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推薦
人民網上海7月21日電(魏倩) 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下稱“匯改”)行至今日正好十年。2005年7月21日,人民銀行宣布進行匯率機制改革,實行以市場為基礎的、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jié)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這一舉措開啟了人民幣匯率市場化之路。截止到去年12月,人民幣對美元升值40.51%,實際有效匯率升值 51.04%。十年匯改,人民幣匯率從單邊升值到進入波動區(qū)間。
作為重要的價格機制,上海交大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教授朱寧告訴人民網記者,匯改對整個中國市場化進程有很大推動作用,提升了人民幣國際地位,更多國家將人民幣列為儲備貨幣,幫助中國在新興市場確立自己的領導地位。
在今年5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次明確提出人民幣不再被低估。而目前人民幣也正處在成為IMF儲備貨幣重要時點上。在復雜國內外金融環(huán)境之中的中國匯改之路將如何進行?
匯率水平趨于均衡合理
在1994年1月1日,人民幣官方匯率與外匯調劑價格正式并軌,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之后,從2005年至2015年這十年,人民銀行進行了兩次匯率機制改革,三次擴大匯率浮動區(qū)間。
最近的一次調整是2014年3月17日,人民銀行將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1%擴大至2%。這次調整后,人民幣匯率從單邊升值轉向雙向波動,彈性顯著增強,形成了有升有貶、波動運行的格局(在6.0-6.4之間波動)。
“目前從宏觀上來講,人民幣匯率已經趨于均衡合理,長期困擾中國的匯率高估和低估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原司長管濤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
在朱寧看來,目前人民幣匯率是處于比較均衡的狀態(tài),但是今后可能有10%左右的波動幅度,并且是在浮動區(qū)間里小幅波動。
不過,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向人民財經表示,匯率正接近合理均衡水平,但是由于匯率機制原因,市場供求關系來決定匯率還不是很充分,“匯率上下波動不夠,很大程度受到限制,再加上中間價影響,完全找到合理均衡水平還需要時間”。
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則告訴人民財經,匯率寬幅波動更有好處。首先它能夠充分反映市場需求,傳遞的價格信號更為真實;其次可以讓很多外貿型企業(yè)或者相關企業(yè)強化匯率風險管理意識,這是未來推出外匯衍生品的前提。
人民幣貶值壓力是暫時性的
過去一年中人民幣出現(xiàn)小幅貶值,盡管與其他新興市場貨幣相比,貶值幅度非常小,但是由于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寬松的貨幣政策,以及美聯(lián)儲加息預期,增強了市場對人民幣貶值的預期。
林采宜認為人民幣貶值是個大概率事件。她說,經濟增長速度放緩,貨幣政策也進入了寬松通道,從長期來看人民幣升值是缺乏動力的。“當然快速貶值的話沖擊時很大,對經濟發(fā)展來說最好是保持匯率平穩(wěn)。”
連平表示,確實有貶值壓力,但是并不用擔心。除了美元加息預期,更重要的是看中長期中國經濟發(fā)展。“如果增長保持態(tài)勢平穩(wěn)向好,資本流入,持有人民幣意愿增強,匯率會保持穩(wěn)定,甚至還會有小幅升值”。
此前連平預測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長會好于上半年,可能會平穩(wěn)。
“最近人民幣貶值壓力比較大的原因是經濟增長放緩”,朱寧也表示,國際資本流動有撤出新興市場趨勢也導致了這種預期,但這都是暫時性的,今后會逐漸穩(wěn)定下來。
根據央行上周發(fā)布的數據,截至第二季度末外匯儲備余額為3.69萬億美元,比上一季度減少400億美元。這是一年來的最低外匯儲備減少量,意味著資本外流的規(guī)模有所減小。
