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推薦
近日,北京林業大學教師施兵“找茬”大學英語教材一事引發廣泛關注。無意間發現一本大學英語教材的錯誤,使得他開始了歷時兩年對大學英語教材的“找茬”歷程。通過查閱100多本教材和資料,他撰寫了一份近30頁的《大學英語教材質量分析報告》直諫教育部。
昨天,記者從教育部獲悉,有關出版社對查證屬實的問題,采取措施進行更正或將在教材的修訂改版過程中更正。教育部將對高校教材建設與教材質量提出明確要求。
□事件經過
教師給30余本教材“挑錯”
2009年從北京外國語大學博士畢業后,施兵來到北京林業大學工作,從事大學英語教學。
兩年前,他在圖書館看書時,偶然發現一本英語讀物有語言錯誤,當時并未在意,后來他關注一些國家十一五、十二五規劃教材、教育部推薦教材、教育部教學改革試點教材,錯誤仍在。經過半年的考證后,他認為“問題非常嚴重”。
震驚之余,他開始有針對性地搜集教材,通過圖書館和書店多方面“取材”,系統地“找茬”大學英語教材。“教材中的不少錯誤都是在課堂上學生容易混淆的知識點。教育部明確規定,大學英語這門課就是要教如何正確使用語言,如果教語言學習的教材本身出現這么多問題,是很不應該的,教材是起示范作用的,必須非常規范”,施兵稱,到2014下半年,他找出了10套教材的問題,這讓他認為有必要將其形成調研報告,并引起教育主管部門的重視。從2014年起,他一共查閱了100多本教材和資料,發現問題教材達30多本。
今年5月和9月,他將自己歷時兩年單獨完成的近30頁的《大學英語教材質量分析報告》分別遞交給了教育部和中紀委。在這份報告中,施兵明確指出了教材中存在的語言錯誤和非語言錯誤。他說,書有差錯率沒錯,但作為教材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語言錯誤,因為教材本身就是教學生學語言。
在這些出錯教材中,包括南京師范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山東師范大學等高校的教材,施兵甚至也指出了自己所在的北京林業大學英語教材中存在的多處錯誤。
他介紹說,2014年,他所在的北京林業大學承接了教育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示范點項目,一套教材共三本書,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這套教材出現了大量的錯誤,其中《西方文化讀本》《中國古代社會與文化》《中國當代社會與文化》各類錯誤竟然累計超過100個。
□官方回應
將對教材質量提明確要求
針對此事,教育部高教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5月29日、6月16日,他們收到了北京林業大學施兵老師寫給教育部大學英語指導委員會的信件及《大學英語教材質量分析報告》后,高度重視,于6月17日將核查措施回復施兵老師,并在6月18日向涉及的9家出版社發去了《關于請協助調查相關教材問題的函》,要求相關出版社協助調查,并將調查情況以書面形式反饋我司,請各出版社提出書面整改方案,并在教材修訂版中予以及時更正。同時,將施兵老師信件及材料轉交大學英語教學指導委員會。
目前已有8家出版社回函,均表示對協查函所涉及的問題進行了核查,另外一家表示正在對涉及的問題查證并處理。有關出版社對查證屬實的問題,采取措施進行更正或將在教材的修訂改版過程中更正,并表示將嚴格按照《出版管理條例》、《圖書質量管理規定》、《圖書質量保障體系》和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狠抓出版物質量。
該負責人還表示,目前教材已經市場化了,在選擇什么樣的教材上,學校是有自主權,可以自己把控的。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教材建設、選用與管理的指導意見,將對高校教材建設與教材質量提出明確要求。
此前,教育部高教司在回復施兵時表示,在指導意見里將對教材的質量問題進行規范,對于“什么樣的教師可以編教材”也會有指導意見,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編教材。
□業內觀點
細小錯誤不能說明水平差
業內人士表示,大學英語教材編寫的一般是由出版社發起,成立編委會,編委會的成員一般都是大學老師。一些比較有水平的出版社,一般都會反復與這些編委會的老師溝通,討論這個教材該如何編寫。基本都是老師編出一稿,編輯修改一稿。除了編者外,還會有一個外語教育方面的權威專家作為主編,也就是主審人,對教材的整體質量進行把關,在出版前也會由相應的編輯進行嚴格的校對、加工。
“出版一本質量比較高、使用范圍比較廣的教材,是一個持久的工程,起碼需要三年。不過,如果只是作為校本課程,半年或一年就可能做出來。”該人士表示,按照嚴格的出版標準來看,教材出現錯誤是不應該的,但即便是歐美出版的教材,也很難保證絲毫沒有錯誤,因為一個拼寫甚至一個標點符號不準確都能稱之為錯誤。但事實上,在行業內,只要沒有出現語法錯誤、常識性錯誤、邏輯不合理或者難度嚴重把握不準,比如第三冊難度明顯低于第二冊等情況,都不算是大失誤,一些細小的錯誤在所難免。如果只是出現了這些錯誤,只能說編教材的時候不夠認真,而不能說明編者的水平差。
“我對事不對人。雖然指出自己同事的錯誤也很尷尬,畢竟都在一起共事,低頭不見抬頭見,但是我認為大學應該是一個追求知識和真理的地方,必須要有人來做這件事。
出現這么多差錯,一方面是因為編者自身的英文水平不夠,出了錯誤自己意識不到。錯誤本可以避免,但編者懶得查字典和語法書,責任心不強。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教材編寫隊伍準入門檻過低,教材審定漫不經心。同時,在教材編著方面還存在一些“怪現象”,比如有名氣的教師找一幫學生甚至承包給他人編,自己只掛個名。我認為,這也是一定程度上的學術腐敗,應該引起足夠重視。
