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謠平臺
民族共同語也應該有其規范性,讀音總是變來變去,不僅不利于溝通交流,也會給大家一種無所適從的感覺。
近日,某自媒體發表的一篇《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刷屏社交網絡,文中舉了一大串讀音改變的例子,比如,“遠上寒山石徑斜(xiá)”要讀成“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一騎(jì)紅塵妃子笑”要改成“一騎(qí)紅塵妃子笑”。
這篇文章迅速登上微博熱搜,網友紛紛驚呼“上了個假學”。
實際上,這則“新聞”中的大部分內容,來自國家語委2016年6月6日發布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征求意見稿》,而這個《征求意見稿》至今尚未正式發布。這也意味著,這篇文章是一條妥妥的假新聞。
針對此事,2月19日,主管漢字讀音審定的教育部有關部門回應稱,讀音改變主要是考慮便于推廣應用,也考慮了多數人的意見,但目前改編后審音表尚未正式公布,對于古漢語生僻音,還應以原讀音為準。
漢語語音發展史就是一部變化史
雖然這是一條假新聞,可是卻涉及一個大多數人習焉不察的真問題,即語音是一成不變的嗎?推而論之,一個字詞,民國時期的讀音和今天一樣嗎?明清時期和民國時期一樣嗎?答案當然都是否定的。
按照音韻學的一般分類,漢語語音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上古、中古、近古、現代四個時期。上古音是先秦兩漢時期以《詩經》音系為代表的語音,明清學者稱其為“古音”;中古音是六朝至唐宋時期以《切韻》音系為代表的語音,明清學者稱其為“今音”;近古音是元明清時期以《中原音韻》為代表的語音,學者稱其為“北音”;而現代音就是以現代漢語普通話語音為代表的語音。
可以看出,一個字詞,在不同時期的讀音也是不同的。而且,每過幾十年就會有一小變,幾百年則會有一大變。
比如,根據學者的研究,先秦時期的上古音存在有復聲母,和今天的英文sky、fly、slow等單詞一樣,上古音的濁音也很豐富,還有送氣和不送氣的區別。這些特點,如今的漢語早就沒了;再比如,中古音的音節結構非常復雜,甚至有四個元音的組合;還有,直到近代音,漢語的入聲才逐漸消失。
讀音可以變,但不能瞎改
換句話講,歷史地看,那些“小時候好不容易改過來的讀音”也只不過是漢語漫長語音變化中的一個切面。如果非要按照過去的讀音,我們難道都要去學上古音嗎?
事實上,漢語言一直是在不斷變化、新陳代謝的。在漫長歷史中,不同方言區的人們為了溝通的需要,不斷地相互模仿,相互遷就,相互調整,相互融合,經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后,在社會群體間便自然孕育出一種彼此都能懂、一種中間形態的語言來,即共同語。
共同語產生后,它仍會隨著社會的變遷而不斷演化、更新。演化過程中,一方面不斷吸收各方言的成分,以豐富自己;另一方面也會不斷創造出新詞匯,適應社會的變遷,讓共同語和社會同步發展。因此,共同語不是固定的,它是在不斷變動的、在新陳代謝的。
正如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王暉教授所說,要用開放、辯證的眼光看待語言變化;同時,對待一些讀音不能搞一刀切。我再補充一句,更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語言變化。
因為,民族共同語本身就具有融合性和橋梁性,一方面,共同語在不斷吸收各方言成分;另一方面,使用不同方言的人也憑借共同語得以交流溝通。只要大家在使用這個讀音的時候,溝通交流不出現問題,就沒什么好指摘的。
當然,民族共同語也應該有規范性,在這方面,字典和官方發布的語音表就是規范。讀音總是變來變去,不僅不利于溝通交流,造成一定的混亂,也會給大家一種無所適從的感覺。
如果要對拼音進行改動,起碼得遵守一定的程序,明確建立改動拼音的原則,比如,所謂約定俗成原則,簡單而言就是少數服從多數。但是,對于古詩詞當中的一些讀音,為了語音語感背后的文化寓意,就不能簡單地“將錯就錯”。
因此,不論是什么性質的媒體,在對待語音問題上,都不應該為了眼球而蓄意制造混亂、焦慮甚至恐慌,這也是維護好民族共同語的基本要求。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民族共同語也應該有其規范性,讀音總是變來變去,不僅不利于溝通交流,也會給大家一種無所適從的感覺。