事實上,也無需過于擔心人民幣貶值,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經濟增長方式不需要靠人民幣來刺激出口,而是靠擴大內需來保證經濟的穩(wěn)增長。
繼續(xù)增強匯率彈性
經過十年匯改,人民幣現(xiàn)在還不是完全的自由兌換貨幣,離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還很遠。當前我國又處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人民幣特別提款權(SDR)的關鍵時刻,未來匯改之路如何進行?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的經濟學家看來,都建議繼續(xù)提高匯率彈性。
按照人民銀行的思路,將進一步減少對外匯市場的干預,擴大浮動區(qū)間,增加匯率彈性。過去,人民銀行已經逐漸淡出對外匯市場日常干預,比如2012年大部分時間里,人民銀行都沒有入市。
在林采宜看來,中國匯改市場化還是不夠的。她說,未來應該繼續(xù)提高波動區(qū)間幅度,并減少在岸人民幣市場的行政干預。在岸市場與離岸市場的兩種匯率機制存在套利空間。
從機制上來說,匯率波動幅度越寬越容易向均衡水平靠攏,也能夠更好體現(xiàn)供求關系對市場匯率水平的影響。連平建議,未來匯改要繼續(xù)放寬波動幅度,進一步增加市場參與主體,還要從“盯”住美元匯率到“盯”住一攬子匯率調整得更為合理,更能反映實體變化狀況,還有要積極穩(wěn)妥的推進資本金融賬戶開放。
朱寧則認為,其實各個國家對自己國家的貨幣有一定管制,即使是人民幣完全市場化也不會排除人民銀行通過各種手段進行干預,這在國際市場上也是被廣泛接受的。
朱寧補充說,基于國際金融環(huán)境高度變化和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大環(huán)境,今后人民幣市場化趨勢仍然是“小步慢跑”的狀態(tài),不會有突發(fā)性的大規(guī)模變化。
匯改十年時間表:
2005年7月21日,人民銀行宣布進行匯率機制改革,開始實行以市場為基礎的、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jié)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根據對匯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測算,人民幣對美元即日升值2%,即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
2007年5月21日,人民銀行決定,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0.3%擴大至0.5%。
2010年6月19日,人民銀行宣布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
2012年4月16日,人民銀行將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進一步擴大到1%。
2014年3月17日,人民銀行將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1%擴大至2%。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人民網上海7月21日電(魏倩) 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下稱“匯改”)行至今日正好十年。2005年7月21日,人民銀行宣布進行匯率機制改革,實行以市場為基礎的、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jié)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這一舉措開啟了人民幣匯率市場化之路。截止到去年12月,人民幣對美元升值40.51%,實際有效匯率升值 51.04%。十年匯改,人民幣匯率從單邊升值到進入波動區(qū)間。
作為重要的價格機制,上海交大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教授朱寧告訴人民網記者,匯改對整個中國市場化進程有很大推動作用,提升了人民幣國際地位,更多國家將人民幣列為儲備貨幣,幫助中國在新興市場確立自己的領導地位。
在今年5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次明確提出人民幣不再被低估。而目前人民幣也正處在成為IMF儲備貨幣重要時點上。在復雜國內外金融環(huán)境之中的中國匯改之路將如何進行?
