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推薦
(新華全媒頭條)當學生守則遭遇“處世哲學”
廊坊市第四中學的學生進行“一日常規量化”自我評價,使學生養成學習、生活、行為的良好習慣(3月20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曉果 攝
新華網北京5月31日電 還記得小時候背誦過、抄寫過的學生守則嗎?
不說謊、不闖紅燈、不隨地吐痰、自覺排隊……你長大后依然能做到嗎?當道德教育與現實情境發生沖突,你是否會更多告訴孩子怎么才能“不吃虧”?
青少年正處在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如果扣錯了人生第一粒扣子,扣好后面的扣子會很難。
言傳身教與“5+2=0”
安徽合肥的許旻陪女兒參加幼兒園親子運動會,“收獲”的卻是好大的感慨。
她注意到,孩子單獨參與游戲時都能遵守規則,而家長參與的親子互動游戲中卻會“彎道超車”。“比如‘小腳踩大腳’游戲,小朋友應把腳完全踩在家長腳上,聽到指令共同前進。可有的家長就是為了贏,抱起孩子往前跑。最后,作弊的家庭反而帶著獎品開心回家了。”
許旻擔心,孩子會覺得“鉆空子、不遵守規則能得到好處”。“孩子的規矩,大人卻做不到,談什么言傳身教?”
她的擔心不是杞人憂天。生活中,類似的情況并不少見:學生守則里寫著“紅燈停綠燈行”,但家長牽著孩子一起闖紅燈;大人要求孩子言行禮貌得體,自己在生活中卻常常爆粗口……
當道德準則和現實境遇發生沖突時,是該堅持是非曲直,還是教孩子如何變通圓滑?成為許多家長的“糾結”所在。
同樣生活在合肥的霍一鳴說出了當代家長的普遍困惑。霍一鳴的兒子就讀于市重點高中,成績優異,是父母的驕傲。“唯一擔心的是他性格太軟弱,別人說什么信什么,這性格以后走上社會肯定吃虧。可我每次教育他不能太心善時,內心也很矛盾。”
安徽師范大學教科院學前教育系副教授趙雪菊說,家長的道德修養對子女起著最直接的示范教育作用,如果父母表里不一,會產生極壞的教育效果。
采訪中,不少基層教育工作者提到了德育“5+2=0”現象:在學校老師教5天,孩子回家過2天周末后,教育效果就被“打回原形”。
“比如老師每天布置的給父母倒杯水等例行作業。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小,反而制止孩子完成。”湖南省慈利縣象鼻嘴村幼兒園園長蘇攀說起來,一聲嘆息。
浙江教育學會副會長魯林岳說,一部分家長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還有一部分家長雖有德育的意識,但碰到實際選擇,就在道德準則與實際“受益”之間搖擺。“這種沖突反映了家長自身的道德困惑,也是社會轉型期種種‘道德困境’的真實反映。”他說。
在幾位受訪專家看來,“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等教育觀被過度關注,家庭教育陷入“能力焦慮”“未來焦慮”,忽視潛移默化的行為規范教育和潤物無聲的價值觀培養。如果青少年時期沒有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價值觀,后期矯正會事倍功半。
兒童在西安漢城湖舉行的一場開筆禮儀式上誦讀《弟子規》(3月1日攝)。 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上墻”容易“入心”難,德育不能抽象化
除了家庭教育,學校無疑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場所。但記者采訪發現,一些學校開展的品德教育不同程度存在抽象化、突擊式、形式化等問題,使得道德規范“入眼,但難入腦入心”,孩子們往往“記得住,做不到”。
“我們的德育中,還是沒有充分考慮適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接受方式,有很多孩子難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和口號。比如,一些地方的小學生守則提出‘增強法律意識’,低年級孩子難以理解此類概念,應當有更直觀的解釋。”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說。
安徽省淮南市一名小學班主任陸維告訴記者,思想品德課基本上是老師讀讀教材,成了最輕松的副科之一。
