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色XX群视频射精,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特刊丨告慰英靈魂歸故里——這些河南人為烈士尋親
更新時間:2023-4-5 9:59:34    來源:河南日報

  編者按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為了國家獨立和人民幸福安康,他們別過親人,義無反顧走上戰場,許多人長眠異地他鄉。為烈士尋親,為家人圓夢,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本報以“告慰英靈魂歸故里——這些河南人為烈士尋親”為主題,采訪報道全省各地為烈士尋親的典型故事,通過尋找親人的視角,講述烈士的英雄故事,宣揚烈士功績。

14691873522945ba9d001ce9a913e5d5_副本.jpg

  4月4日,鄭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組織優秀民輔警代表在烈士陵園公安英烈墻前開展清明祭奠活動,深切緬懷公安英烈、傳承英烈精神。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聶冬晗 攝

  豫晉愛心接力 為烈士找到親人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朱殿勇 徐東坡

  4月3日中午,丁新愛正收拾隨行物品,準備從鄭州乘火車奔赴山西運城,“我們在運城烈士陵園發現了10多位找不到親人的河南籍烈士,我這次要去確認烈士信息。”丁新愛是鄭州市文藝志愿者協會的志愿者,雖已是花甲之年,卻仍在為烈士尋親奔波。

  去年10月,鄭州市文藝志愿者協會的志愿者聯合運城市的烈士尋親志愿者為烈士尋親時,在運城烈士陵園發現了一名叫高喜娃的烈士,犧牲時只有13歲。

  資料顯示,高喜娃烈士生于1934年,溫縣人,1947年10月參加革命,同年12月在山西運城犧牲。

  “一定要幫烈士找到親人!”今年3月中旬,丁新愛托人將尋親信息發到了溫縣當地媒體上,同時又來到溫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尋求幫助。

  得知是要為烈士尋親,溫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高度重視,發動全縣退役軍人服務站幫助尋找,并通過微信工作群尋找線索。

  “僅用5天時間,我們就在溫縣武德鎮吳卜村找到了高喜娃烈士的侄子高土生!睖乜h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趙珍說。

  “沒想到還能找到大伯埋葬的地方,這也了了父親的一樁心愿。家里人只知道大伯犧牲了,但葬在哪兒了卻一直都不知道。”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高土生既高興又感慨,大伯高喜娃在幾歲時就隨父逃難去了山西運城,他也是在那里參軍的。

  參與尋親的運城市志愿者景曉雄介紹,一直沒找到高喜娃烈士的親人,主要原因在于高喜娃烈士的骨灰盒上的名字誤寫成了“高善娃”。直到此次尋親中,烈士陵園工作人員打開骨灰盒,看到里面紙條上“高喜娃”的姓名,才確認了身份。據悉,因年代、自然或人為等原因,烈士姓名等信息出現遺失、錯誤等問題很常見,這是烈士尋親難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這次,丁新愛等志愿者們會聚運城,將為另一位河南籍烈士張作庭尋找親人。

  千里尋親 告慰英魂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海濤 王斌 通訊員 吳靖雅

  “為烈士尋親,讓烈屬圓夢,是我們的應盡責任和光榮使命。”4月3日,提起安排工作人員前往云南尋找烈士墓、核對新安籍烈士信息的事,新安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高保軍說。

  今年年初,新安縣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大廳相繼迎來3位客人,他們是新安籍烈士白玉楹的孫子白留芳、烈士于林福的養子于新子和侄子于新建。

  “我爺爺是新安縣五頭鎮北溝村人,1947年入伍,隸屬原中原野戰軍第四縱隊十三旅三十八團。爺爺犧牲已有70多年,但我們始終不知道他的安葬地,請幫我找一找。”白留芳說。

