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編者按:五一國際勞動節是屬于勞動者的節日。勞動者用辛勤的汗水詮釋責任與擔當,用實干描繪出美好生活的千姿百態。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人,都是最美的勞動者。大河網推出“@每一個奮斗的你”系列報道,聚焦警察、醫生、護林員、電力工人、鐵路工人等崗位的勞動者,講述勞動者的故事,致敬每一個奮斗的人。
大河網訊 條條銀線織成電網,座座桿塔連成輸電長廊,萬家燈火的背后,是他們在默默堅守。野外是他們的工作平臺,風雨雷電是他們的工作信號,皮膚黝黑、步履堅定是他們的共同氣質——他們是時刻守護萬家燈火的光明使者,他們就是電力工人。
腳踩銀線,漫步云端
“我們負責巡線的電力工人就像電力行業的赤腳醫生,一腳泥一腳水走在一線解決難題。”河南送變電建設有限公司輸電運檢分公司的原瑋這樣形容自己的工作。
回想自己第一次參與工作,原瑋說:“那是落差極大的一天。”
2008年的7月,原瑋剛從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畢業。“那時候剛從學校出來,我以為我們做的是拿著圖紙指點江山的工作,但是第一天就徹底感受到了落差。”原瑋一邊回想,一邊講述,“那天天還沒亮我們就收拾工具出發。我背著12塊桿號牌和重達16公斤的打孔機,鉆玉米地、走山路。第一次巡線,我還一腳踩在淤泥里,差點陷下去。一天下來,我一腳泥一身汗,走了十幾公里的山路。晚上回宿舍,整個人都累癱在床上。”
“7月份的天氣,十幾公里的山路,讓我徹底認識到了巡線員的辛苦。而這其實只是巡線員最普通的一天。”原瑋說,“那天是我的生日,現在回想起來,那天的經歷或許是迄今為止我收到的最特別的生日禮物。”
實際上,巡線員不僅要在地面巡查情況,高空作業也是常有的事。在七八十米的高空工作,全副裝備重達20多斤,對于每一個從事這項工作的人來說都是一份挑戰。
“我第一次爬塔是在安陽滑縣,那次的任務是對標準項目進行檢修。”在爬塔前,原瑋已經在老師傅帶領下反復練習,但練習和實地爬塔還是不一樣。“那次任務我要爬126條腳釘。每一步前進,都在遠離安全區。到達指定地點后,我的視線透過水平鐵掃向地面,只見人如螞蟻,房似紙盒,導線在風中輕輕擺動。我感到一絲害怕,感覺每一步橫移都可能從塔上摔下,粉身碎骨。實際上,只要腳踩穩、手抓牢,就絕對不會出問題。這種害怕是我們每一個巡線員都要克服的。”
“現在的我慢慢適應了高空作業。腳下是導線,兩邊是白云,看著所有的線路都正常運行,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原瑋說。
工作15載,原瑋已經從炙熱青年到不惑之年,從工程新銳到中流砥柱,從扎根一線到決勝千里,現在的他是特高壓檢修的行家里手,先后組織超特高壓線路停電檢修216條次,治理舞動線路42條。
真下功夫,下真功夫
穿過綠油油的麥田,沿著一條水泥路行駛,便進入了500千伏菊城變電站。
走進設備區,身穿工裝的國網河南超高壓公司變電檢修中心中級檢修工常莉敏,手拿工作票,給檢修人員宣講當天的作業內容及安全技術交底。她的身后,是排列整齊的試驗儀器,周圍擺滿了各種工器具。
與原瑋不同,常莉敏負責的是設備檢修。在她看來,保障設備安全是主網守護者的責任,不僅要在應急搶修時沖鋒在前,更要在持續提升設備本質安全水平上真下功夫、下真功夫。
“從事繼電保護,看懂圖紙是第一步。”常莉敏看著手里的二次回路圖說,剛參加工作那會兒,為盡快適應工作、融入班組,捋清楚圖紙與現場實際接線的對照關系,弄明白保護裝置之間的聯系,她經常一邊翻閱圖紙,一邊研究二次回路,遇到不會的問題,就向前輩們請教,認真做筆記。
當時,常莉敏還給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標:“看到回路編號就要立即判斷出該編號對應的是控制回路、信號回路,還是交流回路。”在她看來,目標就像一個成長路線圖,有方向才能事半功倍,而且還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成長痕跡。從一種保護類型的圖紙看起,逐步擴展,直到構建起整個500千伏變電站的二次系統知識體系。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常莉敏為此用了3年。而看懂圖紙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是每一個檢修員都要做的。
付出總有收獲。2020年,常莉敏憑著扎實的專業基礎,在鄭州市第十七屆職工技術運動會500千伏及以上繼電保護員技能競賽中榮獲“鄭州市技術標兵”榮譽稱號。那一年,她也從新員工成長為技術負責人,首次承擔500千伏牡丹變電站隔離開關更換工作,實現了設備的“零隱患”安全高質量投入運行。
