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推薦
中新網北京2月25日電(張尼)教育部前不久發文稱,要在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擇校沖動強烈的地方推行“多校劃片”。相對于早前的“單校劃片”來說,這樣的舉措能否有效遏制擇校熱?“天價”學區房是否有望借此機會“退燒”?教育公平又能否得以實現?這些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教育部發文推“多校劃片” 冀遏制擇校熱
教育部辦公廳前不久發布的《關于做好2016年城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在目前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擇校沖動強烈的地方,要根據實際情況,積極穩妥采取多校劃片。
多校劃片就是指一個小區對應多個學校。根據上述《通知》要求,多校劃片會將熱點小學、初中分散至每個片區,確保各片區之間大致均衡。在具體操作中,實行多校劃片的,應通過隨機派位方式分配熱點學校招生名額。派位未能進入熱點學校的學生,仍應就近安排至其他學校入學。
該消息一經發布便引發社會熱議。不過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梳理發現,“多校劃片”的概念并非首次提出。此前2015年11月,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一司司長王定華就曾表示,教育部正在考慮推行多校劃片。
在更早之前的2015年4月,教育部點名24個重點大城市100%的公辦小學、90%的公辦初中要實現劃片入學,熱點小學、初中的招生普遍推行多校劃片制度。這24個城市分別是: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沈陽、大連、長春、哈爾濱、南京、杭州、寧波、廈門、濟南、青島、武漢、廣州、深圳、成都、西安、福州、南昌、鄭州、長沙、貴陽。
以北京為例,據媒體報道,2015年,北京100%小學實現劃片就近入學,90%以上初中實現劃片入學,每所劃片入學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學方式確定。對擇校沖動強烈的區域,則采取“多校劃片”的方式,西城區和石景山區規定“有房家庭6年內只能協調1名兒童入學”,以期緩解“學區房”問題。
不過,受各種因素影響,一些地區尚未完全實施“多校劃片”。以優質教育資源高度集中的北京市海淀區為例,中新網記者日前致電海淀教委小招辦獲悉,目前該區很多地方的小學仍在實行“單校劃片”,而接下來是否全部落實“多校劃片”,還要等待具體政策出臺。
政策能否讓“天價”學區房“退燒”?
受擇校熱影響,學區房在市場上一直頗受追捧,價格一路飆升,一線城市更是如此。
有媒體早前報道,2015年北京學區房價格漲幅超全市的平均水平,深圳在政策利好的情況下,2015年中小學熱門片區的學區房價格累計漲幅高達50%以上。
日前,中新網記者走訪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地區的房地產中介時就發現,該地區學區房的價格上漲速度驚人。
“以中關村一小附近學區房為例,目前房屋售價已經在8.5到9萬每平方米,房價較去年普遍上漲,一套三居室的房子身價在一年內漲了100多萬。”該地區某房地產中介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說,目前中關村的房源十分緊張,業主只要誠心出售,出售信息一經掛出就會被搶購。
“優質小學是帶動房價迅速上漲的原因,以萬柳地區為例,早前的房屋售價大約在7到8萬每平方米,但因為中關村三小本部搬至該地區,目前房價已經漲到11萬每平方米。”
該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多校劃片”還未在該地區實施,即便實施恐怕很難撼動地區的整體房價,因為這一片區內集中了大量市重點或區重點中小學,整體房價都在7萬每平方米以上。
另一方面,“多校劃片”的消息似乎也并未完全打消家長們的擇校熱情。
家住北京的80后李欣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己正在為4歲大的女兒物色學區房,目前她和丈夫正籌劃著在海淀區上地地區購買一套房子,周邊學校質量仍是她首要考慮因素。
“即便實行了多校劃片,家長還是愿意購買好學校相對集中地區的房子,還是會抬高房價。” 李欣告訴記者,多校劃片后,她和丈夫的買房計劃的改變在于,以往是瞄準一個學校,現在要考慮周邊學校質量都不錯的地區。
擇校熱如何才能標本兼治?