  “我父親于林福是新安縣西沃鄉馬溝村人,1948年參加革命工作,曾任原云南十五支隊警三旅二營九連副排長,安葬于云南省臨滄市永德縣烈士陵園。但墓碑上的名字與父親的名字不一致,想讓你們幫忙確認一下!庇谛伦诱f。

  初步核查得到線索后,新安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立即與云南省有關部門聯系,請求協助核實。玉溪市江川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很快復函稱,白玉楹1950年5月因土匪暴動被害,現安葬于江川革命烈士陵園;永德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復函稱,烈士于林福與該縣烈士陵園安葬烈士于福林的籍貫相符。

  “白玉楹”是新安籍烈士白玉楹嗎?“于林福”和“于福林”是否同一人?新安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劉煥朝率尋親小組前往云南一一核實。

  “我們在玉溪市江川區通過查閱資料和走訪,最終確認了白玉楹烈士的信息。”劉煥朝說,他們隨后又在永德縣烈士陵園核實了于林福烈士的信息,證實“于福林”應為“于林!,1951年在云南省鎮康縣小落水戰斗中犧牲。劉煥朝與永德縣烈士陵園溝通了烈士墓碑修正事宜,還安排烈士家屬進行云祭掃。

  在豫滇兩地工作人員共同努力下,這段“尋親路”終于畫上完美句號。

cceb48add3994b20bd2f25e16975c79e_副本.jpg

  4月4日,開封市烈士陵園,當地學校師生在祭掃烈士墓,深切緬懷革命先烈,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李俊生 攝

  長眠大瑤山的英烈魂歸故里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惠婷 周曉荷 通訊員 程新清

  李士亮小心翼翼地打開紅布袋,捧出千里迢迢帶回來的土,撒在了親人的墳冢上。他輕聲說道:“爺、奶,爹、娘,國家幫咱找著俺叔了,你們終于可以團圓了!”

  4月4日,發生在泌陽縣馬谷田鎮楊樓村的這一幕,把大家的思緒拉回到70多年前的那段崢嶸歲月。

  李士亮的叔父名叫李九福,1951年2月在廣西的一場剿匪戰斗中犧牲,瑤族鄉親將他就地安葬在大瑤山腳下;而遠在泌陽的家鄉親人再也打聽不到他的消息。

  去年,廣西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為在廣西剿匪中犧牲的革命烈士尋親,其中就包括泌陽籍烈士李九福,這一線索引起了泌陽縣檢察院公益訴訟部門檢察官的關注。

  在前期走訪調查的基礎上,今年2月,泌陽縣檢察院向泌陽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制發英烈權益保護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泌陽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成立李九福烈士尋親專班,利用各鄉鎮、各村委退役軍人服務站尋找線索,經過詳細比對,為長眠在大瑤山腳下的“泌陽縣玉區東河村李九福烈士”找到了親屬。

  3月13日,李九福烈士的親屬前往忠骨所在的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祭拜。當地鄉親身著瑤族服飾,迎接烈士家鄉親人的到來。“俺父親在世時常念叨,這輩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找著俺叔……他的心愿終于完成了,謝謝你們!”祭掃活動現場,李士亮向檢察官和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有關同志表示感謝。他鄭重地從烈士墳冢上取走一袋土,帶回了家鄉。

  “發揮檢察公益訴訟職能,讓英烈魂歸故里,是我們應盡的責任!泵陉柨h檢察院檢察長劉燕說。如今,泌陽縣檢察院、泌陽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已經和廣西相關部門進行對接,共同尋找其他11位泌陽籍烈士的親人,讓英烈魂歸故里,讓英烈精神代代相傳。

  “火焰藍”幫烈士“回家”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綠揚

  4月3日,忙碌了一天的云南省昆明市消防救援支隊專職消防員任治森又一次打開電腦,搜索那個再熟悉不過的名字:謝尚武烈士。

  “謝尚武烈士是河南孟津縣人,1951年在云南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剿匪時犧牲。去年他的后人輾轉聯系到我,希望我在云南幫忙尋找他的遺骸。”任治森說,“我和志愿者找了當地很多烈士陵園,目前還沒有找到烈士的墓,但我們不會放棄,希望能早日幫助烈士‘回家’,以慰英魂。”