常莉敏說:“這份工作干了就是一輩子的事情。這輩子能有機會守護萬家光明,我倍感榮幸。”
“光明使者”插上科技翅膀
4月30日一大早,河南送變電建設有限公司輸電運檢分公司的王悌就備好望遠鏡、激光測距儀、無人機、登山杖等工具,背上工具包,帶上面包和水開始了一天的巡視工作。
500千伏超高壓的牡馬線位于洛陽的丘陵地帶,電力線桿建在山地上,路上雜草、灌木叢生,道路時而陡坡、時而小徑,有時還得用鐮刀開路。復雜的地理環境要求巡線人員時刻高度保持注意力。“巡線工作和爬山很像,不是在上山就是在下山!”王悌開玩笑地說。
“今天我們要進行的是保電特巡任務。”王悌說,“今年洛陽的旅游經濟很火,五一期間來洛陽旅游的游客不少,電力需求也比較旺盛,這次任務就是要確保供電順暢,讓大家能開開心心地過節。”
到達巡檢地點,王悌拿出無人機。檢查、開機、啟動,推動搖桿,無人機慢慢升起。王悌說:“我們公司有300架無人機,每個負責巡線工作的人都要會飛,可以說人人都是無人機手。無人機就像我們的眼睛,但比人眼更厲害,能看到人眼看不到的地方,讓我們巡檢更精細。通過無人機不僅能看到高空線路通道的情況。線路通道外的情況,它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無人機不僅在日常巡檢中做到了精細化,極端天氣也是它的主要使用場景。王悌說:“過去需要花費幾個小時才能完成巡視工作,大風、大雪、冰凍等極端天氣對工作人員存在著極大的挑戰。采用無人機巡檢后,巡視時間可縮短至幾十分鐘。”
“我們的無人機還可以進行紅外測溫,尤其是在一些跨省道、跨高速、跨高鐵的地段。無人機通過檢測絕緣子串的溫度,能夠幫助我們判斷設備是否異常。”王悌提起這些新科技就滔滔不絕,“無人機還能進行激光掃描,通過掃描數據,建立的數據模型能幫我們更好地分析設備周邊的環境,尤其是在樹木茂密的地方,無人機的數據總能派上大用場。”
科技給“光明使者”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電力工人帶著新科技行走。平均每天十公里的路,是巡線檢查的路,也是守護光明的路。王悌說:“每當夜幕降臨,看著萬家燈火,心里總會有一種滿足感,感覺自己走的每一步路都值了。”(楊露露)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編者按:五一國際勞動節是屬于勞動者的節日。勞動者用辛勤的汗水詮釋責任與擔當,用實干描繪出美好生活的千姿百態。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人,都是最美的勞動者。大河網推出“@每一個奮斗的你”系列報道,聚焦警察、醫生、護林員、電力工人、鐵路工人等崗位的勞動者,講述勞動者的故事,致敬每一個奮斗的人。
大河網訊 條條銀線織成電網,座座桿塔連成輸電長廊,萬家燈火的背后,是他們在默默堅守。野外是他們的工作平臺,風雨雷電是他們的工作信號,皮膚黝黑、步履堅定是他們的共同氣質——他們是時刻守護萬家燈火的光明使者,他們就是電力工人。
腳踩銀線,漫步云端
“我們負責巡線的電力工人就像電力行業的赤腳醫生,一腳泥一腳水走在一線解決難題。”河南送變電建設有限公司輸電運檢分公司的原瑋這樣形容自己的工作。
回想自己第一次參與工作,原瑋說:“那是落差極大的一天。”
2008年的7月,原瑋剛從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畢業。“那時候剛從學校出來,我以為我們做的是拿著圖紙指點江山的工作,但是第一天就徹底感受到了落差。”原瑋一邊回想,一邊講述,“那天天還沒亮我們就收拾工具出發。我背著12塊桿號牌和重達16公斤的打孔機,鉆玉米地、走山路。第一次巡線,我還一腳踩在淤泥里,差點陷下去。一天下來,我一腳泥一身汗,走了十幾公里的山路。晚上回宿舍,整個人都累癱在床上。”
“7月份的天氣,十幾公里的山路,讓我徹底認識到了巡線員的辛苦。而這其實只是巡線員最普通的一天。”原瑋說,“那天是我的生日,現在回想起來,那天的經歷或許是迄今為止我收到的最特別的生日禮物。”
實際上,巡線員不僅要在地面巡查情況,高空作業也是常有的事。在七八十米的高空工作,全副裝備重達20多斤,對于每一個從事這項工作的人來說都是一份挑戰。
“我第一次爬塔是在安陽滑縣,那次的任務是對標準項目進行檢修。”在爬塔前,原瑋已經在老師傅帶領下反復練習,但練習和實地爬塔還是不一樣。“那次任務我要爬126條腳釘。每一步前進,都在遠離安全區。到達指定地點后,我的視線透過水平鐵掃向地面,只見人如螞蟻,房似紙盒,導線在風中輕輕擺動。我感到一絲害怕,感覺每一步橫移都可能從塔上摔下,粉身碎骨。實際上,只要腳踩穩、手抓牢,就絕對不會出問題。這種害怕是我們每一個巡線員都要克服的。”
