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北郊的半山坡上,一塊刻著“黎明腳步公園”的景觀石已佇立了一年多。然而,公園有了名稱,卻未見開建。隨著我市“創森”工作的推進,作為我市南太行生態景觀帶中的一個重要工程,“黎明腳步山地公園”工程也提上了工作日程。根據規劃,該工程將于今年4月份開工,預計今年10月底一期工程完工。屆時,市民又多了一處休閑健身的好去處。為了讓市民早日知道未來的公園是什么樣子,本報采訪了該工程的責任單位——市國土資源局,為您詳細解讀工程規劃情況。
保留原有特色延續郊野情趣
昨日上午,記者沿山陽路來到北山腳下。山坡上,一條被人們踩踏出來的土路,曲曲折折直達山頂。山坡上的路口處,佇立著一塊鐫刻著“黎明腳步公園”的景觀石。這里,便是規劃中的黎明腳步山地公園的入口。根據規劃,在太行山南麓,南鄰山陽路、林鄧線,西抵當陽峪村東邊界,東至嶺南變電站總面積3025畝的區域,為黎明腳步山地公園。
如今,在這片山坡上,有人們自建的石板桌椅、有踩踏出來的練功場……多年來,群眾在此自發組織登山活動并建造的簡陋設施,讓這里已有了公園的雛形。不過,記者注意到,該區域還有很多地方黃土裸露,邊坡較為危險。該區域目前的山路多為斷頭路,隨意性強,不成網絡,不能滿足公園路系要求。尤其是市民踩踏出的幾條山路,路面坑洼不平。“遇到雨天,路面泥濘不堪,就沒辦法上山了!”在此散步的王先生說。
“這里經常有群眾和民間團體自發來此休閑健身、登山郊游,且人流量不斷增長。因此,公園設計將充分考慮山體特性和人的活動需求,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礎上,進行景觀恢復和景點改建,完善公園基礎設施,結合山地自身特色,將公園建成獨具山地個性、延續郊野情趣的特色公園。”市國土資源局一位負責人說。經過設計人員的多次實地查看和總結,作為南太行綠色屏障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黎明腳步山地公園建設要堅持山地保護與改善區域環境相結合、因地制宜與鞏固現狀功能相結合的原則。在保持現有山區地貌特征,保護林帶植被的基礎上,適當增加綠化品種,一期完成七大景觀節點建設,最終使公園形成五大功能區。
公園整體規劃為五大功能區
根據規劃,建成后的黎明腳步公園分五大功能分區:運動休閑區、生態感知區、科普教育區、林地保護區、戶外拓展區。
運動休閑區位于公園南部。該區以健身為目的,有山地車健身和步行健身兩種形式可供游人自行選擇,并設計有山地車健身專用道,配合休息港灣可以駐足停留,休息賞景。
生態感知區是以游賞為目的觀景區,主要分布在園區中部,通過植物色塊變化、層次變化、季相變化給游客帶來多重戶外體驗,該區域目前還有果園,未來可以考慮保留并開發成為臺地采摘區,為游園增添互動體驗。
科普教育區位于公園西部,通過植物品種介紹、動植物知識宣傳欄、種植培育田等形式向人們普及自然知識,游客在健身、玩樂的過程中能學到知識。
林地保護區位于北部區域。對該區域已經形成的大面積林地進行保留,形成保護區。加強后期養護管理,加快次生林的生長,構成結構穩定、生態功能強大的植物群落。
戶外拓展區位于公園西北角。該區域地形多變,并有滿足集體活動的大面積平地,適合開展戶外拓展項目。也可以考慮作為專業的戶外拓展基地,帶動第三產業發展。
豐富山林植被打造四季美景
目前,公園內植物品種較為單一,較陡的山坡以及局部山體仍未被植物覆蓋。根據植被設計原則,要改變景區內植物群落單一的現狀,豐富山林植物群落,適當引入耐貧瘠土壤、抗蟲、抗旱的鄉土灌木或林下地被,以補充、完善生態群落結構。在較難綠化的區域采用地被或者藤本植物覆蓋,提高植被覆蓋率。樹種選擇以鄉土樹種為主,適當引入其他適生樹種。選擇既適生又具觀賞價值的植物,集中形成大面積的色塊,改變原有綠化品種單一的缺點,形成粗獷大氣的植物景觀。
根據植物的季相變化,選擇合理搭配,形成春夏秋三季鮮花爛漫,四季常青的盛景:春天,迎春花開、櫻花漫山,形成春意盎然、鮮花怒放的美景;夏天,女貞青翠、珍珠梅濃密,營造綠樹成蔭、繁花似錦的夏景。秋天,黃櫨火紅,果實累累,體現層林盡染、碩果累累的秋景;冬天,臘梅金黃、雪松蒼翠,展現郁郁蔥蔥、黃綠相間的冬景。
