集團一位高管說,他們選擇唐莊鎮,除了這里的環境好、基礎設施完備之外,主要是欽佩吳金印的人品和能力。

  他們的判斷是正確的。

  2011年2月20日,百威英博啤酒集團決定要在3月19日舉行唐莊項目奠基儀式。在短短28天內拉80多萬立方米土方、平出600畝大的工地,這是連對方都感到難以完成的任務。吳金印動員全鎮機關干部搬進工棚,展開工程大會戰。幾十輛鏟車、推土機,幾百輛大卡車日夜不停地工作,吳金印一天只睡兩三個小時。在工程最緊要的幾天里,他更是徹夜不眠,硬是在規定時間里完成了任務。該集團老總緊緊握住吳金印的手,說:“這是了不起的‘唐莊速度’,這是你們在百威歷史上創造的奇跡!”

  接下來,世界500強北新建材來了,國內500強六和集團來了,國內最大的塑料薄膜項目銀金達開工了。目前,唐莊產業集聚區引進企業30多家,2012年該集聚區內的工業總產值達到33.8億元,財政收入超億元。在三至五年內,這個產業集聚區內的幾家大型企業,產值合計將超過100億元,稅后財政收入將超過10億元。

  在溫康社區的馬路邊上,吳金印跟記者一板一眼地描繪著唐莊的“四化”——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環境生態化的前景。他說:“說一千道一萬,誰能讓群眾過上好日子,群眾就愿意跟著誰。明白了這個理兒,我就想啊,一切為了群眾,是干部的職責,只要群眾還需要我,我就會一個勁兒地干下去,決不松勁兒……”

  今年8月28日下午,記者來到唐莊鎮西邊的龍山。這里原本是一座荒山,如今漫山的魚鱗坑像紛披的龍鱗,整座大山宛若栩栩如生的飛龍,600多萬株樹木已蔚然成林,置身其間,清風徐來,鳥語陣陣。

  在通往山頂的水泥路上,我們遇到了護林員李慶一和原德臣。他們是附近的村民,都60多歲了,聽說我們是來采訪吳金印的,就動情地講起了“唐公山”的故事。

  這個龍山,從前是出了名的“老狼窩”,是吳金印帶領全鎮干部群眾把這光禿禿的石頭山變成了“花果山”。大家看在眼里,感動在心頭,私下里謀劃著要把這山命名為“吳公山”,以紀念吳書記的功德。今年6月下旬,他倆瞅準吳金印與鎮干部外出學習的空當,悄悄找來工匠,趕在七一黨的生日這天把“吳公山”這三個字刻在了龍山的山崖上。

  吳金印回來看到了,大惱,打聽到是他們幾個干的,就把他們狠狠地訓了一頓,命令他們把那個“吳”字改成“唐”字。他說:“我吳金印有多大本事,敢貪這個功!難道這山是我一個人綠化的,這坡是我一個人改造的?咋能把功勞記到我一個人身上?如果一定要刻字紀念,那就應該寫成‘唐公山’——‘唐公’就是唐莊公民、唐莊公眾。”

  聽著故事,我們不知不覺登臨龍山之巔。放眼望去,天遠地闊,沃野如錦,眼前的景象層層鋪開,恍若一個連天接地的夢境——

  那一片鋪向天邊的濃綠,是新造田地上的玉米、大豆和芝麻吧。綠浪如海,滾滾滔滔,正與太行深處獅豹頭山間大片大片水澆地里的莊稼遙相呼應,它們是在回憶和講述那令人感念不已的溫飽夢嗎?

  在公路之間,在綠樹叢中,在金色的陽光里,輝映著、站立著、擴展著的是一家一家工廠。它們在唐莊的土地上集結成產業集聚區,現代,耀眼,如同一片挺舉的臂膀,高高地托起富裕而和諧的小康夢。

  是新型農村社區嗎?是的。一個,兩個,三個,無數個,連成片,它們背負著幼兒園、學校、醫院、超市、敬老院、文化大院,正在大步追趕現代化的城區。這是一個正在演繹著的多姿多彩的城鎮夢。

  而此刻,追夢的吳金印卻沉默得像一位老農,正扛著他那從不離身的工具,沿著山路大步走著。這條路,通向鄉村,通向工廠,通向社區,通向百姓的家門,通向一個無比絢麗的夢境,連接著太陽一樣冉冉上升的中國夢……

  在唐莊鎮,當地群眾每次見到吳金印總有說不完的知心話。        河南日報記者 史長來 攝

文章編輯:崔珊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一方金印在民心
—— 記吳金印踐行群眾路線的事跡
2013-9-9 9:20:09    來源:焦作日報
 
   

  河南日報記者 肖建中 張鮮明

  “來啦,吳書記,快來家坐!……唉呀,剛才還在念叨您哩,都說俺能住上恁好的別墅,都是托您的福。擱從前啊,俺做夢都不敢想!”

  “吳書記,又到工地上來了?質量絕對保證,這是為俺自己造地,能不上心?”

  “今年的收入?中!俺家那個桃園,掙了20多萬。”

  “俺那幾個大棚啊,今年種的黃瓜,掙個十四五萬沒問題。就是您當初說的,比種莊稼強多啦!”

