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推薦
◇中華文明自古以開放包容聞名于世,具有兼收并蓄、包羅萬象的寬廣胸懷,既有“包”的胸懷,又有“容”的智慧
◇天下一家、協和萬邦的思想理念,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元素,深刻體現了中國人的宇宙觀和天下觀,展現了中華文明開放包容的大格局和大胸懷
◇進一步激發中華文明的包容特性,要堅持以我為主、貫通古今、融通中外,積極主動吸收借鑒古今中外一切優秀文明成果,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甘肅敦煌莫高窟窟區(2023年4月25日攝) 陳斌攝/本刊
2023年6月2日,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并進行深刻闡述。這為我們認識中華文明的包容特性指明了方向。
包容,是中國人心中的天地大德,是一種胸懷,也是一種智慧。通過“包”“容”二字,可深入理解中華文明的包容特性。
“包”,包羅萬象、胸懷天下,體現中華文明的寬廣胸襟,突顯中華文明內容廣博、內涵豐富的文明狀態和文明格局,以及對外開放的文明心態。
“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體現中華文明高超的容納智慧,突顯中華文明在包羅各方的基礎上正確處理差異、化解沖突、實現融合,使各方和諧相處、共同發展。
中華文明之所以可久可大、根深葉茂,就在于其無與倫比的包容性和吸納力,既有“包”的胸懷,又有“容”的智慧。
“包”的胸懷
中華文明自古以開放包容聞名于世,具有兼收并蓄、包羅萬象的寬廣胸懷。
包含各個民族多元一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是在中華大地上各個民族交往交流中逐漸形成的。自古以來,中華大地上存在眾多族群,經過長時間的民族遷徙與民族融合,形成了現今56個民族為一體的中華民族,呈現出多元一體的格局。
“多元”,是說各民族都有各自的人員群體、生活方式、風俗習慣,都創造了各自特色的文化傳統,有使用和發展自己語言文字以及宗教信仰的自由。
“一體”,是說各民族同屬中華民族,共同開拓我國遼闊疆域、共同書寫我國悠久歷史、共同創造我國燦爛文化,形成了分布上交錯雜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經濟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親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民族共同體,構筑了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共同創造的文明,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到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從“洛陽家家學胡樂”到“萬里羌人盡漢歌”;從邊疆民族習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褲”、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隨處可見的舞獅、胡琴、旗袍等,都展現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鑒融通。
包羅不同思想百花齊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發揚學術民主、藝術民主,營造積極健康、寬松和諧的氛圍,提倡不同觀點和學派充分討論,提倡體裁、題材、形式、手段充分發展,推動觀念、內容、風格、流派切磋互鑒。”
思想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中華思想文化是多元多向發展的,包羅各種不同的思想和學術流派。
先秦時期,我國出現諸子百家爭鳴的興盛局面。之后,從先秦子學、兩漢經學、魏晉玄學,到隋唐佛學、儒釋道合流、宋明理學,中華思想文化經歷了數個學術思想繁榮時期,產生了儒、釋、道、墨、名、法、陰陽、農、雜、兵等各家學說,涌現了老子、孔子、莊子、孟子、荀子、韓非子、董仲舒、周敦頤、程顥、程頤、朱熹等一大批思想大家。
在歷史進程中,雖然儒家思想長期居于主導地位,但始終同其他學說和而不同,既對立又統一,既相互競爭又相互借鑒。這些思想學說與時遷移、應物變化,順應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時代前進的要求而不斷發展更新,具有長久的生命力。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中華思想文化長期發展演進的歷史態勢和基本規律,也是繼續推動中華思想文化繁榮發展必須堅持的基本方針。
包納多種宗教和諧并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宗教的發展規律在于‘和’”。
中國是多種宗教并存的國家,既有本土道教,也有外來的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等,形成了各種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諧格局。從歷史上看,中華文明包容和接納各種不同宗教。一方面,承認不同宗教信仰的存在,允許宗教的健康活動與發展,發揮宗教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著力引導宗教同中國社會相適應、同中華文化相融合,積極促進宗教本土化。比如,佛教產生于古代印度,但傳入中國后,經過長期演化,佛教同中國儒家、道家文化融合發展,形成了獨特的佛教理論。
