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答中外記者問
新聞推薦
新華社北京3月15日電 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15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應大會發言人傅瑩的邀請會見中外記者,并回答記者提問。
記者會開始時,李克強說,媒體界的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在中國兩會召開期間,你們做了大量工作,很辛苦。兩會現在結束了,但你們的工作還不能結束,今天又是星期天,也不能休息,向你們表示衷心感謝!我愿意在這個場合回答大家的提問。
英國《金融時報》記者:去年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一直在下滑,所以很多中國人都到海外去買房子。現在中國公民已經是紐約、悉尼、倫敦等地最大的海外顧客群體了,當地房價隨之被明顯抬高。也有一些人開始質疑從中國涌入當地市場資金的合法性。請問總理,中國政府會擔心由此引發海外市場的強烈反應嗎?今年政府是否會出臺新政策來促進國內房地產市場?
李克強:中國正在逐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下的可兌換,這本身也表明,我們在推進資本市場的開放。但是你說有大量中國人到海外購房,而且成了某些熱點城市的最大購買群體,這可能還需要作評估,我沒有這方面確切的消息。我所了解到的是,去年是中國吸引外資力度最大的一年,進入中國的外資達到近1200億美元。同時,我們也愿意看到中國企業“走出去”,中國公民到國外去創業,當然,既要遵守中國有關法律的規定,也要遵守當地的法律。
你是一位外國人,中文說得這么流利,不知道有沒有在中國買房?當然,我們是歡迎的。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住房既是經濟問題,更是民生問題。中國政府要做的,就是要為低收入住房困難群體提供住房保障。今年,我們在改造棚戶區、城市和農村危房方面還要加大力度,分別增加110萬、100萬套。中國政府有保障群眾基本居住條件的責任。
房地產市場有其自身的規律。中國國土面積遼闊,有特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鎮,情況各異,所以我們要求強化地方政府合理調控房地產市場的責任,因地制宜,分城施策。中國城鎮化進程還在加快,房地產市場的需求是剛性的。我們支持居民自住性住房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長期平穩健康發展。
《新京報》記者:我們注意到,您最近在多個場合力挺電子商務和快遞等新業態,我很想知道您個人從網上買過東西嗎?如果買過,最近買的是什么?另外,有人認為網購會沖擊實體店,對此您怎么看?
李克強:在場的各位可能都有過網購的經歷,我也不例外,也網購過,最近還買過幾本書,書名我就不便說了,避免有做廣告之嫌。但是我很愿意為網購、快遞和電子商務等新業態做廣告。因為它極大地帶動了就業、創造了就業崗位,而且刺激了消費,人們在網上消費往往熱情比較高。
至于網購是否會沖擊實體店,我聽到過這樣的議論,開始也難免會有擔心。但是,我曾經到一個網店集中的村莊去看過,那里800戶人家開了2000多家網店,可見創業的空間有多大。同時,我又到了附近一個實體店集中的市場,我問他們有沒有擔心?實體店的老板給我看,他也開了網店,而且把自己實體店的狀況拍成視頻上網,他說這對購物者來說更有真實感,更有競爭力。可見,網上網下互動創造的是活力,是更大的空間。
這使我想起最近互聯網上流行的一個詞叫“風口”,我想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順勢而為,會使中國經濟飛起來。
我也想到,今天是“3·15”消費者權益日,不管是網上店還是網下的實體店,都要講究誠信、保證質量,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美國彭博新聞社記者:您多次提過需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來進行改革,您也說過這個過程可能會很疼。在中國經濟放緩的今天,您會繼續保持這樣的決心嗎?您認為中國經濟會不會繼續放緩?未來會不會更疼?
李克強:你問到疼,確實很疼,而且在加深,面還會擴大。因為簡政放權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削權是要觸動利益的,它不是剪指甲,是割腕,忍痛也得下刀。
簡政放權有利于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激發市場活力,也可以用它去頂住經濟下行的壓力。去年我國經濟增速放緩,但是就業不減反增,簡政放權起了很重要的支撐作用。
本屆政府兩年內下很大力氣完成了當初提出的五年內砍掉三分之一行政審批事項的目標,其中有的是取消,有的是下放。我們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后,每天就有上萬家企業登記,比上年增加了近50%。可見,活力來自民間,而簡政放權的減法可以為應對經濟放緩產生支撐的力量。
當然,在這方面還有很多不落實的情況存在,推進中還發現了一些新的問題。前兩天,我看到兩會上有提案說,原來批個項目要100多個章,雖然現在審批砍了一些,但還有五六十道關卡,還會增加創業的成本、抑制創造的熱情。所以,我們必須繼續下更大力氣來推進簡政放權。
今年政府要有新作為,重點要抓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取消非行政許可,不能法外施權。另外,國家部門授權地方政府審批的事項還有1200多項,今年要砍掉200多項。不能像開車一樣,松了手剎,還踩著腳剎,明放暗不放。二是要推進權力清單、責任清單,今年是在省一級公布,明年推向市縣一級,晾曬清單,讓社會監督,也讓老百姓明白,權力不能濫用。三是要探索事中事后監管的新模式,包括擴大綜合執法試點,對假冒偽劣、坑蒙拐騙、食品安全方面以及侵犯知識產權等行為要有有效的監管方式。
人們不是常說,穿鞋要合腳,施政也要利民惠民。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2014年中國的反腐行動已經使多只“大老虎”落網了,您認為如何從制度建設方面入手,進一步推動反腐?另外,您還說過懶政怠政也是一種腐敗,究竟怎么樣才能解決官員的不作為問題?
