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沈陽軍區原空軍副司令員常仲連將軍
經典山陽
圖① 常仲連將軍。
圖② 常仲連將軍(前右)和指戰員們在一起。
常仲連,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都是一位能征善戰的軍事指揮員,被人稱為“傳奇將軍”。任班長時,他在紅軍西征張家灣戰斗中俘獲敵團長,全班受到上級表揚。任團長時,他曾冒充敵軍官,指揮敵人就范,贏得戰斗的勝利。任副旅長時,行軍時與敵軍大隊人馬遭遇,他當機立斷,派人辨明敵我的同時,命令部隊搶占制高點并先敵開火,殲敵1.3萬余名。任沈陽軍區空軍高炮司令員時,他指揮高炮部隊擊落美制的P-2V大型偵察機,新華社和《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等媒體紛紛報道,聲震全國!
千辛萬苦把軍參
常仲連,1914年4月生,原名光金,孟縣(今孟州市)化工鎮南開儀村人。他出身貧寒、命運坎坷,4歲喪父,9歲喪母,13歲時離鄉出走,到山西省太原市某工廠當童工,飽嘗人間疾苦。1935年秋,他和幾位工友不堪忍受資本家的壓榨,聽說山西境內有紅軍,便相約逃了出來,經過幾個月的奔波,終于在洪洞縣萬安鎮找到紅軍部隊,編入紅一軍團第1師1團2連3班,開始了戎馬生涯。
1936年2月,常仲連勇敢機智,不怕犧牲,參加紅軍后,當月加入共青團,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副班長。不久,他被選送到紅一軍團隨營學校培訓,學習軍事理論和文化知識,后任分隊長、指導員、營長、團長、師長,與日偽軍和國民黨軍英勇戰斗,屢屢受到表彰。
常仲連任班長時,在紅軍西征張家灣戰斗中俘獲敵團長,全班受到上級表揚。西安事變后,他任紅一軍團隨營學校第2分隊長。
抗日戰爭時期,常仲連任晉察冀軍區軍政學校第1隊副政治指導員、區隊長。百團大戰時,任冀中軍區南進支隊第16團2營營長,率部攻打正太路北峪車站據點時,遭到日軍的頑固阻擊。戰斗異常殘酷激烈,他們攻下北峪據點后,又奉命堅守北峪車站。
大智大勇殲敵頑
常仲連不但善于打硬仗,更善于智取巧攻。1942年,冀魯豫地區反蠶食斗爭時,他任南進支隊第21團團長,奉命拔掉日寇占領的清豐縣樓集據點,限期10天。這一戰斗是八路軍在該地區反蠶食斗爭的先聲,只能成功,不能失敗,而樓集據點又是敵人吹噓“非炮莫攻”的新式據點。為取得戰斗的勝利,常仲連只帶1個作戰參謀,深夜潛入敵戰區,爬到據點壕溝前勘察敵情,以掌握第一手資料。偵察發現,日寇的炮樓是一個建在4米深大圓坑內的大碉堡,以當時八路軍的裝備,強攻是無法成功的,只能智取。他們經過研究,巧妙地選擇了火攻的方法。考慮到一天之中接近敵碉的最好時機是早飯換崗時的幾分鐘時間,常仲連便決定利用這一時機,挑選精干人員組成突擊組,攜帶引火具,沖進去點火,引爆據點。
