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推薦
【學習進行時】11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省蘭州市,先后考察了安寧區棗林西社區和黃河蘭州中山橋段,了解當地優化社區便民惠民服務、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等情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新華社《學習進行時》推出文章,一起重溫總書記推動黃河保護發展的故事。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同長江一起,哺育著中華民族,孕育了中華文明。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直牽掛著黃河的保護與治理,考察調研的足跡遍及黃河上中下游9個省區,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進展。
這是2023年8月28日在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濟源段拍攝的景色(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 苗秋鬧 攝
黃河寧,天下平
河南鄭州黃河博物館,是我國最早成立的以黃河為主題的自然科技類博物館,被海內外觀眾譽為“黃河巨龍的縮影”。
2019年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走進展廳參觀,不時駐足端詳陳列的文物標本、歷史文獻和圖片圖表,就有關問題同大家探討交流,充分肯定中華民族在同黃河水患的斗爭中展現的不屈不撓、頑強拼搏的奮斗精神。
在“千秋治河”展廳一幅黃河改道圖前,習近平總書記久久凝視。決溢范圍北至天津,南達江淮,縱橫25萬平方公里,搖擺不定的流線如厲鞭抽向大地,給百姓帶來苦難。
“黃河寧,天下平。”“從某種意義上講,中華民族治理黃河的歷史也是一部治國史。”總書記深刻思考著治黃與治國的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詢問現場工作人員“古時決口相距最久的一次是什么時候”,講解員回答說,是東漢時期,大約30年沒決口。
據統計,新中國成立至今,黃河實現70多年伏秋大汛不決口,25年不斷流。
習近平總書記感慨地說:“實踐證明,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才能真正實現黃河治理從被動到主動的歷史性轉變,從根本上改變黃河三年兩決口的慘痛狀況。”
從古至今,黃河治理都是安民興邦的一件大事。
2019年9月18日上午,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開宗明義:“國慶前夕大家都很忙。再忙,黃河問題還是要安排時間認真研究一下,黨中央對這個問題高度重視。”
“我們都把黃河稱為母親河,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總書記的一番話,道盡黃河之于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群眾生活、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2020年6月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寧夏黃河吳忠市城區段了解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情況。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更加珍惜黃河,精心呵護黃河
“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2020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對寧夏提出殷切期望。
那一年,在寧夏,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黃河吳忠市濱河大道古城灣砌護段,沿岸邊步道,察看黃河生態治理保護狀況,聽取黃河寧夏段生態保護治理和水利工程建設情況匯報。
吳忠市是寧夏引黃灌區重要區域,黃河穿境而過,流經吳忠69公里。
在這里,總書記指出,自古以來,黃河水滋養著寧夏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今天仍在造福寧夏各族人民。寧夏要有大局觀念和責任擔當,更加珍惜黃河,精心呵護黃河,堅持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明確黃河保護紅線底線,統籌推進堤防建設、河道整治、灘區治理、生態修復等重大工程,守好改善生態環境生命線。
在黃河水滋養下,寧夏平原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素有“塞上江南”之稱。
那次考察,總書記還來到銀川市賀蘭縣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他登上觀景塔,俯瞰園區全貌;沿著田埂走進稻田,同正在勞作的村民們親切交談;舀起魚苗、蟹苗,放進田邊水渠。
在這里,總書記強調要注意解決好稻水矛盾,采用節水技術,積極發展節水型、高附加值的種養業,保護好黃河水資源。
2024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寧夏考察,他強調,打好黃河“幾字彎”攻堅戰,統籌推進森林、草原、濕地、荒漠生態保護修復和鹽堿地綜合治理,讓“塞上江南”越來越秀美。
這是2023年6月27日在山西省太原市拍攝的汾河(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晨光 攝
讓一泓清水入黃河
2020年5月,初夏時節,汾河兩岸綠意正濃。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汾河太原城區晉陽橋段,考察汾河流域生態修復和城市環境建設情況。
汾河,黃河第二大支流,山西的母親河。2000多年前,古人就在這里留下“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的優美詩句。然而,一個時期以來,由于流域內礦產過度開發,生態遭到極大破壞,汾河水質受到嚴重污染,一些河段甚至出現斷流。
