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種菜的不如倒菜的,倒菜的不如燒菜的”。在蔬菜從生產基地走上餐桌的過程中,層層加價的中間環節如何才能減少?老百姓的餐桌“搬”到田間地頭還要經過幾道坎?我市66.65萬畝的蔬菜播種面積,顯然在城市周邊為市民搭建了天然的餐桌,但為何會出現“焦作人吃山東菜,山西人吃焦作菜”的奇怪現象?沉甸甸的菜籃子背后,破解之路究竟在哪里呢?
奇怪現象
守著菜園子卻吃外地菜
和北京蔬菜自給率僅10%的現狀相比,我市的老百姓顯然是足夠幸福的:
據今年4月份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市蔬菜播種面積達66.65萬畝,除此之外,我市各縣市區還擁有日光溫室8000余座,蔬菜大棚2萬座,設施較差的中小拱棚7萬余畝。
12月9日上午,市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站長、高級農經師王金梁算了這樣一筆賬:
按照我市現有的蔬菜播種面積,我市群眾基本是五六個人“擁有”1畝菜園子,而再按照葉類蔬菜3000公斤的畝產,人均每天都能買到1.5公斤的新鮮蔬菜,菜價還不會太貴。
“賬卻偏偏不能這樣算,我市博愛縣孝敬鎮蔣村蔬菜批發市場的大量蔬菜都批量銷售到了洛陽、山西太原,我市孟州3000余畝的韭菜也都銷往了鄭州、洛陽等地。距離這些蔬菜基地較近的我市市民餐桌上的蔬菜卻多數來自山東、海南。”王金梁說。
守著菜籃子,我市市民為何只能“望菜興嘆”,偏偏不能實現“就地取菜”呢?
成本制約
菜農偏愛賣得遠
在蔬菜價格沉沉浮浮的整個過程中,“菜農賺一毛,流通賺一元”的情況始終沒有改變。
市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專門負責蔬菜種植的高級農藝師申玉龍說,多年來,我市并沒有出臺相對統一、比較穩定的蔬菜種植扶持政策,這也就導致了本地菜在種植環節成本較高。冒著技術風險、病蟲害風險、市場風險的菜農辛辛苦苦種菜,最終的利潤卻不高。
王金梁說:“在這種情況下,菜農選擇將菜銷售給收購價格相對較高的洛陽、山西等地的菜販子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據介紹,由于缺乏扶持,我市的設施蔬菜(依靠一定設施進行蔬菜生產,如日光溫室等)整體水平不高。雖然我市目前也可以利用溫室反季節栽培西紅柿、黃瓜、青椒等細菜,但相對山東水平較高的設施蔬菜和海南的露天菜,種菜的成本很高,即便是省去運輸環節,在當地市場上也不具備競爭力。
在蔬菜市場大流通的格局之下,菜農將菜銷售到哪里,顯然是市場這個無形的手在起作用。那么,有沒有什么措施可以引導蔬菜就近上市,將市民的餐桌“搬”到最近的田間地頭呢?
扶持菜農
量大才能“顧遠也及近”
12月4日到7日,本報記者在山東聊城采訪期間了解到,當地政府部門從十幾年前就開始出臺政策扶持菜農,不僅對自己愿意種菜的菜農提供補貼,政府還出資建設蔬菜大棚,免費讓農民試種。
正因為有這樣的扶持政策,山東聊城才逐漸發展成為農業部規劃的黃淮海與環渤海蔬菜重點區域之一,躋身為山東蔬菜生產“二當家的”,并在整個京九線及國內享譽盛名。
而在銷售階段,山東聊城的重要蔬菜生產大縣莘縣更是每隔幾公里就設置一個菜站,并采取一定的保護政策,保護了當地菜農的利益。
申玉龍說:“山東不僅蔬菜種植面積大,在銷售環節上也形成了大格局,如此一來,即便大量的蔬菜要供應到外地去,當地群眾也不可能吃高價菜。所以,要想穩定我市的菜價,對蔬菜種植進行必要的扶持是關鍵的一步。”
事實上,對蔬菜種植進行扶持,我市并非沒有先例。近年來,正是因為博愛縣連年制訂發展獎勵辦法,才促進了當地蔬菜產業的快速發展。僅2009年,該縣對新流轉土地百畝以上發展蔬菜生產的,縣財政每畝每年補貼200元,鄉鎮財政每畝每年補貼100元,連補2年;在流轉土地百畝以上規模區內,每新建1座溫室,縣信用聯社扶持貸款3000元,縣政府貼息1年。在這種優惠政策的扶持下,博愛縣蔬菜才得以走出焦作,跑到了山西太原的餐桌上。
王金梁認為,目前蔬菜生產已經發展到合作社、企業投資建設園區進行規模化發展的階段。以博愛縣為例,我市各縣市區如果能出臺一些政策對規模化的園區進行扶持,并支持農民發展零散種植,使設施蔬菜的規模繼續擴大,我市市民同樣也有望走出高菜價的困惑。因為只有蔬菜種植量上去了,成本降低了,菜農才能既顧及遠處的市場,又不放棄近處的市場。