陸維說,目前學校的教學樓墻上、教室內都掛有名言警句及學生守則,但僅僅這些,最多只能入眼,難以入腦、入心。
不久前,關于該不該用《弟子規》教育孩子,成為網上爭論的話題。批評者說,這是“封建糟粕,灌輸奴才思想”。支持者說,這部流傳已久的書,特別注重對孩子“視聽言動”的教育,對立規矩、養習慣很有操作性。
陸維認為,去除《弟子規》中糟粕的內容,從行為點滴來教育孩子是可取的。比如,中國人禮儀規矩中就有“戶開亦開,戶闔亦闔”——去見長輩,門開著,離開就開著;門關著,離開前就要關門。道德教育需要創造一定的“形式感”,當下亟需令人眼睛一亮、符合時代特征的新形式。
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劉永勝直言,不少學校的德育僅僅停留在抓幾大主題教育,國慶節講愛國,教師節講感恩,還有環保教育等等。“這些都很有必要,但德育是細水長流、百涓匯融的工作,僅靠大的主題教育是遠遠不夠的。”
在從事教師職業26年的孔英伶看來,“一些學校習慣搞突擊式、運動式德育,重形式而輕內涵,缺乏持續性。”
儲朝暉認為,為了體現重視,很多學校單獨成立德育處。德育本應是教師和學生之間隨時進行的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影響,現在單獨成立一個機構,非德育教師就會認為自己沒有這個職責,“德育留給德育處來做”,反而造成了一種割裂和架空。
來自長沙湘郡未來實驗學校的學生們和老師在湖南長沙市天心區火宮殿參加一場傳統“開蒙禮”時一起吟誦《弟子規》(2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尕 攝
智育成“才” 德育成“人”
不少教育界專家和老師指出,無論是家庭、學校還是社會,素質教育多停留在口頭呼吁,實際中推行的多是應試教育。
“改大綱,改教材,改授課方式……這些年努力推崇‘德育生活化’,但效果并不理想。”安徽合肥基層教育工作者唐心華直言,在高考指揮棒下,社會評價一個學校好壞的主要標準仍是升學率。
陸維說,比如“德育課”一般只能堅持半學期,每當大考臨近,統統要為“主課”讓路。升學壓力之下,許多家長也只關心分數。常聽到家長說:“一定要好好學習,否則將來考不上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
成長中、日常生活中應當建立的誠信、責任、謙讓、尊老等價值觀,在寵溺和重壓下被弱化,道德教育“生活化”被打折扣。
唐心華介紹說,一些孩子在家在校判若兩人,“有個女孩在學校非常乖巧可愛,但我在家訪中發現,她習慣性地對家中父母老人粗聲大氣、頤指氣使。”
智育讓孩子成才,德育讓孩子成人。
專家指出,如何使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實際上與社會上每個人的一言一行密切相關。趙雪菊建議,全社會都要建立常態化的道德教育和自我約束,營造積極向善的環境,才能潛移默化影響孩子的“道德選擇”。
“孩子的眼睛是個攝錄機。要求孩子怎么做,我們自己首先要做到。”她說。(記者張紫赟、袁汝婷、余靖靜、程迪、丁靜)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新華全媒頭條)當學生守則遭遇“處世哲學”
廊坊市第四中學的學生進行“一日常規量化”自我評價,使學生養成學習、生活、行為的良好習慣(3月20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曉果 攝
新華網北京5月31日電 還記得小時候背誦過、抄寫過的學生守則嗎?
不說謊、不闖紅燈、不隨地吐痰、自覺排隊……你長大后依然能做到嗎?當道德教育與現實情境發生沖突,你是否會更多告訴孩子怎么才能“不吃虧”?
青少年正處在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如果扣錯了人生第一粒扣子,扣好后面的扣子會很難。
言傳身教與“5+2=0”
安徽合肥的許旻陪女兒參加幼兒園親子運動會,“收獲”的卻是好大的感慨。
她注意到,孩子單獨參與游戲時都能遵守規則,而家長參與的親子互動游戲中卻會“彎道超車”。“比如‘小腳踩大腳’游戲,小朋友應把腳完全踩在家長腳上,聽到指令共同前進。可有的家長就是為了贏,抱起孩子往前跑。最后,作弊的家庭反而帶著獎品開心回家了。”
許旻擔心,孩子會覺得“鉆空子、不遵守規則能得到好處”。“孩子的規矩,大人卻做不到,談什么言傳身教?”