李克強:中國黨和政府一貫堅持反腐倡廉的方針。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懲。一些所謂位高權重的人被依法調查和處理,成效是明顯的,人民群眾也是擁護的。
所以,推進制度反腐和標本兼治是一致的。一是要依法治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論是誰都不能在法外用權。二是要推進體制改革。比如簡政放權很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堅決打掉尋租空間,鏟除腐敗土壤,因為很多腐敗分子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尋租。三是要加強監督和教育。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受到社會的監督,公職人員要增強自律意識,以權謀公而不能謀私。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既要懲治亂作為,也反對不作為,庸政懶政是不允許的。門好進了、臉好看了,就是不辦事,這是為官不為啊,必須嚴肅問責。
新加坡《海峽時報》記者:中國政府已經將2015年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期目標定在7%左右,表示想要實現一種新常態的經濟增長,這種增長雖然速緩,但是質更優。我想了解的是,中國從這樣的新常態中能夠獲得怎樣的益處?這種新常態的增長對于中國、對于整個世界會有何影響?您對于新常態增長是怎么看的?您對中國堅持實現速緩但質優的新常態增長是否抱有信心?
李克強: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我們經濟增速調整為今年預期增長7%左右,看起來增速是調低了,實際上實現這個目標并不容易,因為中國的經濟總量增大了,已經超過了10萬億美元。如果按7%增長,那每年就要增加一個中等國家的經濟規模。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我們能夠注重質量、效益,促使中國經濟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級,那就可以在較長時期保持中國經濟中高速增長。我們實現現代化就有了堅實的基礎,對世界也是巨大的貢獻。
你的提問當中實際上表現了一種擔心,剛才美國彭博社記者提問當中也問中國經濟會不會繼續放緩。我多次說過,在新常態下,我們會保持中國經濟在合理區間運行。如果速度放緩影響了就業收入等,逼近合理區間的下限,我們會在穩定政策與穩定市場對中國長期預期的同時,加大定向調控的力度,來穩定當期市場的信心。我們這幾年沒有采取短期強刺激的政策,可以說運用政策的回旋余地還比較大,我們“工具箱”里的工具還比較多。
我希望你們對我后一段話的理解是“如果”。當然,我并不否認,中國經濟面臨著下行的壓力,有多重風險,關鍵在于新常態下要在穩增長和調結構中間找到平衡點,這就使我想起中國人發明的圍棋,講究既要謀勢,又要做活,而做活需要“兩只眼”。形象地講,穩增長和調結構就是“兩只眼”,做活了就可以謀大勢,當然這需要眼光、耐力和勇氣。我相信,大家同心協力,有能力保持中國經濟的大盤、基本面持續向好。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我們注意到您多次強調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認為這是中國經濟的新引擎。但是,也有人說,創業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是市場的行為,那么我們的政府為什么還要操這么大的心、用這么大的力呢?
李克強:謝謝你的好意,讓我們少操心。但是不能不多操心啊,因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際上是一種改革,這也是歷史的啟示。回想30多年前,正是因為承包制政策的實施,調動了億萬農民生產和經營的積極性,也因為允許人口流動,億萬農民工進城,創造了中國經濟的奇跡。
我想起去年在我們推進簡政放權、商事制度改革的時候,我去一個地方的企業登記場所,遇到一位已經退休的婦女。因為我們取消了注冊資本的實繳制,她的熱情來了,說要辦一個婚慶公司,而且她說:“我知道這個地方辦婚禮的老禮數,有些家庭希望這么辦,我沒有讀過很多書,但這是我的核心競爭力。”我還到訪過一些咖啡屋、眾創空間,看到那里年輕人有許多奇思妙想,他們研發的產品可以說能夠帶動市場的需求。真是高手在民間啊,破繭就可以成蝶。
市場活力的激發需要政府去清障搭臺,今年我們要繼續在這方面做更多的事。要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實行“三證合一”,讓服務業領域的一些企業注冊登記別再那么費勁了。要為創業搭臺,對企業特別是創業型小微企業,我們要更多地提供租金低廉的創業空間,給創業插上翅膀,還要通過政府引導資金來吸引更多的種子基金。同時,還要進一步減稅降費,讓這些企業輕裝前進。
國家的繁榮在于人民創造力的發揮,經濟的活力也來自就業、創業和消費的多樣性。我們推動“雙創”,就是要讓更多的人富起來,讓更多的人實現人生價值。這有助于調整收入分配結構,促進社會公平,也會讓更多的年輕人,尤其是貧困家庭的孩子有更多的上升通道。
美國《赫芬頓郵報》記者:中石化、中石油這兩個央企一直在妨礙環保政策的制定和執行,尤其是汽油質量標準的確定和天然氣的推行。您認為這兩個央企真的在阻礙環保政策的落實嗎?如果這樣的話,中央政府會怎么沖破這種阻力?
李克強:我理解你剛才一連串的發問,問的是人們包括在座各位普遍關注的霧霾等環境污染這個焦點問題。可以說,政府在治理霧霾等環境污染方面決心是堅定的,也下了很大的氣力,但取得的成效與人們的期待還有比較大的差距。我在去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說,要向霧霾等污染“宣戰”,不達目的決不“停戰”。
治理環境污染要抓住關鍵,今年的要害就是要嚴格執行新出臺的環境保護法。對違法違規排放的企業,不論是什么樣的企業,堅決依法追究,甚至要讓那些偷排偷放的企業承受付不起的代價。對環保執法部門要加大支持力度,包括能力建設,不允許有對執法的干擾和法外施權。環保等執法部門也要敢于擔當、承擔責任。對工作不到位、工作不力的也要問責,瀆職失職的要依法追究。環保法的執行不是“棉花棒”,是“殺手锏”。
當然,治理環境污染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前些天看到有個別媒體報道說,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關于霧霾等環境污染治理的表述放在比較靠后的位置。我想說明,今年報告有很大的變化,就是我們把節能減排的指標和主要經濟社會發展指標排列在一起,放在了很靠前的位置。報告從調結構到提高油品生產和使用的質量等,都和治理霧霾等環境污染相關聯,這是一個需要全社會人人有責的治理行動。當然,治理要有個過程,如果說人一時難以改變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但是可以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
中央電視臺記者: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之后,人口規模和人口結構怎樣與之相適應、相匹配?去年出臺實施了“單獨二孩”政策后,社會上又出現了要求全面放開二孩的聲音,這在今年兩會上也是一個熱點話題。請問總理,全面放開二孩會是國家生育政策調整完善未來一個確定的方向嗎?如果是的話,有沒有具體的時間表?
