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推薦
新華網北京7月19日電(記者 談昦玄 毛一竹 吳昊)日前,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宣布,開通廣東高院12368訴訟服務熱線,該熱線是“線上法院”的一種,當事人和律師可通過電話、短信、網站3種途徑聯系法官,并及時得到反饋。
據悉,通過“線上法院”,緊急訴求將第一時間被轉交辦案法官跟進;案件進展等程序性信息和簡單的法律問題,熱線工作人員和值班法官可直接答復;當事人、律師的溝通訴求將在2個工作日內得到答復。信息辦理情況將關乎法官個人考核,并受法院紀檢組監察室監督。
據介紹,“線上法院”是廣東近年來建設虛擬訴訟服務中心計劃中的一部分。此外,該計劃還有以廣東法院網為基礎建設的“網上法院”和移動智能手機服務平臺“掌上法院”。
廣東省律師協會副總監事劉濤說,“線上法院”可以直接幫律師通知法官,法官很快就會主動回電話,避免了緊急情況下聯系不上法官的窘境。以后還可以實現網上提交證據和網上閱卷,提升律師的工作效率。
“通過推進‘互聯網+訴訟服務’,可切實減輕當事人和律師的訴訟負擔,實現訴訟服務質的飛躍。”廣東高院審判管理辦公室主任陳潤霖說。
據規劃,到2017年底,廣東157家法院的立案、閱卷、案件查詢、文書送達等事務都能通過線上辦理,將進一步實現法院建設信息智能化。
而在中國東北部省份吉林,國內首家省級電子法院已啟動一個多月。在電子法院開通運行后,群眾及訴訟參與人在不到訪法院的情況下,通過互聯網便可辦理訴訟業務,為當事人和訴訟參與人節省大量往返法院的時間和費用。
據悉,不少發達國家已將電子訴訟服務作為對現有訴訟模式的補充和完善,推動信息化創新,提高司法效率。例如,作為電子訴訟發達國家,韓國約有58%的民事案件通過電子法院審理。吉林電子法院的建設就曾向韓國同行學習。
韓國電子訴訟的便捷讓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王常松印象深刻:韓國某基層法院受理民事糾紛案,立案、審查只用10分鐘,由于證據、文書到庭前已上傳其電子法院系統,庭審過程也不到1小時。而在中國基層法院,同類型案件僅起訴、立案、審查等程序就需要至少一天時間。
經過摸索,吉林的電子法院于6月啟動,除開庭必須來法院外,立案、繳費、舉證、閱卷等步驟都可在網上完成。
“電子法院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方便群眾訴訟,降低訴訟成本,不斷滿足人們多元化的司法需求。”王常松說。
黑龍江龍電律師事務所主任李亞蘭說,電子法院是法院工作的巨大創新,為當事人節約了訴訟成本,也大大降低了當事人和律師路途的顛簸,提高了辦事效率。
“目前吉林省內的案件很多已不需要律師親臨法院現場辦案,而是通過電子法院在線提交證據、相互質證。”吉林省律師協會會長遲日大說,電子法院給法官傳統的審案方式帶來巨大改變,有效解決了律師“立案難”“閱卷難”“會見難”等問題。
業內人士認為,實現法院的信息智能化建設,通過線上線下、虛實結合的方式,將有助于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
在互聯網時代,中國法院系統計劃到2017年底建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法院信息化3.0版,其中包括:形成全國法院固定和移動網絡相結合、全面支持廣大干警和社會公眾隨時隨地接入的“網絡法院”;形成司法公開和訴訟服務全面覆蓋全國法院和人民群眾,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法院”;形成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級人民法院主要業務信息化覆蓋率100%,國家司法審判信息資源庫案件數據、電子檔案、司法解釋等覆蓋率100%的“智能法院”。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賀榮指出,在“互聯網+”時代,中國法院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必須充分利用新興信息技術,不斷加強信息化建設,提高信息技術在審判執行工作中的利用率,建設智能化法院順應了新時期審判工作和審判管理的需要。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新華網北京7月19日電(記者 談昦玄 毛一竹 吳昊)日前,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宣布,開通廣東高院12368訴訟服務熱線,該熱線是“線上法院”的一種,當事人和律師可通過電話、短信、網站3種途徑聯系法官,并及時得到反饋。
