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推薦
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
你們《關于報請審批〈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的請示》收悉。現批復如下:
一、同意《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以下簡稱《總體規劃》)。《總體規劃》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緊密對接“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立足京津冀協同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注重長遠發展,注重減量集約,注重生態保護,注重多規合一,符合北京市實際情況和發展要求,對于促進首都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總體規劃》的理念、重點、方法都有新突破,對全國其他大城市有示范作用。
二、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北京城市的規劃發展建設,要深刻把握好“都”與“城”、“舍”與“得”、疏解與提升、“一核”與“兩翼”的關系,履行為中央黨政軍領導機關工作服務,為國家國際交往服務,為科技和教育發展服務,為改善人民群眾生活服務的基本職責。要在《總體規劃》的指導下,明確首都發展要義,堅持首善標準,著力優化提升首都功能,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做到服務保障能力與城市戰略定位相適應,人口資源環境與城市戰略定位相協調,城市布局與城市戰略定位相一致,建設偉大社會主義祖國的首都、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國首都、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
三、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堅持把政治中心安全保障放在突出位置,嚴格中心城區建筑高度管控,治理安全隱患,確保中央政務環境安全優良。抓實抓好文化中心建設,做好首都文化這篇大文章,精心保護好歷史文化金名片,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首都精神文明建設,提升文化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前瞻性謀劃好國際交往中心建設,適應重大國事活動常態化,健全重大國事活動服務保障長效機制,加強國際交往重要設施和能力建設。大力加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更加注重依靠科技、金融、文化創意等服務業及集成電路、新能源等高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支撐引領經濟發展,聚焦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創新型產業集群和“中國制造2025”創新引領示范區建設,發揮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作用,構筑北京發展新高地。
四、優化城市功能和空間布局。堅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為提升首都功能、提升發展水平騰出空間。突出把握首都發展、減量集約、創新驅動、改善民生的要求,根據市域內不同地區功能定位和資源環境條件,形成“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的城市空間布局,促進主副結合發展、內外聯動發展、南北均衡發展、山區和平原地區互補發展。要堅持疏解整治促提升,堅決拆除違法建設,加強對疏解騰退空間利用的引導,注重騰籠換鳥、留白增綠。要加強城鄉統籌,在市域范圍內實行城鄉統一規劃管理,構建和諧共生的城鄉關系,全面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五、嚴格控制城市規模。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硬約束,切實減重、減負、減量發展,實施人口規模、建設規模雙控,倒逼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城市功能優化調整。到2020年,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2020年以后長期穩定在這一水平;城鄉建設用地規模減少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2035年減少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要嚴守人口總量上限、生態控制線、城市開發邊界三條紅線,劃定并嚴守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切實保護好生態涵養區。加強首都水資源保障,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強化節水和水資源保護,確保首都水安全。
六、科學配置資源要素,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壓縮生產空間規模,提高產業用地利用效率,適度提高居住用地及其配套用地比重,形成城鄉職住用地合理比例,促進職住均衡發展。推進教育、文化、體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均衡布局,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實現城鄉“一刻鐘社區服務圈”全覆蓋。優先保護好生態環境,大幅提高生態規模與質量,加強淺山區生態修復與違法違規占地建房治理,提高平原地區森林覆蓋率。推進城市修補和生態修復,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
七、做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城市特色風貌塑造。構建涵蓋老城、中心城區、市域和京津冀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體系。加強老城和“三山五園”整體保護,老城不能再拆,通過騰退、恢復性修建,做到應保盡保。推進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建設。加強對世界遺產、歷史文化街區、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筑和工業遺產、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的保護,凸顯北京歷史文化整體價值,塑造首都風范、古都風韻、時代風貌的城市特色。重視城市復興,加強城市設計和風貌管控,建設高品質、人性化的公共空間,保持城市建筑風格的基調與多元化,打造首都建設的精品力作。
八、著力治理“大城市病”,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堅持公共交通優先戰略,提升城市公共交通供給能力和服務水平,加強交通需求管理,鼓勵綠色出行,標本兼治緩解交通擁堵,促進交通與城市協調發展。加強需求端管控,加大住宅供地力度,完善購租并舉的住房體系,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努力實現人民群眾住有所居。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著力攻堅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全面改善環境質量。加快海綿城市建設,構建國際一流、城鄉一體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
九、高水平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以創造歷史、追求藝術的精神,以最先進的理念、最高的標準、最好的質量推進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著力打造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示范區、新型城鎮化示范區和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范區。突出水城共融、藍綠交織、文化傳承的城市特色,構建“一帶、一軸、多組團”的城市空間結構。有序推進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帶動中心城區功能和人口疏解。
