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3月11日,“二月二,龍抬頭!” 淮陽廟會喜迎八方來客。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琮 白周峰 攝
□本報記者 方化祎 李昊
日暮時分,當夜色從穹廬般的星空降下,喧鬧的廣場上人潮退去,沉睡的太昊陵蘇醒了。
風穿過松柏杉林,越過樓宇殿堂,奔騰至九天之上。天宇上,龍角星正從東方地平線緩緩升起。蒼龍七宿昂首舞動,仿佛向一位多年未見的朋友揮手致意。
這一天是3月11日,農歷甲辰龍年二月初二,也是民間諺語中“龍抬頭”的日子。
一年一度的太昊陵廟會照常在周口淮陽舉行。只是這一次,不但趕上了12年一次的龍年、龍頭節“雙龍相逢”,而且天公作美,人們有機會在夜空中目睹“龍抬頭”這難得的天象大戲。
雖然形式不同、一天一地,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太昊陵廟會與龍頭節,跨越了歷史的煙塵傳承千年。
星象千年不易,人間倏忽百代。太昊陵廟會有著什么樣的“魔力”,能夠抵擋時間的洪流,在新的時代綿延不絕、愈發耀眼?
廟會肇始 文化印記
廟會起源于遠古時代的祭祀。隨著時移世易,商販們盯上了這個人流密集的好去處。每逢重要節慶,飲食、古玩等各式攤位在廟宇外擺起來,廟會內容越發豐富。
廟會的發展,折射了地區的風土人情和時代變遷。位于淮陽的太昊陵廟會同樣如此。此地古稱陳州,相傳是太昊伏羲氏建都之地。巍巍太昊陵,矗立在這里已逾千年。
據《陳州府志》記載,這座陵春秋時就存在,漢以前有祠,現存建筑多建于明代。每年農歷二月二,當地人都會在太昊陵舉辦為期一個月的廟會。學者考證,最晚至明中葉,成規模的太昊陵廟會已然興起。
為何廟會時間選在二月二“龍抬頭”之時?
這與農耕社會的生產力限制相關。古人通過觀測天象確定農時,“二十八宿”七星為一組,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分別代表春夏秋冬四季。而“龍抬頭”處于驚蟄與春分之間,它的出現意味著萬物萌生:歷經寒冬,春天終于來了。
這種對星象、節氣的崇拜,是農耕文化在歷史長河中的留存。春耕春種前最后的農閑時光,誕生了孕育廟會的土壤。
相傳,伏羲“重農桑”,每年農歷二月二都會“御駕親耕”;又“以龍名官,春官為青龍氏,夏官為赤龍氏,秋官為白龍氏,冬官為黑龍氏,中官為黃龍氏”,分管耕種兵戎諸事。其中,青龍即蒼龍,指導人們耕耘播種。民間也有“二月二,龍抬頭,大家小戶使耕牛”的諺語。
這些充滿浪漫幻想的文字,蘊藏了古人長期觀察實踐總結的規律,洋溢著掌握自然、人定勝天的豪情,與伏羲創八卦的故事極為契合。
先民們或許就是這樣,“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在漫長歲月中,為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積淀下深厚的文化底蘊。
千年不衰傳承不息
在現代社會,雖然農耕文明已逐漸遠去,但文明留下的印記依然活躍在人們的生活中。
繁星下的廟會傳承千載,時至今日仍備受民眾喜愛。二月二當天,走進淮陽區伏羲文化廣場,游人如織。
臺上,民歌藝人歌聲婉轉悠揚,舞者手執長龍,于方寸間回旋飛騰;臺下,天南海北的游人相聚在一起,感受廟會氛圍,欣賞春日盛景。
“節目很精彩,好多省份的非遺輪番上演。”家住淮陽區柳湖街道的何慶松說,他一早就帶著家人出發了,人擠人,差點走不動道。據統計,僅這一天,淮陽太昊陵、畫卦臺等景區接待游客超40萬人。
為何太昊陵廟會能延續至今?甚至每年吸引數十萬游客?