包懷各國文明協和萬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協和萬邦’的寬廣胸懷,自信而又大度地開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
中華文明是開放的體系。《尚書·堯典》記載了帝堯時代“協和萬邦”的情境。公元前一百多年,中國就開始開辟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漢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中國船隊到達印度和斯里蘭卡進行物品交換。唐代對外交流非常活躍,通使交好的國家多達七十多個。宋朝積極開辟海外貿易,對經濟發展起到巨大推動作用。元朝打通了歐亞大陸的直接聯系,頒布一系列鼓勵對外貿易的政策。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七次遠洋航海,一直抵達非洲。明末清初,中國人積極學習現代科技知識,歐洲的天文學、醫學、數學等知識紛紛傳入中國。
近現代以來,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更是頻繁展開。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同中華文明深度融合,以真理之光激發中華文明新的生命力。中外文明交流交融極大促進中華文化遠播世界,也極大促進各國文化和物產傳入中國。天下一家、協和萬邦的思想理念,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元素,深刻體現了中國人的宇宙觀和天下觀,展現了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兼收并蓄、開放包容的大格局和大胸懷。
“容”的智慧
對待不同民族、思想、宗教信仰和國家文明,中華文明善于在尊重差異性、多元性基礎上,化解沖突、凝聚共識、實現融合,具有“容”的高超智慧。
平等相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明是平等的,人類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鑒的前提。”
包容的前提是平等,是相關各方在相同的地位上彼此尊重、平等相待。中華傳統文化中蘊含了豐富的平等思想。例如,老子的“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孔子提倡“有教無類”,佛家強調“眾生平等”,等等。
從中華民族融合發展看,中華民族之所以能結成民族統一體,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正是因為在民族平等尊重基礎上實現了民族團結互助,各民族共同創造國家歷史、共同抵御外部風險。
從不同文明來看,各種人類文明在價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人類文明發展歷史表明,認為自己的人種和文明高人一等,執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認識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災難性的。正是由于秉持平等、謙虛、尊重的態度對待其他文明,吸收借鑒不同文明成果,中華文明始終在兼收并蓄中歷久彌新。
交流互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
在平等尊重基礎上進行相互交流、互學互鑒,是實現包容和融合的根本途徑。人類歷史正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鑒、融合的宏偉畫卷。《論語》開篇提出:“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深刻反映出中華民族熱愛學習、善于交往、倡導交流的文明品格。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發展史充分說明,無論是物種、技術,還是資源、人群,甚至于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斷傳播、交流、互動中得以發展進步的。
在長期演化過程中,中華文明從與其他文明的交流中獲得豐富營養,也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重要貢獻。絲綢之路的開辟,遣隋遣唐使大批來華,法顯、玄奘西行取經,鄭和七下遠洋,等等,都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生動事例。
學習借鑒外界文明,要秉持兩個態度:既要積極學習外界文明的長處,堅持取長補短、擇善而從;也要從本國本民族的實際出發,堅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
求同存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明相處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
“和羹之美,在于合異。”文明交流交融最關鍵的,是處理好不同文明之間的差異。“物之不齊,物之情也。”差異性、多樣性是人類文明的基本特征和內在屬性。
如何對待和處理差異?中華文明強調求同存異,把握好同與異、我與他、一與多之間的關系。一方面是求同。善于在差異性中尋求共同性、一致性,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人類文明在本質屬性上是共通的,“每一種文明都是美的結晶,都彰顯著創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從這個意義講,文明本沒有沖突。