十、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發揮北京的輻射帶動作用,打造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全方位對接支持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建立便捷高效的交通聯系,支持中關村科技創新資源有序轉移、共享聚集,推動部分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合作。與河北共同籌辦好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促進區域整體發展水平提升。聚焦重點領域,優化區域交通體系,推進交通互聯互通,疏解過境交通;建設好北京新機場,打造區域世界級機場群;深化聯防聯控機制,加大區域環境治理力度;加強產業協作和轉移,構建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加強與天津、河北交界地區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管控,嚴控人口規模和城鎮開發強度,防止城鎮貼邊連片發展。
十一、加強首都安全保障。切實加強對軍事設施和要害機關的保護工作,推動軍民融合發展。加強人防設施規劃建設,與城市基礎設施相結合,實現軍民兼用。高度重視城市公共安全,建立健全包括消防、防洪、防澇、防震等超大城市綜合防災體系,加強城市安全風險防控,增強抵御自然災害、處置突發事件、危機管理能力,提高城市韌性,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安全、更放心。
十二、健全城市管理體制。創新城市治理方式,加強精細化管理,在精治、共治、法治上下功夫。既管好主干道、大街區,又治理好每個社區、每條小街小巷小胡同。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城市治理,注重運用法規、制度、標準管理城市。創新體制機制,推動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轉變,構建權責明晰、服務為先、管理優化、執法規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體制,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十三、堅決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總體規劃》是北京市城市發展、建設、管理的基本依據,必須嚴格執行,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隨意修改、違規變更。北京市委、市政府要堅持一張藍圖干到底,以釘釘子精神抓好規劃的組織實施,明確建設重點和時序,抓緊深化編制有關專項規劃、功能區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分解落實規劃目標、指標和任務要求,切實發揮規劃的戰略引領和剛性管控作用。健全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法規,建立城市體檢評估機制,完善規劃公開制度,加強規劃實施的監督考核問責。要調動各方面參與和監督規劃實施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駐北京市的黨政軍單位要帶頭遵守《總體規劃》,支持北京市工作,共同努力把首都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要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加強對《總體規劃》實施工作的監督檢查。
《總體規劃》執行中遇有重大事項,要及時向黨中央、國務院請示報告。
中共中央
國務院
2017年9月13日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
你們《關于報請審批〈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的請示》收悉。現批復如下:
一、同意《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以下簡稱《總體規劃》)。《總體規劃》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緊密對接“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立足京津冀協同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注重長遠發展,注重減量集約,注重生態保護,注重多規合一,符合北京市實際情況和發展要求,對于促進首都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總體規劃》的理念、重點、方法都有新突破,對全國其他大城市有示范作用。
二、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北京城市的規劃發展建設,要深刻把握好“都”與“城”、“舍”與“得”、疏解與提升、“一核”與“兩翼”的關系,履行為中央黨政軍領導機關工作服務,為國家國際交往服務,為科技和教育發展服務,為改善人民群眾生活服務的基本職責。要在《總體規劃》的指導下,明確首都發展要義,堅持首善標準,著力優化提升首都功能,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做到服務保障能力與城市戰略定位相適應,人口資源環境與城市戰略定位相協調,城市布局與城市戰略定位相一致,建設偉大社會主義祖國的首都、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國首都、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
三、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堅持把政治中心安全保障放在突出位置,嚴格中心城區建筑高度管控,治理安全隱患,確保中央政務環境安全優良。抓實抓好文化中心建設,做好首都文化這篇大文章,精心保護好歷史文化金名片,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首都精神文明建設,提升文化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前瞻性謀劃好國際交往中心建設,適應重大國事活動常態化,健全重大國事活動服務保障長效機制,加強國際交往重要設施和能力建設。大力加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更加注重依靠科技、金融、文化創意等服務業及集成電路、新能源等高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支撐引領經濟發展,聚焦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創新型產業集群和“中國制造2025”創新引領示范區建設,發揮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作用,構筑北京發展新高地。