此次教育部下發通知后,一方面,有人擔心“學區房白買了”,另一方面,也有人對這一政策是否能解決“擇校熱”提出質疑。
有網友就評論說,過去有學區房還能砸鍋賣鐵“拼房”搞到一個入校資格,沒了學區房只能靠“拼爹”,由于師資分配不平均,即使不再有學區房,家長還是會削尖腦袋往名校鉆。
對此,北京青年報24日刊載題為《實現教育公平關鍵不在“學區房”降溫》的評論文章提指出,“學區房”降溫并不絕對等同于教育公平。
文章指 ,從具體操作看,實行多校劃片將通過隨機派位方式分配熱點學校招生名額。但名校資格如何認定,小區所對應的名校和普通學校的比例如何安排,名額如何分配,這些問題無論怎么樣經過縝密的設計,由于牽涉到各方利益,本質上是個“零和游戲”,最終都難免會引發爭議。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指出,如果在實行多校劃片的同時,不縮小學區與學區之間,以及學區內部的學校之間的辦學質量、辦學條件差距,家長的擇校焦慮會依舊存在,擇校會演變為擇學區,而學區內的擇校暗流也會涌動。
他認為,義務教育均衡和就近入學的邏輯,應該是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引導居民自覺就近入學。但現在的治理邏輯是狠抓就近入學,即禁止學校跨區域招生和禁止居民跨區域選擇公辦學校,想以此倒逼義務教育均衡。但如果只治理“下游”,而不治理“上游”,最終還是會“決堤”。而且,多校劃片入學只是過渡措施,從就近入學看,今后還是要實行單校對口就近入學。
“在抓就近入學‘下游’的同時,必須爭分奪秒地疏通‘上游’,即調整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方式,加強對薄弱學校的建設,真正縮小學校之間的辦學質量和條件差異。”在熊丙奇看來,政府部門需要把抓均衡作為發展義務教育的首要責任,改變原有的“錦標主義”配置教育資源的方式,這樣才能起到標本兼治的作用。(完)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中新網北京2月25日電(張尼)教育部前不久發文稱,要在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擇校沖動強烈的地方推行“多校劃片”。相對于早前的“單校劃片”來說,這樣的舉措能否有效遏制擇校熱?“天價”學區房是否有望借此機會“退燒”?教育公平又能否得以實現?這些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教育部發文推“多校劃片” 冀遏制擇校熱
教育部辦公廳前不久發布的《關于做好2016年城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在目前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擇校沖動強烈的地方,要根據實際情況,積極穩妥采取多校劃片。
多校劃片就是指一個小區對應多個學校。根據上述《通知》要求,多校劃片會將熱點小學、初中分散至每個片區,確保各片區之間大致均衡。在具體操作中,實行多校劃片的,應通過隨機派位方式分配熱點學校招生名額。派位未能進入熱點學校的學生,仍應就近安排至其他學校入學。
該消息一經發布便引發社會熱議。不過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梳理發現,“多校劃片”的概念并非首次提出。此前2015年11月,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一司司長王定華就曾表示,教育部正在考慮推行多校劃片。
在更早之前的2015年4月,教育部點名24個重點大城市100%的公辦小學、90%的公辦初中要實現劃片入學,熱點小學、初中的招生普遍推行多校劃片制度。這24個城市分別是: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沈陽、大連、長春、哈爾濱、南京、杭州、寧波、廈門、濟南、青島、武漢、廣州、深圳、成都、西安、福州、南昌、鄭州、長沙、貴陽。
以北京為例,據媒體報道,2015年,北京100%小學實現劃片就近入學,90%以上初中實現劃片入學,每所劃片入學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學方式確定。對擇校沖動強烈的區域,則采取“多校劃片”的方式,西城區和石景山區規定“有房家庭6年內只能協調1名兒童入學”,以期緩解“學區房”問題。
不過,受各種因素影響,一些地區尚未完全實施“多校劃片”。以優質教育資源高度集中的北京市海淀區為例,中新網記者日前致電海淀教委小招辦獲悉,目前該區很多地方的小學仍在實行“單校劃片”,而接下來是否全部落實“多校劃片”,還要等待具體政策出臺。
政策能否讓“天價”學區房“退燒”?