  “養牛就是中。去年掙了300來萬;今年嘛,只會比去年多。要不是您幫俺貸款買小牛、建青貯池,哪有今天?”

  8月下旬,記者看到,在四合社區,在靳灣村復耕工地,在石屏村外萬畝桃園,在代莊村蔬菜基地,在龍山治山治水施工現場,在六莊店村大橋牛業公司……在衛輝市唐莊鎮村村寨寨,穿著布鞋、一身農民打扮的吳金印走到哪里,哪里的群眾都是笑臉相迎。人們大老遠地跑著圍過來,親親熱熱地跟他打招呼,痛痛快快地與他拉家常。臨走,人們拉著他的手把他送出老遠老遠。

  在唐莊鎮,大人小孩都認識他們的書記吳金印,鎮上的老百姓都知道他的手機號碼。吳金印能叫出全鎮每個村組干部的名字,跟大多數村民都熟識。他不習慣坐辦公室,一有空就到村里、廠里走走,或是到老百姓家里住幾天。他說,跟群眾在一起,情況明,心里暖,就跟魚兒在水中一樣,自在,舒坦。

  “老百姓是咱最親的人”

  “我是農民的兒子,我離不開他們。”這是1966年8月,吳金印在一份決心書上寫下的一句話。

  那時候,吳金印24歲,剛從中央團校學習歸來,主動要求到農村最艱苦的地方去工作。就像種子渴望回到土地,他的魂兒離不開土里刨食的農民。他18歲入黨,從大隊會計、大隊長、大隊黨支部書記,一直當到公社團委書記。他把家鄉董莊大隊搞得在全縣乃至全地區都很有名。他覺著跟農民在一起,快樂,充實。

  “還是讓我到農村去吧,越是艱苦的地方,越能鍛煉人。”他跟領導鄭重地談了自己的想法。組織上同意了他的請求,把他派到地處太行山深處的獅豹頭公社。獅豹頭山高溝深,資源貧乏,交通閉塞,全公社2萬多人口,有百分之九十吃糧靠統銷、花錢靠救濟,遇到天旱,好多地方的群眾連水都吃不上,是全縣最窮最苦的地方。

  到獅豹頭公社報到的當天,他就背著行李到靳莊大隊駐隊去了。大隊干部安排他在群眾家里吃派飯,晚上住在大隊部。到了第三天,吳金印找到靳莊大隊黨支部書記孔現銀:“老孔,我知道你是關心我。在大隊部住,一個人一間房,又衛生又清靜,可我總覺著心里空落落的,不是個滋味兒啊。”

  孔現銀有些為難,說:“以前上頭來人都在大隊部住。咱這里苦寒,哪個人家也沒有大隊部的條件好,我是怕你……”

  吳金印說:“俺是來接受貧下中農教育的,不和他們同吃同住同勞動,社員心里想的啥,咱不知道;咱心里有啥想法也不能跟他們交流,兩張皮,這會中?活魚水中游,死魚水上漂。你替我找個出身好、最困難的人家,我就在那里住。”

  最后,選定了全大隊最窮的牛德英家。

  吳金印到牛德英家的時候,正趕上他們吃午飯。吳金印來到牛德英跟前:“大娘,讓我看看你們吃的啥?” 牛德英把飯碗往一邊扭了扭,吳金印還是看見了,是糠團和野菜。他從牛德英手中端過飯碗喝了一口,那菜湯連鹽都沒有,又苦又澀。他慢慢品味著,眼淚唰地流了下來。他在心里默默地說:“我吳金印要是不能把群眾碗里的糠團變成白面,就不配當共產黨的干部!”那天下午,吳金印向縣委寫了決心書:“為改變山區面貌,我十年不下山!”

  吳金印在獅豹頭15年,有7年多住在群眾家里,另外7年多住在造田工地上。無論住在誰家,他都會給主人家打掃衛生、挑水,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的困難。

  有一年,他到砂掌大隊駐隊,住在五保戶武忠家。武忠當時70來歲,孤身一人。吳金印往武忠家去的時候,正遇上武忠瘸著腿從外頭回來。吳金印迎上前去,問:“武大伯,你的腿……”

  “沒啥毛病,就是腳趾頭那兒頂得生疼。”

  吳金印燒了一鍋熱水,倒在盆子里,說:“武大伯,來,燙燙腳,讓我看看你的腳是咋回事兒。”他把武忠扶到椅子上,脫了他的鞋子一瞧,原來是腳指甲長得太長,鉤到肉里了。吳金印為武忠湯腳,找來小刀替他把鉤到肉里的趾甲一點一點挖出來。武忠逢人就說:“你瞧,人家是公社干部哩,給俺洗腳……別看俺沒兒沒女,俺覺著跟有兒有女的一樣哩!”

