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推薦
六中全會系列解讀五
批評和自我批評——習近平治黨方略的“良藥”與“武器”
新華網 張道營
【學習進行時】批評和自我批評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之一,習近平將其喻為治黨的“良藥”“武器”。十八屆六中全會公報及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均提及了批評和自我批評。新華網《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六中全會系列解讀之五《批評和自我批評——習近平治黨方略的“良藥”與“武器”》,為您解讀。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于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作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讓批評和自我批評成為黨內生活的常態
在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方略中,批評和自我批評占有重要地位,被喻為“良藥”“武器”。
“黨內政治生活質量在相當程度上取決于這個武器用得怎么樣”“要讓批評和自我批評成為黨內生活的常態,成為每個黨員、干部的必修課”。十八屆六中全會再次強調了堅持批評和自我批評的重要性。全會公報指出,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強身治病、保持肌體健康的銳利武器,也是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必須堅持不懈把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用好。
全面從嚴治黨是加強黨的建設的必然要求,一個運轉良好的政黨要有自我凈化能力,要有不斷增強免疫力、不斷自我提高的能力。中國共產黨素來有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優良傳統,黨之所以偉大,不在于從來不犯錯誤,而在于具有批評和自我批評的自覺,具有自我糾錯的能力。
新形勢下,黨面臨的任務及情況發生了變化,但堅持批評和自我批評的要求卻絲毫未變。對照1980年制定的《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全會通過的《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對批評和自我批評在繼承的基礎上又有所突破,不僅單列一章,還出現了一些新提法、新要求。比如,“決不能把自我批評變成自我表揚、把相互批評變成相互吹捧”“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必須帶頭從諫如流、敢于直言”。
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內監督,都是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建設十分重要的課題,批評和自我批評自然也成為黨內監督的重頭戲。《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有12處提到“批評”,分布于總則(第一章)、黨委(黨組)的監督(第三章)、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的監督(第五章)、黨內監督和外部監督相結合(第六章)中,是進行黨內監督的強有力抓手。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于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這是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云山、王岐山、張高麗等在主席臺上。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如何用好這個“銳利武器”
“批評和自我批評是一劑良藥,是對同志、對自己的真正愛護。”然而,批評和自我批評這一武器在黨內政治生活中有“生銹”“鈍化”現象,習近平對此有清醒認識。他將批評和自我批評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概括為“自我批評難,相互批評更難”。并且深刻指出,“難就難在為人情所困、為利益所惑,怕結怨樹敵、怕引火燒身,說到底還是私心雜念作怪,缺乏黨性和擔當!
直面問題,敢于擔當是共產黨人的品格。習近平就如何正確對待批評和自我批評提出明確要求:對自己的缺點錯誤,要敢于正視、主動改正。對別人的缺點錯誤,要敢于指出、幫助改進。對同志的提醒批評,要聞過則喜、虛心接受。自我批評要一日三省,相互批評要隨時隨地,不要等小毛病發展成大問題再提。
批評和自我批評不是亂批一通,也不是不痛不癢,而有一定的章法,有相應的要求。習近平開出的“藥方”是,批評和自我批評要“指名道姓講問題、提意見、論危害”,要有“辣味”,讓每個黨員干部都能紅紅臉、出出汗,防止批評和自我批評蜻蜓點水、避實就虛、避重就輕、一團和氣。
十八屆六中全會對批評和自我批評提出了新要求,要“講黨性不講私情、講真理不講面子”“批評必須出于公心,不主觀武斷,不發泄私憤”。
領導干部是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焦點
在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和實踐中,習近平一直緊緊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不放松。在批評和自我批評上對領導干部也“高看一眼”,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與要求。
《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規定,“黨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對各種不同意見都必須聽取,鼓勵下級反映真實情況” ,這就讓少做少說、明哲保身,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所謂官場哲學毫無立足之地。要求“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必須帶頭從諫如流、敢于直言”,這就可以起到以上率下、樹立榜樣的“領頭雁”“排頭兵”作用,“以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示范行動引導黨員、干部打消自我批評怕丟面子、批評上級怕穿小鞋、批評同級怕傷和氣、批評下級怕丟選票等思想顧慮”。
“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弊鳛橐粋有責任、有擔當、有執政自覺的政黨,作為一名常懷為民服務之心的中共黨員,有錯不可怕,貴在見錯能改。
《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數次提及領導干部在批評和自我批評中的“特殊地位”,“黨的領導干部應當經常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敢于正視、深刻剖析、主動改正自己的缺點錯誤;對同志的缺點錯誤應當敢于指出,幫助改進”“民主生活會重在解決突出問題,領導干部應當在會上把群眾反映、巡視反饋、組織約談函詢的問題說清楚、談透徹,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提出整改措施,接受組織監督”。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領導干部是關鍵中的關鍵,也就必然成為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焦點。
“對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我們要大膽使用、經常使用、用夠用好,使之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自覺、一種責任,使這個武器越用越靈、越用越有效果!鳖I導干部更要深刻領會、熟練掌握習近平屢次提及的這個“銳利武器”,切莫讓其“生銹”“鈍化”。
相關閱讀
六中全會系列解讀一:把制度的籠子扎得更緊——從六中全會公報看習近平的治黨思路