受擇校熱影響,學區房在市場上一直頗受追捧,價格一路飆升,一線城市更是如此。
有媒體早前報道,2015年北京學區房價格漲幅超全市的平均水平,深圳在政策利好的情況下,2015年中小學熱門片區的學區房價格累計漲幅高達50%以上。
日前,中新網記者走訪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地區的房地產中介時就發現,該地區學區房的價格上漲速度驚人。
“以中關村一小附近學區房為例,目前房屋售價已經在8.5到9萬每平方米,房價較去年普遍上漲,一套三居室的房子身價在一年內漲了100多萬。”該地區某房地產中介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說,目前中關村的房源十分緊張,業主只要誠心出售,出售信息一經掛出就會被搶購。
“優質小學是帶動房價迅速上漲的原因,以萬柳地區為例,早前的房屋售價大約在7到8萬每平方米,但因為中關村三小本部搬至該地區,目前房價已經漲到11萬每平方米。”
該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多校劃片”還未在該地區實施,即便實施恐怕很難撼動地區的整體房價,因為這一片區內集中了大量市重點或區重點中小學,整體房價都在7萬每平方米以上。
另一方面,“多校劃片”的消息似乎也并未完全打消家長們的擇校熱情。
家住北京的80后李欣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己正在為4歲大的女兒物色學區房,目前她和丈夫正籌劃著在海淀區上地地區購買一套房子,周邊學校質量仍是她首要考慮因素。
“即便實行了多校劃片,家長還是愿意購買好學校相對集中地區的房子,還是會抬高房價。” 李欣告訴記者,多校劃片后,她和丈夫的買房計劃的改變在于,以往是瞄準一個學校,現在要考慮周邊學校質量都不錯的地區。
擇校熱如何才能標本兼治?
此次教育部下發通知后,一方面,有人擔心“學區房白買了”,另一方面,也有人對這一政策是否能解決“擇校熱”提出質疑。
有網友就評論說,過去有學區房還能砸鍋賣鐵“拼房”搞到一個入校資格,沒了學區房只能靠“拼爹”,由于師資分配不平均,即使不再有學區房,家長還是會削尖腦袋往名校鉆。
對此,北京青年報24日刊載題為《實現教育公平關鍵不在“學區房”降溫》的評論文章提指出,“學區房”降溫并不絕對等同于教育公平。
文章指 ,從具體操作看,實行多校劃片將通過隨機派位方式分配熱點學校招生名額。但名校資格如何認定,小區所對應的名校和普通學校的比例如何安排,名額如何分配,這些問題無論怎么樣經過縝密的設計,由于牽涉到各方利益,本質上是個“零和游戲”,最終都難免會引發爭議。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指出,如果在實行多校劃片的同時,不縮小學區與學區之間,以及學區內部的學校之間的辦學質量、辦學條件差距,家長的擇校焦慮會依舊存在,擇校會演變為擇學區,而學區內的擇校暗流也會涌動。
他認為,義務教育均衡和就近入學的邏輯,應該是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引導居民自覺就近入學。但現在的治理邏輯是狠抓就近入學,即禁止學校跨區域招生和禁止居民跨區域選擇公辦學校,想以此倒逼義務教育均衡。但如果只治理“下游”,而不治理“上游”,最終還是會“決堤”。而且,多校劃片入學只是過渡措施,從就近入學看,今后還是要實行單校對口就近入學。
“在抓就近入學‘下游’的同時,必須爭分奪秒地疏通‘上游’,即調整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方式,加強對薄弱學校的建設,真正縮小學校之間的辦學質量和條件差異。”在熊丙奇看來,政府部門需要把抓均衡作為發展義務教育的首要責任,改變原有的“錦標主義”配置教育資源的方式,這樣才能起到標本兼治的作用。(完)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