  吳金印在池山大隊住隊的時候,住在烈屬宋大娘家。有一天晚上,宋大娘的胃病犯了,疼得在床上打滾。吳金印趕緊找來一張竹床扎成擔架,跟另外幾個人抬起宋大娘,在漆黑的山道上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公社醫院跑。到了醫院,吳金印跑前跑后找醫生,替宋大娘辦了住院手續、繳了住院費。等醫生給宋大娘看過病,吳金印親自去取了藥,找來開水幫宋大娘把藥吃下。病情穩定了,吳金印依然守在宋大娘床邊為她捶背、擦汗、扇扇子。宋大娘吐痰,他趕緊用手帕接住;宋大娘的痰和涎水流到衣服上,吳金印就一點一點給她擦。他在宋大娘床邊守了整整一夜。

  宋大娘病愈之后,行動不便,吳金印每天早晨為她端尿盆、穿鞋,每天晚上給她燒水洗腳。宋大娘感到難為情,一再說,往后可別這樣了,你是干部哩,這樣侍候俺,大娘經受不起啊。吳金印說:“你大兒子為革命犧牲了,我就是你的兒子。兒子照顧老人有啥不應該的?”一句話把宋大娘說得眼淚嘩嘩地往下流。

  吳金印在社員家吃派飯,每次端起飯碗總要先往鍋里瞧瞧,見鍋里的飯稀,端住自己的飯往鍋里一倒,說:“咱們有稠的一起稠,有稀的一起稀。”遇到有的人家特意為他準備了肉和菜,他扭頭就走,隨便到哪個人家盛一碗紅薯稀飯,蹲在門口一喝了事。每次吃了飯,吳金印都要給糧票給錢。山里人不習慣,說啥也不收,吳金印就悄悄地把錢和糧票壓在飯碗下面。

  他視群眾如父母,群眾拿他當親人。

  吳金印總是忘不了楊務新殺雞的故事。

  楊務新是池山大隊的一個五保戶,老兩口都60多歲,無兒無女。吳金印到池山以后,每天給他家擔水。日子久了,老兩口經常在一起念叨:人家吳金印跟咱一不沾親二不帶故,這樣照顧咱,咱拿啥報答人家?

  有一天,大隊給吳金印派飯派到他家,老兩口高興得團團轉。他家最值錢的是兩只老母雞,這是他家的小“銀行”,吃鹽、打油全靠雞蛋去換。老兩口把那只最肥的母雞殺了,用文火燉了一上午。吃晌午飯的時候,老兩口把燉好的雞和雞湯用盆子盛了,端到吳金印面前,笑瞇瞇地說:“吃吧!”

  “你們這是……”吳金印瞧著雞湯,瞧著兩位老人充滿愛意的目光,心里一熱,不知說啥好了。吳金印對楊務新說:“你們先吃吧,我有點事出去一下。”老兩口在屋里左等右等不見吳金印回來,四處尋找,發現吳金印在一個人家端著紅薯稀飯在吃著。楊大娘哭著說:“你這是咋哩?給你燉的雞,你為啥不吃?為啥不吃?”老兩口站在那里哭著不走。吳金印也哭了,說:“你們的心意我領了。可我是干部,不能搞特殊,不能脫離群眾啊!”那只雞他雖然沒有吃,但這件事卻深深地銘刻在他心里。

  這些故事,是心靈的乳汁,滋養著吳金印。他說:“我那時候年輕,是樸實的山里人教我懂得了啥叫善良、啥叫感恩。這一輩子,啥時候想起他們,心里都是暖烘烘的,覺得不盡心盡力地為老百姓辦事,就是沒良心,就是不孝之子!”

  正是有這種感情支撐著,吳金印的人生有了方向、有了動力。在獅豹頭, 2600多道嶺、2700多條溝、三四十個大隊、幾百個自然村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春天,他跟群眾一起找水源、修水池、上山挖地、下河造田;冬天,背著救濟糧、帶著救濟款,來瞧瞧群眾碗里盛的啥、身上穿的啥、床上蓋的啥。幾十年來,不論走到哪里,他都沒有忘記自己的責任:幫助群眾圓那個溫飽夢。他感到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

  說到跟群眾的感情,吳金印很有一番感慨。他說,咱當干部的,不要成天想著“我要聯系群眾”、更不能嘴上喊著“我在聯系群眾”;真正的聯系群眾,就是根本不把自己當成官,要把自己當成老百姓。這樣一來,遇事你就會自覺地替群眾著想;跟群眾在一起,你就會自然而然地放下身架。

  “群眾是最好的老師”

  都說吳金印工作上的辦法多、點子多,他說:“我有多大能耐啊?很多辦法和點子都是從群眾那里得來的。”他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群眾最有智慧,群眾最有辦法,群眾是最好的老師。工作上遇到什么困難,跟群眾一商量,辦法就有了。”

  在獅豹頭工作期間,他帶領干部群眾用8年時間改河造田,其中最大的工程是滄河造田。滄河造田的核心工程,是在羊灣一帶的棋盤山上打洞,取直河道,裁灣造田。這個裁灣造田的點子,就是群眾想出來的。

  那是1970年春天的一天,吳金印肩上挎著糞筐,腰間掛著水壺,挎包里裝著干糧,走在山間的小路上。每到一地,他都要同黨員、干部、群眾代表商量咋樣改變山區面貌。

  這天,吳金印來到羊灣大隊黨支部書記郭文煥家。晚上,他倆躺在一個床上噴,吳金印說:“我一直在琢磨,滄河的河灘白白地浪費著老可惜,能不能想法在河灘上造點田出來?”