  39歲的任治森是河南太康縣人,2003年參軍來到云南,從部隊轉業后留在昆明工作,從“迷彩綠”走向“火焰藍”。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任治森都是個“熱心腸”。他曾到山區支教,是“寶貝回家”的志愿者。他還同時擔任云南周口老鄉微信群“群主”,經常組織老鄉們開展公益活動。

  2020年,在云南工作的周口人馮趁心到臨滄市臨翔區博尚烈士陵園祭掃時,發現安葬在那里的9名河南籍烈士中,盧子亭和劉國兩位烈士墓碑上的籍貫寫錯了。馮趁心隨即將墓碑照片發到老鄉群中,向大家求助如何更正。

  “看到求助后,我在臨翔區委書記信箱留了言,很快就收到回復,烈士陵園還發來了更正后的照片!比沃紊f,能為家鄉英烈做點事,老鄉們都很高興,大家就起了幫太康籍烈士盧子亭尋親的念頭。“我們希望家鄉父老知道有一位好鄉賢在云南剿匪時犧牲,傳承革命精神!比沃紊f。

  經過老鄉們的努力和家鄉媒體的報道,任治森與盧子亭三弟的孫子盧欽功取得了聯系。在盧欽功的講述中,盧子亭沒有子女,20多歲參軍后就音信全無!皫椭R爺爺成功找到‘家’,老鄉們都特別欣慰,覺得自己做了件很有意義的事!

  “清明節當天,我和十幾名老鄉約好了,一起到抗戰勝利紀念堂祭奠英烈!比沃紊f,“我會盡我所能幫更多烈士尋親,用這種方式記住他們,緬懷他們!

6b0d61ec1acb4434a497295595abd24b_副本.jpg

  清明節前,鄭州聯勤保障中心某倉庫官兵來到烈士陵園,緬懷先烈。蔣昊天攝

        時隔50余年,烈士等來了親人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周曉荷 通訊員 劉會賓 王丹

  茫茫小秦嶺間的鄭州聯勤保障中心某倉庫庫區,有座始建于1964年的烈士陵園。長眠于此的53名烈士,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原工程兵建筑某團,大多犧牲在20世紀50年代國防倉儲建設中。清明臨近,倉庫官兵為不便前來的烈士家屬代為祭掃。拍攝的祭掃視頻寄托著哀思,從小秦嶺深處飛向大江南北。

  戰士許海潮輕輕擦拭著墓碑,“羅定安”三個字讓他想起了老兵們時常講起的故事——

  從1961年起,4000多名年輕官兵用風鉆、推車等簡陋工具,在堅硬的山體上開鑿出百余個洞庫,創造了共和國國防倉儲建設的傳奇。羅定安就是其中一位。1969年6月,在爆破班剛完成爆破后,時任副連長羅定安帶著戰友曹希德進洞查看作業面,不幸被落石砸中頭部,將生命定格在大山深處。

  隨著隸屬關系10余次調整和數次移防,連隊與羅定安的親屬失去聯系,“但我們一直沒有放棄為羅定安烈士尋找親人!眰}庫主任孫小興說。2021年年初,倉庫派人和老兵谷培生一起,拿著僅有的線索——一張新兵班合照踏上了南下為烈士尋親之旅。在當地人武部和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的幫助下,他們輾轉多家單位,最終找到了烈士親屬。

  2021年,恰逢建庫六十周年,倉庫邀請老戰友和烈士親屬齊聚烈士陵園。時隔50余年,羅定安終于等來了家鄉人。

  河畔北坡,松柏掩映。如今,羅定安和戰友們建設的洞庫不斷升級改造;倉庫由單純的物資收發、存儲管理等保障任務,逐步向前出遂行、伴隨保障轉變!巴砩涎策壗涍^烈士陵園時,我們會有一種特別的親切感。埋葬在這里的老前輩們就是我們的親人!痹S海潮說。