“現在的我慢慢適應了高空作業。腳下是導線,兩邊是白云,看著所有的線路都正常運行,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原瑋說。
工作15載,原瑋已經從炙熱青年到不惑之年,從工程新銳到中流砥柱,從扎根一線到決勝千里,現在的他是特高壓檢修的行家里手,先后組織超特高壓線路停電檢修216條次,治理舞動線路42條。
真下功夫,下真功夫
穿過綠油油的麥田,沿著一條水泥路行駛,便進入了500千伏菊城變電站。
走進設備區,身穿工裝的國網河南超高壓公司變電檢修中心中級檢修工常莉敏,手拿工作票,給檢修人員宣講當天的作業內容及安全技術交底。她的身后,是排列整齊的試驗儀器,周圍擺滿了各種工器具。
與原瑋不同,常莉敏負責的是設備檢修。在她看來,保障設備安全是主網守護者的責任,不僅要在應急搶修時沖鋒在前,更要在持續提升設備本質安全水平上真下功夫、下真功夫。
“從事繼電保護,看懂圖紙是第一步。”常莉敏看著手里的二次回路圖說,剛參加工作那會兒,為盡快適應工作、融入班組,捋清楚圖紙與現場實際接線的對照關系,弄明白保護裝置之間的聯系,她經常一邊翻閱圖紙,一邊研究二次回路,遇到不會的問題,就向前輩們請教,認真做筆記。
當時,常莉敏還給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標:“看到回路編號就要立即判斷出該編號對應的是控制回路、信號回路,還是交流回路。”在她看來,目標就像一個成長路線圖,有方向才能事半功倍,而且還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成長痕跡。從一種保護類型的圖紙看起,逐步擴展,直到構建起整個500千伏變電站的二次系統知識體系。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常莉敏為此用了3年。而看懂圖紙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是每一個檢修員都要做的。
付出總有收獲。2020年,常莉敏憑著扎實的專業基礎,在鄭州市第十七屆職工技術運動會500千伏及以上繼電保護員技能競賽中榮獲“鄭州市技術標兵”榮譽稱號。那一年,她也從新員工成長為技術負責人,首次承擔500千伏牡丹變電站隔離開關更換工作,實現了設備的“零隱患”安全高質量投入運行。
常莉敏說:“這份工作干了就是一輩子的事情。這輩子能有機會守護萬家光明,我倍感榮幸。”
“光明使者”插上科技翅膀
4月30日一大早,河南送變電建設有限公司輸電運檢分公司的王悌就備好望遠鏡、激光測距儀、無人機、登山杖等工具,背上工具包,帶上面包和水開始了一天的巡視工作。
500千伏超高壓的牡馬線位于洛陽的丘陵地帶,電力線桿建在山地上,路上雜草、灌木叢生,道路時而陡坡、時而小徑,有時還得用鐮刀開路。復雜的地理環境要求巡線人員時刻高度保持注意力。“巡線工作和爬山很像,不是在上山就是在下山!”王悌開玩笑地說。
“今天我們要進行的是保電特巡任務。”王悌說,“今年洛陽的旅游經濟很火,五一期間來洛陽旅游的游客不少,電力需求也比較旺盛,這次任務就是要確保供電順暢,讓大家能開開心心地過節。”
到達巡檢地點,王悌拿出無人機。檢查、開機、啟動,推動搖桿,無人機慢慢升起。王悌說:“我們公司有300架無人機,每個負責巡線工作的人都要會飛,可以說人人都是無人機手。無人機就像我們的眼睛,但比人眼更厲害,能看到人眼看不到的地方,讓我們巡檢更精細。通過無人機不僅能看到高空線路通道的情況。線路通道外的情況,它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無人機不僅在日常巡檢中做到了精細化,極端天氣也是它的主要使用場景。王悌說:“過去需要花費幾個小時才能完成巡視工作,大風、大雪、冰凍等極端天氣對工作人員存在著極大的挑戰。采用無人機巡檢后,巡視時間可縮短至幾十分鐘。”
“我們的無人機還可以進行紅外測溫,尤其是在一些跨省道、跨高速、跨高鐵的地段。無人機通過檢測絕緣子串的溫度,能夠幫助我們判斷設備是否異常。”王悌提起這些新科技就滔滔不絕,“無人機還能進行激光掃描,通過掃描數據,建立的數據模型能幫我們更好地分析設備周邊的環境,尤其是在樹木茂密的地方,無人機的數據總能派上大用場。”
科技給“光明使者”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電力工人帶著新科技行走。平均每天十公里的路,是巡線檢查的路,也是守護光明的路。王悌說:“每當夜幕降臨,看著萬家燈火,心里總會有一種滿足感,感覺自己走的每一步路都值了。”(楊露露)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