  “啊呀!”郭文煥一拍大腿,忽地坐了起來,“我也在琢磨這事兒哩。滄河流到咱羊灣的時候,叫棋盤山給攔住了,往西拐一個大彎,然后往南再往東流走了。俺莊上老輩人就想過:要是把棋盤山鉆個洞,把河取直了,不就能造出好幾百畝地來?”

  “好點子啊!”吳金印披衣起床,拉著郭文煥就出了門。二人踏著月光在棋盤山下的河灘里走著,設想從哪兒打洞、在哪兒修壩,一直轉悠到雞叫。

  有一年,吳金印在砂掌村駐隊,發現這里的山光禿禿的,就想著怎么綠化。有人說,這山上根本就不長樹。當時,吳金印住在五保戶武忠家,晚上聊起這個事情。武忠告訴他,這一帶的山頂上早先年樹可多了,滿山黑油油的大柏樹,一人摟不住。后來有人在山上栽過樹,其他樹種都死了,就柏樹能活下來。武忠說:“聽讀書人說,柏樹的根帶酸性,能降住石頭。對了,朝陽的山坡多少有點土,可以種蘋果樹,早先年有人栽過,結的蘋果可甜了。俺估摸著,興許種蘋果能行哩……”

  吳金印白天跟群眾一起勞動,晚上同群眾一起討論。最后,他綜合歸納群眾意見,組織全大隊男女老少齊上陣,用兩年多時間綠化了2000多畝荒山。

  吳金印剛到唐莊工作的時候,每天騎自行車到各村走訪群眾。有一天,他來到鎮西北部的后溝村。這里靠山臨溝,交通不便,是出了名的窮地方。跟群眾聊起如何脫貧致富的話題,村民竇全福說,咱這兒靠山,有石頭,如果把路修通了,建石砟廠,興許能發財。他說,交通方便的地方,有人搞這個就發了財。他的話,讓吳金印眼睛一亮。他沿著這個思路進行調研,最終提出了"西抓石頭"即發展石頭經濟的思路,使西邊幾個村子的群眾迅速富裕起來。

  “北抓林果”的思路,也是來自一次走訪。

  那是1988年秋天,三個月沒下雨,唐莊北部的丘陵,莊稼旱得卷了葉。當檢查旱情的吳金印來到侯莊村地界時,突然看見一片濃郁的綠,走近一看,是一片山楂園,枝繁葉茂,山楂果紅成一片。一個六十來歲的老農正在侍弄山楂樹,吳金印上前搭訕,問他咋會想到種山楂。老人說,山楂樹是鐵桿莊稼,最頂旱。吳金印又問他,山楂園一畝能收入多少,老人說,弄好了可以收入千把塊。老人還告訴他:“咱這兒的地,種旁的不中,種果樹中。”吳金印不由得眉毛一揚:“這是個好點子!”

  據此,唐莊鎮提出了在北部丘陵地區發展林果業的思路。幾年之后,這里建成了萬畝林果基地,搞了個“中國唐莊桃花節”,每年春天吸引著來自中外的10多萬名游客。承包果園的人家都發了財,有了私家車,住上了別墅。

  在工作中遇到難題,吳金印就會到群眾中間去,跟他們商量解決辦法。這個法子很靈。

  唐莊鎮有個山莊村,1997年的時候,村民提出來想讓鎮里幫助他們修條水泥路。吳金印帶著幾個鎮干部住到這個村,跟群眾商量修路的事,最后商量的意見是:修路的經費主要由鎮財政支出,每家每戶多少兌一點錢,村民以出義務工的形式參與修路。絕大部分村民同意這個方案,并在協議書上簽了字。有兩戶村民不同意出錢,但同意出工。有一戶村民,既不同意出錢,也不同意出工。

  吳金印召開村民大會,就最后一戶村民的態度交大伙討論。

  群眾站出來說話了。這個說:“鎮里支持咱村修路,是給咱們辦好事哩,你這個態度,像啥話?”那個說:“就你能,俺都是傻子?俺村盛不下恁能的人,你走吧!”還有人說:“你不出錢,不出力,就沒權走新修的路;要走,走一次掏一次錢!”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把那人說得無地自容。他低下了頭,真誠道歉并履行了義務。結果鎮里出錢,村民出力,把這個村的路修通了。

  吳金印經常拿這些事例,跟唐莊鎮的干部講什么叫“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他說,咱永遠不要覺得自己比老百姓高明,不能到了一個地方就指手畫腳瞎指揮。群眾在基層,最能吃透情況,并且整天都在思考問題,他們的想法往往更切合實際。我們當干部的,如果放著恁好的老師不去請教,豈不是傻子?