  “一尊棺墓就是一座豐碑,新時代的聯勤倉庫官兵將學習先輩們的高貴品質,傳承弘揚好倉庫官兵開山鑿庫、蹲山守庫的犧牲奉獻精神!眰}庫政委王云龍說。

  英雄之光 照耀未來

  □周青莎

  又是一年清明時,一場特別的“認親”儀式在漯河市烈士陵園舉行。來自漯河市兩所小學33個班級的孩子們與長眠在此的33位無名烈士成了“親人”。擦拭墓碑、敬獻鮮花,敬上少先隊隊禮。舉手投足間,滿滿的敬意。

  “先烈們,從今天起,我們就是您的親人!”陵園內,稚嫩童音發出一聲聲鏗鏘誓言。澆樹澆根,育人育心。祖國的花朵接過革命薪火相傳接力棒,讓長眠異鄉的烈士有親人哀悼、不再孤單,使紅色基因浸入心扉、滲入血脈,讓英烈精神代代相傳。

  英魂有人牽掛,他鄉亦是故鄉。英雄用生命捍衛了我們,今天我們用實際行動告慰英雄。濮陽張衛華公益群幫助31名在抗美援朝、解放戰爭及抗日戰爭中犧牲的烈士找到了家人;新安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千里南下,幫助犧牲在云南的新安籍烈士找到親人;時隔70多年,泌陽檢察公益訴訟讓長眠在廣西大瑤山的李九福烈士終于等來家鄉親人。

  緬懷英烈,是對歷史的銘記;褒揚和保護英烈,更是以法治守護民族歷史的題中之義。河南法院秉持“軍人為我們保家衛國,我們為軍人保護好親人”的理念,全力維護國防利益和軍人軍屬合法權益,將對軍人軍屬權益保護擴展到對紅色遺址、紅色文化的保護。鄭州軍事檢察院聯合省檢察院,連續多年在全省范圍部署開展紅色資源保護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依法守護英烈安息之地……

  “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辈煌臅r代造就不同的英雄。革命戰爭年代流血犧牲是英雄,和平發展時期,忠于職守、維護司法公正、為人民利益勇做“逆行者”也是英雄。正是有了他們,才有山河無恙、家國安寧、歲月靜好。

  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猶如一盞盞燈、一簇簇火,光耀天空、燭照大地,激勵我們不懈奮斗,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今天,讓潔白的鮮花、溫柔的春風捎去我們的哀思和仰望,告訴他們,我們永遠銘記,矢志傳承。

微信截圖_20230405072412.png

文章編輯:陳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特刊丨告慰英靈魂歸故里——這些河南人為烈士尋親
2023-4-5 9:59:34    來源:河南日報

  編者按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為了國家獨立和人民幸福安康,他們別過親人,義無反顧走上戰場,許多人長眠異地他鄉。為烈士尋親,為家人圓夢,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本報以“告慰英靈魂歸故里——這些河南人為烈士尋親”為主題,采訪報道全省各地為烈士尋親的典型故事,通過尋找親人的視角,講述烈士的英雄故事,宣揚烈士功績。

14691873522945ba9d001ce9a913e5d5_副本.jpg

  4月4日,鄭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組織優秀民輔警代表在烈士陵園公安英烈墻前開展清明祭奠活動,深切緬懷公安英烈、傳承英烈精神。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聶冬晗 攝

  豫晉愛心接力 為烈士找到親人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朱殿勇 徐東坡

  4月3日中午,丁新愛正收拾隨行物品,準備從鄭州乘火車奔赴山西運城,“我們在運城烈士陵園發現了10多位找不到親人的河南籍烈士,我這次要去確認烈士信息。”丁新愛是鄭州市文藝志愿者協會的志愿者,雖已是花甲之年,卻仍在為烈士尋親奔波。

