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一項重大決策,全面實施20年來,深刻改變了當地農村的面貌,造就了浙江萬千美麗鄉村,造福了萬千農民群眾。在“千萬工程”實施過程中,當地形成了一批好經驗好做法。我省各地各部門認真學習掌握蘊含其中的理念和方法,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將之切實轉換為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城鄉融合發展、推動美麗中國建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即日起,本報派出多路記者,深入我省廣大農村基層一線,就“千萬工程”豐富內涵中重塑農村人居環境、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發展鄉村產業、提升鄉村治理效能、持續改善農民精神風貌等方面進行調研采訪。敬請關注。
浙江如何做
2002年的浙江僅有約4000個村莊環境較好,剩余3萬多個村莊環境普遍較差。浙江采取務實、漸進式的路徑,規劃先行,以點帶面,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建設,成立了由財政、交通、水利、環保等10多個部門組成的協調小組,系統性、全局性謀劃推進。浙江將村莊整治與綠色生態家園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同步推進環境整治和生態建設,清垃圾、清污水、清廁所、道路硬化、村莊綠化,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人居環境發生了質的提升。“污水革命”率先全面完成,“垃圾革命”實現全域分類,“廁所革命”實現全面覆蓋,美麗鄉村形成全域格局,農村人居環境深刻重塑。(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曉波 整理)
方城縣
人居環境整治刷新鄉村“顏值”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孟向東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娟 通訊員 張棟察
5月24日,走進方城縣廣安街道裕西新村,樹木郁郁蔥蔥,道路干凈整潔,一座座農家院落掩映在花草樹木之間,隨處可見如詩如畫的鄉村田園美景。
村莊美,鄰里和,幸福生活款款而來。裕西新村黨支部書記侯小樂告訴記者,該村的美麗蝶變得益于2022年以來深入開展的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該村累計投資100余萬元,對黨群服務中心進行升級改造,建成了新時代文化廣場;購置10輛垃圾清掃車,配備分類垃圾桶200個,完成改廁140戶;栽植法桐、月季、冬青等2000余棵,鋪設柏油路面1萬余平方米……人居環境的改善,極大激發了群眾的主人翁意識,大家自覺維護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還在門前種上花花草草,為小村增色添彩。
裕西新村的蝶變只是方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一個縮影。該縣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的“先手棋”、增進民生福祉的“頭等事”,不斷刷新鄉村“顏值”,讓農村真正凈起來、綠起來、亮起來、美起來。2022年,方城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通報表彰。
如何讓鄉村干凈整潔、面貌一新?方城縣強基礎,優環境。在農村建立54座垃圾中轉站,購置保潔車6000輛、垃圾箱25萬個,配備村級保潔員3600余名,切實構建起“村保潔、鄉收集、縣轉運(處理)”一體化運行機制,實現垃圾“日產日清”,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率達到98%,成為全省首批垃圾治理達標縣。
與此同時,方城縣還進一步加強污水整治力度,在118個行政村建設村級污水處理設施;大力推進“廁所革命”,常態化開展問題摸排整改,采用鋪設管網和磚砌三格模式,2022年完成改廁9600余戶。
如何讓鄉村提升“顏值”、更加宜居?方城縣將營造“暢美”路域、打造“凈美”街區、建設“靚美”鄉村結合起來。對五級道路加寬綠化,累計投資3億元,綠化整治道路260公里,實現道路“一路一特點、一路一景色”;對鄉鎮街區及周邊路域環境秩序、衛生秩序、市場經營秩序等進行綜合整治,確保建筑立面凈、街區路面凈,極大提升了鄉鎮街區環境,建成“美麗小鎮”5個;探索推進鄉村振興、全域旅游、環保攻堅“三位一體”農村聯片治理模式,在15個鄉鎮建設鄉村振興精品區,建成“四美鄉村”65個,有效帶動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體提升。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是環境,凝聚的是民心,樹立的是形象。”方城縣委書記段文漢表示,要繼續拿出真金白銀和實招硬招,讓廣大農民得到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新縣
舊房入股美了“面子”富了“里子”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胡巨成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宏冰 通訊員 聶建武 王麗君
夏入新縣,青山如洗,村美民喜。有著“畫里鄉村夢里老家”之稱的周河鄉西河村西河灣,古木發新枝、舊屋換新顏。
5月23日晚,“西河戀歌”農家樂前,“90后”張曉斌樂呵呵地送走最后一撥兒客人,就趕緊準備第二天的食材。
