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鄭直教授(左二)正在指導本科生做實驗。受訪者供圖
對話青年人
許昌學院化工與材料學院2020級學生張涵博:
作為一名工科生,我對科研比較感興趣,請問您覺得在大學本科階段,應該怎樣培養、提升個人科研能力和素養?
“中原學者”、許昌學院院長鄭直教授:
大學生科研能力和科研素養的培養,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對于本科生來說,要培養科研興趣,特別是對未知領域研究的興趣,要保持好奇心和求知若渴的精神;要善于發現問題,打破思維慣性,保持獨立思考;要提高文獻檢索能力,掌握信息搜索的方法和技巧;還要多參加實踐,通過深度參與做實驗、分析數據、梳理數據、匯總結果、得出結論這一專業的科研訓練過程,同學們的開放性創新思維和綜合創新能力定會逐步提升。作為新時代大學生,希望你們努力學習老一輩科學家篤行不怠的攻堅精神,為創新型國家的發展與建設奉獻青春力量。 (本報記者史曉琪整理)
□本報記者 史曉琪
2005年,鄭直從香港中文大學完成學業,在香港、上海和許昌三個城市之間,選擇來到許昌學院工作。
為何做出這樣一個“不合常理”的選擇?“河南對科技的重視太讓人感動,我想用所學報效家鄉。”4月17日,鄭直教授感慨,“來到許昌學院后,學校投入上千萬元組建表面微納米材料研究所,為我和團隊搭建起科研平臺,這也是許昌學院第一個研究院所。”
從此,瞄準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產業升級迭代、創新型人才培養所需,鄭直心無旁騖,一頭扎進科研世界夜以繼日攻難關,深入企業車間細問需求解難題,并積極探索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突破之路。
讓鈞瓷綻放更迷人的光彩
18年過去,許昌學院表面微納米材料研究所已“長成”為河南省微納米能量儲存與轉換材料重點實驗室,許昌學院已構建起“產學研教創一體化”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體系,鄭直也從心懷夢想的熱血青年成長為“中原學者”,科研上的主要貢獻集中在納米表界面的精準調控,在納米鈞釉材料、薄膜太陽能電池、超硬材料等領域收獲了一項項科研碩果。
在鄭直心里,科研的價值在于造福于民,社會需求就是他的科研方向。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鈞瓷無對,窯變無雙。”神秘莫測的鈞瓷是國家的文化名片。然而,在同一平面中,鈞瓷或表現為開片之美,或色澤豐富,或圖案天成,想使這些特點同時出現在一個平面,一直是個難題。
鄭直帶領團隊,將納米材料與傳統釉料相結合,研究出具有獨特藝術效果的陶瓷釉——結晶釉,并創新性地在釉料中引入微量納米呈色元素化合物,改性傳統鈞瓷釉料,從而燒制出質感更好,成品率更高,呈色效果、重復效果更好的鈞瓷產品。
“鈞瓷的燒制溫度一般在1300攝氏度,納米技術可使它的燒制溫度降到1260攝氏度,更節能更環保。”鄭直說。
如今,鄭直團隊和河南大宋官窯股份有限公司、孔家鈞窯等鈞瓷名企都有合作,不僅為企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也為傳統文化傳承與科技創新的融合提供了新思路。
“得有人去坐這個冷板凳”
除了應用研究,鄭直在基礎研究領域的深耕也在同步進行。“‘勇闖無人區’很難,但一定得有人去坐這個冷板凳,因為只有多出顛覆性的創新成果,才能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鄭直經常這樣說。
硅太陽能電池用途廣泛,但是硅的生產過程會造成很多污染。十幾年來,鄭直團隊一直在研發新材料,希望它能替代硅,做出新型薄膜太陽能電池。他和團隊成員創新性地利用金屬表面單質反應,設計制備了30多種二元和多元無機硫族化合物、鹵族化合物半導體光電材料,低成本解決了納米結構精準調控的難題,揭示了納米表界面調控、載流子分離傳輸與光電效率增強的作用機制,相關成果獲得河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近期,他們和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合作,在新型薄膜太陽能電池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實現了新型銅銀鉍碘薄膜光伏材料領域最高的光電轉換效率,這項成果為開發下一代高效、穩定、環保的光伏材料提供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徑。