李克強:你談到人口政策,去年我們已經開始實施“單獨二孩”政策,現在正在推進,也正在進行全面的評估。我們會根據評估的結果,也考慮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口結構變化的情況,權衡利弊,依照法律程序適時調整和完善人口政策。
日本《朝日新聞》記者:今年是戰后70周年,我想了解總理的歷史觀。另外到日本的中國游客現在有所增加,在日本購買很多東西,但是到中國的日本游客比以前減少,日本的對華投資也減少,您怎么分析這種現象?如何看待中國有關70周年的紀念活動,包括大閱兵給日本國民的對華感情帶來的影響?
李克強: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不僅中國,世界上許多國家都要開展多種形式的紀念活動,目的是要牢記這一慘痛的歷史悲劇,不讓歷史重演,維護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后國際秩序及一系列國際法,以維系人類持久和平。
當前,中日關系的確比較困難,根子還是在于對那場戰爭、對歷史的認識,并能否始終保持正確的認識。堅持正確的歷史觀,就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對于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來說,不僅要繼承前人所創造的成就,也應該擔負起前人罪行所帶來的歷史責任。當年,日本軍國主義強加給中國人民的那場侵略戰爭,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最終日本民眾也是受害者。在今年這樣一個重要的時刻,我認為對中日關系既是檢驗、也是機遇。如果日本領導人正視歷史,并且保持一貫,改善和發展中日關系就有新的契機,也自然會給中日經貿關系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新華社記者:去年以來銀行不良貸款在持續攀升,影子銀行風險事件時有發生,同時一些地方陸續出現了還債高峰。一方面我們經濟下行的壓力在加大;另一方面金融風險也在累積,請問您對此怎么看?
李克強:剛才同時站起來兩個人,你提了兩個以上的問題,集中是在金融風險上。中國的確存在著個案性的金融風險,但是我們完全可以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這是因為中國的經濟還處于合理區間,而且我們的儲蓄率比較高,地方政府性債務70%以上是投資性的,是有收益的,而且我們也正在規范債務平臺,堵后門、開正門。就銀行來說,資本充足率較高,撥備覆蓋面也較廣。雖然不良貸款也略有上升,但是在世界上仍處于比較低的水平。
這里我要表明,我們允許個案性金融風險的發生,按市場化的原則進行清算,這是為了防止道德風險,也能增強人們的風險意識。今年,我們就要出臺存款保險制度,而且要進一步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降低企業的資金杠桿率,使金融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
臺灣無線衛星電視臺(TVBS)記者:去年在臺灣發生的一些事情,影響到兩岸經濟合作的進程。在大陸經濟結構調整、經濟增速放緩的趨勢下,在大陸的臺商也遇到一些經營和發展上的困難。請問大陸在繼續促進兩岸經濟合作過程中有什么策略,可以讓臺灣的企業家和臺灣一般民眾更優先而切實地感受到大陸發展的機遇?
李克強:兩岸是一家人,是骨肉同胞。堅持“一個中國”、“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維護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就會給兩岸經濟合作創造基礎,擴大空間。對推動兩岸經濟合作來說,需要“兩個輪子”一起轉。一個輪子就是要加強兩岸經貿合作的制度化建設,比如說像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后續協商;另一個輪子就是擴大相互開放。對大陸來說,尤其是要重視在大陸投資的臺灣企業。
這里請你傳遞一個帶有“定心丸”的消息,就是大陸將會繼續維護臺資企業和臺商的合法權益,保持對他們的合理優惠政策。而且在對外開放中,我們會先一步對臺灣開放,或者說對臺灣開放的力度和深度會更大一些。我們歡迎臺胞特別是年輕人到大陸來創業,并且愿意推動兩岸人員交流,拉近兩岸民眾的心理距離。
韓國廣播公司(KBS)記者:近幾個月中國CPI漲幅一直維持在1.5%左右,今年1月更是只有0.8%,我覺得中國已經進入通貨緊縮,有一種說法說中國是全球通貨緊縮的輸出者,對韓國也有影響,對此您怎么看?