“這段時間午餐、晚餐幾乎爆滿,再加上住宿的,一天下來至少七八千元流水。”張曉斌邊忙邊打開了話匣子,“不瞞你們說,要不是思恩叔勸我回來,我還在外打工呢。”
走出大山曾是張曉斌打小就有的夢想。“考學的、打工的、搬到城里去的,村里人出去一多半。很多房子沒人住了,村莊也慢慢凋零了……”回憶往事,張曉斌直搖頭。
2013年,在深入學習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的基礎上,新縣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動實施的“英雄夢·新縣夢”規劃設計公益行率先在西河灣展開,讓這個有著700多年歷史的“寶藏村落”煥發新生。
“‘西河戀歌’是用我家和思恩叔家的房子融合改造而成的。”張曉斌說。
張曉斌口中的“思恩叔”,名叫張思恩,是西河灣率先返鄉創業的村民。2014年,他回鄉注冊成立西河農耕園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領著村民種油茶、種板栗,引導村民以舊房舊院入股,由合作社進行保護性改造,開辦農家樂和民宿,讓村民們有了分紅收入。
在新縣縣城開服裝店、家具店的胡靜泓,是河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經常陪著影友來此采風的她,隨著西河灣的“走紅出圈”,也愛上了這古樸、靜美的小村莊。
正好合作社改造完的村民老宅要出租,她就租下一幢由4家民宅改造成的老院落,開了一家精品民宿。因為門前有棵古楓楊,她的店名就叫“楓楊樹下”。她和影友們多年拍攝的西河灣“美顏照”,成了店里最好的“招牌”。
“今年從‘五一’節前到現在,我這6個房間天天滿客。”胡靜泓笑著說,“一年租金1.5萬元,真不貴。”
如今,西河灣已有32戶村民用舊房舊院入了股,村里的農家樂、精品民宿已發展到60多家。一個小山村,年接待游客5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超5000萬元,帶動全村111戶380人脫貧致富奔小康。
“你們看,村里去年完成了‘夜游西河’亮化工程,為小村的夜晚平添了溫馨和浪漫,晚上在村里留宿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張曉斌自豪地說。
淮陽區
“小微水體”擦亮生態底色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方化祎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盧濤
在周口市淮陽區劉振屯鎮紫荊臺村,一個個木柵欄圍起的小花園很是“吸睛”。“這個花園底下是污水收集處理設備,家里廁所、廚房里的生活污水都通過排水管網收集到這里,經過處理后變成清水再排出。”5月22日,村民孫慶站在家門口,向記者介紹小花園的特別之處。
孫慶家是紫荊臺村用無動力生態濾池污水處理設施的第一戶。該設施占地2平方米,建設費用4000元左右,后期無運行維護費,設計處理能力0.5噸/日,可以單戶或多戶聯用,尾水可進行小菜園、小果園的灌溉或庭院灑水等,“政府出錢建,群眾免費用,村里是美觀又衛生。”孫慶興奮地說。
農村要變靚,污水先變樣。紫荊臺村的污水治理是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淮陽區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作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抓手,按照“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原則,以“治理一個坑塘、建設一個設施、美化一個村莊”為目標,以“小微水體”治理為抓手,不斷擦亮美麗鄉村的生態底色。
劉振屯鎮紫荊臺村、城關回族鎮從莊村等35個特色旅游村,以坑塘整治為載體,建設小型集中式污水處理站;安嶺鎮陳樓村、大連鄉谷堆莊村等27個規模較小的村,建設“三格式污水處理設施+生態濕地”……如今,淮陽區探索出適合中原農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7種模式,正在鄉村間“遍地開花”,走出的“成本低、維護易、效果好”的治理新路徑也越發清晰。
“我們村規模大、人口集中,建設的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成本在20萬元左右,可為500名村民提供生活污水處理24小時服務。”官路邊村黨支部書記胡海說,設施采用生物填料和生態濕地工藝,通過管網實現污水集中收集與處理后,用于如意湖的生態補水。
鄉鎮政府駐地的生活污水如何實現有效利用?以王店街道辦事處污水處理設施為例,通過建設集中式污水處理廠,可為6000人左右提供生活污水處理服務。“截至目前,全區鄉鎮政府駐地集中式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達到100%,共完成263個村莊的生活污水治理,受益農戶達10萬余人。”周口市生態環境局淮陽分局黨組書記、局長耿寶勇說。
如今,淮陽區城鄉接合部、工業園區內的86個村,已全部納入市政污水處理系統;對完成戶廁改造的農戶,定期抽送污水至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經厭氧發酵后作為有機肥料,用于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淮陽區正奏響全民治水的“協奏曲”,跑出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加速度”。
專家點評
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