四、優化城市功能和空間布局。堅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為提升首都功能、提升發展水平騰出空間。突出把握首都發展、減量集約、創新驅動、改善民生的要求,根據市域內不同地區功能定位和資源環境條件,形成“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的城市空間布局,促進主副結合發展、內外聯動發展、南北均衡發展、山區和平原地區互補發展。要堅持疏解整治促提升,堅決拆除違法建設,加強對疏解騰退空間利用的引導,注重騰籠換鳥、留白增綠。要加強城鄉統籌,在市域范圍內實行城鄉統一規劃管理,構建和諧共生的城鄉關系,全面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五、嚴格控制城市規模。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硬約束,切實減重、減負、減量發展,實施人口規模、建設規模雙控,倒逼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城市功能優化調整。到2020年,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2020年以后長期穩定在這一水平;城鄉建設用地規模減少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2035年減少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要嚴守人口總量上限、生態控制線、城市開發邊界三條紅線,劃定并嚴守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切實保護好生態涵養區。加強首都水資源保障,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強化節水和水資源保護,確保首都水安全。
六、科學配置資源要素,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壓縮生產空間規模,提高產業用地利用效率,適度提高居住用地及其配套用地比重,形成城鄉職住用地合理比例,促進職住均衡發展。推進教育、文化、體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均衡布局,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實現城鄉“一刻鐘社區服務圈”全覆蓋。優先保護好生態環境,大幅提高生態規模與質量,加強淺山區生態修復與違法違規占地建房治理,提高平原地區森林覆蓋率。推進城市修補和生態修復,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
七、做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城市特色風貌塑造。構建涵蓋老城、中心城區、市域和京津冀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體系。加強老城和“三山五園”整體保護,老城不能再拆,通過騰退、恢復性修建,做到應保盡保。推進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建設。加強對世界遺產、歷史文化街區、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筑和工業遺產、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的保護,凸顯北京歷史文化整體價值,塑造首都風范、古都風韻、時代風貌的城市特色。重視城市復興,加強城市設計和風貌管控,建設高品質、人性化的公共空間,保持城市建筑風格的基調與多元化,打造首都建設的精品力作。
八、著力治理“大城市病”,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堅持公共交通優先戰略,提升城市公共交通供給能力和服務水平,加強交通需求管理,鼓勵綠色出行,標本兼治緩解交通擁堵,促進交通與城市協調發展。加強需求端管控,加大住宅供地力度,完善購租并舉的住房體系,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努力實現人民群眾住有所居。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著力攻堅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全面改善環境質量。加快海綿城市建設,構建國際一流、城鄉一體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
九、高水平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以創造歷史、追求藝術的精神,以最先進的理念、最高的標準、最好的質量推進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著力打造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示范區、新型城鎮化示范區和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范區。突出水城共融、藍綠交織、文化傳承的城市特色,構建“一帶、一軸、多組團”的城市空間結構。有序推進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帶動中心城區功能和人口疏解。
十、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發揮北京的輻射帶動作用,打造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全方位對接支持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建立便捷高效的交通聯系,支持中關村科技創新資源有序轉移、共享聚集,推動部分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合作。與河北共同籌辦好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促進區域整體發展水平提升。聚焦重點領域,優化區域交通體系,推進交通互聯互通,疏解過境交通;建設好北京新機場,打造區域世界級機場群;深化聯防聯控機制,加大區域環境治理力度;加強產業協作和轉移,構建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加強與天津、河北交界地區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管控,嚴控人口規模和城鎮開發強度,防止城鎮貼邊連片發展。
十一、加強首都安全保障。切實加強對軍事設施和要害機關的保護工作,推動軍民融合發展。加強人防設施規劃建設,與城市基礎設施相結合,實現軍民兼用。高度重視城市公共安全,建立健全包括消防、防洪、防澇、防震等超大城市綜合防災體系,加強城市安全風險防控,增強抵御自然災害、處置突發事件、危機管理能力,提高城市韌性,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安全、更放心。
十二、健全城市管理體制。創新城市治理方式,加強精細化管理,在精治、共治、法治上下功夫。既管好主干道、大街區,又治理好每個社區、每條小街小巷小胡同。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城市治理,注重運用法規、制度、標準管理城市。創新體制機制,推動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轉變,構建權責明晰、服務為先、管理優化、執法規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體制,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十三、堅決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總體規劃》是北京市城市發展、建設、管理的基本依據,必須嚴格執行,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隨意修改、違規變更。北京市委、市政府要堅持一張藍圖干到底,以釘釘子精神抓好規劃的組織實施,明確建設重點和時序,抓緊深化編制有關專項規劃、功能區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分解落實規劃目標、指標和任務要求,切實發揮規劃的戰略引領和剛性管控作用。健全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法規,建立城市體檢評估機制,完善規劃公開制度,加強規劃實施的監督考核問責。要調動各方面參與和監督規劃實施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駐北京市的黨政軍單位要帶頭遵守《總體規劃》,支持北京市工作,共同努力把首都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要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加強對《總體規劃》實施工作的監督檢查。
《總體規劃》執行中遇有重大事項,要及時向黨中央、國務院請示報告。
中共中央
國務院
2017年9月13日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