李克強:關于通貨緊縮,國際上有多種解釋,比較一致的就是說一個國家的物價總水平持續出現負增長。中國CPI或者說物價總水平1月份是正增長,2月份漲幅比1月份高,所以不能說中國已經出現了通貨緊縮。
雖然中國現在的物價總水平比較低,但并不是中國向世界輸出了通縮,你說叫“輸出者”,實際上我們是“被通縮”。我給你舉個例子,去年,我們進口了3.1億噸原油、9.3億噸鐵礦石,量是增的,沒有跌,但是價格下來了,主要是因為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度下跌。對這種“被通縮”的問題,我們有應對,也有進一步的準備。當然,我們更希望世界經濟能走出低迷,實現復蘇。
《中國日報》記者:近期我們注意到國際上有一種看法,認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一方面挑戰了美國的領導地位;另一方面在很多國際事務上中國仍然在搭便車,請問您怎么看待這樣的看法?此外,對于推進中美關系,我們也想聽聽您的想法。
李克強:首先,關于中國是不是最大的世界經濟體。我在國外也經常聽到這種說法,總是有被“忽悠”的感覺。因為按照國際權威統計,中國也就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更重要的是,按人均GDP,我們是在世界80位以后。就在前不久的春節前,我去中國西部一個農村,連走兩戶人家。一家母子二人,住在四面透風的破瓦房里,兒子40多歲了,因為窮還沒有娶上媳婦。再到另一家,好不容易出了一個大學生,但是他的妹妹為了讓哥哥更好地念書,春節還在外面打工沒有回家。我看了確實很心痛。這樣的例子還很多,如果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中國還有近2億貧困人口,中國是實實在在的發展中國家。
中國把自己的事辦好,保持合理的發展,本身就是對世界巨大的貢獻。而且中國還在越來越多地承擔應盡的國際責任和義務。要說中國搭便車,這么大的塊頭搭誰的便車?中國是和大家一起推車。
中國以發展為第一要務,需要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講到中美關系,這是最大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發達國家之間的關系。我們愿意構建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系。今年習近平主席將應邀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相信會進一步推進中美關系的發展。
毋庸諱言,中美之間存有分歧,但更有廣泛的共同利益。妥善處理分歧,可以著力擴大利益的交匯點。這里面有個很大的亮點,就是我們正在推進中美投資協定談判,它是以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為基礎的,這本身就是打破雙邊經貿合作的天花板,開辟發展的新空間。當然,談判會有個過程,但它向中美、向世界發出了明確的信號,就是中美經貿關系會更加密切,這個中美關系的“壓艙石”會更沉更穩。
香港《經濟日報》記者:我的問題和香港民眾關心的政改問題有關。現在距離政改投票越來越近了,但是中央領導人近期不斷作出強硬的表態,這使很多人對政改方案通過并不樂觀。您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到要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請問這是否意味著中央會進一步收緊對港政策?兩地之間文化和經濟交流等方面會不會受到影響?會不會增加一些變數?
李克強:“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這是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有人擔心中央政府會不會收緊對香港的政策,這是不必要的。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講到,要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本身就說明要一以貫之地把“一國兩制”實施好、貫徹好。因為“一國兩制”寫進了憲法和基本法,憲法和基本法共同構成了特別行政區的憲制基礎,基本法也規定了特別行政區實行的制度。“一國兩制”是國家的意志和人民的意愿,不能隨意改變。我說這些話,可能有些人聽起來感覺到像是字斟句酌,因為你問了一個涉及法律的問題,我必須認真地回答。
中央政府會繼續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行政長官依法施政,也會繼續加大對香港的支持力度,繼續發揮香港在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獨特作用,使香港、內地在交流合作當中都更多受益,進一步深化經貿和文化交流,使兩地民眾都滿意,增進兩地人民的福祉。
奧地利國家廣播電視臺記者:中國奉行什么樣的外交政策,歐洲高度關注。我們看到,現在俄羅斯軍隊還在烏克蘭。請問中國在這個問題上持什么樣的立場?是否認為這違反國際法?幾天前在俄羅斯國內電視媒體上,普京總統講述了他當時是如何規劃俄羅斯進入克里米亞這個行動的,中國現在視克里米亞是俄羅斯的一部分還是烏克蘭的一部分?
李克強:中國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烏克蘭問題上一直保持著客觀、公正的立場,我們尊重烏克蘭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前不久,我在歐洲同烏克蘭總統會面,對他說了這段話。他問能不能對外公布?我說沒問題,你可以把我的原話登到報紙上。同時,烏克蘭問題給地緣政治確實帶來了復雜性,尤其是影響了世界經濟的復蘇進程,我們還是希望這個問題能夠通過對話、談判、協商解決。至于克里米亞問題,成因比較復雜,我們同樣希望能夠用對話的方式政治解決。我們希望看到鄰居之間都和睦相處,歐洲和其他國家共同發展、合作共贏的局面,這既有利于相關方,也有利于中國。
《人民日報》記者:您提到最近一次網購經歷是在網上買書,我的問題與書有關。因為我們都知道《政府工作報告》要寫的東西很多,每年都有變化,但是我們注意到連續兩年把“全民閱讀”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我不知道您為什么對這件事那么看重?能否跟我們分享一下您的讀書感受?
李克強:我記得去年起草《政府工作報告》,我在聽取各方意見的時候,不僅是文化界、出版界的人士,而且經濟界和企業家都向我提出要支持全民閱讀活動,報告要加上“全民閱讀”的字樣。而且還有人擔憂,說現在我們國家民眾每年的閱讀量還不到有些國家人均的十分之一。這些建議讓我深思,說明人們不僅在追求物質財富的增加,而且希望有更豐富的精神生活。
書籍和閱讀可以說是人類文明傳承的主要載體。就我個人的經歷來說,用閑暇時間來閱讀是一種享受,也是擁有一種財富,可以說終身受益。我希望全民閱讀能夠形成一種氛圍,無處不在。我們國家全民的閱讀量能夠逐年增加,這也是我們社會進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標志。而且把閱讀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把它與工作方式相結合,不僅會增加發展的創新力量,而且會增強社會的道德力量。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兩次把“全民閱讀”這幾個字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原因,明年還會繼續。
主持人宣布記者會結束后,有一位記者追問如何看待中緬邊境最近發生的問題,李克強說,你問了一件讓我感到痛心的事情。在中緬邊界我方一側,一些我國居民的生命和財產受到了損失,我首先要向遇難者表示深切哀悼,向其家屬表示深切慰問。我國外交部、軍方都向緬方提出了嚴正交涉。我們有責任也有能力堅決維護中緬邊境的安全穩定,堅決保護我國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記者會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舉行,歷時約2小時,參加采訪的中外記者近900名。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新華社北京3月15日電 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15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應大會發言人傅瑩的邀請會見中外記者,并回答記者提問。
記者會開始時,李克強說,媒體界的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在中國兩會召開期間,你們做了大量工作,很辛苦。兩會現在結束了,但你們的工作還不能結束,今天又是星期天,也不能休息,向你們表示衷心感謝!我愿意在這個場合回答大家的提問。
英國《金融時報》記者:去年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一直在下滑,所以很多中國人都到海外去買房子。現在中國公民已經是紐約、悉尼、倫敦等地最大的海外顧客群體了,當地房價隨之被明顯抬高。也有一些人開始質疑從中國涌入當地市場資金的合法性。請問總理,中國政府會擔心由此引發海外市場的強烈反應嗎?今年政府是否會出臺新政策來促進國內房地產市場?