就在部隊發起進攻的前一天夜晚,常仲連帶領部隊神不知鬼不覺地潛伏在敵碉堡附近。在次日預定的時間內,他命令突擊組出其不意,奮起攻擊。當情況突然發生變化時,他又果斷地下令強攻,并掩護突擊組沖鋒陷陣。樓集據點燃起了熊熊大火,日寇在鬼哭狼嚎中喪命。攻下日寇樓集據點后,八路軍聲威大震。該戰法是常仲連常用的戰法,不預先設伏,而是從遠處待機長途奔襲,在預期伏擊地殲敵。這就要求非常熟悉敵情與地形,而且戰斗部署要精確無誤,方能取勝。常仲連多次運用這種戰法,給日偽軍以重創。此后,常仲連又率領第21團深入敵占區,在敵據點群中的陳莊一帶打了一場漂亮的伏擊戰,殲滅日偽軍90余名。
1942年冬,常仲連任中共濮(陽)滑(縣)東(明)長(垣)地委副書記兼軍事指揮員,統一指揮第21團和新四軍滑縣大隊等部隊,進行了多次戰斗,特別是三打邵鴻基戰斗,對成立濱河縣(抗戰勝利后撤銷)抗日人民政府起到了重要作用。常仲連率部奔襲到25公里外的安上村,沒費一槍一彈,活捉擁有常備武裝500余名、數百支長短槍的滑縣反動會道門頭子周立文,為當地群眾除了一大害。
水深火熱救鄉親
1943年,常仲連任南進支隊第16團團長,在著名的滑縣袁莊攻堅戰斗中,常仲連身先士卒,利用黑夜率領突擊隊突破敵人陣地,登上敵城墻。由于敵我犬牙交錯,常仲連只身闖入敵陣,黑夜里聽出敵人并未發現他的身份,將計就計,冒充敵指揮官,成功指揮敵人就范。當敵人發現上當時,便向他開火。常仲連身負重傷,被抬下戰場。此次戰斗殲敵2000余名。從此,他以膽智過人聞名全支隊。由于他在戰斗中隨機應變,膽大心細,每次都能轉危為安,且能險中取勝,所以領導和同志們送他雅號“福將”。
1944年,常仲連隨部隊調往延安,改任教1旅2團團長,擔任保衛黨中央的重任,并入中央黨校學習。
1945年后,常仲連任太岳軍區第四軍分區參謀長、副司令員。1946年,他參與指揮了保衛濟(源)孟(縣)黃河沿岸的橋頭堡戰斗和孟縣“八三戰役”。特別是在1947年7月初,常仲連率領太岳軍區獨立第2團、第3團,參加了解放沁陽和孟縣的戰斗。7月6日,他率領部隊解放沁陽城后,不顧疲勞,連夜帶領部隊赴孟縣參加戰斗。他們趕到谷旦村時,已是次日黎明,為爭取戰機,常仲連遂部署一個團向東從馬橋包抄縣城,一個團向西從太子村圍攻縣城。大軍壓境,城中敵人聞風而逃。常仲連組織部隊進行追擊,在城西侯莊斃敵10名、俘虜90余名,第三次收復孟縣城,使數十萬家鄉人民翻身得解放。
1947年8月,常仲連任華北軍區第8縱隊24旅副旅長。次年6月21日,他帶領部隊行軍時,在同浦鐵路附近遭遇大隊不明人馬開過來,一時敵我難辨。他當機立斷,一邊派人探查,一邊命令部隊搶占制高點,判明情況后,即令部隊先敵開火,在第23旅等部隊的合圍下,殲敵1.3萬余名。戰后得知,被殲滅的是閻錫山的精銳“親訓師”。這一仗,也是我軍解放戰爭時期最成功的戰例之一。
太原戰役后,常仲連任第十八兵團補訓師師長兼黨委書記,部隊西進,跟隨賀龍元帥入川。常仲連任川西軍區眉山軍分區司令員,參與指揮了邛崍、大邑、彭山、洪雅、名山、瀟江等地的剿匪斗爭。由于連年征戰,他身上多處負傷。
“天外來客”佳音傳
新中國成立后,解放軍從陸軍抽調優秀干部加強空軍部隊。1952年,常仲連調任空軍第13師師長。空軍第13師是當時全國唯一的運輸機師,為支援第18軍進藏,為開辟成都至甘孜航線作出了貢獻。
