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近日,河南安陽,洹河之濱,殷墟博物館新館開館。約2.2萬平方米的展廳,不但為原館的珍貴文物換了“新家”,還增添了3/4的“新成員”,創(chuàng)商代文物數(shù)量和類別的展覽之最。其中,由百余片甲骨組成的一本埋藏地下3000多年的商代“王子日記”,首次面向觀眾集中展示,吸引觀眾前來探尋網(wǎng)紅日記的正確打開方式。
殷墟博物館新館陳列的刻辭卜甲。張文豪攝
“子其疫,弜往學”,大意為“生病了,還要不要去上學”。在殷墟博物館三層“子何人哉——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特展”展廳,一個編號為“H3:553”的刻辭卜甲吸引了游客注目。不少網(wǎng)友戲言,“原來古人和我有著一樣的疑問”“這是3000年前的請假條了吧”……卜甲中,占卜的主體不再是之前發(fā)現(xiàn)的“王”,而是“子”——這便是該展廳所要圍繞呈現(xiàn)的人物。
“子”系何人?這得從上世紀說起。1991年10月,在殷墟花園莊東地一處窖藏坑內(nèi),社科院考古所團隊發(fā)掘出土了龜甲和獸骨1583版。其中,689版契刻有2250余條商王武丁時期的占卜記錄,而問卜者被尊稱為“子”。這次發(fā)掘,不僅被評為當年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也讓這位“子”從深埋的黃土中、漫漶的歷史中走出來。
“經(jīng)過多年研究,許多學者認為‘子’是商王武丁與婦好之子,亦即古代典籍中所記的‘孝己’,商甲骨文中的‘小王’。”安陽市文物局研究專員、“子何人哉”特展策展人于成龍介紹,展覽通過精挑細選110余片卜用甲骨,從“子”系何人、“子”之起居等方面,將這本商代“王子日記”中的神秘人物——“子”,更加鮮活地樹立在在廣大觀眾眼前。對展品進行系統(tǒng)邏輯梳理,無疑有助于增進大眾對當時的宗法制度、社會結構及家族形態(tài)等的理解。
一名觀眾在殷墟博物館新館“子何人哉”展廳打卡。張文豪攝
考古學講究“以物論史、透物見人”。以卜用甲骨策劃人物主題展,是殷墟博物館新館展陳的一次開創(chuàng)性嘗試,實現(xiàn)了文物的活化利用。商代“小王子”的“朋友圈”很精彩,彼時將領的一生也可以很豐富。觚爵鼎尊,體現(xiàn)位高權重;鉞刀戈矛,彰顯赫赫軍威;錛鑿鏟刀,再現(xiàn)生活場景……在“長從何來”展廳,集中展示了從亞長墓出土的一系列器物,講述了一位名叫“亞長”的商代將軍戎馬倥傯的一生。深度參與殷博籌備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何毓靈表示,“長從何來”既講述亞長的鐵血,也講述他的柔情,通過文物講故事,不僅更令人信服,也更為生動鮮活。
“一片甲骨驚天下”“觀此勝于讀古書”。文字是文明發(fā)展的載體。古人以刀為筆,以龜甲獸骨作紙,通過問卜的方式,把祭祀、田獵、征戰(zhàn)以及生活日常記錄了下來。1899年甲骨文首次被發(fā)現(xiàn),在此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商史研究資料極為匱乏,甚至生活在春秋時期的孔子,也都曾發(fā)出商史“文獻不足故也”的嘆息。自1928年我國考古人在洹河沿岸揮出第一鏟土以來的近百年里,幾代考古人篳路藍縷、前赴后繼,讓商代文明更全面地展露出來。作為探源中華文明的一種可信證據(jù),殷墟甲骨文把中國信史向前推進了約1000年。
殷墟博物館新館,借助科技展示甲骨文字。張文豪攝
將甲骨文、青銅器等殷墟發(fā)掘出土的文物進行成組展示,廣泛運用人工智能、多媒體等技術……殷墟文物換“新家”,也煥新了展陳理念和文物表達方式。在考古工作不斷推進的同時,通過探索甲骨文數(shù)字煥活技術、建設“殷契文淵”甲骨文大數(shù)據(jù)平臺等方式,甲骨文中的“大邑商”面貌愈發(fā)清晰,沉睡3000多年的商文明正借助博物館、書籍、互聯(lián)網(wǎng)等多種形式走入公眾視野。
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連接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橋梁。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chǎn)、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近年來,考古熱、博物館熱,帶來持續(xù)不斷的文旅熱。三星堆上新的神獸,因酷似“小豬佩奇”被游客爭相打卡;中國文字博物館推出的奇妙夜活動,讓人體驗“一字千年”的穿越。時下,如何用更為新穎的展陳形式、靈活的表現(xiàn)手法、易懂的話語體系以及年輕人樂于接受的觀展體驗,把偉大的中華文明在不失權威的同時、更好地展示給廣大觀眾,探尋文物展示的正確“打開方式”,考驗著博物館的策展理念和群體智慧。
在司母辛鼎等青銅重器邊停留,在屯南甲骨等龜甲獸骨邊駐足,到現(xiàn)場追尋甲骨文中的“大邑商”,來一場穿越3000年的時空之旅……和國寶交流、與古人對話,拾起的不僅是歷史的痕跡,更是我們的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期待博物館這所大學校,課程更豐富、形式更靈活,讓更多人與優(yōu)質(zhì)文化資源相遇,讓傳統(tǒng)文化更好地浸潤當代生活。
焦作網(wǎng)免責聲明: | ||||||||