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它不僅是民間信仰、習俗的集中展示,更是千年文化傳承的生動體現。
非遺展區內,陳列的泥泥狗、蘆葦畫等非遺工藝品,吸引了不少人駐足觀看。
演出后臺,來自青海省的非遺傳承人包貞貞正在卸妝,這是她第二次來到淮陽表演家鄉的花兒。“像舞龍、花兒等許多非遺,其實都源自民間的集會、廟會。它本是孵化民間文藝的搖籃,現在又成了我們傳承非遺文化的重要平臺。”她說。
不論是追憶先賢、汲取精神力量,還是感受文化傳承的非凡魅力,這里都能滿足。緊跟時代的步伐,廟會在民間頑強扎根、生長。
文旅結合守正創新
今年,太昊陵成功晉升5A級景區。圍繞“伏羲”“廟會”元素,周口市打造文旅IP,組織伏羲文化旅游節活動,為消費者“解鎖”了廟會新體驗。
廟會的文化味兒更濃,創意更精彩。伏羲書展現場,不同年齡段的人們挑選著喜愛的圖書,精美的泥泥狗巧克力等文創產品吸引了游客的眼球。
策展人張弛告訴記者,當初做策劃的時候,就考慮到了廟會的文化屬性。“它來自遠古的農耕文化,文化是它的底色。你瞧,現場有不少穿著漢服的年輕人。我們其實可以把它變成展示周口文化魅力的端口,讓更多年輕人參與進來。”
2023年6月,伏羲文化數字化體驗館在太昊陵內建成投用。該館采用數字影像、AR交互技術,使游客身臨其境地了解伏羲的豐功偉績。
“我們還發揮太昊陵作為研學實踐基地的資源優勢,開發了人文、國風、考古、生態4項研學課程,每年可接待學生8萬人次,廟會期間特別火爆。”太昊伏羲陵文化旅游區運營公司負責人白俊說。
與時俱進,推陳出新。古老的廟會文化在創新中傳承,充滿生機與活力。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3月11日,“二月二,龍抬頭!” 淮陽廟會喜迎八方來客。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琮 白周峰 攝
□本報記者 方化祎 李昊
日暮時分,當夜色從穹廬般的星空降下,喧鬧的廣場上人潮退去,沉睡的太昊陵蘇醒了。
風穿過松柏杉林,越過樓宇殿堂,奔騰至九天之上。天宇上,龍角星正從東方地平線緩緩升起。蒼龍七宿昂首舞動,仿佛向一位多年未見的朋友揮手致意。
這一天是3月11日,農歷甲辰龍年二月初二,也是民間諺語中“龍抬頭”的日子。
一年一度的太昊陵廟會照常在周口淮陽舉行。只是這一次,不但趕上了12年一次的龍年、龍頭節“雙龍相逢”,而且天公作美,人們有機會在夜空中目睹“龍抬頭”這難得的天象大戲。
雖然形式不同、一天一地,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太昊陵廟會與龍頭節,跨越了歷史的煙塵傳承千年。
星象千年不易,人間倏忽百代。太昊陵廟會有著什么樣的“魔力”,能夠抵擋時間的洪流,在新的時代綿延不絕、愈發耀眼?
廟會肇始 文化印記
廟會起源于遠古時代的祭祀。隨著時移世易,商販們盯上了這個人流密集的好去處。每逢重要節慶,飲食、古玩等各式攤位在廟宇外擺起來,廟會內容越發豐富。
廟會的發展,折射了地區的風土人情和時代變遷。位于淮陽的太昊陵廟會同樣如此。此地古稱陳州,相傳是太昊伏羲氏建都之地。巍巍太昊陵,矗立在這里已逾千年。
據《陳州府志》記載,這座陵春秋時就存在,漢以前有祠,現存建筑多建于明代。每年農歷二月二,當地人都會在太昊陵舉辦為期一個月的廟會。學者考證,最晚至明中葉,成規模的太昊陵廟會已然興起。
為何廟會時間選在二月二“龍抬頭”之時?