另一方面是存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異,也是伙伴。”在尋求一致的同時要承認不同,充分尊重多樣性,充分認識到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獨特性,理性處理文明的差異,堅持包容和存異的態度。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入國問禁”“入鄉隨俗”等,就深刻反映了中國人求同存異的品格和智慧。
和合共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和衷共濟、和合共生是中華民族的歷史基因,也是東方文明的精髓。”
不同文明交流互鑒,堅持求同存異、取長補短,最終是要實現和諧共處、和合共生。《禮記·中庸》提出“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深刻體現了中華文明追求和合共生的道理。
人類文明發展史表明,推動人類文明的繁盛和進步,必須讓不同類型文明和諧相處、相得益彰、同放異彩,共同編織出斑斕絢麗的圖畫。追求和合共生,要建立“命運與共”意識,認識到人類是一個整體,地球是一個家園,面對共同挑戰,任何人、任何國家、任何文明都無法獨善其身;要形成“天下一家”觀念,每個國家和民族謀求自身發展,都應秉持團結合作、共同發展的理念,走共建共享共贏之路;要弘揚“利己達人”精神,走在前面的國家應該真心幫助其他國家發展,既要讓本國文明充滿勃勃生機,又要為他國文明發展創造條件。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三大全球倡議”,彰顯寬廣的全球視野和強烈的使命擔當,為應對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提供了中國方案、貢獻了中國智慧,充分展現了當代中國謀求和合共生的大格局大智慧。
進一步激發中華文明的包容特性
“包”和“容”是辯證統一的。中華文明以其深厚底蘊,兼具胸懷與智慧,實現“包”與“容”統一,在長期歷史積淀中彰顯出鮮明的包容特性。包容特性對中華民族長時間的生存、發展和繁榮發揮巨大作用,塑造了中華文明立于世界文明之林的獨特形象和氣質。進一步激發中華文明的包容特性,要堅持以我為主、貫通古今、融通中外,更加積極主動吸收借鑒古今中外一切優秀文明成果,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以我為主,堅守中華文明的立場和自信。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充滿自信的文明,才會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時包容、借鑒、吸收各種不同文明。”
中華文明歷經數千年而綿延不絕、迭遭憂患而經久不衰,這是人類文明的奇跡,也是我們自信的底氣。獨立自主是中華民族精神之魂,為中華文明的發展繁榮提供強大力量。激發中華文明的包容特性,首先要自信自立,堅守中華文明的立場,鞏固中華文明的主體性,做到精神上、心態上的獨立自主。堅持以我為主,牢牢扎根本國土壤,始終站在中華文明立場上看待、審視、包容一切文明,立足中國自身歷史、現實、需要去吸收借鑒有助于中華文明發展的優秀成果。
貫通古今,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處理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的關系,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激發中華文明的包容特性,必須貫通古今,充分發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庫和富礦,充分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關鍵是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使傳統文化與現實文化相融相通,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創造性轉化,就是按照時代特點和要求,對那些至今仍有借鑒價值的內涵和陳舊的表現形式加以改造,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創新性發展,就是按照時代進步,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加以補充、拓展、完善,增強其影響力和感召力。
融通中外,廣泛吸收借鑒世界優秀文明成果。人類創造的各種文明都是勞動和智慧的結晶,每種文明都有其獨特魅力,都是人類的精神瑰寶,都有可取之處。
中華文明如此精彩紛呈、博大精深,得益于不斷同外界不同文明交流交融、積極吸納融合其他文明成果。激發中華文明的包容特性,必須融通中外,更加積極主動地吸收世界各國優秀文明成果,在“人類知識總和”中汲取養分,做到兼收并蓄、博采眾長。要加強同其他文明的對話、交流、合作,豐富交流內容,拓展合作渠道,保持開放的、虛心的態度,廣泛地學習借鑒。
同時,要積極推動中華文明走向世界,既促進外來文化本土化,又推動中華文化國際化,使中華文明在同世界深度互動、向世界深度開放中持續繁榮發展、永葆生機活力。 (文丨吁帥彪 作者單位: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瞭望》2024年第12期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中華文明自古以開放包容聞名于世,具有兼收并蓄、包羅萬象的寬廣胸懷,既有“包”的胸懷,又有“容”的智慧