李克強:中國正在逐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下的可兌換,這本身也表明,我們在推進資本市場的開放。但是你說有大量中國人到海外購房,而且成了某些熱點城市的最大購買群體,這可能還需要作評估,我沒有這方面確切的消息。我所了解到的是,去年是中國吸引外資力度最大的一年,進入中國的外資達到近1200億美元。同時,我們也愿意看到中國企業“走出去”,中國公民到國外去創業,當然,既要遵守中國有關法律的規定,也要遵守當地的法律。
你是一位外國人,中文說得這么流利,不知道有沒有在中國買房?當然,我們是歡迎的。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住房既是經濟問題,更是民生問題。中國政府要做的,就是要為低收入住房困難群體提供住房保障。今年,我們在改造棚戶區、城市和農村危房方面還要加大力度,分別增加110萬、100萬套。中國政府有保障群眾基本居住條件的責任。
房地產市場有其自身的規律。中國國土面積遼闊,有特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鎮,情況各異,所以我們要求強化地方政府合理調控房地產市場的責任,因地制宜,分城施策。中國城鎮化進程還在加快,房地產市場的需求是剛性的。我們支持居民自住性住房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長期平穩健康發展。
《新京報》記者:我們注意到,您最近在多個場合力挺電子商務和快遞等新業態,我很想知道您個人從網上買過東西嗎?如果買過,最近買的是什么?另外,有人認為網購會沖擊實體店,對此您怎么看?
李克強:在場的各位可能都有過網購的經歷,我也不例外,也網購過,最近還買過幾本書,書名我就不便說了,避免有做廣告之嫌。但是我很愿意為網購、快遞和電子商務等新業態做廣告。因為它極大地帶動了就業、創造了就業崗位,而且刺激了消費,人們在網上消費往往熱情比較高。
至于網購是否會沖擊實體店,我聽到過這樣的議論,開始也難免會有擔心。但是,我曾經到一個網店集中的村莊去看過,那里800戶人家開了2000多家網店,可見創業的空間有多大。同時,我又到了附近一個實體店集中的市場,我問他們有沒有擔心?實體店的老板給我看,他也開了網店,而且把自己實體店的狀況拍成視頻上網,他說這對購物者來說更有真實感,更有競爭力。可見,網上網下互動創造的是活力,是更大的空間。
這使我想起最近互聯網上流行的一個詞叫“風口”,我想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順勢而為,會使中國經濟飛起來。
我也想到,今天是“3·15”消費者權益日,不管是網上店還是網下的實體店,都要講究誠信、保證質量,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美國彭博新聞社記者:您多次提過需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來進行改革,您也說過這個過程可能會很疼。在中國經濟放緩的今天,您會繼續保持這樣的決心嗎?您認為中國經濟會不會繼續放緩?未來會不會更疼?
李克強:你問到疼,確實很疼,而且在加深,面還會擴大。因為簡政放權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削權是要觸動利益的,它不是剪指甲,是割腕,忍痛也得下刀。
簡政放權有利于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激發市場活力,也可以用它去頂住經濟下行的壓力。去年我國經濟增速放緩,但是就業不減反增,簡政放權起了很重要的支撐作用。
本屆政府兩年內下很大力氣完成了當初提出的五年內砍掉三分之一行政審批事項的目標,其中有的是取消,有的是下放。我們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后,每天就有上萬家企業登記,比上年增加了近50%。可見,活力來自民間,而簡政放權的減法可以為應對經濟放緩產生支撐的力量。
當然,在這方面還有很多不落實的情況存在,推進中還發現了一些新的問題。前兩天,我看到兩會上有提案說,原來批個項目要100多個章,雖然現在審批砍了一些,但還有五六十道關卡,還會增加創業的成本、抑制創造的熱情。所以,我們必須繼續下更大力氣來推進簡政放權。
今年政府要有新作為,重點要抓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取消非行政許可,不能法外施權。另外,國家部門授權地方政府審批的事項還有1200多項,今年要砍掉200多項。不能像開車一樣,松了手剎,還踩著腳剎,明放暗不放。二是要推進權力清單、責任清單,今年是在省一級公布,明年推向市縣一級,晾曬清單,讓社會監督,也讓老百姓明白,權力不能濫用。三是要探索事中事后監管的新模式,包括擴大綜合執法試點,對假冒偽劣、坑蒙拐騙、食品安全方面以及侵犯知識產權等行為要有有效的監管方式。
人們不是常說,穿鞋要合腳,施政也要利民惠民。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2014年中國的反腐行動已經使多只“大老虎”落網了,您認為如何從制度建設方面入手,進一步推動反腐?另外,您還說過懶政怠政也是一種腐敗,究竟怎么樣才能解決官員的不作為問題?