這與農耕社會的生產力限制相關。古人通過觀測天象確定農時,“二十八宿”七星為一組,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分別代表春夏秋冬四季。而“龍抬頭”處于驚蟄與春分之間,它的出現意味著萬物萌生:歷經寒冬,春天終于來了。
這種對星象、節氣的崇拜,是農耕文化在歷史長河中的留存。春耕春種前最后的農閑時光,誕生了孕育廟會的土壤。
相傳,伏羲“重農桑”,每年農歷二月二都會“御駕親耕”;又“以龍名官,春官為青龍氏,夏官為赤龍氏,秋官為白龍氏,冬官為黑龍氏,中官為黃龍氏”,分管耕種兵戎諸事。其中,青龍即蒼龍,指導人們耕耘播種。民間也有“二月二,龍抬頭,大家小戶使耕牛”的諺語。
這些充滿浪漫幻想的文字,蘊藏了古人長期觀察實踐總結的規律,洋溢著掌握自然、人定勝天的豪情,與伏羲創八卦的故事極為契合。
先民們或許就是這樣,“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在漫長歲月中,為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積淀下深厚的文化底蘊。
千年不衰傳承不息
在現代社會,雖然農耕文明已逐漸遠去,但文明留下的印記依然活躍在人們的生活中。
繁星下的廟會傳承千載,時至今日仍備受民眾喜愛。二月二當天,走進淮陽區伏羲文化廣場,游人如織。
臺上,民歌藝人歌聲婉轉悠揚,舞者手執長龍,于方寸間回旋飛騰;臺下,天南海北的游人相聚在一起,感受廟會氛圍,欣賞春日盛景。
“節目很精彩,好多省份的非遺輪番上演。”家住淮陽區柳湖街道的何慶松說,他一早就帶著家人出發了,人擠人,差點走不動道。據統計,僅這一天,淮陽太昊陵、畫卦臺等景區接待游客超40萬人。
為何太昊陵廟會能延續至今?甚至每年吸引數十萬游客?
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它不僅是民間信仰、習俗的集中展示,更是千年文化傳承的生動體現。
非遺展區內,陳列的泥泥狗、蘆葦畫等非遺工藝品,吸引了不少人駐足觀看。
演出后臺,來自青海省的非遺傳承人包貞貞正在卸妝,這是她第二次來到淮陽表演家鄉的花兒。“像舞龍、花兒等許多非遺,其實都源自民間的集會、廟會。它本是孵化民間文藝的搖籃,現在又成了我們傳承非遺文化的重要平臺。”她說。
不論是追憶先賢、汲取精神力量,還是感受文化傳承的非凡魅力,這里都能滿足。緊跟時代的步伐,廟會在民間頑強扎根、生長。
文旅結合守正創新
今年,太昊陵成功晉升5A級景區。圍繞“伏羲”“廟會”元素,周口市打造文旅IP,組織伏羲文化旅游節活動,為消費者“解鎖”了廟會新體驗。
廟會的文化味兒更濃,創意更精彩。伏羲書展現場,不同年齡段的人們挑選著喜愛的圖書,精美的泥泥狗巧克力等文創產品吸引了游客的眼球。
策展人張弛告訴記者,當初做策劃的時候,就考慮到了廟會的文化屬性。“它來自遠古的農耕文化,文化是它的底色。你瞧,現場有不少穿著漢服的年輕人。我們其實可以把它變成展示周口文化魅力的端口,讓更多年輕人參與進來。”
2023年6月,伏羲文化數字化體驗館在太昊陵內建成投用。該館采用數字影像、AR交互技術,使游客身臨其境地了解伏羲的豐功偉績。
“我們還發揮太昊陵作為研學實踐基地的資源優勢,開發了人文、國風、考古、生態4項研學課程,每年可接待學生8萬人次,廟會期間特別火爆。”太昊伏羲陵文化旅游區運營公司負責人白俊說。
與時俱進,推陳出新。古老的廟會文化在創新中傳承,充滿生機與活力。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