◇天下一家、協和萬邦的思想理念,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元素,深刻體現了中國人的宇宙觀和天下觀,展現了中華文明開放包容的大格局和大胸懷
◇進一步激發中華文明的包容特性,要堅持以我為主、貫通古今、融通中外,積極主動吸收借鑒古今中外一切優秀文明成果,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甘肅敦煌莫高窟窟區(2023年4月25日攝) 陳斌攝/本刊
2023年6月2日,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并進行深刻闡述。這為我們認識中華文明的包容特性指明了方向。
包容,是中國人心中的天地大德,是一種胸懷,也是一種智慧。通過“包”“容”二字,可深入理解中華文明的包容特性。
“包”,包羅萬象、胸懷天下,體現中華文明的寬廣胸襟,突顯中華文明內容廣博、內涵豐富的文明狀態和文明格局,以及對外開放的文明心態。
“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體現中華文明高超的容納智慧,突顯中華文明在包羅各方的基礎上正確處理差異、化解沖突、實現融合,使各方和諧相處、共同發展。
中華文明之所以可久可大、根深葉茂,就在于其無與倫比的包容性和吸納力,既有“包”的胸懷,又有“容”的智慧。
“包”的胸懷
中華文明自古以開放包容聞名于世,具有兼收并蓄、包羅萬象的寬廣胸懷。
包含各個民族多元一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是在中華大地上各個民族交往交流中逐漸形成的。自古以來,中華大地上存在眾多族群,經過長時間的民族遷徙與民族融合,形成了現今56個民族為一體的中華民族,呈現出多元一體的格局。
“多元”,是說各民族都有各自的人員群體、生活方式、風俗習慣,都創造了各自特色的文化傳統,有使用和發展自己語言文字以及宗教信仰的自由。
“一體”,是說各民族同屬中華民族,共同開拓我國遼闊疆域、共同書寫我國悠久歷史、共同創造我國燦爛文化,形成了分布上交錯雜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經濟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親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民族共同體,構筑了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共同創造的文明,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到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從“洛陽家家學胡樂”到“萬里羌人盡漢歌”;從邊疆民族習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褲”、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隨處可見的舞獅、胡琴、旗袍等,都展現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鑒融通。
包羅不同思想百花齊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發揚學術民主、藝術民主,營造積極健康、寬松和諧的氛圍,提倡不同觀點和學派充分討論,提倡體裁、題材、形式、手段充分發展,推動觀念、內容、風格、流派切磋互鑒。”
思想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中華思想文化是多元多向發展的,包羅各種不同的思想和學術流派。
先秦時期,我國出現諸子百家爭鳴的興盛局面。之后,從先秦子學、兩漢經學、魏晉玄學,到隋唐佛學、儒釋道合流、宋明理學,中華思想文化經歷了數個學術思想繁榮時期,產生了儒、釋、道、墨、名、法、陰陽、農、雜、兵等各家學說,涌現了老子、孔子、莊子、孟子、荀子、韓非子、董仲舒、周敦頤、程顥、程頤、朱熹等一大批思想大家。
在歷史進程中,雖然儒家思想長期居于主導地位,但始終同其他學說和而不同,既對立又統一,既相互競爭又相互借鑒。這些思想學說與時遷移、應物變化,順應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時代前進的要求而不斷發展更新,具有長久的生命力。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中華思想文化長期發展演進的歷史態勢和基本規律,也是繼續推動中華思想文化繁榮發展必須堅持的基本方針。
包納多種宗教和諧并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宗教的發展規律在于‘和’”。
中國是多種宗教并存的國家,既有本土道教,也有外來的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等,形成了各種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諧格局。從歷史上看,中華文明包容和接納各種不同宗教。一方面,承認不同宗教信仰的存在,允許宗教的健康活動與發展,發揮宗教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著力引導宗教同中國社會相適應、同中華文化相融合,積極促進宗教本土化。比如,佛教產生于古代印度,但傳入中國后,經過長期演化,佛教同中國儒家、道家文化融合發展,形成了獨特的佛教理論。