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就強調,一定要高度重視汾河的生態環境保護,讓這條山西的母親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
2020年5月在山西考察時,總書記又專程來到汾河岸邊。
當地同志匯報,太原市采取了汾河及“九河”綜合治理、流域生態修復等舉措,汾河水質逐漸向好,兩岸綠化帶成為市民休閑娛樂的場所。
總書記頻頻點頭:“真是滄桑巨變!太原自古就有‘錦繡太原城,三面環山,一水中分’的美譽,如今錦繡太原的美景正在變為現實。”
汾河兩岸,天朗氣清,和風習習,遠處的西山清晰可見。水面上,一些皮劃艇運動員駕駛著紅色小船疾馳而過。
總書記沿汾河東岸步行察看,不時駐足凝望:“過去都是忙著搞‘路橋隧、鐵公機’,現在縣一級都很注重城市的綠色改造,這是一個可喜的變化。”
他在聽取山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強調:“要切實保護好、治理好汾河,再現古晉陽汾河晚渡的美景,讓一泓清水入黃河。”
如今的汾河已成為“城市會客廳”,一川清流,兩岸錦繡,向到訪的游客講述著一條大河的生態之變。
2024年8月28日,丹頂鶴在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展翅翱翔(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徐速繪 攝
保護黃河三角洲濕地
黃河三角洲,萬千泥沙沉積帶來的年輕土地,孕育著無限生機與希望。
600多種植物構成了我國沿海最大的新生濕地自然植被區,每年有超過600萬只鳥類在此遷徙、越冬,40多種魚類在此產卵繁殖……
2021年10月,在黃河入海口,總書記沿著木棧道步入濕地深處,實地察看這片動植物的樂園。
“我們這里是中國東方白鸛之鄉、黑嘴鷗繁殖地,去年以來還新發現了火烈鳥、白鵜鶘、勺嘴鷸。”當地負責同志介紹,這些年通過退耕還濕、退養還灘,推進濕地修復,生態環境越來越好。
“到這里來的游客多嗎?”總書記問。
“最多的時候年游客量60萬,我們限定了每天最大游客量。”
“要管理好,不能讓濕地受到污染,也不能打獵、設網捕鳥。”總書記囑咐當地負責同志,“要把保護黃河口濕地作為一項崇高事業,讓生態文明理念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上發揚光大,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增光增色。”
在黃河三角洲生態監測中心,總書記聽取黃河流路變遷、水沙變化和黃河三角洲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情況介紹。
監測中心大屏幕上,黃河口“水與魚”的變化曲線折射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之道——近年來,黃河口水質明顯改善并穩定在Ⅱ類;與此同時,魚卵仔稚魚密度從每立方米3.8個增加到了10.8個。
“你們的工作很有成效,說明黨的十八大以來提出的生態文明理念入腦入心了,大家認識統一了,也行動起來了。”習近平總書記欣慰地說。
近年來,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累計投入保護修復資金13.6億元,連通水系241公里,恢復鹽地堿蓬、海草床,治理互花米草,建成科學生態補水體系,為鳥類打造理想家園,大美濕地盡顯生機。
202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東營市黃河入海口考察。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黃河上中下游都走到了,我心里也踏實了
山東東營,黃河入海口。2021年10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彼時,黃河秋汛洪水已經退回主河槽,但從主河槽到碼頭綠化帶10多米的“過界”痕跡依舊清晰可見。
剛一下車,總書記便問詢前段時間水位最高時的水邊線在哪里。
“這就是10月8日漫灘時的水邊線。”在碼頭上,黃河河口管理局負責人手持展板,向總書記一一匯報。
碼頭風高浪急,總書記伸手幫助扶著晃動的展板,仔細察看,不時插話提問。
當聽到黃河秋汛雖然“有驚有險”,但沒有出現重大損失和人員傷亡,總書記點頭肯定。
“今天來到這里,黃河上中下游就都走到了,我心里也踏實了。”習近平總書記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一直很重視、一直在思考。
三江源頭,反復叮囑要保護好“中華水塔”;秦嶺深處,強調保護“中央水塔”是“國之大者”;在甘肅,首次提出“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對寧夏,賦予“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重要任務……
千秋大計,總在心頭。
總書記曾談起一段往事:“新中國成立之初,毛主席就提出‘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他原打算組織個馬隊視察黃河,深入調研一番,然后研究如何讓黃河安瀾。這個愿望后來沒有實現。”
“如今我們接著做起來了。現在條件不一樣了,可以坐飛機、坐火車、坐船、坐汽車。當然,走一遍不是為了僅僅看一看,而是要有思考、有想法、有部署、有行動,知行合一,做行動派!”
2019年9月,河南鄭州,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正式提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構想。
2021年10月,山東濟南,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強調要“咬定目標、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久久為功,確保‘十四五’時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扎實推進黃河大保護,確保黃河安瀾,是治國理政的大事。
習近平總書記目光深邃:“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統籌推進各項工作,加強協同配合,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創作好新時代的黃河大合唱!”