□省農業農村廳人居環境處副處長 劉衛東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事關廣大農民根本福祉。2018年以來,全省農村共完成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882萬戶,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69%。生活污水治理加快推進,全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36%,穩居中西部省份前列。垃圾治理效果明顯,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覆蓋所有行政村。
近年來,河南認真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打造了一批具有河南特色的美麗鄉村建設樣板,讓干部群眾學有榜樣、干有遵循。截至目前,全省已創建“四美鄉村”11200個、“美麗小鎮”500個、“五美庭院”183萬個。
盡管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但與先進地區相比還有不小差距。一是部分村莊整體風貌較差,村莊內殘垣斷壁、荒廢宅院整治不到位,房前屋后雜物亂堆亂放現象不同程度存在;二是垃圾清運不及時,一些山區丘陵地區沿村邊溝壑傾倒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三是村內污水通過管網收集后未經處理直排村邊溝塘或河道,形成黑臭水體,個別農戶院內污水直排,道路上污水橫流;四是部分鄉鎮政府所在地村莊,占道經營、攤位亂擺、貨物亂堆、車輛亂停、燈箱廣告隨意擺放現象依然存在。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一項長期性的歷史任務,貫穿鄉村振興和鄉村建設全過程。下一步,要深入學習浙江省“千萬工程”經驗做法,全面推進我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持續深化“治理六亂、開展六清”,并逐步建立完善長效機制。高質量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緊盯廁所糞污收集消納,建立健全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村莊清潔行動,統籌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大力開展“一宅變四園”,整體提升村容村貌。持續開展“四美鄉村”“五美庭院”“美麗小鎮”示范創建,引領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水平整體提升。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曉波 整理)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一項重大決策,全面實施20年來,深刻改變了當地農村的面貌,造就了浙江萬千美麗鄉村,造福了萬千農民群眾。在“千萬工程”實施過程中,當地形成了一批好經驗好做法。我省各地各部門認真學習掌握蘊含其中的理念和方法,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將之切實轉換為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城鄉融合發展、推動美麗中國建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即日起,本報派出多路記者,深入我省廣大農村基層一線,就“千萬工程”豐富內涵中重塑農村人居環境、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發展鄉村產業、提升鄉村治理效能、持續改善農民精神風貌等方面進行調研采訪。敬請關注。
浙江如何做
2002年的浙江僅有約4000個村莊環境較好,剩余3萬多個村莊環境普遍較差。浙江采取務實、漸進式的路徑,規劃先行,以點帶面,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建設,成立了由財政、交通、水利、環保等10多個部門組成的協調小組,系統性、全局性謀劃推進。浙江將村莊整治與綠色生態家園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同步推進環境整治和生態建設,清垃圾、清污水、清廁所、道路硬化、村莊綠化,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人居環境發生了質的提升。“污水革命”率先全面完成,“垃圾革命”實現全域分類,“廁所革命”實現全面覆蓋,美麗鄉村形成全域格局,農村人居環境深刻重塑。(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曉波 整理)
方城縣
人居環境整治刷新鄉村“顏值”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孟向東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娟 通訊員 張棟察
5月24日,走進方城縣廣安街道裕西新村,樹木郁郁蔥蔥,道路干凈整潔,一座座農家院落掩映在花草樹木之間,隨處可見如詩如畫的鄉村田園美景。
村莊美,鄰里和,幸福生活款款而來。裕西新村黨支部書記侯小樂告訴記者,該村的美麗蝶變得益于2022年以來深入開展的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該村累計投資100余萬元,對黨群服務中心進行升級改造,建成了新時代文化廣場;購置10輛垃圾清掃車,配備分類垃圾桶200個,完成改廁140戶;栽植法桐、月季、冬青等2000余棵,鋪設柏油路面1萬余平方米……人居環境的改善,極大激發了群眾的主人翁意識,大家自覺維護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還在門前種上花花草草,為小村增色添彩。