1956年,常仲連任防空軍第3師師長,多次指揮對空作戰,首創戰地高射炮機動作戰法,曾在汕頭地區指揮部隊先后擊落敵機9架、擊傷38架,受到多次通令嘉獎。
1958年,常仲連任沈陽軍區空軍高炮指揮部司令員。當時,美蔣時常派遣飛機,竄犯我東南沿海及內地,進行偵察、騷擾與破壞活動。其中,美蔣夜間使用美制P-2V飛機低空侵入我國,很難對付。對此,毛主席指示空軍:“全力以赴,務殲入侵之敵。”
為落實毛主席的指示,殲滅入侵之敵,常仲連和同志們進行多次研究,對敵P-2V偵察機肆意竄犯我國領空感到既氣憤又焦慮。P-2V飛機是當時美軍裝備的設備完善、技術先進的低空偵察機,該飛機機動性比較好,并裝有電子偵察和電子干擾設備,不可一世。
為擊落敵機,空軍決定,除夜間出動飛機截擊之外,還針對敵機活動規律,組織高射炮部署于敵機進出我國的地點和主要航路檢查點,進行堵口設伏,機動作戰。
他們根據敵情變化,一次次調整戰斗方案,一次次集結戰斗部隊。終于,他們捕捉到了殲敵戰機。1961年11月6日19時許,常仲連所在的高炮部隊擊落1架侵入我國的P-2V大型偵察機,敵偵察機墜毀于遼東半島碧流河以東永寧屯北300米處,機上的國民黨空軍技術研究組中校副組長葉霖等13人斃命。新華社和《人民日報》《解放軍報》《航空雜志》等媒體紛紛報道或轉載,聲震全國。
1955年,常仲連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八一獎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和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1970年,他任沈陽軍區空軍副司令員,兼任遼寧省革委會常委、人保組組長,為部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作出了貢獻。
1983年,常仲連離職休養。他晚節志堅,精神旺盛,離休后仍孜孜不倦地撰寫回憶錄,發表多篇軍事學術論文。2010年1月28日,常仲連因病醫治無效,在沈陽空軍第463醫院逝世,享年96歲。
□吉懷儒 吉鴻宇
(圖片由吉懷儒提供)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圖① 常仲連將軍。
圖② 常仲連將軍(前右)和指戰員們在一起。
常仲連,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都是一位能征善戰的軍事指揮員,被人稱為“傳奇將軍”。任班長時,他在紅軍西征張家灣戰斗中俘獲敵團長,全班受到上級表揚。任團長時,他曾冒充敵軍官,指揮敵人就范,贏得戰斗的勝利。任副旅長時,行軍時與敵軍大隊人馬遭遇,他當機立斷,派人辨明敵我的同時,命令部隊搶占制高點并先敵開火,殲敵1.3萬余名。任沈陽軍區空軍高炮司令員時,他指揮高炮部隊擊落美制的P-2V大型偵察機,新華社和《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等媒體紛紛報道,聲震全國!