  “群眾是最亮的鏡子”

  1987年11月,吳金印調任唐莊鎮黨委書記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帶領鎮里全體機關干部到輝縣常村鄉燕窩村上一堂特殊的黨課。

  那天,他們大清早出發,前往太行山深處去看望一個人。此人就是鄭永和。鄭永和曾任輝縣縣委書記,后來擔任省部級領導,退休后組織一批老干部成立了“老頭隊”,在太行山里為群眾服務。

  “老領導,”吳金印見到鄭永和,一把拉住他的手,激動地說,“你這是在干啥哩?”

  “房東家的門框壞了,我給他們做個石頭的。”鄭永和憨厚地笑著,手中的錘鏨不停地在石頭上敲打著。

  “鄭書記,你是咋想的?省里有你的高級住宅你不去住,兒孫一大群,你不去享受天倫之樂,咋就偏偏往這山旮旯里鉆啊?”吳金印明知故問,他是想讓大伙聽聽一位老共產黨員的心聲。

  “要說享福啊,我覺著這就是享福。”鄭永和停下手中的活計,望著四周的山,深沉地說,“活了快一輩子,回頭想想,誰對俺最親?是最底層的老百姓!他們對俺親,俺就到他們這兒來。吃飯——干活,干活——吃飯,一點煩惱都沒有。這生活呀,越過越有味兒……”聽著鄭永和質樸的話語,大家開始思考“人為什么活著”“我們為誰當官”這些問題。此時,大伙明白吳金印帶他們到這里來“開會”的用心了。

  告別鄭永和,他們沒有馬上回到機關,而是把車開到唐莊北部的大司馬村,會議在這里接著進行。吳金印從社會上流行的享樂風開始講起,講到我們為誰當官的問題,他說:“大道理咱就不講了,黨章上寫得清清楚楚,咱就講一個最起碼的道理吧:我們的工資是從哪里來的?是人民繳的稅收;我們吃的飯是從哪里來的?是農民種的糧食。一句話,人民養活了我們。人民養活我們干啥?為了讓我們替他們辦事。老百姓養牛,牛能為他們犁地;老百姓喂雞,雞能為他們下蛋。我們當干部的,花著人民的稅收,吃著農民的糧食,如果不給群眾辦事,那就連牛都不勝,連雞都不如!從前,人們習慣稱我們叫‘父母官’。我不贊成這種說法,因為人民是我們的父母,我們是人民的兒子、人民的公仆。不要以為老百姓無職無權,免不了咱的職,也提拔不了咱,就不把他們放到眼里。要知道,干部和群眾是種子和土地的關系,心系群眾苗得土,背離群眾樹斷根,離開群眾就是死路一條!”

  咋樣才能讓干部不脫離群眾?作為黨委書記,吳金印深知僅靠口頭上說說是不行的;即使按照要求執行一陣子,也很難持續下去。制度管根本,機制管全局,必須通過制度建設來保證群眾路線的落實。于是,在這次大會上,吳金印和唐莊鎮干部一起立下了“四不”“四同”的規矩。“四不”,就是身不懶,積極參加勞動;嘴不饞,到村進廠不喝酒、不吃請;耳不聾,傾聽群眾意見;手不長,不拿群眾東西。“四同”即干部要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有事同群眾商量。同吃,就是駐村干部不準單獨起伙,一律到群眾家吃派飯,不準喝酒,吃了飯要交錢;同住,就是駐村干部不準住村委會,必須住到軍烈屬、五保戶、困難戶家里;同勞動,就是每個干部自備一套勞動工具,每年20個義務工;有事同群眾商量,就是村里制定重大決策前,駐村干部要跟村民商量。

  唐莊鎮黨委還規定,每個鎮干部要交10戶農民朋友,其中必須有三分之二的窮朋友。吳金印解釋說,人在難處盼親人,困難群眾是最需要幫助的,跟他們交朋友最能體現咱們的價值,我們應該多做這樣的事情。

  有一天,吳金印在大司馬村偶然聽到一個叫韓志明的村民的不幸遭遇。韓志明原來在外地一個煤礦上班,一次事故使他下肢癱瘓,成了殘疾人。孩子尚小,一家人靠妻子一個人支撐著,日子很艱難,韓志明幾次想到了死。得知這個情況,吳金印拉上村支部書記,說:“走,到他家瞧瞧。”

  來到韓志明家,吳金印坐到他的床沿上,握著他的手,仔細詢問他的身體和家庭情況,說:“你放心,有黨在,不會讓你過不去。”然后,對韓志明的妻子說,好好照顧老韓,有啥困難給村里和鎮里說。臨走的時候,吳金印把身上的錢全部留給他們。第二天,吳金印又來了,帶著救濟款,帶著自己家里的兩袋面粉。

  過了幾天,吳金印給韓志明送來一輛手搖三輪車。他看到韓志明家門前有一條四五米深、兩米多寬的溝,就帶領村里人填平了那條溝,并在他家門前修了一條直路。逢年過節,吳金印總要帶些吃的用的到韓志明家慰問;從大司馬過,他總要拐到韓志明家里看看。

  吳金印經常對干部們說:“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想叫群眾真心擁護咱共產黨,就得實實在在為老百姓辦好事;不然的話,人家為啥要死心塌地跟著咱啊?共產黨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在基層,老百姓就是從咱們的舉動中去認識共產黨的宗旨。咱們為群眾辦好事,就是維護黨的形象。”