策劃:儲學軍
統籌:車玉明 李志暉
執行:萬 方 王子暉 翁偉慶 邱小敏
主筆:張芮綺
參與記者:金佳緒 潘子荻 劉 淼
新華網制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學習進行時】11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省蘭州市,先后考察了安寧區棗林西社區和黃河蘭州中山橋段,了解當地優化社區便民惠民服務、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等情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新華社《學習進行時》推出文章,一起重溫總書記推動黃河保護發展的故事。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同長江一起,哺育著中華民族,孕育了中華文明。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直牽掛著黃河的保護與治理,考察調研的足跡遍及黃河上中下游9個省區,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進展。
這是2023年8月28日在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濟源段拍攝的景色(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 苗秋鬧 攝
黃河寧,天下平
河南鄭州黃河博物館,是我國最早成立的以黃河為主題的自然科技類博物館,被海內外觀眾譽為“黃河巨龍的縮影”。
2019年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走進展廳參觀,不時駐足端詳陳列的文物標本、歷史文獻和圖片圖表,就有關問題同大家探討交流,充分肯定中華民族在同黃河水患的斗爭中展現的不屈不撓、頑強拼搏的奮斗精神。
在“千秋治河”展廳一幅黃河改道圖前,習近平總書記久久凝視。決溢范圍北至天津,南達江淮,縱橫25萬平方公里,搖擺不定的流線如厲鞭抽向大地,給百姓帶來苦難。
“黃河寧,天下平。”“從某種意義上講,中華民族治理黃河的歷史也是一部治國史。”總書記深刻思考著治黃與治國的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詢問現場工作人員“古時決口相距最久的一次是什么時候”,講解員回答說,是東漢時期,大約30年沒決口。
據統計,新中國成立至今,黃河實現70多年伏秋大汛不決口,25年不斷流。
習近平總書記感慨地說:“實踐證明,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才能真正實現黃河治理從被動到主動的歷史性轉變,從根本上改變黃河三年兩決口的慘痛狀況。”
從古至今,黃河治理都是安民興邦的一件大事。
2019年9月18日上午,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開宗明義:“國慶前夕大家都很忙。再忙,黃河問題還是要安排時間認真研究一下,黨中央對這個問題高度重視。”
“我們都把黃河稱為母親河,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總書記的一番話,道盡黃河之于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群眾生活、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2020年6月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寧夏黃河吳忠市城區段了解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情況。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更加珍惜黃河,精心呵護黃河
“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2020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對寧夏提出殷切期望。
那一年,在寧夏,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黃河吳忠市濱河大道古城灣砌護段,沿岸邊步道,察看黃河生態治理保護狀況,聽取黃河寧夏段生態保護治理和水利工程建設情況匯報。
吳忠市是寧夏引黃灌區重要區域,黃河穿境而過,流經吳忠69公里。
在這里,總書記指出,自古以來,黃河水滋養著寧夏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今天仍在造福寧夏各族人民。寧夏要有大局觀念和責任擔當,更加珍惜黃河,精心呵護黃河,堅持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明確黃河保護紅線底線,統籌推進堤防建設、河道整治、灘區治理、生態修復等重大工程,守好改善生態環境生命線。
在黃河水滋養下,寧夏平原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素有“塞上江南”之稱。
那次考察,總書記還來到銀川市賀蘭縣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他登上觀景塔,俯瞰園區全貌;沿著田埂走進稻田,同正在勞作的村民們親切交談;舀起魚苗、蟹苗,放進田邊水渠。
在這里,總書記強調要注意解決好稻水矛盾,采用節水技術,積極發展節水型、高附加值的種養業,保護好黃河水資源。
2024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寧夏考察,他強調,打好黃河“幾字彎”攻堅戰,統籌推進森林、草原、濕地、荒漠生態保護修復和鹽堿地綜合治理,讓“塞上江南”越來越秀美。
這是2023年6月27日在山西省太原市拍攝的汾河(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晨光 攝
讓一泓清水入黃河
2020年5月,初夏時節,汾河兩岸綠意正濃。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汾河太原城區晉陽橋段,考察汾河流域生態修復和城市環境建設情況。
汾河,黃河第二大支流,山西的母親河。2000多年前,古人就在這里留下“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的優美詩句。然而,一個時期以來,由于流域內礦產過度開發,生態遭到極大破壞,汾河水質受到嚴重污染,一些河段甚至出現斷流。