六中全會系列解讀二:兩份文件 同一使命——習近平“制度治黨”的重要安排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六中全會系列解讀五
批評和自我批評——習近平治黨方略的“良藥”與“武器”
新華網 張道營
【學習進行時】批評和自我批評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之一,習近平將其喻為治黨的“良藥”“武器”。十八屆六中全會公報及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均提及了批評和自我批評。新華網《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六中全會系列解讀之五《批評和自我批評——習近平治黨方略的“良藥”與“武器”》,為您解讀。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于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作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讓批評和自我批評成為黨內生活的常態
在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方略中,批評和自我批評占有重要地位,被喻為“良藥”“武器”。
“黨內政治生活質量在相當程度上取決于這個武器用得怎么樣”“要讓批評和自我批評成為黨內生活的常態,成為每個黨員、干部的必修課”。十八屆六中全會再次強調了堅持批評和自我批評的重要性。全會公報指出,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強身治病、保持肌體健康的銳利武器,也是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必須堅持不懈把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用好。
全面從嚴治黨是加強黨的建設的必然要求,一個運轉良好的政黨要有自我凈化能力,要有不斷增強免疫力、不斷自我提高的能力。中國共產黨素來有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優良傳統,黨之所以偉大,不在于從來不犯錯誤,而在于具有批評和自我批評的自覺,具有自我糾錯的能力。
新形勢下,黨面臨的任務及情況發生了變化,但堅持批評和自我批評的要求卻絲毫未變。對照1980年制定的《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全會通過的《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對批評和自我批評在繼承的基礎上又有所突破,不僅單列一章,還出現了一些新提法、新要求。比如,“決不能把自我批評變成自我表揚、把相互批評變成相互吹捧”“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必須帶頭從諫如流、敢于直言”。
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內監督,都是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建設十分重要的課題,批評和自我批評自然也成為黨內監督的重頭戲!吨袊伯a黨黨內監督條例》有12處提到“批評”,分布于總則(第一章)、黨委(黨組)的監督(第三章)、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的監督(第五章)、黨內監督和外部監督相結合(第六章)中,是進行黨內監督的強有力抓手。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于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這是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云山、王岐山、張高麗等在主席臺上。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如何用好這個“銳利武器”
“批評和自我批評是一劑良藥,是對同志、對自己的真正愛護!比欢u和自我批評這一武器在黨內政治生活中有“生銹”“鈍化”現象,習近平對此有清醒認識。他將批評和自我批評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概括為“自我批評難,相互批評更難”。并且深刻指出,“難就難在為人情所困、為利益所惑,怕結怨樹敵、怕引火燒身,說到底還是私心雜念作怪,缺乏黨性和擔當!
直面問題,敢于擔當是共產黨人的品格。習近平就如何正確對待批評和自我批評提出明確要求:對自己的缺點錯誤,要敢于正視、主動改正。對別人的缺點錯誤,要敢于指出、幫助改進。對同志的提醒批評,要聞過則喜、虛心接受。自我批評要一日三省,相互批評要隨時隨地,不要等小毛病發展成大問題再提。
批評和自我批評不是亂批一通,也不是不痛不癢,而有一定的章法,有相應的要求。習近平開出的“藥方”是,批評和自我批評要“指名道姓講問題、提意見、論危害”,要有“辣味”,讓每個黨員干部都能紅紅臉、出出汗,防止批評和自我批評蜻蜓點水、避實就虛、避重就輕、一團和氣。
十八屆六中全會對批評和自我批評提出了新要求,要“講黨性不講私情、講真理不講面子”“批評必須出于公心,不主觀武斷,不發泄私憤”。
領導干部是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焦點
在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和實踐中,習近平一直緊緊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不放松。在批評和自我批評上對領導干部也“高看一眼”,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與要求。
《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規定,“黨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對各種不同意見都必須聽取,鼓勵下級反映真實情況” ,這就讓少做少說、明哲保身,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所謂官場哲學毫無立足之地。要求“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必須帶頭從諫如流、敢于直言”,這就可以起到以上率下、樹立榜樣的“領頭雁”“排頭兵”作用,“以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示范行動引導黨員、干部打消自我批評怕丟面子、批評上級怕穿小鞋、批評同級怕傷和氣、批評下級怕丟選票等思想顧慮”。
“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弊鳛橐粋有責任、有擔當、有執政自覺的政黨,作為一名常懷為民服務之心的中共黨員,有錯不可怕,貴在見錯能改。
《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數次提及領導干部在批評和自我批評中的“特殊地位”,“黨的領導干部應當經常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敢于正視、深刻剖析、主動改正自己的缺點錯誤;對同志的缺點錯誤應當敢于指出,幫助改進”“民主生活會重在解決突出問題,領導干部應當在會上把群眾反映、巡視反饋、組織約談函詢的問題說清楚、談透徹,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提出整改措施,接受組織監督”。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領導干部是關鍵中的關鍵,也就必然成為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焦點。
“對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我們要大膽使用、經常使用、用夠用好,使之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自覺、一種責任,使這個武器越用越靈、越用越有效果!鳖I導干部更要深刻領會、熟練掌握習近平屢次提及的這個“銳利武器”,切莫讓其“生銹”“鈍化”。
相關閱讀
六中全會系列解讀一:把制度的籠子扎得更緊——從六中全會公報看習近平的治黨思路
六中全會系列解讀二:兩份文件 同一使命——習近平“制度治黨”的重要安排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