因地制宜建成七大景觀節點
“工程分為總體規劃和一期建設兩部分。一期設計范圍占總體規劃的二分之一。目前,工程正在招標。今年4月份將正式開工建設一期工程,預計10月份完工。”市國土資源局一位負責人說。據了解,即將開工的一期建設重點在七個景觀節點的建設上。
昨日上午,山陽路北頭的山坡上,一臺大型挖掘機已將地推平。這里便是將來的山地公園入口廣場。據介紹,公園的最南端正對山陽路路口處設計了一個面積約8600平方米的大型入口廣場。
廣場根據山地由低到高的走勢劃分了三層。一層廣場與二層廣場之間落差為4.5米,二層廣場與三層廣場落差為2米。一層廣場以硬化鋪裝為主,面積約258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約1700人,能夠起到集散人流、組織大型娛樂活動的作用。二、三層廣場保持了首層廣場中心軸線的延續性,并在兩側增加了綠化面積和樹下休息空間,讓游人有更多的活動選擇。為了弱化廣場擋土墻給人的生硬感覺,每層廣場的擋土墻上下增加了豎向綠化,以拉伸綠色景觀線。
停車場和服務區均規劃在主入口廣場東側。停車場依地勢高低分為三級,可同時容納300多輛車,配合綠化形成林蔭停車場。服務區位于停車場東側,規劃有餐飲、購物、公廁等功能。
創新是本次設計的一個亮點。根據一期投資情況,考慮在山坡易聚水處挖一些小型集水池,收集山坡雨水。同時,還將修建收水溝,重點收集道路和臨近邊坡雨水。收集到的水還可作為山中野生動物的飲用水源,以自然之水返哺自然。
北山坡上有一座民間修繕的山廟,公園建成后,小廟將成為園區的一部分,位置恰又在主環路旁。根據規劃,要對小廟前110平方米的空地重新設計,以軸對稱形式展開鋪裝和綠化補充。
中心景觀區位于上山主路半程位置。此處地勢相對平緩,還有自然形成的水潭,擁有最佳的景觀拓展空間。根據規劃,中心景觀區的特色是自然水景,總面積約800平方米,雨季來臨時洼地成為一個天然的蓄水池。規劃將充分利用這個地勢特點,在周圍補充喜濕植物如菖蒲、蘆葦、蔥蘭等,增加雨季水邊的景色。記者在規劃圖上看到,該景點取名為“太行小天池”。
山頂觀景平臺,是一個面積為345平方米的半弧形小廣場。這里也是一期建設的最高處,為人們提供登頂后的休息和觀景之地。廣場兩側將補充種植紫薇、雞爪槭、丁香、木槿等植物。
山地公園將成我市新名片
南太行生態景觀帶是我市中心城市的一道綠色屏障,但早些年在此私開濫伐造成的山體破壞仍清晰可見。對這些礦山遺留加以治理,對山體綠帶重新修補十分迫切。所以建設黎明腳步山地公園,將對我市生態環境、市民生活產生積極影響。
“該項目的實施是一項綜合效益顯著的工程,更是一項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市國土資源局一位負責人說。該項目的實施能夠改善周邊居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增加市民的健身、休閑場所,帶動附近村莊第三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崗位。項目順利實施后,受損地形地貌將得以修復,塌方危險區將受到加固,山地及周邊地區的環境質量將得到改善。
繼太極拳、籃球之后,“黎明腳步”已成為我市又一全民健身活動品牌。不久的將來,這座以“黎明腳步”命名、獨具山地特色的城市公園,將成為我市一個新的名片。該項目作為南太行綠色屏障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對我市“創森”作出貢獻。
本報記者 李曉軍
圖① 整體區域規劃圖顯示,公園整體規劃五大功能區(生態感知區包括臺地采摘區)。 (由市國土資源局提供)
圖② 鐫刻著“黎明腳步公園”的景觀石。 本報記者 李曉軍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