裕西新村的蝶變只是方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一個縮影。該縣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的“先手棋”、增進民生福祉的“頭等事”,不斷刷新鄉村“顏值”,讓農村真正凈起來、綠起來、亮起來、美起來。2022年,方城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通報表彰。
如何讓鄉村干凈整潔、面貌一新?方城縣強基礎,優環境。在農村建立54座垃圾中轉站,購置保潔車6000輛、垃圾箱25萬個,配備村級保潔員3600余名,切實構建起“村保潔、鄉收集、縣轉運(處理)”一體化運行機制,實現垃圾“日產日清”,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率達到98%,成為全省首批垃圾治理達標縣。
與此同時,方城縣還進一步加強污水整治力度,在118個行政村建設村級污水處理設施;大力推進“廁所革命”,常態化開展問題摸排整改,采用鋪設管網和磚砌三格模式,2022年完成改廁9600余戶。
如何讓鄉村提升“顏值”、更加宜居?方城縣將營造“暢美”路域、打造“凈美”街區、建設“靚美”鄉村結合起來。對五級道路加寬綠化,累計投資3億元,綠化整治道路260公里,實現道路“一路一特點、一路一景色”;對鄉鎮街區及周邊路域環境秩序、衛生秩序、市場經營秩序等進行綜合整治,確保建筑立面凈、街區路面凈,極大提升了鄉鎮街區環境,建成“美麗小鎮”5個;探索推進鄉村振興、全域旅游、環保攻堅“三位一體”農村聯片治理模式,在15個鄉鎮建設鄉村振興精品區,建成“四美鄉村”65個,有效帶動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體提升。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是環境,凝聚的是民心,樹立的是形象。”方城縣委書記段文漢表示,要繼續拿出真金白銀和實招硬招,讓廣大農民得到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新縣
舊房入股美了“面子”富了“里子”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胡巨成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宏冰 通訊員 聶建武 王麗君
夏入新縣,青山如洗,村美民喜。有著“畫里鄉村夢里老家”之稱的周河鄉西河村西河灣,古木發新枝、舊屋換新顏。
5月23日晚,“西河戀歌”農家樂前,“90后”張曉斌樂呵呵地送走最后一撥兒客人,就趕緊準備第二天的食材。
“這段時間午餐、晚餐幾乎爆滿,再加上住宿的,一天下來至少七八千元流水。”張曉斌邊忙邊打開了話匣子,“不瞞你們說,要不是思恩叔勸我回來,我還在外打工呢。”
走出大山曾是張曉斌打小就有的夢想。“考學的、打工的、搬到城里去的,村里人出去一多半。很多房子沒人住了,村莊也慢慢凋零了……”回憶往事,張曉斌直搖頭。
2013年,在深入學習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的基礎上,新縣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動實施的“英雄夢·新縣夢”規劃設計公益行率先在西河灣展開,讓這個有著700多年歷史的“寶藏村落”煥發新生。
“‘西河戀歌’是用我家和思恩叔家的房子融合改造而成的。”張曉斌說。
張曉斌口中的“思恩叔”,名叫張思恩,是西河灣率先返鄉創業的村民。2014年,他回鄉注冊成立西河農耕園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領著村民種油茶、種板栗,引導村民以舊房舊院入股,由合作社進行保護性改造,開辦農家樂和民宿,讓村民們有了分紅收入。
在新縣縣城開服裝店、家具店的胡靜泓,是河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經常陪著影友來此采風的她,隨著西河灣的“走紅出圈”,也愛上了這古樸、靜美的小村莊。
正好合作社改造完的村民老宅要出租,她就租下一幢由4家民宅改造成的老院落,開了一家精品民宿。因為門前有棵古楓楊,她的店名就叫“楓楊樹下”。她和影友們多年拍攝的西河灣“美顏照”,成了店里最好的“招牌”。
“今年從‘五一’節前到現在,我這6個房間天天滿客。”胡靜泓笑著說,“一年租金1.5萬元,真不貴。”
如今,西河灣已有32戶村民用舊房舊院入了股,村里的農家樂、精品民宿已發展到60多家。一個小山村,年接待游客5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超5000萬元,帶動全村111戶380人脫貧致富奔小康。
“你們看,村里去年完成了‘夜游西河’亮化工程,為小村的夜晚平添了溫馨和浪漫,晚上在村里留宿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張曉斌自豪地說。
淮陽區
“小微水體”擦亮生態底色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方化祎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盧濤
在周口市淮陽區劉振屯鎮紫荊臺村,一個個木柵欄圍起的小花園很是“吸睛”。“這個花園底下是污水收集處理設備,家里廁所、廚房里的生活污水都通過排水管網收集到這里,經過處理后變成清水再排出。”5月22日,村民孫慶站在家門口,向記者介紹小花園的特別之處。