“我們竭盡所能把新型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究往前推進,哪怕是能讓后來者踩在自己的肩膀上走得更快一點更遠一點,也是一件非常幸福非常值得的事情。”鄭直說。
助力我省超硬材料產業強者更強,也是鄭直團隊的心愿。在河南黃河旋風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中原學者”工作站后,他們與鄭州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合作,找到了低成本制備低密度高熱導率的金剛石/銅復合材料的方法,應用后可大大延長電子產品的使用壽命,有望成為金剛石產業發展新的增長極。
為本科生插上創新的翅膀
是勇攀高峰的科研工作者,也是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國家的發展靠創新,科技的未來在青年,鄭直明白“創新”二字在人才培養中的分量。
2006年,來到許昌學院的第二年,他就帶著團隊設置了一門“開放平臺實踐課”,選拔部分本科生走進實驗室,嘗試以導師制的形式訓練本科生的科研和創新能力。“結果,學生的踴躍程度超出我想象。”鄭直欣喜又欣慰。
17年過去,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發展,“開放平臺實踐課”已從一門課拓展為延伸至畢業設計的課程體系,由原來部分學生參與變為全員參與,鄭直倡導的“開放·實踐·創新”的本科生創新教育理念,讓課堂不再局限于教室,實驗室、工廠、校企協同創新平臺都成了教學主場地,理論課也搬到了實驗室,教師科研活動與教學、學生創新實踐活動融為一體,打破傳統課堂教學的時空壁壘,為學生打開了一扇接觸科技創新新思想、新方法的大門。學校幾乎每一個創新成果的背后,都有本科生的身影。
“僅最近5年,學校理工科學生就參與發表科技論文200多篇,獲得授權國家發明專利近200件,獲得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獎勵2000多人次。”說起學生的成績,鄭直比自己得獎還要高興。
這是學生的幸運,也是教育的幸運。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鄭直教授(左二)正在指導本科生做實驗。受訪者供圖
對話青年人
許昌學院化工與材料學院2020級學生張涵博:
作為一名工科生,我對科研比較感興趣,請問您覺得在大學本科階段,應該怎樣培養、提升個人科研能力和素養?
“中原學者”、許昌學院院長鄭直教授:
大學生科研能力和科研素養的培養,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對于本科生來說,要培養科研興趣,特別是對未知領域研究的興趣,要保持好奇心和求知若渴的精神;要善于發現問題,打破思維慣性,保持獨立思考;要提高文獻檢索能力,掌握信息搜索的方法和技巧;還要多參加實踐,通過深度參與做實驗、分析數據、梳理數據、匯總結果、得出結論這一專業的科研訓練過程,同學們的開放性創新思維和綜合創新能力定會逐步提升。作為新時代大學生,希望你們努力學習老一輩科學家篤行不怠的攻堅精神,為創新型國家的發展與建設奉獻青春力量。 (本報記者史曉琪整理)
□本報記者 史曉琪
2005年,鄭直從香港中文大學完成學業,在香港、上海和許昌三個城市之間,選擇來到許昌學院工作。
為何做出這樣一個“不合常理”的選擇?“河南對科技的重視太讓人感動,我想用所學報效家鄉。”4月17日,鄭直教授感慨,“來到許昌學院后,學校投入上千萬元組建表面微納米材料研究所,為我和團隊搭建起科研平臺,這也是許昌學院第一個研究院所。”
從此,瞄準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產業升級迭代、創新型人才培養所需,鄭直心無旁騖,一頭扎進科研世界夜以繼日攻難關,深入企業車間細問需求解難題,并積極探索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突破之路。
讓鈞瓷綻放更迷人的光彩
18年過去,許昌學院表面微納米材料研究所已“長成”為河南省微納米能量儲存與轉換材料重點實驗室,許昌學院已構建起“產學研教創一體化”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體系,鄭直也從心懷夢想的熱血青年成長為“中原學者”,科研上的主要貢獻集中在納米表界面的精準調控,在納米鈞釉材料、薄膜太陽能電池、超硬材料等領域收獲了一項項科研碩果。