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就強調,一定要高度重視汾河的生態環境保護,讓這條山西的母親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
2020年5月在山西考察時,總書記又專程來到汾河岸邊。
當地同志匯報,太原市采取了汾河及“九河”綜合治理、流域生態修復等舉措,汾河水質逐漸向好,兩岸綠化帶成為市民休閑娛樂的場所。
總書記頻頻點頭:“真是滄桑巨變!太原自古就有‘錦繡太原城,三面環山,一水中分’的美譽,如今錦繡太原的美景正在變為現實。”
汾河兩岸,天朗氣清,和風習習,遠處的西山清晰可見。水面上,一些皮劃艇運動員駕駛著紅色小船疾馳而過。
總書記沿汾河東岸步行察看,不時駐足凝望:“過去都是忙著搞‘路橋隧、鐵公機’,現在縣一級都很注重城市的綠色改造,這是一個可喜的變化。”
他在聽取山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強調:“要切實保護好、治理好汾河,再現古晉陽汾河晚渡的美景,讓一泓清水入黃河。”
如今的汾河已成為“城市會客廳”,一川清流,兩岸錦繡,向到訪的游客講述著一條大河的生態之變。
2024年8月28日,丹頂鶴在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展翅翱翔(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徐速繪 攝
保護黃河三角洲濕地
黃河三角洲,萬千泥沙沉積帶來的年輕土地,孕育著無限生機與希望。
600多種植物構成了我國沿海最大的新生濕地自然植被區,每年有超過600萬只鳥類在此遷徙、越冬,40多種魚類在此產卵繁殖……
2021年10月,在黃河入海口,總書記沿著木棧道步入濕地深處,實地察看這片動植物的樂園。
“我們這里是中國東方白鸛之鄉、黑嘴鷗繁殖地,去年以來還新發現了火烈鳥、白鵜鶘、勺嘴鷸。”當地負責同志介紹,這些年通過退耕還濕、退養還灘,推進濕地修復,生態環境越來越好。
“到這里來的游客多嗎?”總書記問。
“最多的時候年游客量60萬,我們限定了每天最大游客量。”
“要管理好,不能讓濕地受到污染,也不能打獵、設網捕鳥。”總書記囑咐當地負責同志,“要把保護黃河口濕地作為一項崇高事業,讓生態文明理念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上發揚光大,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增光增色。”
在黃河三角洲生態監測中心,總書記聽取黃河流路變遷、水沙變化和黃河三角洲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情況介紹。
監測中心大屏幕上,黃河口“水與魚”的變化曲線折射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之道——近年來,黃河口水質明顯改善并穩定在Ⅱ類;與此同時,魚卵仔稚魚密度從每立方米3.8個增加到了10.8個。
“你們的工作很有成效,說明黨的十八大以來提出的生態文明理念入腦入心了,大家認識統一了,也行動起來了。”習近平總書記欣慰地說。
近年來,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累計投入保護修復資金13.6億元,連通水系241公里,恢復鹽地堿蓬、海草床,治理互花米草,建成科學生態補水體系,為鳥類打造理想家園,大美濕地盡顯生機。
202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東營市黃河入海口考察。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黃河上中下游都走到了,我心里也踏實了
山東東營,黃河入海口。2021年10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彼時,黃河秋汛洪水已經退回主河槽,但從主河槽到碼頭綠化帶10多米的“過界”痕跡依舊清晰可見。
剛一下車,總書記便問詢前段時間水位最高時的水邊線在哪里。
“這就是10月8日漫灘時的水邊線。”在碼頭上,黃河河口管理局負責人手持展板,向總書記一一匯報。
碼頭風高浪急,總書記伸手幫助扶著晃動的展板,仔細察看,不時插話提問。
當聽到黃河秋汛雖然“有驚有險”,但沒有出現重大損失和人員傷亡,總書記點頭肯定。
“今天來到這里,黃河上中下游就都走到了,我心里也踏實了。”習近平總書記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一直很重視、一直在思考。
三江源頭,反復叮囑要保護好“中華水塔”;秦嶺深處,強調保護“中央水塔”是“國之大者”;在甘肅,首次提出“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對寧夏,賦予“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重要任務……
千秋大計,總在心頭。
總書記曾談起一段往事:“新中國成立之初,毛主席就提出‘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他原打算組織個馬隊視察黃河,深入調研一番,然后研究如何讓黃河安瀾。這個愿望后來沒有實現。”
“如今我們接著做起來了。現在條件不一樣了,可以坐飛機、坐火車、坐船、坐汽車。當然,走一遍不是為了僅僅看一看,而是要有思考、有想法、有部署、有行動,知行合一,做行動派!”
2019年9月,河南鄭州,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正式提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構想。
2021年10月,山東濟南,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強調要“咬定目標、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久久為功,確保‘十四五’時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扎實推進黃河大保護,確保黃河安瀾,是治國理政的大事。
習近平總書記目光深邃:“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統籌推進各項工作,加強協同配合,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創作好新時代的黃河大合唱!”
策劃:儲學軍
統籌:車玉明 李志暉
執行:萬 方 王子暉 翁偉慶 邱小敏
主筆:張芮綺
參與記者:金佳緒 潘子荻 劉 淼
新華網制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