她的擔心不是杞人憂天。生活中,類似的情況并不少見:學生守則里寫著“紅燈停綠燈行”,但家長牽著孩子一起闖紅燈;大人要求孩子言行禮貌得體,自己在生活中卻常常爆粗口……
當道德準則和現實境遇發生沖突時,是該堅持是非曲直,還是教孩子如何變通圓滑?成為許多家長的“糾結”所在。
同樣生活在合肥的霍一鳴說出了當代家長的普遍困惑。霍一鳴的兒子就讀于市重點高中,成績優異,是父母的驕傲。“唯一擔心的是他性格太軟弱,別人說什么信什么,這性格以后走上社會肯定吃虧。可我每次教育他不能太心善時,內心也很矛盾。”
安徽師范大學教科院學前教育系副教授趙雪菊說,家長的道德修養對子女起著最直接的示范教育作用,如果父母表里不一,會產生極壞的教育效果。
采訪中,不少基層教育工作者提到了德育“5+2=0”現象:在學校老師教5天,孩子回家過2天周末后,教育效果就被“打回原形”。
“比如老師每天布置的給父母倒杯水等例行作業。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小,反而制止孩子完成。”湖南省慈利縣象鼻嘴村幼兒園園長蘇攀說起來,一聲嘆息。
浙江教育學會副會長魯林岳說,一部分家長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還有一部分家長雖有德育的意識,但碰到實際選擇,就在道德準則與實際“受益”之間搖擺。“這種沖突反映了家長自身的道德困惑,也是社會轉型期種種‘道德困境’的真實反映。”他說。
在幾位受訪專家看來,“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等教育觀被過度關注,家庭教育陷入“能力焦慮”“未來焦慮”,忽視潛移默化的行為規范教育和潤物無聲的價值觀培養。如果青少年時期沒有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價值觀,后期矯正會事倍功半。
兒童在西安漢城湖舉行的一場開筆禮儀式上誦讀《弟子規》(3月1日攝)。 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上墻”容易“入心”難,德育不能抽象化
除了家庭教育,學校無疑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場所。但記者采訪發現,一些學校開展的品德教育不同程度存在抽象化、突擊式、形式化等問題,使得道德規范“入眼,但難入腦入心”,孩子們往往“記得住,做不到”。
“我們的德育中,還是沒有充分考慮適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接受方式,有很多孩子難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和口號。比如,一些地方的小學生守則提出‘增強法律意識’,低年級孩子難以理解此類概念,應當有更直觀的解釋。”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說。
安徽省淮南市一名小學班主任陸維告訴記者,思想品德課基本上是老師讀讀教材,成了最輕松的副科之一。
陸維說,目前學校的教學樓墻上、教室內都掛有名言警句及學生守則,但僅僅這些,最多只能入眼,難以入腦、入心。
不久前,關于該不該用《弟子規》教育孩子,成為網上爭論的話題。批評者說,這是“封建糟粕,灌輸奴才思想”。支持者說,這部流傳已久的書,特別注重對孩子“視聽言動”的教育,對立規矩、養習慣很有操作性。
陸維認為,去除《弟子規》中糟粕的內容,從行為點滴來教育孩子是可取的。比如,中國人禮儀規矩中就有“戶開亦開,戶闔亦闔”——去見長輩,門開著,離開就開著;門關著,離開前就要關門。道德教育需要創造一定的“形式感”,當下亟需令人眼睛一亮、符合時代特征的新形式。
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劉永勝直言,不少學校的德育僅僅停留在抓幾大主題教育,國慶節講愛國,教師節講感恩,還有環保教育等等。“這些都很有必要,但德育是細水長流、百涓匯融的工作,僅靠大的主題教育是遠遠不夠的。”
在從事教師職業26年的孔英伶看來,“一些學校習慣搞突擊式、運動式德育,重形式而輕內涵,缺乏持續性。”
儲朝暉認為,為了體現重視,很多學校單獨成立德育處。德育本應是教師和學生之間隨時進行的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影響,現在單獨成立一個機構,非德育教師就會認為自己沒有這個職責,“德育留給德育處來做”,反而造成了一種割裂和架空。
來自長沙湘郡未來實驗學校的學生們和老師在湖南長沙市天心區火宮殿參加一場傳統“開蒙禮”時一起吟誦《弟子規》(2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尕 攝
智育成“才” 德育成“人”
不少教育界專家和老師指出,無論是家庭、學校還是社會,素質教育多停留在口頭呼吁,實際中推行的多是應試教育。
“改大綱,改教材,改授課方式……這些年努力推崇‘德育生活化’,但效果并不理想。”安徽合肥基層教育工作者唐心華直言,在高考指揮棒下,社會評價一個學校好壞的主要標準仍是升學率。
陸維說,比如“德育課”一般只能堅持半學期,每當大考臨近,統統要為“主課”讓路。升學壓力之下,許多家長也只關心分數。常聽到家長說:“一定要好好學習,否則將來考不上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
成長中、日常生活中應當建立的誠信、責任、謙讓、尊老等價值觀,在寵溺和重壓下被弱化,道德教育“生活化”被打折扣。
唐心華介紹說,一些孩子在家在校判若兩人,“有個女孩在學校非常乖巧可愛,但我在家訪中發現,她習慣性地對家中父母老人粗聲大氣、頤指氣使。”
智育讓孩子成才,德育讓孩子成人。
專家指出,如何使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實際上與社會上每個人的一言一行密切相關。趙雪菊建議,全社會都要建立常態化的道德教育和自我約束,營造積極向善的環境,才能潛移默化影響孩子的“道德選擇”。
“孩子的眼睛是個攝錄機。要求孩子怎么做,我們自己首先要做到。”她說。(記者張紫赟、袁汝婷、余靖靜、程迪、丁靜)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