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謠平臺
原標題:食品安全成謠言重災區,短視頻H5傳謠蠱惑人心,有些謠言每隔幾月沉渣泛起
2017年,你被這些網絡謠言忽悠了嗎
由上海市網信辦和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聯合創辦的上海辟謠平臺,推出年終盤點,選出2017年度九大最熱謠言,其中“塑料紫菜”“團伙割取小孩腎臟”等謠言曝光率極高。這一年中,謠言傳播也出現一些新的特點,對識謠、辟謠都提出了新要求。
“舌尖上的謠言”成重災區
今年以來,食品安全領域成為傳謠重災區。僅上半年,上海辟謠平臺就對45則食品安全類謠言進行澄清與辟謠,范圍幾乎涉及食品領域的各個種類。
在這些食品謠言中,受關注度最大的莫過于“塑料紫菜”“棉花肉松”“摻膠面條”等一系列謠言。造謠者使用視頻實驗等看似可信的方式,憑空捏造,混淆公眾視聽。由于一些食品安全謠言能準確抓住消費者心理,形成大面積傳播,部分造謠者甚至以此勒索商家企業牟利,形成一條“黑色產業鏈”。例如,今年2月前后瘋傳的那條“紫菜是由黑色塑料制作”謠言視頻中,某品牌紫菜經過水洗浸泡,手撕不開、有腥臭味,于是視頻拍攝者聲稱紫菜就是黑色塑料袋做的。緊隨其后,多個品牌的紫菜接連“中槍”,福建晉江等地區的紫菜行業因此遭受重創,經濟損失逾1億元。
記者發現,這類謠言由于實驗手法簡單、拍攝過程方便,往往會造成短時間內同一類型的謠言集中爆發,影響波及多個食品行業。在“塑料紫菜”謠言之后,食品安全領域又接連出現“塑料大米”“塑料粉絲”等謠言。此外,上海辟謠平臺還先后對“摻膠面條”“注膠蝦”“注膠楊梅”等進行過專題辟謠。
不僅如此,食安謠言傳播的“本地化”現象在今年也變得非常突出。比如今年3月出現“崇明長興昨天有村民吃大盤雞感染H7N9死亡,暫時別吃雞肉、鴨肉、豬肉……”的謠言。不止在上海崇明,這條謠言還被各地的造謠者改寫成當地版本,“足跡”遍布大江南北。
而在另一則“棉花肉松”的謠言中,“本地化”的表現不再僅限于變換地名,還引發了多地居民的模仿和實驗。實驗者往往先將肉松泡水形成白色絮狀物,然后用撕扯或點燃等方法來證明這是“棉花”,并據此指責當地商家售賣假冒肉松。今年5月,浙江永康一位大叔真人出鏡,拍攝了一條“棉花肉松”視頻,義正辭嚴控訴“無良商家”。在山東青島,甚至有一家糕點店因當地居民拍攝的“棉花肉松”視頻,被不明真相的群眾所圍攻。可見,謠言被網友移花接木到各地后,只會愈演愈烈,讓更多消費者上當受騙。
短視頻、H5成傳謠新形式
2017年,短視頻進入爆發期,這一年也被不少人稱為“短視頻元年”。網民手機流量猛增,手機觀看短視頻已是常事,不少謠言采用1分鐘以內的視頻形式傳播。7月6日,一段“姚明吸毒被抓”的視頻謠言在微博和微信中熱傳。短短幾秒視頻中,姚明身穿灰色短袖襯衫、牛仔褲和白球鞋,雙手一直背在身后,身旁簇擁著大批身穿制服的人員。這條謠言瞬間引爆網絡,但上海辟謠平臺第一時間查證發現,該視頻拍攝的是姚明6月27日在四川綿竹觀看全國青年籃球錦標賽的場景,被別有用心之人利用,以訛傳訛。
此外,“張家界纜車起火致17位游客喪生”“上海虹橋機場飛機墜落”“浙大老師發明量子隱身衣”“螃蟹被注膠”“哈爾濱機場發生恐怖事件”等謠言在微信群和朋友圈熱傳,就是因為很多人錯誤地認為“有視頻就有真相”。今年頻頻出現的食品安全類謠言,也多以短視頻形式出現。