  有好的規矩,還得有監督機制。吳金印深曉此理,所以在制定了“四不”“四同”規定以后,又制定了一整套檢查監督措施:每逢單月,鎮里派人到村里聽取群眾對干部的意見,問當地群眾,某某在你們村住了沒有,參加勞動沒有,為群眾辦好事沒有,是否有違紀行為,對這個干部有什么意見等;逢雙月,讓村黨支部來鎮黨委匯報駐村干部的表現和群眾對這個干部的反映;到年底,由群眾和村黨支部對駐村干部進行考評,對違反有關規定的干部一律嚴肅處理。

  1995年的一天,有群眾反映說,某位鎮干部到他們村檢查工作的時候喝了酒。吳金印在對此事進行調查落實之后,找到那位干部,問:“據群眾反映你在村里喝酒了,可有這事?”

  “有……”

  “咱們的規定你還記得嗎?”

  “記得。”

  “你說咋辦?”吳金印滿臉嚴肅。

  “我愿意接受處罰。”那位干部羞愧地低下了頭。

  聽說那位鎮干部為了這事受處分,這個村的黨支部書記找到吳金印,替那位干部求情:“是俺請他喝了幾盅,要處分就處分我。現在的干部到了下邊哪有不吃不喝的?這算不上大問題,你就放過他這一回吧!”

  吳金印說:“我也知道現在社會上吃吃喝喝的現象比較普遍,可咱唐莊就是不興這一套,就是不能容忍脫離群眾的現象存在。你要是真的愛護我們干部的話,以后就不要請他們喝酒了。既然定了規矩,就得按規矩來,誰也不能例外。”

  不久,鎮里召開機關干部大會,讓那個干部在會上作了檢查并罰款80元。這件事在全鎮干部中震動很大,從此再未出現過類似事情。

  按制度辦事,人際關系就變得單純而清爽了。在唐莊鎮,逢年過節領導與領導之間、領導與同志之間是不興請客送禮的,連送一點土特產也不行。誰要是給他送禮,第一次,給你退回去;第二次,在鎮機關干部大會上批評。這樣一來,就形成了好風氣,大家都把心思和精力用在了工作上。

  2007年,吳金印的母親去世。他誰也沒告訴,悄悄地辦了喪事。鄉親們還是有人知曉了,一些鄉鄰送來禮金表示慰問,受過他幫助的人也紛紛前來表達心意。吳金印費了好大勁,把禮金逐個退回;實在退不了的,全部交給鎮財政用于龍山治理。

  采訪的時候,記者問到這事,吳金印感嘆說,人啊,錢財多少是個夠?夠吃夠用就行了。在物質上少一分欲望,心里頭就多一分輕松和坦蕩。當干部的,只有不存貪欲才能做到處事公正;你公正了,群眾才會打心眼里佩服你、擁護你。“還是那句話,”他說,“群眾是最亮的鏡子。我們應當經常拿群眾這面鏡子照照自己,看我們是不是干凈、是不是有好的形象!”

  在唐莊鎮,群眾就是干部的鏡子。

  “一切為了群眾,是干部的職責”

  吳金印深知,老百姓的心思千條萬條,最根本的就是三條:有飯吃,有房住,有錢花。一句話,就是過上富裕的生活。他說:“啥叫聯系群眾?當干部的,把大伙領上致富路,才是最大的聯系群眾。”

  為了讓群眾有飯吃,幾十年來他造地不止,人們稱他“造地書記”。

  為了造地,他在獅豹頭的山溝里、河坡上搭起工棚住了8個寒暑。

  為了造地,他在十冬臘月跳進結冰的河水中壘石堰。

  為了造地,他累得暈倒在地,在工程搶險中險些被滾石砸死。

  在獅豹頭,吳金印帶領群眾在亂石滾滾的河灘和荒溝野嶺上造出了2400多畝旱澇保收田,解決了當地群眾的溫飽問題。

  吳金印調任唐莊鎮黨委書記之后,瞄上了鎮子西北方向那10多公里長的后山溝和10多公里長的十里溝。1992年10月,他帶領唐莊鎮機關干部,扛著鋪蓋卷,拉著鍋碗瓢盆和勞動工具,在雜草叢生的后山溝安營扎寨,組織起近萬人的造田大軍,開動3000多臺大小車輛和施工機械,連續奮戰兩個月,造出了1000多畝良田。第二年冬天,他們又在十里溝造田1000多畝。

  2009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進入唐莊段,占用耕地1420畝,開挖土石方約740萬立方米,堆放這些土需要占用很多耕地。吳金印決定抓住這個機遇,用該工程剝離出來的耕作表層土在十里溝閘溝造田。經過200多天奮戰,他們在這條荒溝里造出了1810畝良田。如今,全長11.8公里的金門溝造田工程也已啟動,工程完成后可新增耕地2600畝。

  荒溝造田,荒山造田,復耕廢棄窯場,復耕拆遷的村莊,這些年來,吳金印帶領唐莊鎮干部群眾造地1.5萬畝。與此同時,他們對全鎮的荒山進行治理,在山坡上修筑魚鱗坑以保住水土,為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壘上石堰,將其變成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在造田治山的日子里,吳金印和唐莊鎮干部吃住在四處漏風的工棚里,天不亮就起來搬石運土,掄錘打釬。2001年冬的一天,干了一天活的吳金印,夜里突然感到嚴重的腹疼。第二天,他發現尿液帶血。醫生建議他馬上到大醫院檢查。為了不影響工程進度,他沒有驚動鎮里的干部,只讓兒子陪著他到外地做了手術。傷口剛剛愈合,他又馬上回到工地,人們動情地說:“吳書記,你這樣干,是在為俺老百姓拼命啊!”