“蔬菜種植量提高之后,銷售環節的暢通無阻也很重要。”王金梁說,“我市周邊菜農之所以不愿意將菜就近銷售,除下成本因素,還受到銷售不暢的制約。”
菜農進城
可否設置銷售專區
多年來,一到瓜農進城的盛夏時節,我市交通、城管等部門都會出臺一系列惠民政策,不僅保護了瓜農的利益,也使市民得以吃上低價瓜。
“菜農進城為何不能也有針對性地出臺一些優惠措施呢?”王金梁說,“交通部門應該讓菜農進城享受一路綠燈的服務,農貿市場也可設置本地蔬菜的銷售專區,減免相關攤位費等各種費稅,讓市民和菜農之間實現直接對接。”
申玉龍也認為,鼓勵菜農直接進城,讓市民直接從農民手中購買蔬菜,不但蔬菜的新鮮度更高,而且減少了中間多個環節,必然大大降低蔬菜的價格。
據了解,在這個菜價高漲的冬天,海南、山西等地均已開始鼓勵菜農直接進城售菜,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扶持菜農種植,解決了供需之間的不平衡問題;鼓勵菜農進城,可以有效減少蔬菜批發零售環節中的加價問題,但要想從根本上減少蔬菜在流通環節的加價,商務部、農業部自2008年啟動的農超對接顯然是個不錯的辦法。
那么,我市各大超市目前是否可以實現農超對接?阻礙農超對接的瓶頸又在哪里呢?
農超對接
讓菜園子直通菜籃子
農超對接,指的是農戶和商家簽訂意向性協議書,由農戶向超市、菜市場和便民店直供農產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使菜園子直通菜籃子,把市民的餐桌真正搬到了田間地頭。
然而,我市目前的現狀卻和真正的農超對接有不小的距離。
12月9日上午,我市太行路某超市一位負責人說,該超市內“農超對接”的蔬菜比例占到了全部蔬菜的60%。而60%還只是一個平均數,如果平時超市一次能進1000公斤蔬菜的話,那本地菜約占到600多公斤,但某些特殊時段,比如冬季白菜、蘿卜等過冬菜需求量大時,超市一天就會從本地進上萬公斤,這樣農超對接的比例算起來會更大。
乍一聽,這樣的數據讓人欣喜,因為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在美國等發達國家,農超對接的比例達到80%,而我國的平均水平只有15%左右。那么,我市的農超對接是否是真正意義上的農超對接?對菜價又能起到多大的抑制作用呢?
該超市負責人介紹說,超市農超對接的菜大多數都購自博愛縣孝敬鎮蔣村,超市已經和當地一些種植規模比較大的菜農建立了長期合作,超市只要提前和菜農通電話,菜農就會把蔬菜準備好。而一些種植規模較小的菜農也會把蔬菜直接送到大菜農手中。超市購菜車只需要開到田間,簡單轉幾個地方,就能裝滿一車菜。
然而,記者經過調查后發現,該超市負責人眼里的農超對接每500克蔬菜的批發價卻只比批發市場的價格便宜0.02~0.03元。而在價格方面,超市里的蔬菜價格一般每500克僅僅比外邊便宜0.01元,即便是比較貴的蔬菜,也和農貿市場差別不大。而在省去流通環節的相關費用之后,超市同樣在銷售的最后一環大量提價,外面菜販如果每500克加價0.8元,超市就加價0.5元,外面如果加價0.3元,超市就加價0.1元。超市在這個過程中主要靠量大取勝。
如此的農超對接,和天津等地有政府部門專門投資建設的專供基地動輒菜價差距達50%的農超對接顯然不可同日而語。而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我市一些超市在銷售蔬菜的環節中,僅僅相當于一個大銷售商,未和農戶簽訂長期的合作協議,也不能實現蔬菜專供,采購蔬菜的價格也與批發市場價格相差不大,更與“農民增收、超市增效、市民得實惠”的農超對接目的差距甚遠。
王金梁認為,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農超對接,減少了流通環節的成本,也能為我市本地蔬菜的銷售搭建平臺,是抑制菜價的有效手段。但超市和農戶直接的對接則必須更加科學合理,操作應該更加規范,以真正實現商家、農民和消費者共贏。
本報連續數天的報道,畫出了菜價節節攀成的線路圖。而扶持菜農、農超對接等舉措如果能夠實現,有可能促使菜價逐步走上平穩。但居高不下的蛋價,依然有走高趨勢的肉價,卻依然讓市民的菜籃子沉甸甸的。雞蛋價格持續居高不下的原因何在?請繼續關注本報沉甸甸的菜籃子系列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