近日,某自媒體發表的一篇《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刷屏社交網絡,文中舉了一大串讀音改變的例子,比如,“遠上寒山石徑斜(xiá)”要讀成“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一騎(jì)紅塵妃子笑”要改成“一騎(qí)紅塵妃子笑”。
這篇文章迅速登上微博熱搜,網友紛紛驚呼“上了個假學”。
實際上,這則“新聞”中的大部分內容,來自國家語委2016年6月6日發布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征求意見稿》,而這個《征求意見稿》至今尚未正式發布。這也意味著,這篇文章是一條妥妥的假新聞。
針對此事,2月19日,主管漢字讀音審定的教育部有關部門回應稱,讀音改變主要是考慮便于推廣應用,也考慮了多數人的意見,但目前改編后審音表尚未正式公布,對于古漢語生僻音,還應以原讀音為準。
漢語語音發展史就是一部變化史
雖然這是一條假新聞,可是卻涉及一個大多數人習焉不察的真問題,即語音是一成不變的嗎?推而論之,一個字詞,民國時期的讀音和今天一樣嗎?明清時期和民國時期一樣嗎?答案當然都是否定的。
按照音韻學的一般分類,漢語語音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上古、中古、近古、現代四個時期。上古音是先秦兩漢時期以《詩經》音系為代表的語音,明清學者稱其為“古音”;中古音是六朝至唐宋時期以《切韻》音系為代表的語音,明清學者稱其為“今音”;近古音是元明清時期以《中原音韻》為代表的語音,學者稱其為“北音”;而現代音就是以現代漢語普通話語音為代表的語音。
可以看出,一個字詞,在不同時期的讀音也是不同的。而且,每過幾十年就會有一小變,幾百年則會有一大變。
比如,根據學者的研究,先秦時期的上古音存在有復聲母,和今天的英文sky、fly、slow等單詞一樣,上古音的濁音也很豐富,還有送氣和不送氣的區別。這些特點,如今的漢語早就沒了;再比如,中古音的音節結構非常復雜,甚至有四個元音的組合;還有,直到近代音,漢語的入聲才逐漸消失。
讀音可以變,但不能瞎改
換句話講,歷史地看,那些“小時候好不容易改過來的讀音”也只不過是漢語漫長語音變化中的一個切面。如果非要按照過去的讀音,我們難道都要去學上古音嗎?
事實上,漢語言一直是在不斷變化、新陳代謝的。在漫長歷史中,不同方言區的人們為了溝通的需要,不斷地相互模仿,相互遷就,相互調整,相互融合,經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后,在社會群體間便自然孕育出一種彼此都能懂、一種中間形態的語言來,即共同語。
共同語產生后,它仍會隨著社會的變遷而不斷演化、更新。演化過程中,一方面不斷吸收各方言的成分,以豐富自己;另一方面也會不斷創造出新詞匯,適應社會的變遷,讓共同語和社會同步發展。因此,共同語不是固定的,它是在不斷變動的、在新陳代謝的。
正如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王暉教授所說,要用開放、辯證的眼光看待語言變化;同時,對待一些讀音不能搞一刀切。我再補充一句,更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語言變化。
因為,民族共同語本身就具有融合性和橋梁性,一方面,共同語在不斷吸收各方言成分;另一方面,使用不同方言的人也憑借共同語得以交流溝通。只要大家在使用這個讀音的時候,溝通交流不出現問題,就沒什么好指摘的。
當然,民族共同語也應該有規范性,在這方面,字典和官方發布的語音表就是規范。讀音總是變來變去,不僅不利于溝通交流,造成一定的混亂,也會給大家一種無所適從的感覺。
如果要對拼音進行改動,起碼得遵守一定的程序,明確建立改動拼音的原則,比如,所謂約定俗成原則,簡單而言就是少數服從多數。但是,對于古詩詞當中的一些讀音,為了語音語感背后的文化寓意,就不能簡單地“將錯就錯”。
因此,不論是什么性質的媒體,在對待語音問題上,都不應該為了眼球而蓄意制造混亂、焦慮甚至恐慌,這也是維護好民族共同語的基本要求。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