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新華社鄭州11月8日電(記者王爍)“看到肝臟從幾乎沒有血色的暗棕色,變為象征著活力的鮮紅色,那一刻,真的太奇妙了。”鄭州大學河南醫學院外科教授、主任醫師張水軍談起自己干了一輩子的事業,眼里透著光。
在沒有移植手術之前,晚期肝癌患者面臨的或許只有死亡,而隨著醫療技術發展,外科醫生已經可以突破極限,實現器官再次利用。張水軍是河南醫科大學第一位完成肝移植手術的醫生,他已經記不清自己到底做過多少臺肝移植手術。他始終堅持,要努力做一個有用的人。作為醫生,他在手術臺上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生命的接力,獲得患者與業界的普遍認可;作為教授,無論刮風下雨,他都堅持擠出時間,站在講臺上為年輕學生指路引航;作為科普專家,他又將健康科普知識從大醫院帶給更多的人。
從赤腳醫生到大專家
為什么選擇當醫生?張水軍的回答是:“可以幫助更多人”。
張水軍出生在河南農村一個并不富裕的家庭。小時候,家里雖然窮,但父母總是熱心地為鄉親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努力做一個有用的人,這個念頭在他幼小的心里扎下了根。1975年高中畢業后,張水軍看到農村缺醫少藥的現狀,第一次有了學醫的想法。他去了當地的“赤腳醫生培訓學校”學習。學習期間,鄉親們有個頭疼腦熱,他都會熱心地診治,一時成了村里頗有名氣的赤腳醫生。1977年,張水軍以優異的成績被河南醫學院(現鄭州大學河南醫學院)錄取,成為河南醫學院第一屆臨床醫學本科生。
研究生畢業工作后,病房里那些飽受肝硬化、肝癌病痛折磨的患者引起了張水軍的注意。不論大人小孩,他們的皮膚都是發黃或者發黑的,有些人挺著鼓鼓的大肚子,四肢卻瘦弱無力……張水軍心里很難受,一個念頭越來越強烈——能不能給他們換一個新的肝臟?
張水軍(中間)在查房。(受訪者供圖)
然而,當時全國僅有少數肝移植成功案例,業內專家對此并不看好。“啥有挑戰我就想干啥。”1993年,張水軍借了錢自費到日本東京醫科大學肝膽胰外科進行為期一年的學習和研究,主攻器官移植。靠著天資和勤奮,張水軍贏得了導師的欣賞,多次挽留他繼續攻讀博士學位,而張水軍卻歸心似箭。“那時,我的想法很簡單,我的事業在中國,我一定要回來研究,解決中國病人的問題。”張水軍說。
“雖然腦子里已經把肝移植的流程過了上百遍,但是沒有實際操作,還是不行。”1994年回國后,張水軍馬上開始籌建肝移植動物實驗室。那時醫院條件有限,根本無法提供有效的實驗器材,他就自己動手,到血液凈化中心找些轉流泵,到設備廠找報廢手術床、老式電刀等。經過兩年沒日沒夜的動物實驗研究,1997年,張水軍主持完成了河南醫科大學首例成功的臨床肝移植手術。隨后一年,他又成功進行了河南省首例胰腎聯合移植手術。此后,張水軍繼續深入研究肝臟移植技術,不斷帶領著團隊創新發展,并成立了河南省消化器官移植重點實驗室、河南省器官移植研究中心、河南省肝移植中心等多個研究平臺。
三尺講臺守初心
1977年,張水軍來到河南醫學院讀書,畢業后不久又以教師身份重回河南醫學院。“我的教學工作已經有三十多年了,如果白天忙,我就在晚上擠時間給同學講課,從未間斷。”如今,年逾花甲的他依然堅持站在講臺,為一代代醫學生傳道授業。
“我作為教授,上講臺是應該的,這是作為教師的責任和義務。”張水軍說。
張水軍(右三)指導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受訪者供圖)
張水軍上課,總喜歡講點“題外話”。每次上課前,他總要組織學生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學習方法的討論。同學們反饋說,張老師的課很有意思,課本上的內容基本能課堂掌握,課本外的知識、愛國主義教育等更是寶貴的東西。
年輕時,張水軍經歷過職業規劃的迷茫,如今,他總是利用休息時間為年輕學生做一些學業與職業規劃等交流,并義務為醫學生舉辦暑期顯微外科和生物科學技術培訓班。
這些教材以外的內容能幫助學生學到更多知識,更好地成長為一名好醫生,但本科期間的學生又很難接觸這些知識和技術,因此,張水軍傾注大量心血,為醫學生們提供平臺、提供經費、提供時間,只為能讓學生能夠盡快成長。
努力做一個有用的人
“回饋社會,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是我一生的追求”。在退休后,張水軍經常自問初心:“我還能做點什么?”