|
近日,河南安陽,洹河之濱,殷墟博物館新館開館。約2.2萬平方米的展廳,不但為原館的珍貴文物換了“新家”,還增添了3/4的“新成員”,創(chuàng)商代文物數(shù)量和類別的展覽之最。其中,由百余片甲骨組成的一本埋藏地下3000多年的商代“王子日記”,首次面向觀眾集中展示,吸引觀眾前來探尋網(wǎng)紅日記的正確打開方式。
殷墟博物館新館陳列的刻辭卜甲。張文豪攝
“子其疫,弜往學”,大意為“生病了,還要不要去上學”。在殷墟博物館三層“子何人哉——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特展”展廳,一個編號為“H3:553”的刻辭卜甲吸引了游客注目。不少網(wǎng)友戲言,“原來古人和我有著一樣的疑問”“這是3000年前的請假條了吧”……卜甲中,占卜的主體不再是之前發(fā)現(xiàn)的“王”,而是“子”——這便是該展廳所要圍繞呈現(xiàn)的人物。
“子”系何人?這得從上世紀說起。1991年10月,在殷墟花園莊東地一處窖藏坑內(nèi),社科院考古所團隊發(fā)掘出土了龜甲和獸骨1583版。其中,689版契刻有2250余條商王武丁時期的占卜記錄,而問卜者被尊稱為“子”。這次發(fā)掘,不僅被評為當年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也讓這位“子”從深埋的黃土中、漫漶的歷史中走出來。
“經(jīng)過多年研究,許多學者認為‘子’是商王武丁與婦好之子,亦即古代典籍中所記的‘孝己’,商甲骨文中的‘小王’。”安陽市文物局研究專員、“子何人哉”特展策展人于成龍介紹,展覽通過精挑細選110余片卜用甲骨,從“子”系何人、“子”之起居等方面,將這本商代“王子日記”中的神秘人物——“子”,更加鮮活地樹立在在廣大觀眾眼前。對展品進行系統(tǒng)邏輯梳理,無疑有助于增進大眾對當時的宗法制度、社會結構及家族形態(tài)等的理解。
一名觀眾在殷墟博物館新館“子何人哉”展廳打卡。張文豪攝
考古學講究“以物論史、透物見人”。以卜用甲骨策劃人物主題展,是殷墟博物館新館展陳的一次開創(chuàng)性嘗試,實現(xiàn)了文物的活化利用。商代“小王子”的“朋友圈”很精彩,彼時將領的一生也可以很豐富。觚爵鼎尊,體現(xiàn)位高權重;鉞刀戈矛,彰顯赫赫軍威;錛鑿鏟刀,再現(xiàn)生活場景……在“長從何來”展廳,集中展示了從亞長墓出土的一系列器物,講述了一位名叫“亞長”的商代將軍戎馬倥傯的一生。深度參與殷博籌備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何毓靈表示,“長從何來”既講述亞長的鐵血,也講述他的柔情,通過文物講故事,不僅更令人信服,也更為生動鮮活。
“一片甲骨驚天下”“觀此勝于讀古書”。文字是文明發(fā)展的載體。古人以刀為筆,以龜甲獸骨作紙,通過問卜的方式,把祭祀、田獵、征戰(zhàn)以及生活日常記錄了下來。1899年甲骨文首次被發(fā)現(xiàn),在此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商史研究資料極為匱乏,甚至生活在春秋時期的孔子,也都曾發(fā)出商史“文獻不足故也”的嘆息。自1928年我國考古人在洹河沿岸揮出第一鏟土以來的近百年里,幾代考古人篳路藍縷、前赴后繼,讓商代文明更全面地展露出來。作為探源中華文明的一種可信證據(jù),殷墟甲骨文把中國信史向前推進了約1000年。
殷墟博物館新館,借助科技展示甲骨文字。張文豪攝
將甲骨文、青銅器等殷墟發(fā)掘出土的文物進行成組展示,廣泛運用人工智能、多媒體等技術……殷墟文物換“新家”,也煥新了展陳理念和文物表達方式。在考古工作不斷推進的同時,通過探索甲骨文數(shù)字煥活技術、建設“殷契文淵”甲骨文大數(shù)據(jù)平臺等方式,甲骨文中的“大邑商”面貌愈發(fā)清晰,沉睡3000多年的商文明正借助博物館、書籍、互聯(lián)網(wǎng)等多種形式走入公眾視野。
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連接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橋梁。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chǎn)、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近年來,考古熱、博物館熱,帶來持續(xù)不斷的文旅熱。三星堆上新的神獸,因酷似“小豬佩奇”被游客爭相打卡;中國文字博物館推出的奇妙夜活動,讓人體驗“一字千年”的穿越。時下,如何用更為新穎的展陳形式、靈活的表現(xiàn)手法、易懂的話語體系以及年輕人樂于接受的觀展體驗,把偉大的中華文明在不失權威的同時、更好地展示給廣大觀眾,探尋文物展示的正確“打開方式”,考驗著博物館的策展理念和群體智慧。
在司母辛鼎等青銅重器邊停留,在屯南甲骨等龜甲獸骨邊駐足,到現(xiàn)場追尋甲骨文中的“大邑商”,來一場穿越3000年的時空之旅……和國寶交流、與古人對話,拾起的不僅是歷史的痕跡,更是我們的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期待博物館這所大學校,課程更豐富、形式更靈活,讓更多人與優(yōu)質(zhì)文化資源相遇,讓傳統(tǒng)文化更好地浸潤當代生活。
|
焦作網(wǎng)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