李克強:中國黨和政府一貫堅持反腐倡廉的方針。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懲。一些所謂位高權重的人被依法調查和處理,成效是明顯的,人民群眾也是擁護的。
所以,推進制度反腐和標本兼治是一致的。一是要依法治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論是誰都不能在法外用權。二是要推進體制改革。比如簡政放權很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堅決打掉尋租空間,鏟除腐敗土壤,因為很多腐敗分子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尋租。三是要加強監督和教育。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受到社會的監督,公職人員要增強自律意識,以權謀公而不能謀私。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既要懲治亂作為,也反對不作為,庸政懶政是不允許的。門好進了、臉好看了,就是不辦事,這是為官不為啊,必須嚴肅問責。
新加坡《海峽時報》記者:中國政府已經將2015年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期目標定在7%左右,表示想要實現一種新常態的經濟增長,這種增長雖然速緩,但是質更優。我想了解的是,中國從這樣的新常態中能夠獲得怎樣的益處?這種新常態的增長對于中國、對于整個世界會有何影響?您對于新常態增長是怎么看的?您對中國堅持實現速緩但質優的新常態增長是否抱有信心?
李克強: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我們經濟增速調整為今年預期增長7%左右,看起來增速是調低了,實際上實現這個目標并不容易,因為中國的經濟總量增大了,已經超過了10萬億美元。如果按7%增長,那每年就要增加一個中等國家的經濟規模。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我們能夠注重質量、效益,促使中國經濟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級,那就可以在較長時期保持中國經濟中高速增長。我們實現現代化就有了堅實的基礎,對世界也是巨大的貢獻。
你的提問當中實際上表現了一種擔心,剛才美國彭博社記者提問當中也問中國經濟會不會繼續放緩。我多次說過,在新常態下,我們會保持中國經濟在合理區間運行。如果速度放緩影響了就業收入等,逼近合理區間的下限,我們會在穩定政策與穩定市場對中國長期預期的同時,加大定向調控的力度,來穩定當期市場的信心。我們這幾年沒有采取短期強刺激的政策,可以說運用政策的回旋余地還比較大,我們“工具箱”里的工具還比較多。
我希望你們對我后一段話的理解是“如果”。當然,我并不否認,中國經濟面臨著下行的壓力,有多重風險,關鍵在于新常態下要在穩增長和調結構中間找到平衡點,這就使我想起中國人發明的圍棋,講究既要謀勢,又要做活,而做活需要“兩只眼”。形象地講,穩增長和調結構就是“兩只眼”,做活了就可以謀大勢,當然這需要眼光、耐力和勇氣。我相信,大家同心協力,有能力保持中國經濟的大盤、基本面持續向好。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我們注意到您多次強調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認為這是中國經濟的新引擎。但是,也有人說,創業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是市場的行為,那么我們的政府為什么還要操這么大的心、用這么大的力呢?
李克強:謝謝你的好意,讓我們少操心。但是不能不多操心啊,因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際上是一種改革,這也是歷史的啟示。回想30多年前,正是因為承包制政策的實施,調動了億萬農民生產和經營的積極性,也因為允許人口流動,億萬農民工進城,創造了中國經濟的奇跡。
我想起去年在我們推進簡政放權、商事制度改革的時候,我去一個地方的企業登記場所,遇到一位已經退休的婦女。因為我們取消了注冊資本的實繳制,她的熱情來了,說要辦一個婚慶公司,而且她說:“我知道這個地方辦婚禮的老禮數,有些家庭希望這么辦,我沒有讀過很多書,但這是我的核心競爭力。”我還到訪過一些咖啡屋、眾創空間,看到那里年輕人有許多奇思妙想,他們研發的產品可以說能夠帶動市場的需求。真是高手在民間啊,破繭就可以成蝶。
市場活力的激發需要政府去清障搭臺,今年我們要繼續在這方面做更多的事。要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實行“三證合一”,讓服務業領域的一些企業注冊登記別再那么費勁了。要為創業搭臺,對企業特別是創業型小微企業,我們要更多地提供租金低廉的創業空間,給創業插上翅膀,還要通過政府引導資金來吸引更多的種子基金。同時,還要進一步減稅降費,讓這些企業輕裝前進。
國家的繁榮在于人民創造力的發揮,經濟的活力也來自就業、創業和消費的多樣性。我們推動“雙創”,就是要讓更多的人富起來,讓更多的人實現人生價值。這有助于調整收入分配結構,促進社會公平,也會讓更多的年輕人,尤其是貧困家庭的孩子有更多的上升通道。
美國《赫芬頓郵報》記者:中石化、中石油這兩個央企一直在妨礙環保政策的制定和執行,尤其是汽油質量標準的確定和天然氣的推行。您認為這兩個央企真的在阻礙環保政策的落實嗎?如果這樣的話,中央政府會怎么沖破這種阻力?
李克強:我理解你剛才一連串的發問,問的是人們包括在座各位普遍關注的霧霾等環境污染這個焦點問題。可以說,政府在治理霧霾等環境污染方面決心是堅定的,也下了很大的氣力,但取得的成效與人們的期待還有比較大的差距。我在去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說,要向霧霾等污染“宣戰”,不達目的決不“停戰”。
治理環境污染要抓住關鍵,今年的要害就是要嚴格執行新出臺的環境保護法。對違法違規排放的企業,不論是什么樣的企業,堅決依法追究,甚至要讓那些偷排偷放的企業承受付不起的代價。對環保執法部門要加大支持力度,包括能力建設,不允許有對執法的干擾和法外施權。環保等執法部門也要敢于擔當、承擔責任。對工作不到位、工作不力的也要問責,瀆職失職的要依法追究。環保法的執行不是“棉花棒”,是“殺手锏”。
當然,治理環境污染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前些天看到有個別媒體報道說,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關于霧霾等環境污染治理的表述放在比較靠后的位置。我想說明,今年報告有很大的變化,就是我們把節能減排的指標和主要經濟社會發展指標排列在一起,放在了很靠前的位置。報告從調結構到提高油品生產和使用的質量等,都和治理霧霾等環境污染相關聯,這是一個需要全社會人人有責的治理行動。當然,治理要有個過程,如果說人一時難以改變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但是可以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
中央電視臺記者: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之后,人口規模和人口結構怎樣與之相適應、相匹配?去年出臺實施了“單獨二孩”政策后,社會上又出現了要求全面放開二孩的聲音,這在今年兩會上也是一個熱點話題。請問總理,全面放開二孩會是國家生育政策調整完善未來一個確定的方向嗎?如果是的話,有沒有具體的時間表?