“我了解到現在大學生中還存在一些健康問題,比如心理健康問題等,作為一名醫生和一名教師,我覺得我有義務將更多的健康知識講給學生們。”
2021年,張水軍開始為鄭州大學的本科生開設《生活中的醫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學生介紹生活中的醫學知識,健康生活的注意事項,相關疾病的防治知識及急救常識培訓等,旨在幫助大學生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強大學生的防病意識,提升大學生急救技能,為現在的學業和未來的事業打好身體基礎。
“醫生做科普是時代的號召,既是患者的期待,也與職業成長有關。國家高度重視健康科普,做健康科普不止是個人情懷,更是想填補大眾健康知識的盲區。”張水軍始終記得父母對自己的教誨,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近十年間,他只要有空閑時間,就會義務進行健康科普,將健康知識傳播到更多的地方。
“我父母從小教育我要做一個有用的人,當醫生幾十年,我一直在思考,很多癌癥患者一經發現就是中晚期,說明大眾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有健康方面的知識儲備。每當這時,我做科普就會更有動力。”張水軍說。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新華社鄭州11月8日電(記者王爍)“看到肝臟從幾乎沒有血色的暗棕色,變為象征著活力的鮮紅色,那一刻,真的太奇妙了。”鄭州大學河南醫學院外科教授、主任醫師張水軍談起自己干了一輩子的事業,眼里透著光。
在沒有移植手術之前,晚期肝癌患者面臨的或許只有死亡,而隨著醫療技術發展,外科醫生已經可以突破極限,實現器官再次利用。張水軍是河南醫科大學第一位完成肝移植手術的醫生,他已經記不清自己到底做過多少臺肝移植手術。他始終堅持,要努力做一個有用的人。作為醫生,他在手術臺上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生命的接力,獲得患者與業界的普遍認可;作為教授,無論刮風下雨,他都堅持擠出時間,站在講臺上為年輕學生指路引航;作為科普專家,他又將健康科普知識從大醫院帶給更多的人。
從赤腳醫生到大專家
為什么選擇當醫生?張水軍的回答是:“可以幫助更多人”。
張水軍出生在河南農村一個并不富裕的家庭。小時候,家里雖然窮,但父母總是熱心地為鄉親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努力做一個有用的人,這個念頭在他幼小的心里扎下了根。1975年高中畢業后,張水軍看到農村缺醫少藥的現狀,第一次有了學醫的想法。他去了當地的“赤腳醫生培訓學校”學習。學習期間,鄉親們有個頭疼腦熱,他都會熱心地診治,一時成了村里頗有名氣的赤腳醫生。1977年,張水軍以優異的成績被河南醫學院(現鄭州大學河南醫學院)錄取,成為河南醫學院第一屆臨床醫學本科生。
研究生畢業工作后,病房里那些飽受肝硬化、肝癌病痛折磨的患者引起了張水軍的注意。不論大人小孩,他們的皮膚都是發黃或者發黑的,有些人挺著鼓鼓的大肚子,四肢卻瘦弱無力……張水軍心里很難受,一個念頭越來越強烈——能不能給他們換一個新的肝臟?