在鄭直心里,科研的價值在于造福于民,社會需求就是他的科研方向。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鈞瓷無對,窯變無雙。”神秘莫測的鈞瓷是國家的文化名片。然而,在同一平面中,鈞瓷或表現為開片之美,或色澤豐富,或圖案天成,想使這些特點同時出現在一個平面,一直是個難題。
鄭直帶領團隊,將納米材料與傳統釉料相結合,研究出具有獨特藝術效果的陶瓷釉——結晶釉,并創新性地在釉料中引入微量納米呈色元素化合物,改性傳統鈞瓷釉料,從而燒制出質感更好,成品率更高,呈色效果、重復效果更好的鈞瓷產品。
“鈞瓷的燒制溫度一般在1300攝氏度,納米技術可使它的燒制溫度降到1260攝氏度,更節能更環保。”鄭直說。
如今,鄭直團隊和河南大宋官窯股份有限公司、孔家鈞窯等鈞瓷名企都有合作,不僅為企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也為傳統文化傳承與科技創新的融合提供了新思路。
“得有人去坐這個冷板凳”
除了應用研究,鄭直在基礎研究領域的深耕也在同步進行。“‘勇闖無人區’很難,但一定得有人去坐這個冷板凳,因為只有多出顛覆性的創新成果,才能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鄭直經常這樣說。
硅太陽能電池用途廣泛,但是硅的生產過程會造成很多污染。十幾年來,鄭直團隊一直在研發新材料,希望它能替代硅,做出新型薄膜太陽能電池。他和團隊成員創新性地利用金屬表面單質反應,設計制備了30多種二元和多元無機硫族化合物、鹵族化合物半導體光電材料,低成本解決了納米結構精準調控的難題,揭示了納米表界面調控、載流子分離傳輸與光電效率增強的作用機制,相關成果獲得河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近期,他們和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合作,在新型薄膜太陽能電池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實現了新型銅銀鉍碘薄膜光伏材料領域最高的光電轉換效率,這項成果為開發下一代高效、穩定、環保的光伏材料提供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徑。
“我們竭盡所能把新型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究往前推進,哪怕是能讓后來者踩在自己的肩膀上走得更快一點更遠一點,也是一件非常幸福非常值得的事情。”鄭直說。
助力我省超硬材料產業強者更強,也是鄭直團隊的心愿。在河南黃河旋風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中原學者”工作站后,他們與鄭州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合作,找到了低成本制備低密度高熱導率的金剛石/銅復合材料的方法,應用后可大大延長電子產品的使用壽命,有望成為金剛石產業發展新的增長極。
為本科生插上創新的翅膀
是勇攀高峰的科研工作者,也是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國家的發展靠創新,科技的未來在青年,鄭直明白“創新”二字在人才培養中的分量。
2006年,來到許昌學院的第二年,他就帶著團隊設置了一門“開放平臺實踐課”,選拔部分本科生走進實驗室,嘗試以導師制的形式訓練本科生的科研和創新能力。“結果,學生的踴躍程度超出我想象。”鄭直欣喜又欣慰。
17年過去,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發展,“開放平臺實踐課”已從一門課拓展為延伸至畢業設計的課程體系,由原來部分學生參與變為全員參與,鄭直倡導的“開放·實踐·創新”的本科生創新教育理念,讓課堂不再局限于教室,實驗室、工廠、校企協同創新平臺都成了教學主場地,理論課也搬到了實驗室,教師科研活動與教學、學生創新實踐活動融為一體,打破傳統課堂教學的時空壁壘,為學生打開了一扇接觸科技創新新思想、新方法的大門。學校幾乎每一個創新成果的背后,都有本科生的身影。
“僅最近5年,學校理工科學生就參與發表科技論文200多篇,獲得授權國家發明專利近200件,獲得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獎勵2000多人次。”說起學生的成績,鄭直比自己得獎還要高興。
這是學生的幸運,也是教育的幸運。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