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平 楊偉
位于中原腹地,靈井“許昌人”遺址卻像一塊文化“磁鐵”,吸引著海內外的古人類研究專家前來訪問;面積不足1萬平方米,卻接連發掘出45件珍貴的人類頭骨碎片化石,成為1949年以來國內發現古人類頭骨化石最多的遺址……5月16日,“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文明探源集中采訪團走進位于許昌市建安區的靈井“許昌人”遺址,感受“許昌人”的厚重文化底蘊。
在遺址發掘現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乳白色、曲線屋頂的大型“保護罩”。“靈井‘許昌人’遺址保護利用設施,是國家發改委給予專項資金支持的文化遺產保護利用項目,采用建設在遺址之上的罩護式保護,既可為遺址遮風擋雨,又可讓人們實地感受‘許昌人’的歷史文化魅力。”建安區文物局文物管理所原所長鄭明煜說。
靈井“許昌人”遺址是我國首次發掘的以泉水為中心的舊石器時代遺址,自2005年開始發掘以來,先后于2007年、2014年兩次出土距今12.5萬年至10.5萬年的“許昌人”頭骨化石。2017年3月,中美科學家研究團隊在美國《科學》雜志發表論文《中國許昌出土晚更新世古人類頭骨研究》,通過對“許昌人”古人類頭骨化石的研究,得出了一項結論:華北地區現代人的直接祖先可能是“許昌人”,而不是來自非洲!
“‘許昌人’的研究發現,成為支持現代人‘多地起源說’的有力證據。”研究團隊主要成員之一、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吳秀杰認為,“許昌人”翔實的化石形態特征和可靠的地層年代數據,提供了人類形態變異及演化模式的關鍵證據,證明現代人類起源是復雜和多元的,不是由單個地區起源而后擴散、取代的。
截至目前,靈井“許昌人”遺址共發現了45件距今12.5萬年至10.5萬年的古人類頭骨化石,包括老年、壯年和未成年各個階段。此外,在這里出土的“靈井鳥雕”,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中國雕塑品,它的發現將東亞雕塑藝術的起源提前了8000多年。
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靈井“許昌人”遺址的價值越大,保護的責任也越大。許昌市積極做好規劃編制、項目立項等工作,高水平建設靈井“許昌人”考古遺址保護基地。未來,一個集保護、研究和展示于一體的世界古人類文化研究和交流中心將屹立在中原大地,讓歷史文化遺產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平 楊偉
位于中原腹地,靈井“許昌人”遺址卻像一塊文化“磁鐵”,吸引著海內外的古人類研究專家前來訪問;面積不足1萬平方米,卻接連發掘出45件珍貴的人類頭骨碎片化石,成為1949年以來國內發現古人類頭骨化石最多的遺址……5月16日,“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文明探源集中采訪團走進位于許昌市建安區的靈井“許昌人”遺址,感受“許昌人”的厚重文化底蘊。
在遺址發掘現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乳白色、曲線屋頂的大型“保護罩”。“靈井‘許昌人’遺址保護利用設施,是國家發改委給予專項資金支持的文化遺產保護利用項目,采用建設在遺址之上的罩護式保護,既可為遺址遮風擋雨,又可讓人們實地感受‘許昌人’的歷史文化魅力。”建安區文物局文物管理所原所長鄭明煜說。
靈井“許昌人”遺址是我國首次發掘的以泉水為中心的舊石器時代遺址,自2005年開始發掘以來,先后于2007年、2014年兩次出土距今12.5萬年至10.5萬年的“許昌人”頭骨化石。2017年3月,中美科學家研究團隊在美國《科學》雜志發表論文《中國許昌出土晚更新世古人類頭骨研究》,通過對“許昌人”古人類頭骨化石的研究,得出了一項結論:華北地區現代人的直接祖先可能是“許昌人”,而不是來自非洲!
“‘許昌人’的研究發現,成為支持現代人‘多地起源說’的有力證據。”研究團隊主要成員之一、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吳秀杰認為,“許昌人”翔實的化石形態特征和可靠的地層年代數據,提供了人類形態變異及演化模式的關鍵證據,證明現代人類起源是復雜和多元的,不是由單個地區起源而后擴散、取代的。
截至目前,靈井“許昌人”遺址共發現了45件距今12.5萬年至10.5萬年的古人類頭骨化石,包括老年、壯年和未成年各個階段。此外,在這里出土的“靈井鳥雕”,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中國雕塑品,它的發現將東亞雕塑藝術的起源提前了8000多年。
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靈井“許昌人”遺址的價值越大,保護的責任也越大。許昌市積極做好規劃編制、項目立項等工作,高水平建設靈井“許昌人”考古遺址保護基地。未來,一個集保護、研究和展示于一體的世界古人類文化研究和交流中心將屹立在中原大地,讓歷史文化遺產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