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朵奇葩
經典山陽
常平“對子馬”是竹馬的一種,是沁陽市常平鄉常平村獨有的民間藝術。
常平村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重要的戰略要地,著名的“太行八陘”之一的太行陘穿村而過,沿途有天井關、山口關、碗子城關、古棧道等軍事要塞。北宋年間,名將楊業及其后代鎮守幽云十六州英勇抗遼,太行陘成為楊家將及宋兵由都城汴梁通往雁北的重要通道。楊家將英勇抗遼的故事被以評書、戲曲、民間故事、民間舞蹈等形式在這里廣為傳誦,主要表演曲目有《五世請纓》、《穆桂英掛帥》、《楊門女將》等楊家將的故事。常平“對子馬”也由此而來。常平“對子馬”形成于清朝雍正年間,它表演陣容龐大,有演員50多人,由一馬頭、二十四匹馬、一馬尾和一個縣官倒騎毛驢,并以古裝劇“楊門女將”的人物為陣容進行表演。其表演形式有探敵情、出征、布陣、征戰等內容。后來又發展了表現山區人民戰天斗地、發展經濟的內容。
探敵情:先由馬童打圓場、翻跟頭,后帶馬隊在緊張的樂器中上場。
出征:馬童帶馬隊圓場、翻跟頭后,通過“扭門轉”、“回頭看”,翻山越嶺后進入“陣地”。布陣:先由二十四匹馬擺出“常平”二字和“振興常平”四字,接著在馬隊不停的表演中間合唱或獨唱懷梆《五世請纓》選段。征戰:由二十四匹馬繞八字、掏十字再變為“外裹門”、“里裹門”和“雙迎門”,當變為“雙迎門”后再由一人或多人唱懷梆《穆桂英掛帥》選段。常平“對子馬”的表演形式經過數代藝人的不斷提煉和完善,發展成為一項群眾喜聞樂見的集體民間舞蹈。由于“對子馬”由楊家將英勇抗遼的歷史故事而來,它的表演中有古代排兵布陣、戰場殺敵的內容,是軍事文化在民間舞蹈中的真實再現,從中人們可以感受到當年金戈鐵馬的戰爭場面,有濃重的宋代軍事文化特征。在古代和近代,常平“對子馬”激勵著廣大山區及周邊民眾團結一致抵抗侵略。
新中國成立后,在毛主席“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鼓舞下,常平“對子馬”被注入新的內涵并得到了快速發展,成為群眾歌頌共產黨、歌頌社會主義,歌頌紅紅火火新生活的載體。后來,由于歷史原因和其他文化娛樂活動的興起,傳承了近300年的常平“對子馬”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
2000年冬,在張恒千、張思千等老藝人的多次倡導下,常平鄉和常平村籌集經費,并派人多次到洛陽和山西晉城等地購買道具,從熱愛民間藝術的村民中挑選出了幾十人進行培訓。在幾位老藝人身教口傳下,這些村民很快進入了角色,并熟練掌握了基本要領,經過一個多月的辛苦排練,終于成功地排成了常平“對子馬”的表演隊,中斷幾十年的常平“對子馬”得以枯木逢春。10多年來,常平“對子馬”多次參加焦作、沁陽兩級宣傳、文化部門主辦的春節民間文藝節目會演,深受群眾喜愛。
2006年,國務院決定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沁陽市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對包括常平“對子馬”在內的一批獨特民間藝術進行了調查、挖掘和整理,使常平“對子馬”等優秀民間藝術得以光大。2011年12月,經省政府批準,常平“對子馬”被列入河南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本報記者 楊 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常平“對子馬”是竹馬的一種,是沁陽市常平鄉常平村獨有的民間藝術。
常平村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重要的戰略要地,著名的“太行八陘”之一的太行陘穿村而過,沿途有天井關、山口關、碗子城關、古棧道等軍事要塞。北宋年間,名將楊業及其后代鎮守幽云十六州英勇抗遼,太行陘成為楊家將及宋兵由都城汴梁通往雁北的重要通道。楊家將英勇抗遼的故事被以評書、戲曲、民間故事、民間舞蹈等形式在這里廣為傳誦,主要表演曲目有《五世請纓》、《穆桂英掛帥》、《楊門女將》等楊家將的故事。常平“對子馬”也由此而來。常平“對子馬”形成于清朝雍正年間,它表演陣容龐大,有演員50多人,由一馬頭、二十四匹馬、一馬尾和一個縣官倒騎毛驢,并以古裝劇“楊門女將”的人物為陣容進行表演。其表演形式有探敵情、出征、布陣、征戰等內容。后來又發展了表現山區人民戰天斗地、發展經濟的內容。
探敵情:先由馬童打圓場、翻跟頭,后帶馬隊在緊張的樂器中上場。
出征:馬童帶馬隊圓場、翻跟頭后,通過“扭門轉”、“回頭看”,翻山越嶺后進入“陣地”。布陣:先由二十四匹馬擺出“常平”二字和“振興常平”四字,接著在馬隊不停的表演中間合唱或獨唱懷梆《五世請纓》選段。征戰:由二十四匹馬繞八字、掏十字再變為“外裹門”、“里裹門”和“雙迎門”,當變為“雙迎門”后再由一人或多人唱懷梆《穆桂英掛帥》選段。常平“對子馬”的表演形式經過數代藝人的不斷提煉和完善,發展成為一項群眾喜聞樂見的集體民間舞蹈。由于“對子馬”由楊家將英勇抗遼的歷史故事而來,它的表演中有古代排兵布陣、戰場殺敵的內容,是軍事文化在民間舞蹈中的真實再現,從中人們可以感受到當年金戈鐵馬的戰爭場面,有濃重的宋代軍事文化特征。在古代和近代,常平“對子馬”激勵著廣大山區及周邊民眾團結一致抵抗侵略。
新中國成立后,在毛主席“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鼓舞下,常平“對子馬”被注入新的內涵并得到了快速發展,成為群眾歌頌共產黨、歌頌社會主義,歌頌紅紅火火新生活的載體。后來,由于歷史原因和其他文化娛樂活動的興起,傳承了近300年的常平“對子馬”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
2000年冬,在張恒千、張思千等老藝人的多次倡導下,常平鄉和常平村籌集經費,并派人多次到洛陽和山西晉城等地購買道具,從熱愛民間藝術的村民中挑選出了幾十人進行培訓。在幾位老藝人身教口傳下,這些村民很快進入了角色,并熟練掌握了基本要領,經過一個多月的辛苦排練,終于成功地排成了常平“對子馬”的表演隊,中斷幾十年的常平“對子馬”得以枯木逢春。10多年來,常平“對子馬”多次參加焦作、沁陽兩級宣傳、文化部門主辦的春節民間文藝節目會演,深受群眾喜愛。
2006年,國務院決定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沁陽市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對包括常平“對子馬”在內的一批獨特民間藝術進行了調查、挖掘和整理,使常平“對子馬”等優秀民間藝術得以光大。2011年12月,經省政府批準,常平“對子馬”被列入河南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本報記者 楊 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