李克強:你談到人口政策,去年我們已經開始實施“單獨二孩”政策,現在正在推進,也正在進行全面的評估。我們會根據評估的結果,也考慮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口結構變化的情況,權衡利弊,依照法律程序適時調整和完善人口政策。
日本《朝日新聞》記者:今年是戰后70周年,我想了解總理的歷史觀。另外到日本的中國游客現在有所增加,在日本購買很多東西,但是到中國的日本游客比以前減少,日本的對華投資也減少,您怎么分析這種現象?如何看待中國有關70周年的紀念活動,包括大閱兵給日本國民的對華感情帶來的影響?
李克強: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不僅中國,世界上許多國家都要開展多種形式的紀念活動,目的是要牢記這一慘痛的歷史悲劇,不讓歷史重演,維護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后國際秩序及一系列國際法,以維系人類持久和平。
當前,中日關系的確比較困難,根子還是在于對那場戰爭、對歷史的認識,并能否始終保持正確的認識。堅持正確的歷史觀,就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對于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來說,不僅要繼承前人所創造的成就,也應該擔負起前人罪行所帶來的歷史責任。當年,日本軍國主義強加給中國人民的那場侵略戰爭,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最終日本民眾也是受害者。在今年這樣一個重要的時刻,我認為對中日關系既是檢驗、也是機遇。如果日本領導人正視歷史,并且保持一貫,改善和發展中日關系就有新的契機,也自然會給中日經貿關系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新華社記者:去年以來銀行不良貸款在持續攀升,影子銀行風險事件時有發生,同時一些地方陸續出現了還債高峰。一方面我們經濟下行的壓力在加大;另一方面金融風險也在累積,請問您對此怎么看?
李克強:剛才同時站起來兩個人,你提了兩個以上的問題,集中是在金融風險上。中國的確存在著個案性的金融風險,但是我們完全可以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這是因為中國的經濟還處于合理區間,而且我們的儲蓄率比較高,地方政府性債務70%以上是投資性的,是有收益的,而且我們也正在規范債務平臺,堵后門、開正門。就銀行來說,資本充足率較高,撥備覆蓋面也較廣。雖然不良貸款也略有上升,但是在世界上仍處于比較低的水平。
這里我要表明,我們允許個案性金融風險的發生,按市場化的原則進行清算,這是為了防止道德風險,也能增強人們的風險意識。今年,我們就要出臺存款保險制度,而且要進一步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降低企業的資金杠桿率,使金融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
臺灣無線衛星電視臺(TVBS)記者:去年在臺灣發生的一些事情,影響到兩岸經濟合作的進程。在大陸經濟結構調整、經濟增速放緩的趨勢下,在大陸的臺商也遇到一些經營和發展上的困難。請問大陸在繼續促進兩岸經濟合作過程中有什么策略,可以讓臺灣的企業家和臺灣一般民眾更優先而切實地感受到大陸發展的機遇?
李克強:兩岸是一家人,是骨肉同胞。堅持“一個中國”、“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維護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就會給兩岸經濟合作創造基礎,擴大空間。對推動兩岸經濟合作來說,需要“兩個輪子”一起轉。一個輪子就是要加強兩岸經貿合作的制度化建設,比如說像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后續協商;另一個輪子就是擴大相互開放。對大陸來說,尤其是要重視在大陸投資的臺灣企業。
這里請你傳遞一個帶有“定心丸”的消息,就是大陸將會繼續維護臺資企業和臺商的合法權益,保持對他們的合理優惠政策。而且在對外開放中,我們會先一步對臺灣開放,或者說對臺灣開放的力度和深度會更大一些。我們歡迎臺胞特別是年輕人到大陸來創業,并且愿意推動兩岸人員交流,拉近兩岸民眾的心理距離。
韓國廣播公司(KBS)記者:近幾個月中國CPI漲幅一直維持在1.5%左右,今年1月更是只有0.8%,我覺得中國已經進入通貨緊縮,有一種說法說中國是全球通貨緊縮的輸出者,對韓國也有影響,對此您怎么看?