包懷各國文明協和萬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協和萬邦’的寬廣胸懷,自信而又大度地開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
中華文明是開放的體系。《尚書·堯典》記載了帝堯時代“協和萬邦”的情境。公元前一百多年,中國就開始開辟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漢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中國船隊到達印度和斯里蘭卡進行物品交換。唐代對外交流非常活躍,通使交好的國家多達七十多個。宋朝積極開辟海外貿易,對經濟發展起到巨大推動作用。元朝打通了歐亞大陸的直接聯系,頒布一系列鼓勵對外貿易的政策。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七次遠洋航海,一直抵達非洲。明末清初,中國人積極學習現代科技知識,歐洲的天文學、醫學、數學等知識紛紛傳入中國。
近現代以來,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更是頻繁展開。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同中華文明深度融合,以真理之光激發中華文明新的生命力。中外文明交流交融極大促進中華文化遠播世界,也極大促進各國文化和物產傳入中國。天下一家、協和萬邦的思想理念,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元素,深刻體現了中國人的宇宙觀和天下觀,展現了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兼收并蓄、開放包容的大格局和大胸懷。
“容”的智慧
對待不同民族、思想、宗教信仰和國家文明,中華文明善于在尊重差異性、多元性基礎上,化解沖突、凝聚共識、實現融合,具有“容”的高超智慧。
平等相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明是平等的,人類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鑒的前提。”
包容的前提是平等,是相關各方在相同的地位上彼此尊重、平等相待。中華傳統文化中蘊含了豐富的平等思想。例如,老子的“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孔子提倡“有教無類”,佛家強調“眾生平等”,等等。
從中華民族融合發展看,中華民族之所以能結成民族統一體,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正是因為在民族平等尊重基礎上實現了民族團結互助,各民族共同創造國家歷史、共同抵御外部風險。
從不同文明來看,各種人類文明在價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人類文明發展歷史表明,認為自己的人種和文明高人一等,執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認識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災難性的。正是由于秉持平等、謙虛、尊重的態度對待其他文明,吸收借鑒不同文明成果,中華文明始終在兼收并蓄中歷久彌新。
交流互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
在平等尊重基礎上進行相互交流、互學互鑒,是實現包容和融合的根本途徑。人類歷史正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鑒、融合的宏偉畫卷。《論語》開篇提出:“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深刻反映出中華民族熱愛學習、善于交往、倡導交流的文明品格。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發展史充分說明,無論是物種、技術,還是資源、人群,甚至于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斷傳播、交流、互動中得以發展進步的。
在長期演化過程中,中華文明從與其他文明的交流中獲得豐富營養,也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重要貢獻。絲綢之路的開辟,遣隋遣唐使大批來華,法顯、玄奘西行取經,鄭和七下遠洋,等等,都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生動事例。
學習借鑒外界文明,要秉持兩個態度:既要積極學習外界文明的長處,堅持取長補短、擇善而從;也要從本國本民族的實際出發,堅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
求同存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明相處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
“和羹之美,在于合異。”文明交流交融最關鍵的,是處理好不同文明之間的差異。“物之不齊,物之情也。”差異性、多樣性是人類文明的基本特征和內在屬性。
如何對待和處理差異?中華文明強調求同存異,把握好同與異、我與他、一與多之間的關系。一方面是求同。善于在差異性中尋求共同性、一致性,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人類文明在本質屬性上是共通的,“每一種文明都是美的結晶,都彰顯著創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從這個意義講,文明本沒有沖突。