據悉,通過“線上法院”,緊急訴求將第一時間被轉交辦案法官跟進;案件進展等程序性信息和簡單的法律問題,熱線工作人員和值班法官可直接答復;當事人、律師的溝通訴求將在2個工作日內得到答復。信息辦理情況將關乎法官個人考核,并受法院紀檢組監察室監督。
據介紹,“線上法院”是廣東近年來建設虛擬訴訟服務中心計劃中的一部分。此外,該計劃還有以廣東法院網為基礎建設的“網上法院”和移動智能手機服務平臺“掌上法院”。
廣東省律師協會副總監事劉濤說,“線上法院”可以直接幫律師通知法官,法官很快就會主動回電話,避免了緊急情況下聯系不上法官的窘境。以后還可以實現網上提交證據和網上閱卷,提升律師的工作效率。
“通過推進‘互聯網+訴訟服務’,可切實減輕當事人和律師的訴訟負擔,實現訴訟服務質的飛躍。”廣東高院審判管理辦公室主任陳潤霖說。
據規劃,到2017年底,廣東157家法院的立案、閱卷、案件查詢、文書送達等事務都能通過線上辦理,將進一步實現法院建設信息智能化。
而在中國東北部省份吉林,國內首家省級電子法院已啟動一個多月。在電子法院開通運行后,群眾及訴訟參與人在不到訪法院的情況下,通過互聯網便可辦理訴訟業務,為當事人和訴訟參與人節省大量往返法院的時間和費用。
據悉,不少發達國家已將電子訴訟服務作為對現有訴訟模式的補充和完善,推動信息化創新,提高司法效率。例如,作為電子訴訟發達國家,韓國約有58%的民事案件通過電子法院審理。吉林電子法院的建設就曾向韓國同行學習。
韓國電子訴訟的便捷讓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王常松印象深刻:韓國某基層法院受理民事糾紛案,立案、審查只用10分鐘,由于證據、文書到庭前已上傳其電子法院系統,庭審過程也不到1小時。而在中國基層法院,同類型案件僅起訴、立案、審查等程序就需要至少一天時間。
經過摸索,吉林的電子法院于6月啟動,除開庭必須來法院外,立案、繳費、舉證、閱卷等步驟都可在網上完成。
“電子法院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方便群眾訴訟,降低訴訟成本,不斷滿足人們多元化的司法需求。”王常松說。
黑龍江龍電律師事務所主任李亞蘭說,電子法院是法院工作的巨大創新,為當事人節約了訴訟成本,也大大降低了當事人和律師路途的顛簸,提高了辦事效率。
“目前吉林省內的案件很多已不需要律師親臨法院現場辦案,而是通過電子法院在線提交證據、相互質證。”吉林省律師協會會長遲日大說,電子法院給法官傳統的審案方式帶來巨大改變,有效解決了律師“立案難”“閱卷難”“會見難”等問題。
業內人士認為,實現法院的信息智能化建設,通過線上線下、虛實結合的方式,將有助于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
在互聯網時代,中國法院系統計劃到2017年底建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法院信息化3.0版,其中包括:形成全國法院固定和移動網絡相結合、全面支持廣大干警和社會公眾隨時隨地接入的“網絡法院”;形成司法公開和訴訟服務全面覆蓋全國法院和人民群眾,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法院”;形成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級人民法院主要業務信息化覆蓋率100%,國家司法審判信息資源庫案件數據、電子檔案、司法解釋等覆蓋率100%的“智能法院”。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賀榮指出,在“互聯網+”時代,中國法院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必須充分利用新興信息技術,不斷加強信息化建設,提高信息技術在審判執行工作中的利用率,建設智能化法院順應了新時期審判工作和審判管理的需要。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