  群眾溫飽問題解決之后,如何讓他們盡快過上小康生活、過上城里人那樣的生活,是吳金印一個新的夢想。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他就提出在唐莊鎮的代莊、雙蘭、石屏、仁里屯等村搞新村規劃,建成了一批別墅式農民新居。2000年,他們又制定了《唐莊鎮村莊規劃建設實施具體辦法》,按高標準進行村莊綜合整治。如今,唐莊鎮85%的農戶住進了新居。

  說起新型社區建設,四合社區的居民能講出一長串故事。

  2005年,衛輝市行政區劃調整,谷駝、張莊、靳灣、虎掌溝這四個國家級貧困村劃歸唐莊鎮。這幾個村,地處太行山區,缺水少電,交通不便,當地群眾吃水難、吃糧難、走路難、看病難、上學難、娶媳婦難。劃歸唐莊鎮的第二天,吳金印就安排人往這幾個村送水,并親自到群眾家中探望。看到山里群眾的生活境況,吳金印就跟大伙商量:能不能考慮搬下山去,在鎮子附近交通便利、生活條件好的地方建個新村?村民們激動地說:“吳書記,您是替俺辦好事哩,俺聽您的!”

  征得村民同意之后,吳金印又帶著社區規劃和住房圖紙,挨家挨戶征求意見、商量建房標準。從2008年開始,吳金印帶領鎮機關干部與群眾一起動手建設四合社區。鎮干部在建房工地上勞動是盡義務,村民出工卻可以拿到工錢,用村民的話說就是“蓋房掙錢,建我家園”。這是一個以別墅為主、功能合理、設施齊全的社區,設計標準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不落后。鎮里不僅投入大量資金用于社區公共設施建設,而且給每戶建別墅的村民補助2.5萬元。同時,讓困難戶、五保戶和殘疾人免費住進了社區公寓樓。

  那天,走在四合社區的感恩路上,71歲的村民王法對記者說:“你看這房子多好,你看這路多光,你看這路燈多亮,真跟做夢一樣……”他說,入住社區那天,村民們情不自禁地喊起了口號:“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吳書記!”

  對于城鎮化建設,吳金印想得很深。他覺得,城鎮化絕不僅僅是蓋一些新樓讓大家搬進去這么簡單,關鍵是要解決好群眾的就業和生活保障問題。為此,唐莊鎮作出規定,凡是因建廠、建社區、建公益事業等占地人均三分以上(含三分)的戶,鎮政府出資每人每年50元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鎮里還規定,完全沒有土地的農戶,全家享受低保;現有土地人均三分以下(含三分)的農戶,60周歲以上的老人和17歲以下的孩子享受低保;現有土地人均五分以下(含五分)的農戶,60周歲以上的老人享受低保。同時保證每戶一至三口至少有一人就業,四至六口至少有兩人就業,七口以上至少有三人就業。鎮里還通過貼息貸款、提供信息服務等多種方式,扶持農村社區居民成立了種植、養殖、運輸等合作社,促進了居民就業,提高了農民收入。

  吳金印深知無工不富的道理,所以多年來他始終把發展工業作為帶領群眾奔富路的重要途徑。上世紀80年代末,唐莊鎮大力發展“石頭經濟”,辦起了100多家石砟廠、一家上規模的水泥廠和一批石灰窯,使西部山區群眾迅速致富。當發現粉塵污染給周邊群眾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不良影響時,吳金印聽從群眾意見,決定關停污染嚴重的石砟廠和石灰窯。一些人想不通,感到心疼,吳金印就跟大家說:“咱發展經濟還不是為了讓群眾過上好日子?如果環境破壞了,就是給個金娃娃也不能抱,咱絕不能干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事情!”最終,他們將8家規模較大、環保達標的石頭加工企業遷往深山區,其余的石砟廠、磚窯、石灰窯全部拆除。

  10多年來,唐莊鎮先后投資5億多元,在10平方公里的產業集聚區修筑了五縱五橫10條高標準公路,鋪設供水管網6.5萬米,排水管網6萬米,建設110千伏變電站2座、小型變電站10多座,建設日供水1萬噸的水廠2個、日處理2萬噸污水處理廠一座,西氣東輸的天然氣輻射鎮區各個廠礦和村莊,實現了路、水、電、氣、通訊、綠化、美化等七通一平。同時,在項目審批、土地使用、跟蹤服務等方面實行一站式、零障礙、心貼心服務。他們通過營造良好投資環境,吸引世界500強和國內500強企業前來投資建廠。