——北京林業大學教師施兵”京華時報記者張曉鴿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近日,北京林業大學教師施兵“找茬”大學英語教材一事引發廣泛關注。無意間發現一本大學英語教材的錯誤,使得他開始了歷時兩年對大學英語教材的“找茬”歷程。通過查閱100多本教材和資料,他撰寫了一份近30頁的《大學英語教材質量分析報告》直諫教育部。
昨天,記者從教育部獲悉,有關出版社對查證屬實的問題,采取措施進行更正或將在教材的修訂改版過程中更正。教育部將對高校教材建設與教材質量提出明確要求。
□事件經過
教師給30余本教材“挑錯”
2009年從北京外國語大學博士畢業后,施兵來到北京林業大學工作,從事大學英語教學。
兩年前,他在圖書館看書時,偶然發現一本英語讀物有語言錯誤,當時并未在意,后來他關注一些國家十一五、十二五規劃教材、教育部推薦教材、教育部教學改革試點教材,錯誤仍在。經過半年的考證后,他認為“問題非常嚴重”。
震驚之余,他開始有針對性地搜集教材,通過圖書館和書店多方面“取材”,系統地“找茬”大學英語教材。“教材中的不少錯誤都是在課堂上學生容易混淆的知識點。教育部明確規定,大學英語這門課就是要教如何正確使用語言,如果教語言學習的教材本身出現這么多問題,是很不應該的,教材是起示范作用的,必須非常規范”,施兵稱,到2014下半年,他找出了10套教材的問題,這讓他認為有必要將其形成調研報告,并引起教育主管部門的重視。從2014年起,他一共查閱了100多本教材和資料,發現問題教材達30多本。
今年5月和9月,他將自己歷時兩年單獨完成的近30頁的《大學英語教材質量分析報告》分別遞交給了教育部和中紀委。在這份報告中,施兵明確指出了教材中存在的語言錯誤和非語言錯誤。他說,書有差錯率沒錯,但作為教材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語言錯誤,因為教材本身就是教學生學語言。
在這些出錯教材中,包括南京師范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山東師范大學等高校的教材,施兵甚至也指出了自己所在的北京林業大學英語教材中存在的多處錯誤。
他介紹說,2014年,他所在的北京林業大學承接了教育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示范點項目,一套教材共三本書,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這套教材出現了大量的錯誤,其中《西方文化讀本》《中國古代社會與文化》《中國當代社會與文化》各類錯誤竟然累計超過100個。
□官方回應
將對教材質量提明確要求
針對此事,教育部高教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5月29日、6月16日,他們收到了北京林業大學施兵老師寫給教育部大學英語指導委員會的信件及《大學英語教材質量分析報告》后,高度重視,于6月17日將核查措施回復施兵老師,并在6月18日向涉及的9家出版社發去了《關于請協助調查相關教材問題的函》,要求相關出版社協助調查,并將調查情況以書面形式反饋我司,請各出版社提出書面整改方案,并在教材修訂版中予以及時更正。同時,將施兵老師信件及材料轉交大學英語教學指導委員會。
目前已有8家出版社回函,均表示對協查函所涉及的問題進行了核查,另外一家表示正在對涉及的問題查證并處理。有關出版社對查證屬實的問題,采取措施進行更正或將在教材的修訂改版過程中更正,并表示將嚴格按照《出版管理條例》、《圖書質量管理規定》、《圖書質量保障體系》和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狠抓出版物質量。
該負責人還表示,目前教材已經市場化了,在選擇什么樣的教材上,學校是有自主權,可以自己把控的。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教材建設、選用與管理的指導意見,將對高校教材建設與教材質量提出明確要求。
此前,教育部高教司在回復施兵時表示,在指導意見里將對教材的質量問題進行規范,對于“什么樣的教師可以編教材”也會有指導意見,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編教材。
□業內觀點
細小錯誤不能說明水平差
業內人士表示,大學英語教材編寫的一般是由出版社發起,成立編委會,編委會的成員一般都是大學老師。一些比較有水平的出版社,一般都會反復與這些編委會的老師溝通,討論這個教材該如何編寫。基本都是老師編出一稿,編輯修改一稿。除了編者外,還會有一個外語教育方面的權威專家作為主編,也就是主審人,對教材的整體質量進行把關,在出版前也會由相應的編輯進行嚴格的校對、加工。
“出版一本質量比較高、使用范圍比較廣的教材,是一個持久的工程,起碼需要三年。不過,如果只是作為校本課程,半年或一年就可能做出來。”該人士表示,按照嚴格的出版標準來看,教材出現錯誤是不應該的,但即便是歐美出版的教材,也很難保證絲毫沒有錯誤,因為一個拼寫甚至一個標點符號不準確都能稱之為錯誤。但事實上,在行業內,只要沒有出現語法錯誤、常識性錯誤、邏輯不合理或者難度嚴重把握不準,比如第三冊難度明顯低于第二冊等情況,都不算是大失誤,一些細小的錯誤在所難免。如果只是出現了這些錯誤,只能說編教材的時候不夠認真,而不能說明編者的水平差。
“我對事不對人。雖然指出自己同事的錯誤也很尷尬,畢竟都在一起共事,低頭不見抬頭見,但是我認為大學應該是一個追求知識和真理的地方,必須要有人來做這件事。
出現這么多差錯,一方面是因為編者自身的英文水平不夠,出了錯誤自己意識不到。錯誤本可以避免,但編者懶得查字典和語法書,責任心不強。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教材編寫隊伍準入門檻過低,教材審定漫不經心。同時,在教材編著方面還存在一些“怪現象”,比如有名氣的教師找一幫學生甚至承包給他人編,自己只掛個名。我認為,這也是一定程度上的學術腐敗,應該引起足夠重視。
——北京林業大學教師施兵”京華時報記者張曉鴿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