千辛萬苦把軍參
常仲連,1914年4月生,原名光金,孟縣(今孟州市)化工鎮南開儀村人。他出身貧寒、命運坎坷,4歲喪父,9歲喪母,13歲時離鄉出走,到山西省太原市某工廠當童工,飽嘗人間疾苦。1935年秋,他和幾位工友不堪忍受資本家的壓榨,聽說山西境內有紅軍,便相約逃了出來,經過幾個月的奔波,終于在洪洞縣萬安鎮找到紅軍部隊,編入紅一軍團第1師1團2連3班,開始了戎馬生涯。
1936年2月,常仲連勇敢機智,不怕犧牲,參加紅軍后,當月加入共青團,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副班長。不久,他被選送到紅一軍團隨營學校培訓,學習軍事理論和文化知識,后任分隊長、指導員、營長、團長、師長,與日偽軍和國民黨軍英勇戰斗,屢屢受到表彰。
常仲連任班長時,在紅軍西征張家灣戰斗中俘獲敵團長,全班受到上級表揚。西安事變后,他任紅一軍團隨營學校第2分隊長。
抗日戰爭時期,常仲連任晉察冀軍區軍政學校第1隊副政治指導員、區隊長。百團大戰時,任冀中軍區南進支隊第16團2營營長,率部攻打正太路北峪車站據點時,遭到日軍的頑固阻擊。戰斗異常殘酷激烈,他們攻下北峪據點后,又奉命堅守北峪車站。
大智大勇殲敵頑
常仲連不但善于打硬仗,更善于智取巧攻。1942年,冀魯豫地區反蠶食斗爭時,他任南進支隊第21團團長,奉命拔掉日寇占領的清豐縣樓集據點,限期10天。這一戰斗是八路軍在該地區反蠶食斗爭的先聲,只能成功,不能失敗,而樓集據點又是敵人吹噓“非炮莫攻”的新式據點。為取得戰斗的勝利,常仲連只帶1個作戰參謀,深夜潛入敵戰區,爬到據點壕溝前勘察敵情,以掌握第一手資料。偵察發現,日寇的炮樓是一個建在4米深大圓坑內的大碉堡,以當時八路軍的裝備,強攻是無法成功的,只能智取。他們經過研究,巧妙地選擇了火攻的方法。考慮到一天之中接近敵碉的最好時機是早飯換崗時的幾分鐘時間,常仲連便決定利用這一時機,挑選精干人員組成突擊組,攜帶引火具,沖進去點火,引爆據點。
就在部隊發起進攻的前一天夜晚,常仲連帶領部隊神不知鬼不覺地潛伏在敵碉堡附近。在次日預定的時間內,他命令突擊組出其不意,奮起攻擊。當情況突然發生變化時,他又果斷地下令強攻,并掩護突擊組沖鋒陷陣。樓集據點燃起了熊熊大火,日寇在鬼哭狼嚎中喪命。攻下日寇樓集據點后,八路軍聲威大震。該戰法是常仲連常用的戰法,不預先設伏,而是從遠處待機長途奔襲,在預期伏擊地殲敵。這就要求非常熟悉敵情與地形,而且戰斗部署要精確無誤,方能取勝。常仲連多次運用這種戰法,給日偽軍以重創。此后,常仲連又率領第21團深入敵占區,在敵據點群中的陳莊一帶打了一場漂亮的伏擊戰,殲滅日偽軍90余名。
1942年冬,常仲連任中共濮(陽)滑(縣)東(明)長(垣)地委副書記兼軍事指揮員,統一指揮第21團和新四軍滑縣大隊等部隊,進行了多次戰斗,特別是三打邵鴻基戰斗,對成立濱河縣(抗戰勝利后撤銷)抗日人民政府起到了重要作用。常仲連率部奔襲到25公里外的安上村,沒費一槍一彈,活捉擁有常備武裝500余名、數百支長短槍的滑縣反動會道門頭子周立文,為當地群眾除了一大害。
水深火熱救鄉親
1943年,常仲連任南進支隊第16團團長,在著名的滑縣袁莊攻堅戰斗中,常仲連身先士卒,利用黑夜率領突擊隊突破敵人陣地,登上敵城墻。由于敵我犬牙交錯,常仲連只身闖入敵陣,黑夜里聽出敵人并未發現他的身份,將計就計,冒充敵指揮官,成功指揮敵人就范。當敵人發現上當時,便向他開火。常仲連身負重傷,被抬下戰場。此次戰斗殲敵2000余名。從此,他以膽智過人聞名全支隊。由于他在戰斗中隨機應變,膽大心細,每次都能轉危為安,且能險中取勝,所以領導和同志們送他雅號“福將”。
1944年,常仲連隨部隊調往延安,改任教1旅2團團長,擔任保衛黨中央的重任,并入中央黨校學習。