  2010年,為了吸引世界500強企業百威英博啤酒集團在唐莊投資建廠,吳金印一次一次奔赴該集團總部所在地上海,誠懇地邀請他們到唐莊考察。一連幾天,吳金印沒睡過一個囫圇覺,兩眼熬得通紅。百威英博啤酒集團高層被吳金印的真情所打動,在綜合評估各方面條件之后,決定把投資27億元、年產啤酒100萬噸的項目放在唐莊鎮。該集團一位高管說,他們選擇唐莊鎮,除了這里的環境好、基礎設施完備之外,主要是欽佩吳金印的人品和能力。

  他們的判斷是正確的。

  2011年2月20日,百威英博啤酒集團決定要在3月19日舉行唐莊項目奠基儀式。在短短28天內拉80多萬立方米土方、平出600畝大的工地,這是連對方都感到難以完成的任務。吳金印動員全鎮機關干部搬進工棚,展開工程大會戰。幾十輛鏟車、推土機,幾百輛大卡車日夜不停地工作,吳金印一天只睡兩三個小時。在工程最緊要的幾天里,他更是徹夜不眠,硬是在規定時間里完成了任務。該集團老總緊緊握住吳金印的手,說:“這是了不起的‘唐莊速度’,這是你們在百威歷史上創造的奇跡!”

  接下來,世界500強北新建材來了,國內500強六和集團來了,國內最大的塑料薄膜項目銀金達開工了。目前,唐莊產業集聚區引進企業30多家,2012年該集聚區內的工業總產值達到33.8億元,財政收入超億元。在三至五年內,這個產業集聚區內的幾家大型企業,產值合計將超過100億元,稅后財政收入將超過10億元。

  在溫康社區的馬路邊上,吳金印跟記者一板一眼地描繪著唐莊的“四化”——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環境生態化的前景。他說:“說一千道一萬,誰能讓群眾過上好日子,群眾就愿意跟著誰。明白了這個理兒,我就想啊,一切為了群眾,是干部的職責,只要群眾還需要我,我就會一個勁兒地干下去,決不松勁兒……”

  今年8月28日下午,記者來到唐莊鎮西邊的龍山。這里原本是一座荒山,如今漫山的魚鱗坑像紛披的龍鱗,整座大山宛若栩栩如生的飛龍,600多萬株樹木已蔚然成林,置身其間,清風徐來,鳥語陣陣。

  在通往山頂的水泥路上,我們遇到了護林員李慶一和原德臣。他們是附近的村民,都60多歲了,聽說我們是來采訪吳金印的,就動情地講起了“唐公山”的故事。

  這個龍山,從前是出了名的“老狼窩”,是吳金印帶領全鎮干部群眾把這光禿禿的石頭山變成了“花果山”。大家看在眼里,感動在心頭,私下里謀劃著要把這山命名為“吳公山”,以紀念吳書記的功德。今年6月下旬,他倆瞅準吳金印與鎮干部外出學習的空當,悄悄找來工匠,趕在七一黨的生日這天把“吳公山”這三個字刻在了龍山的山崖上。

  吳金印回來看到了,大惱,打聽到是他們幾個干的,就把他們狠狠地訓了一頓,命令他們把那個“吳”字改成“唐”字。他說:“我吳金印有多大本事,敢貪這個功!難道這山是我一個人綠化的,這坡是我一個人改造的?咋能把功勞記到我一個人身上?如果一定要刻字紀念,那就應該寫成‘唐公山’——‘唐公’就是唐莊公民、唐莊公眾。”

  聽著故事,我們不知不覺登臨龍山之巔。放眼望去,天遠地闊,沃野如錦,眼前的景象層層鋪開,恍若一個連天接地的夢境——

  那一片鋪向天邊的濃綠,是新造田地上的玉米、大豆和芝麻吧。綠浪如海,滾滾滔滔,正與太行深處獅豹頭山間大片大片水澆地里的莊稼遙相呼應,它們是在回憶和講述那令人感念不已的溫飽夢嗎?

  在公路之間,在綠樹叢中,在金色的陽光里,輝映著、站立著、擴展著的是一家一家工廠。它們在唐莊的土地上集結成產業集聚區,現代,耀眼,如同一片挺舉的臂膀,高高地托起富裕而和諧的小康夢。

  是新型農村社區嗎?是的。一個,兩個,三個,無數個,連成片,它們背負著幼兒園、學校、醫院、超市、敬老院、文化大院,正在大步追趕現代化的城區。這是一個正在演繹著的多姿多彩的城鎮夢。

  而此刻,追夢的吳金印卻沉默得像一位老農,正扛著他那從不離身的工具,沿著山路大步走著。這條路,通向鄉村,通向工廠,通向社區,通向百姓的家門,通向一個無比絢麗的夢境,連接著太陽一樣冉冉上升的中國夢……

  在唐莊鎮,當地群眾每次見到吳金印總有說不完的知心話。        河南日報記者 史長來 攝

文章編輯:崔珊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kbd id="66666"><abbr id="66666"></abbr></kbd><samp id="66666"><tr id="66666"></tr></samp>
  • <s id="666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