張水軍(中間)在查房。(受訪者供圖)
然而,當時全國僅有少數肝移植成功案例,業內專家對此并不看好。“啥有挑戰我就想干啥。”1993年,張水軍借了錢自費到日本東京醫科大學肝膽胰外科進行為期一年的學習和研究,主攻器官移植。靠著天資和勤奮,張水軍贏得了導師的欣賞,多次挽留他繼續攻讀博士學位,而張水軍卻歸心似箭。“那時,我的想法很簡單,我的事業在中國,我一定要回來研究,解決中國病人的問題。”張水軍說。
“雖然腦子里已經把肝移植的流程過了上百遍,但是沒有實際操作,還是不行。”1994年回國后,張水軍馬上開始籌建肝移植動物實驗室。那時醫院條件有限,根本無法提供有效的實驗器材,他就自己動手,到血液凈化中心找些轉流泵,到設備廠找報廢手術床、老式電刀等。經過兩年沒日沒夜的動物實驗研究,1997年,張水軍主持完成了河南醫科大學首例成功的臨床肝移植手術。隨后一年,他又成功進行了河南省首例胰腎聯合移植手術。此后,張水軍繼續深入研究肝臟移植技術,不斷帶領著團隊創新發展,并成立了河南省消化器官移植重點實驗室、河南省器官移植研究中心、河南省肝移植中心等多個研究平臺。
三尺講臺守初心
1977年,張水軍來到河南醫學院讀書,畢業后不久又以教師身份重回河南醫學院。“我的教學工作已經有三十多年了,如果白天忙,我就在晚上擠時間給同學講課,從未間斷。”如今,年逾花甲的他依然堅持站在講臺,為一代代醫學生傳道授業。
“我作為教授,上講臺是應該的,這是作為教師的責任和義務。”張水軍說。
張水軍(右三)指導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受訪者供圖)
張水軍上課,總喜歡講點“題外話”。每次上課前,他總要組織學生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學習方法的討論。同學們反饋說,張老師的課很有意思,課本上的內容基本能課堂掌握,課本外的知識、愛國主義教育等更是寶貴的東西。
年輕時,張水軍經歷過職業規劃的迷茫,如今,他總是利用休息時間為年輕學生做一些學業與職業規劃等交流,并義務為醫學生舉辦暑期顯微外科和生物科學技術培訓班。
這些教材以外的內容能幫助學生學到更多知識,更好地成長為一名好醫生,但本科期間的學生又很難接觸這些知識和技術,因此,張水軍傾注大量心血,為醫學生們提供平臺、提供經費、提供時間,只為能讓學生能夠盡快成長。
努力做一個有用的人
“回饋社會,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是我一生的追求”。在退休后,張水軍經常自問初心:“我還能做點什么?”
“我了解到現在大學生中還存在一些健康問題,比如心理健康問題等,作為一名醫生和一名教師,我覺得我有義務將更多的健康知識講給學生們。”
2021年,張水軍開始為鄭州大學的本科生開設《生活中的醫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學生介紹生活中的醫學知識,健康生活的注意事項,相關疾病的防治知識及急救常識培訓等,旨在幫助大學生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強大學生的防病意識,提升大學生急救技能,為現在的學業和未來的事業打好身體基礎。
“醫生做科普是時代的號召,既是患者的期待,也與職業成長有關。國家高度重視健康科普,做健康科普不止是個人情懷,更是想填補大眾健康知識的盲區。”張水軍始終記得父母對自己的教誨,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近十年間,他只要有空閑時間,就會義務進行健康科普,將健康知識傳播到更多的地方。
“我父母從小教育我要做一個有用的人,當醫生幾十年,我一直在思考,很多癌癥患者一經發現就是中晚期,說明大眾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有健康方面的知識儲備。每當這時,我做科普就會更有動力。”張水軍說。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