謠言為了“更高效”地傳播,還出現H5等新媒體形式。這些制作精美的H5頁面,圖文并茂,并配以極富感染力的背景音樂,將一些謠言描述得惟妙惟肖。H5類型的謠言對于中老年人“殺傷力”特別強。以12月初在微信朋友圈大量傳播的H5謠言“2018年新政匯總”為例,造謠者將“義務教育升級為十二年制、中考將取消”“2018免交新農村合作醫療費”等政策謠言合并到一起,打包傳謠,讓不明真相者信以為真。此外,關于“塑料是癌癥起因”的謠言也出現大量H5網頁,不少網友受騙后進行轉發。據觀察,這類H5網頁在傳播數日后便會顯示無法打開,多數發布者在被舉報后選擇刪除了事。然而,不少網友在看完后已深信不疑,謠言的影響并非一鍵刪除就能消除。
“舊謠”翻炒變“新謠”
“孕婦剖腹產時被醫院偷腎”“四個和尚利用迷藥進入家中挖腎”“一百多人團伙割取小孩腎臟”……這些“挖取器官”的傳言眼熟嗎?在過去一年,“偷腎”傳言不斷在微信和朋友圈中出現,實為“老謠新傳”的典型代表。
這一類的“老謠新傳”,往往是將多年前早就辟過謠的舊聞重新翻炒,在網絡上形成新一輪傳播。今年5月,網上出現“江西景德鎮一家醫院趁孕婦進行剖腹產時將其腎臟偷走”的新聞,經過記者查證,所謂的“孕婦被偷腎”事件是一條2012年就在網上流傳的舊謠言。還有今年12月初,很多上海退休人員的微信群里在熱傳一則“退休人員去街道登記可領每月70元補貼”的信息,然而早在2014年12月,上海市人社局就通過官方微博對此進行了辟謠。
此外,還有不少謠言僅僅在今年一年中,就反復傳播過好幾次。如“國內多個景區纜車起火,17位游客喪生”“每點一次微信自帶表情都在讓日本人賺錢”等謠言,每隔幾個月就會沉渣泛起,在社交平臺中出沒。上海辟謠平臺在今年曾兩度對“上海市內飛機撒藥治白蛾”的傳言進行辟謠,一次在2月16日,一次在5月9日。其實,“飛機撒藥治白蛾”工作在我國部分區域是存在的,但一個特定地區的官方通知,被掐頭去尾后傳到不同地區,變換時間和地點等細節就變成了謠言。這類謠言出現時,網民往往會出于“善意提醒”的目的,將其轉發分享給親朋好友,導致謠言擴散。
記者發現,“老謠新傳”最喜歡在微信群和朋友圈中興風作浪。首先,朋友圈中信息傳播空間相對封閉,一些早已被澄清的謠言容易再次傳播;其次,部分自媒體公眾號為博眼球和吸引流量,故意翻炒舊聞,發布如“挖腎”“迷藥”等驚悚信息,誘騙網友轉發,最終使自己獲利。
相關鏈接
教你如何識別謠言
面對形形色色的網絡海量信息,大家如何有效地辨別謠言呢?上海辟謠平臺總結了三招:
一、加強自身科學素養。如果讀者具有一定的科學素養和基本常識,同時進行理性判斷,就會很容易找到謠言中的疑點。
二、巧用搜索引擎進行信息核實。對于很多老謠言或是已經被媒體辟謠過的信息,只要利用關鍵詞稍加搜索,就能知道個大概。對于一些帶有圖片的謠言,也可以通過圖片搜索的方式,找到圖片的原始出處,這樣也能快速辨別出傳言真偽。
三、主動向權威媒體或政府部門求證。網友們在碰到真假難辨的信息時,可通過電話、郵件等傳統形式與相關部門聯系,或者也可以通過相關的官方微博和公眾號留言評論的方式進行求證。
還有一個更方便的辦法,就是通過解放日報·上觀新聞App、上海辟謠網站(piyao.jfdaily.com)、上海網絡辟謠微信號(ID:piyao021)等方式給后臺留言,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核實真相。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原標題:食品安全成謠言重災區,短視頻H5傳謠蠱惑人心,有些謠言每隔幾月沉渣泛起