孫慶家是紫荊臺村用無動力生態濾池污水處理設施的第一戶。該設施占地2平方米,建設費用4000元左右,后期無運行維護費,設計處理能力0.5噸/日,可以單戶或多戶聯用,尾水可進行小菜園、小果園的灌溉或庭院灑水等,“政府出錢建,群眾免費用,村里是美觀又衛生。”孫慶興奮地說。
農村要變靚,污水先變樣。紫荊臺村的污水治理是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淮陽區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作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抓手,按照“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原則,以“治理一個坑塘、建設一個設施、美化一個村莊”為目標,以“小微水體”治理為抓手,不斷擦亮美麗鄉村的生態底色。
劉振屯鎮紫荊臺村、城關回族鎮從莊村等35個特色旅游村,以坑塘整治為載體,建設小型集中式污水處理站;安嶺鎮陳樓村、大連鄉谷堆莊村等27個規模較小的村,建設“三格式污水處理設施+生態濕地”……如今,淮陽區探索出適合中原農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7種模式,正在鄉村間“遍地開花”,走出的“成本低、維護易、效果好”的治理新路徑也越發清晰。
“我們村規模大、人口集中,建設的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成本在20萬元左右,可為500名村民提供生活污水處理24小時服務。”官路邊村黨支部書記胡海說,設施采用生物填料和生態濕地工藝,通過管網實現污水集中收集與處理后,用于如意湖的生態補水。
鄉鎮政府駐地的生活污水如何實現有效利用?以王店街道辦事處污水處理設施為例,通過建設集中式污水處理廠,可為6000人左右提供生活污水處理服務。“截至目前,全區鄉鎮政府駐地集中式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達到100%,共完成263個村莊的生活污水治理,受益農戶達10萬余人。”周口市生態環境局淮陽分局黨組書記、局長耿寶勇說。
如今,淮陽區城鄉接合部、工業園區內的86個村,已全部納入市政污水處理系統;對完成戶廁改造的農戶,定期抽送污水至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經厭氧發酵后作為有機肥料,用于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淮陽區正奏響全民治水的“協奏曲”,跑出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加速度”。
專家點評
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
□省農業農村廳人居環境處副處長 劉衛東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事關廣大農民根本福祉。2018年以來,全省農村共完成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882萬戶,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69%。生活污水治理加快推進,全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36%,穩居中西部省份前列。垃圾治理效果明顯,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覆蓋所有行政村。
近年來,河南認真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打造了一批具有河南特色的美麗鄉村建設樣板,讓干部群眾學有榜樣、干有遵循。截至目前,全省已創建“四美鄉村”11200個、“美麗小鎮”500個、“五美庭院”183萬個。
盡管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但與先進地區相比還有不小差距。一是部分村莊整體風貌較差,村莊內殘垣斷壁、荒廢宅院整治不到位,房前屋后雜物亂堆亂放現象不同程度存在;二是垃圾清運不及時,一些山區丘陵地區沿村邊溝壑傾倒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三是村內污水通過管網收集后未經處理直排村邊溝塘或河道,形成黑臭水體,個別農戶院內污水直排,道路上污水橫流;四是部分鄉鎮政府所在地村莊,占道經營、攤位亂擺、貨物亂堆、車輛亂停、燈箱廣告隨意擺放現象依然存在。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一項長期性的歷史任務,貫穿鄉村振興和鄉村建設全過程。下一步,要深入學習浙江省“千萬工程”經驗做法,全面推進我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持續深化“治理六亂、開展六清”,并逐步建立完善長效機制。高質量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緊盯廁所糞污收集消納,建立健全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村莊清潔行動,統籌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大力開展“一宅變四園”,整體提升村容村貌。持續開展“四美鄉村”“五美庭院”“美麗小鎮”示范創建,引領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水平整體提升。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曉波 整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