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代表從沒翻開過預算草案
拿到附有表格的201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后,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市律師協會名譽會長陳舒覺得“比較粗糙,不太滿意”。比如,她發現,草案中的社會保障支出只有一個數字,但我國的社會保障層次很多,有公務員的三險一金,有城鎮職工的養老保險,還有“新農合”等,光看這個草案,根本不知道這些錢到底用在哪一部分人群的社會保障上,每一部分的比例是多少。
3月8日,陳舒將參與審議去年預算執行情況和今年預算草案報告。人大代表如何看緊納稅人的“錢袋子”?3月7日晚,她與全國政協委員、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蔣洪一同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和搜狐網聯合訪談,共同探討。
在每年兩會討論預算草案報告時,身為財政專家的蔣洪最怕人家請他解釋。“實際上我很尷尬,”蔣洪說,“我只知道這個數字和去年不一樣了,數字背后到底代表著什么實質內容?我一無所知。”
2010年,曾經有全國人大代表說,預算報告審議遭遇冷場,自己所在的小組審議討論中,幾乎沒有代表就預算報告草案發表意見,報告放在很多代表的文件袋里,從來沒有翻開過。
對于這種現象,有一種流行的說法是,人大代表對審議預算不感興趣,是因為審議時間較短,同時預算專業性太強,不一定每個人大代表都能看懂。
陳舒和蔣洪都不贊同這種說法,陳舒認為,看懂政府預算一點都不難,關鍵是編制預算要把每個項目要寫清楚,每個部門的辦公經費是多少?按人頭算的工資支出是多少?今年要搞培訓,培訓費用需要多少?
但是,現在我們編制預算的方式讓陳舒感到不解。比如,水利支出會列出一個總數字,但“水利概念很大,治理大江大河是水利,農村買排灌設備、修一條灌渠也是水利”。
“不存在人大代表看不懂的問題,就是有關部門想不想讓人大代表看懂。”陳舒道。
蔣洪也舉例說,預算中的基本建設支出就是個很籠統的概念,建橋梁和修公路都是基本建設,究竟指的什么項目?越具體才能看得懂。
蔣洪介紹,預算編制對支出的分類方法有兩種,一是按功能分類,一是按經濟分類。目前每年提交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的預算草案,支出分類都是按功能分類,分為一般公共服務、國防、外交、教育、衛生、環境等;而經濟分類是財政部安排的預算收支科目當中規定的分類方法,每個單位、部門平時運行時,都按照這個分類編制預算,它表示資金具體投入的要素,比如工資、獎金、福利、辦公經費、業務費、招待費、差旅費、會務費等有多少。無論是人大代表,還是普通公眾,從經濟分類中都能看出多少錢用在了公務員的工資支出上,多少錢用來發獎金,差旅費、接待費有多少采用這種分類方法,公眾普遍關心的三公消費支出就可以看出來。
陳洪介紹,這種預算編制方法在技術上不存在任何困難,任何一個單位、部門運行都要詳細記錄這些收支數據資料,在會計電算化已經普及的今天,實行起來很方便。但至今,這種分類方法在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編制中從沒出現過。
此外,陳洪覺得預算中的政府支出編制方法也應改革,目前的預算草案報告中,政府支出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基本支出,即維持政府部門的運轉所需花費,這部分支出是按照人頭算的,彈性不大;另一部分是項目支出,比如開兩會要花多少錢,就是花費項目支出。項目支出很有彈性,每個年頭的數字差別很大,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政府項目支出,只是列出個總數,看不出來究竟做的什么事情。
“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審議討論預算,就是要把政府花得不當的錢識別出來,然后人大代表通過行使預算修正權,把它砍掉,但是政府的項目支出,人大代表只是看到總數,怎樣行使監督權?”蔣洪說。
“每年的中央預算動輒成百上千億,如果做不到逐一列舉,可以把最重要的一些項目列出來,應該每一個重要項目支出都要寫清楚,這個項目要達到什么目的?要花多少錢,錢是怎么花的,不一定在開人大會時,但是有人想查的時候能夠查到,應該作為經常性的工作。”蔣洪表示。
本報北京3月7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