匯率水平趨于均衡合理
在1994年1月1日,人民幣官方匯率與外匯調劑價格正式并軌,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之后,從2005年至2015年這十年,人民銀行進行了兩次匯率機制改革,三次擴大匯率浮動區(qū)間。
最近的一次調整是2014年3月17日,人民銀行將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1%擴大至2%。這次調整后,人民幣匯率從單邊升值轉向雙向波動,彈性顯著增強,形成了有升有貶、波動運行的格局(在6.0-6.4之間波動)。
“目前從宏觀上來講,人民幣匯率已經趨于均衡合理,長期困擾中國的匯率高估和低估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原司長管濤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
在朱寧看來,目前人民幣匯率是處于比較均衡的狀態(tài),但是今后可能有10%左右的波動幅度,并且是在浮動區(qū)間里小幅波動。
不過,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向人民財經表示,匯率正接近合理均衡水平,但是由于匯率機制原因,市場供求關系來決定匯率還不是很充分,“匯率上下波動不夠,很大程度受到限制,再加上中間價影響,完全找到合理均衡水平還需要時間”。
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則告訴人民財經,匯率寬幅波動更有好處。首先它能夠充分反映市場需求,傳遞的價格信號更為真實;其次可以讓很多外貿型企業(yè)或者相關企業(yè)強化匯率風險管理意識,這是未來推出外匯衍生品的前提。
人民幣貶值壓力是暫時性的
過去一年中人民幣出現(xiàn)小幅貶值,盡管與其他新興市場貨幣相比,貶值幅度非常小,但是由于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寬松的貨幣政策,以及美聯(lián)儲加息預期,增強了市場對人民幣貶值的預期。
林采宜認為人民幣貶值是個大概率事件。她說,經濟增長速度放緩,貨幣政策也進入了寬松通道,從長期來看人民幣升值是缺乏動力的。“當然快速貶值的話沖擊時很大,對經濟發(fā)展來說最好是保持匯率平穩(wěn)。”
連平表示,確實有貶值壓力,但是并不用擔心。除了美元加息預期,更重要的是看中長期中國經濟發(fā)展。“如果增長保持態(tài)勢平穩(wěn)向好,資本流入,持有人民幣意愿增強,匯率會保持穩(wěn)定,甚至還會有小幅升值”。
此前連平預測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長會好于上半年,可能會平穩(wěn)。
“最近人民幣貶值壓力比較大的原因是經濟增長放緩”,朱寧也表示,國際資本流動有撤出新興市場趨勢也導致了這種預期,但這都是暫時性的,今后會逐漸穩(wěn)定下來。
根據央行上周發(fā)布的數據,截至第二季度末外匯儲備余額為3.69萬億美元,比上一季度減少400億美元。這是一年來的最低外匯儲備減少量,意味著資本外流的規(guī)模有所減小。
事實上,也無需過于擔心人民幣貶值,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經濟增長方式不需要靠人民幣來刺激出口,而是靠擴大內需來保證經濟的穩(wěn)增長。
繼續(xù)增強匯率彈性
經過十年匯改,人民幣現(xiàn)在還不是完全的自由兌換貨幣,離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還很遠。當前我國又處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人民幣特別提款權(SDR)的關鍵時刻,未來匯改之路如何進行?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的經濟學家看來,都建議繼續(xù)提高匯率彈性。
按照人民銀行的思路,將進一步減少對外匯市場的干預,擴大浮動區(qū)間,增加匯率彈性。過去,人民銀行已經逐漸淡出對外匯市場日常干預,比如2012年大部分時間里,人民銀行都沒有入市。
在林采宜看來,中國匯改市場化還是不夠的。她說,未來應該繼續(xù)提高波動區(qū)間幅度,并減少在岸人民幣市場的行政干預。在岸市場與離岸市場的兩種匯率機制存在套利空間。
從機制上來說,匯率波動幅度越寬越容易向均衡水平靠攏,也能夠更好體現(xiàn)供求關系對市場匯率水平的影響。連平建議,未來匯改要繼續(xù)放寬波動幅度,進一步增加市場參與主體,還要從“盯”住美元匯率到“盯”住一攬子匯率調整得更為合理,更能反映實體變化狀況,還有要積極穩(wěn)妥的推進資本金融賬戶開放。
朱寧則認為,其實各個國家對自己國家的貨幣有一定管制,即使是人民幣完全市場化也不會排除人民銀行通過各種手段進行干預,這在國際市場上也是被廣泛接受的。
朱寧補充說,基于國際金融環(huán)境高度變化和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大環(huán)境,今后人民幣市場化趨勢仍然是“小步慢跑”的狀態(tài),不會有突發(fā)性的大規(guī)模變化。
匯改十年時間表:
2005年7月21日,人民銀行宣布進行匯率機制改革,開始實行以市場為基礎的、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jié)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根據對匯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測算,人民幣對美元即日升值2%,即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
2007年5月21日,人民銀行決定,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0.3%擴大至0.5%。
2010年6月19日,人民銀行宣布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
2012年4月16日,人民銀行將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進一步擴大到1%。
2014年3月17日,人民銀行將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1%擴大至2%。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