2017年,你被這些網絡謠言忽悠了嗎
由上海市網信辦和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聯合創辦的上海辟謠平臺,推出年終盤點,選出2017年度九大最熱謠言,其中“塑料紫菜”“團伙割取小孩腎臟”等謠言曝光率極高。這一年中,謠言傳播也出現一些新的特點,對識謠、辟謠都提出了新要求。
“舌尖上的謠言”成重災區
今年以來,食品安全領域成為傳謠重災區。僅上半年,上海辟謠平臺就對45則食品安全類謠言進行澄清與辟謠,范圍幾乎涉及食品領域的各個種類。
在這些食品謠言中,受關注度最大的莫過于“塑料紫菜”“棉花肉松”“摻膠面條”等一系列謠言。造謠者使用視頻實驗等看似可信的方式,憑空捏造,混淆公眾視聽。由于一些食品安全謠言能準確抓住消費者心理,形成大面積傳播,部分造謠者甚至以此勒索商家企業牟利,形成一條“黑色產業鏈”。例如,今年2月前后瘋傳的那條“紫菜是由黑色塑料制作”謠言視頻中,某品牌紫菜經過水洗浸泡,手撕不開、有腥臭味,于是視頻拍攝者聲稱紫菜就是黑色塑料袋做的。緊隨其后,多個品牌的紫菜接連“中槍”,福建晉江等地區的紫菜行業因此遭受重創,經濟損失逾1億元。
記者發現,這類謠言由于實驗手法簡單、拍攝過程方便,往往會造成短時間內同一類型的謠言集中爆發,影響波及多個食品行業。在“塑料紫菜”謠言之后,食品安全領域又接連出現“塑料大米”“塑料粉絲”等謠言。此外,上海辟謠平臺還先后對“摻膠面條”“注膠蝦”“注膠楊梅”等進行過專題辟謠。
不僅如此,食安謠言傳播的“本地化”現象在今年也變得非常突出。比如今年3月出現“崇明長興昨天有村民吃大盤雞感染H7N9死亡,暫時別吃雞肉、鴨肉、豬肉……”的謠言。不止在上海崇明,這條謠言還被各地的造謠者改寫成當地版本,“足跡”遍布大江南北。
而在另一則“棉花肉松”的謠言中,“本地化”的表現不再僅限于變換地名,還引發了多地居民的模仿和實驗。實驗者往往先將肉松泡水形成白色絮狀物,然后用撕扯或點燃等方法來證明這是“棉花”,并據此指責當地商家售賣假冒肉松。今年5月,浙江永康一位大叔真人出鏡,拍攝了一條“棉花肉松”視頻,義正辭嚴控訴“無良商家”。在山東青島,甚至有一家糕點店因當地居民拍攝的“棉花肉松”視頻,被不明真相的群眾所圍攻。可見,謠言被網友移花接木到各地后,只會愈演愈烈,讓更多消費者上當受騙。
短視頻、H5成傳謠新形式
2017年,短視頻進入爆發期,這一年也被不少人稱為“短視頻元年”。網民手機流量猛增,手機觀看短視頻已是常事,不少謠言采用1分鐘以內的視頻形式傳播。7月6日,一段“姚明吸毒被抓”的視頻謠言在微博和微信中熱傳。短短幾秒視頻中,姚明身穿灰色短袖襯衫、牛仔褲和白球鞋,雙手一直背在身后,身旁簇擁著大批身穿制服的人員。這條謠言瞬間引爆網絡,但上海辟謠平臺第一時間查證發現,該視頻拍攝的是姚明6月27日在四川綿竹觀看全國青年籃球錦標賽的場景,被別有用心之人利用,以訛傳訛。
此外,“張家界纜車起火致17位游客喪生”“上海虹橋機場飛機墜落”“浙大老師發明量子隱身衣”“螃蟹被注膠”“哈爾濱機場發生恐怖事件”等謠言在微信群和朋友圈熱傳,就是因為很多人錯誤地認為“有視頻就有真相”。今年頻頻出現的食品安全類謠言,也多以短視頻形式出現。