另一方面是存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異,也是伙伴。”在尋求一致的同時要承認不同,充分尊重多樣性,充分認識到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獨特性,理性處理文明的差異,堅持包容和存異的態度。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入國問禁”“入鄉隨俗”等,就深刻反映了中國人求同存異的品格和智慧。
和合共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和衷共濟、和合共生是中華民族的歷史基因,也是東方文明的精髓。”
不同文明交流互鑒,堅持求同存異、取長補短,最終是要實現和諧共處、和合共生。《禮記·中庸》提出“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深刻體現了中華文明追求和合共生的道理。
人類文明發展史表明,推動人類文明的繁盛和進步,必須讓不同類型文明和諧相處、相得益彰、同放異彩,共同編織出斑斕絢麗的圖畫。追求和合共生,要建立“命運與共”意識,認識到人類是一個整體,地球是一個家園,面對共同挑戰,任何人、任何國家、任何文明都無法獨善其身;要形成“天下一家”觀念,每個國家和民族謀求自身發展,都應秉持團結合作、共同發展的理念,走共建共享共贏之路;要弘揚“利己達人”精神,走在前面的國家應該真心幫助其他國家發展,既要讓本國文明充滿勃勃生機,又要為他國文明發展創造條件。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三大全球倡議”,彰顯寬廣的全球視野和強烈的使命擔當,為應對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提供了中國方案、貢獻了中國智慧,充分展現了當代中國謀求和合共生的大格局大智慧。
進一步激發中華文明的包容特性
“包”和“容”是辯證統一的。中華文明以其深厚底蘊,兼具胸懷與智慧,實現“包”與“容”統一,在長期歷史積淀中彰顯出鮮明的包容特性。包容特性對中華民族長時間的生存、發展和繁榮發揮巨大作用,塑造了中華文明立于世界文明之林的獨特形象和氣質。進一步激發中華文明的包容特性,要堅持以我為主、貫通古今、融通中外,更加積極主動吸收借鑒古今中外一切優秀文明成果,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以我為主,堅守中華文明的立場和自信。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充滿自信的文明,才會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時包容、借鑒、吸收各種不同文明。”
中華文明歷經數千年而綿延不絕、迭遭憂患而經久不衰,這是人類文明的奇跡,也是我們自信的底氣。獨立自主是中華民族精神之魂,為中華文明的發展繁榮提供強大力量。激發中華文明的包容特性,首先要自信自立,堅守中華文明的立場,鞏固中華文明的主體性,做到精神上、心態上的獨立自主。堅持以我為主,牢牢扎根本國土壤,始終站在中華文明立場上看待、審視、包容一切文明,立足中國自身歷史、現實、需要去吸收借鑒有助于中華文明發展的優秀成果。
貫通古今,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處理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的關系,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激發中華文明的包容特性,必須貫通古今,充分發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庫和富礦,充分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關鍵是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使傳統文化與現實文化相融相通,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創造性轉化,就是按照時代特點和要求,對那些至今仍有借鑒價值的內涵和陳舊的表現形式加以改造,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創新性發展,就是按照時代進步,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加以補充、拓展、完善,增強其影響力和感召力。
融通中外,廣泛吸收借鑒世界優秀文明成果。人類創造的各種文明都是勞動和智慧的結晶,每種文明都有其獨特魅力,都是人類的精神瑰寶,都有可取之處。
中華文明如此精彩紛呈、博大精深,得益于不斷同外界不同文明交流交融、積極吸納融合其他文明成果。激發中華文明的包容特性,必須融通中外,更加積極主動地吸收世界各國優秀文明成果,在“人類知識總和”中汲取養分,做到兼收并蓄、博采眾長。要加強同其他文明的對話、交流、合作,豐富交流內容,拓展合作渠道,保持開放的、虛心的態度,廣泛地學習借鑒。
同時,要積極推動中華文明走向世界,既促進外來文化本土化,又推動中華文化國際化,使中華文明在同世界深度互動、向世界深度開放中持續繁榮發展、永葆生機活力。 (文丨吁帥彪 作者單位: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瞭望》2024年第12期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