李克強:關于通貨緊縮,國際上有多種解釋,比較一致的就是說一個國家的物價總水平持續出現負增長。中國CPI或者說物價總水平1月份是正增長,2月份漲幅比1月份高,所以不能說中國已經出現了通貨緊縮。
雖然中國現在的物價總水平比較低,但并不是中國向世界輸出了通縮,你說叫“輸出者”,實際上我們是“被通縮”。我給你舉個例子,去年,我們進口了3.1億噸原油、9.3億噸鐵礦石,量是增的,沒有跌,但是價格下來了,主要是因為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度下跌。對這種“被通縮”的問題,我們有應對,也有進一步的準備。當然,我們更希望世界經濟能走出低迷,實現復蘇。
《中國日報》記者:近期我們注意到國際上有一種看法,認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一方面挑戰了美國的領導地位;另一方面在很多國際事務上中國仍然在搭便車,請問您怎么看待這樣的看法?此外,對于推進中美關系,我們也想聽聽您的想法。
李克強:首先,關于中國是不是最大的世界經濟體。我在國外也經常聽到這種說法,總是有被“忽悠”的感覺。因為按照國際權威統計,中國也就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更重要的是,按人均GDP,我們是在世界80位以后。就在前不久的春節前,我去中國西部一個農村,連走兩戶人家。一家母子二人,住在四面透風的破瓦房里,兒子40多歲了,因為窮還沒有娶上媳婦。再到另一家,好不容易出了一個大學生,但是他的妹妹為了讓哥哥更好地念書,春節還在外面打工沒有回家。我看了確實很心痛。這樣的例子還很多,如果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中國還有近2億貧困人口,中國是實實在在的發展中國家。
中國把自己的事辦好,保持合理的發展,本身就是對世界巨大的貢獻。而且中國還在越來越多地承擔應盡的國際責任和義務。要說中國搭便車,這么大的塊頭搭誰的便車?中國是和大家一起推車。
中國以發展為第一要務,需要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講到中美關系,這是最大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發達國家之間的關系。我們愿意構建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系。今年習近平主席將應邀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相信會進一步推進中美關系的發展。
毋庸諱言,中美之間存有分歧,但更有廣泛的共同利益。妥善處理分歧,可以著力擴大利益的交匯點。這里面有個很大的亮點,就是我們正在推進中美投資協定談判,它是以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為基礎的,這本身就是打破雙邊經貿合作的天花板,開辟發展的新空間。當然,談判會有個過程,但它向中美、向世界發出了明確的信號,就是中美經貿關系會更加密切,這個中美關系的“壓艙石”會更沉更穩。
香港《經濟日報》記者:我的問題和香港民眾關心的政改問題有關。現在距離政改投票越來越近了,但是中央領導人近期不斷作出強硬的表態,這使很多人對政改方案通過并不樂觀。您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到要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請問這是否意味著中央會進一步收緊對港政策?兩地之間文化和經濟交流等方面會不會受到影響?會不會增加一些變數?
李克強:“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這是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有人擔心中央政府會不會收緊對香港的政策,這是不必要的。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講到,要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本身就說明要一以貫之地把“一國兩制”實施好、貫徹好。因為“一國兩制”寫進了憲法和基本法,憲法和基本法共同構成了特別行政區的憲制基礎,基本法也規定了特別行政區實行的制度。“一國兩制”是國家的意志和人民的意愿,不能隨意改變。我說這些話,可能有些人聽起來感覺到像是字斟句酌,因為你問了一個涉及法律的問題,我必須認真地回答。
中央政府會繼續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行政長官依法施政,也會繼續加大對香港的支持力度,繼續發揮香港在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獨特作用,使香港、內地在交流合作當中都更多受益,進一步深化經貿和文化交流,使兩地民眾都滿意,增進兩地人民的福祉。
奧地利國家廣播電視臺記者:中國奉行什么樣的外交政策,歐洲高度關注。我們看到,現在俄羅斯軍隊還在烏克蘭。請問中國在這個問題上持什么樣的立場?是否認為這違反國際法?幾天前在俄羅斯國內電視媒體上,普京總統講述了他當時是如何規劃俄羅斯進入克里米亞這個行動的,中國現在視克里米亞是俄羅斯的一部分還是烏克蘭的一部分?
李克強:中國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烏克蘭問題上一直保持著客觀、公正的立場,我們尊重烏克蘭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前不久,我在歐洲同烏克蘭總統會面,對他說了這段話。他問能不能對外公布?我說沒問題,你可以把我的原話登到報紙上。同時,烏克蘭問題給地緣政治確實帶來了復雜性,尤其是影響了世界經濟的復蘇進程,我們還是希望這個問題能夠通過對話、談判、協商解決。至于克里米亞問題,成因比較復雜,我們同樣希望能夠用對話的方式政治解決。我們希望看到鄰居之間都和睦相處,歐洲和其他國家共同發展、合作共贏的局面,這既有利于相關方,也有利于中國。
《人民日報》記者:您提到最近一次網購經歷是在網上買書,我的問題與書有關。因為我們都知道《政府工作報告》要寫的東西很多,每年都有變化,但是我們注意到連續兩年把“全民閱讀”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我不知道您為什么對這件事那么看重?能否跟我們分享一下您的讀書感受?
李克強:我記得去年起草《政府工作報告》,我在聽取各方意見的時候,不僅是文化界、出版界的人士,而且經濟界和企業家都向我提出要支持全民閱讀活動,報告要加上“全民閱讀”的字樣。而且還有人擔憂,說現在我們國家民眾每年的閱讀量還不到有些國家人均的十分之一。這些建議讓我深思,說明人們不僅在追求物質財富的增加,而且希望有更豐富的精神生活。
書籍和閱讀可以說是人類文明傳承的主要載體。就我個人的經歷來說,用閑暇時間來閱讀是一種享受,也是擁有一種財富,可以說終身受益。我希望全民閱讀能夠形成一種氛圍,無處不在。我們國家全民的閱讀量能夠逐年增加,這也是我們社會進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標志。而且把閱讀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把它與工作方式相結合,不僅會增加發展的創新力量,而且會增強社會的道德力量。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兩次把“全民閱讀”這幾個字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原因,明年還會繼續。
主持人宣布記者會結束后,有一位記者追問如何看待中緬邊境最近發生的問題,李克強說,你問了一件讓我感到痛心的事情。在中緬邊界我方一側,一些我國居民的生命和財產受到了損失,我首先要向遇難者表示深切哀悼,向其家屬表示深切慰問。我國外交部、軍方都向緬方提出了嚴正交涉。我們有責任也有能力堅決維護中緬邊境的安全穩定,堅決保護我國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記者會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舉行,歷時約2小時,參加采訪的中外記者近900名。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