謠言為了“更高效”地傳播,還出現H5等新媒體形式。這些制作精美的H5頁面,圖文并茂,并配以極富感染力的背景音樂,將一些謠言描述得惟妙惟肖。H5類型的謠言對于中老年人“殺傷力”特別強。以12月初在微信朋友圈大量傳播的H5謠言“2018年新政匯總”為例,造謠者將“義務教育升級為十二年制、中考將取消”“2018免交新農村合作醫療費”等政策謠言合并到一起,打包傳謠,讓不明真相者信以為真。此外,關于“塑料是癌癥起因”的謠言也出現大量H5網頁,不少網友受騙后進行轉發。據觀察,這類H5網頁在傳播數日后便會顯示無法打開,多數發布者在被舉報后選擇刪除了事。然而,不少網友在看完后已深信不疑,謠言的影響并非一鍵刪除就能消除。
“舊謠”翻炒變“新謠”
“孕婦剖腹產時被醫院偷腎”“四個和尚利用迷藥進入家中挖腎”“一百多人團伙割取小孩腎臟”……這些“挖取器官”的傳言眼熟嗎?在過去一年,“偷腎”傳言不斷在微信和朋友圈中出現,實為“老謠新傳”的典型代表。
這一類的“老謠新傳”,往往是將多年前早就辟過謠的舊聞重新翻炒,在網絡上形成新一輪傳播。今年5月,網上出現“江西景德鎮一家醫院趁孕婦進行剖腹產時將其腎臟偷走”的新聞,經過記者查證,所謂的“孕婦被偷腎”事件是一條2012年就在網上流傳的舊謠言。還有今年12月初,很多上海退休人員的微信群里在熱傳一則“退休人員去街道登記可領每月70元補貼”的信息,然而早在2014年12月,上海市人社局就通過官方微博對此進行了辟謠。
此外,還有不少謠言僅僅在今年一年中,就反復傳播過好幾次。如“國內多個景區纜車起火,17位游客喪生”“每點一次微信自帶表情都在讓日本人賺錢”等謠言,每隔幾個月就會沉渣泛起,在社交平臺中出沒。上海辟謠平臺在今年曾兩度對“上海市內飛機撒藥治白蛾”的傳言進行辟謠,一次在2月16日,一次在5月9日。其實,“飛機撒藥治白蛾”工作在我國部分區域是存在的,但一個特定地區的官方通知,被掐頭去尾后傳到不同地區,變換時間和地點等細節就變成了謠言。這類謠言出現時,網民往往會出于“善意提醒”的目的,將其轉發分享給親朋好友,導致謠言擴散。
記者發現,“老謠新傳”最喜歡在微信群和朋友圈中興風作浪。首先,朋友圈中信息傳播空間相對封閉,一些早已被澄清的謠言容易再次傳播;其次,部分自媒體公眾號為博眼球和吸引流量,故意翻炒舊聞,發布如“挖腎”“迷藥”等驚悚信息,誘騙網友轉發,最終使自己獲利。
相關鏈接
教你如何識別謠言
面對形形色色的網絡海量信息,大家如何有效地辨別謠言呢?上海辟謠平臺總結了三招:
一、加強自身科學素養。如果讀者具有一定的科學素養和基本常識,同時進行理性判斷,就會很容易找到謠言中的疑點。
二、巧用搜索引擎進行信息核實。對于很多老謠言或是已經被媒體辟謠過的信息,只要利用關鍵詞稍加搜索,就能知道個大概。對于一些帶有圖片的謠言,也可以通過圖片搜索的方式,找到圖片的原始出處,這樣也能快速辨別出傳言真偽。
三、主動向權威媒體或政府部門求證。網友們在碰到真假難辨的信息時,可通過電話、郵件等傳統形式與相關部門聯系,或者也可以通過相關的官方微博和公眾號留言評論的方式進行求證。
還有一個更方便的辦法,就是通過解放日報·上觀新聞App、上海辟謠網站(piyao.jfdaily.com)、上海網絡辟謠微信號(ID:piyao021)等方式給后臺留言,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核實真相。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