1945年后,常仲連任太岳軍區第四軍分區參謀長、副司令員。1946年,他參與指揮了保衛濟(源)孟(縣)黃河沿岸的橋頭堡戰斗和孟縣“八三戰役”。特別是在1947年7月初,常仲連率領太岳軍區獨立第2團、第3團,參加了解放沁陽和孟縣的戰斗。7月6日,他率領部隊解放沁陽城后,不顧疲勞,連夜帶領部隊赴孟縣參加戰斗。他們趕到谷旦村時,已是次日黎明,為爭取戰機,常仲連遂部署一個團向東從馬橋包抄縣城,一個團向西從太子村圍攻縣城。大軍壓境,城中敵人聞風而逃。常仲連組織部隊進行追擊,在城西侯莊斃敵10名、俘虜90余名,第三次收復孟縣城,使數十萬家鄉人民翻身得解放。
1947年8月,常仲連任華北軍區第8縱隊24旅副旅長。次年6月21日,他帶領部隊行軍時,在同浦鐵路附近遭遇大隊不明人馬開過來,一時敵我難辨。他當機立斷,一邊派人探查,一邊命令部隊搶占制高點,判明情況后,即令部隊先敵開火,在第23旅等部隊的合圍下,殲敵1.3萬余名。戰后得知,被殲滅的是閻錫山的精銳“親訓師”。這一仗,也是我軍解放戰爭時期最成功的戰例之一。
太原戰役后,常仲連任第十八兵團補訓師師長兼黨委書記,部隊西進,跟隨賀龍元帥入川。常仲連任川西軍區眉山軍分區司令員,參與指揮了邛崍、大邑、彭山、洪雅、名山、瀟江等地的剿匪斗爭。由于連年征戰,他身上多處負傷。
“天外來客”佳音傳
新中國成立后,解放軍從陸軍抽調優秀干部加強空軍部隊。1952年,常仲連調任空軍第13師師長。空軍第13師是當時全國唯一的運輸機師,為支援第18軍進藏,為開辟成都至甘孜航線作出了貢獻。
1956年,常仲連任防空軍第3師師長,多次指揮對空作戰,首創戰地高射炮機動作戰法,曾在汕頭地區指揮部隊先后擊落敵機9架、擊傷38架,受到多次通令嘉獎。
1958年,常仲連任沈陽軍區空軍高炮指揮部司令員。當時,美蔣時常派遣飛機,竄犯我東南沿海及內地,進行偵察、騷擾與破壞活動。其中,美蔣夜間使用美制P-2V飛機低空侵入我國,很難對付。對此,毛主席指示空軍:“全力以赴,務殲入侵之敵。”
為落實毛主席的指示,殲滅入侵之敵,常仲連和同志們進行多次研究,對敵P-2V偵察機肆意竄犯我國領空感到既氣憤又焦慮。P-2V飛機是當時美軍裝備的設備完善、技術先進的低空偵察機,該飛機機動性比較好,并裝有電子偵察和電子干擾設備,不可一世。
為擊落敵機,空軍決定,除夜間出動飛機截擊之外,還針對敵機活動規律,組織高射炮部署于敵機進出我國的地點和主要航路檢查點,進行堵口設伏,機動作戰。
他們根據敵情變化,一次次調整戰斗方案,一次次集結戰斗部隊。終于,他們捕捉到了殲敵戰機。1961年11月6日19時許,常仲連所在的高炮部隊擊落1架侵入我國的P-2V大型偵察機,敵偵察機墜毀于遼東半島碧流河以東永寧屯北300米處,機上的國民黨空軍技術研究組中校副組長葉霖等13人斃命。新華社和《人民日報》《解放軍報》《航空雜志》等媒體紛紛報道或轉載,聲震全國。
1955年,常仲連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八一獎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和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1970年,他任沈陽軍區空軍副司令員,兼任遼寧省革委會常委、人保組組長,為部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作出了貢獻。
1983年,常仲連離職休養。他晚節志堅,精神旺盛,離休后仍孜孜不倦地撰寫回憶錄,發表多篇軍事學術論文。2010年1月28日,常仲連因病醫治無效,在沈陽空軍第463醫院逝世,享年96歲。
□吉懷儒 吉鴻宇
(圖片由吉懷儒提供)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