  去年10月,鄭州市文藝志愿者協會的志愿者聯合運城市的烈士尋親志愿者為烈士尋親時,在運城烈士陵園發現了一名叫高喜娃的烈士,犧牲時只有13歲。

  資料顯示,高喜娃烈士生于1934年,溫縣人,1947年10月參加革命,同年12月在山西運城犧牲。

  “一定要幫烈士找到親人!”今年3月中旬,丁新愛托人將尋親信息發到了溫縣當地媒體上,同時又來到溫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尋求幫助。

  得知是要為烈士尋親,溫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高度重視,發動全縣退役軍人服務站幫助尋找,并通過微信工作群尋找線索。

  “僅用5天時間,我們就在溫縣武德鎮吳卜村找到了高喜娃烈士的侄子高土生!睖乜h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趙珍說。

  “沒想到還能找到大伯埋葬的地方,這也了了父親的一樁心愿。家里人只知道大伯犧牲了,但葬在哪兒了卻一直都不知道!痹诮邮苡浾唠娫挷稍L時,高土生既高興又感慨,大伯高喜娃在幾歲時就隨父逃難去了山西運城,他也是在那里參軍的。

  參與尋親的運城市志愿者景曉雄介紹,一直沒找到高喜娃烈士的親人,主要原因在于高喜娃烈士的骨灰盒上的名字誤寫成了“高善娃”。直到此次尋親中,烈士陵園工作人員打開骨灰盒,看到里面紙條上“高喜娃”的姓名,才確認了身份。據悉,因年代、自然或人為等原因,烈士姓名等信息出現遺失、錯誤等問題很常見,這是烈士尋親難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這次,丁新愛等志愿者們會聚運城,將為另一位河南籍烈士張作庭尋找親人。

  千里尋親 告慰英魂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海濤 王斌 通訊員 吳靖雅

  “為烈士尋親,讓烈屬圓夢,是我們的應盡責任和光榮使命!4月3日,提起安排工作人員前往云南尋找烈士墓、核對新安籍烈士信息的事,新安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高保軍說。

  今年年初,新安縣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大廳相繼迎來3位客人,他們是新安籍烈士白玉楹的孫子白留芳、烈士于林福的養子于新子和侄子于新建。

  “我爺爺是新安縣五頭鎮北溝村人,1947年入伍,隸屬原中原野戰軍第四縱隊十三旅三十八團。爺爺犧牲已有70多年,但我們始終不知道他的安葬地,請幫我找一找。”白留芳說。

  “我父親于林福是新安縣西沃鄉馬溝村人,1948年參加革命工作,曾任原云南十五支隊警三旅二營九連副排長,安葬于云南省臨滄市永德縣烈士陵園。但墓碑上的名字與父親的名字不一致,想讓你們幫忙確認一下!庇谛伦诱f。

  初步核查得到線索后,新安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立即與云南省有關部門聯系,請求協助核實。玉溪市江川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很快復函稱,白玉楹1950年5月因土匪暴動被害,現安葬于江川革命烈士陵園;永德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復函稱,烈士于林福與該縣烈士陵園安葬烈士于福林的籍貫相符。

  “白玉楹”是新安籍烈士白玉楹嗎?“于林!焙汀坝诟A帧笔欠裢蝗?新安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劉煥朝率尋親小組前往云南一一核實。

  “我們在玉溪市江川區通過查閱資料和走訪,最終確認了白玉楹烈士的信息!眲ǔf,他們隨后又在永德縣烈士陵園核實了于林福烈士的信息,證實“于福林”應為“于林!,1951年在云南省鎮康縣小落水戰斗中犧牲。劉煥朝與永德縣烈士陵園溝通了烈士墓碑修正事宜,還安排烈士家屬進行云祭掃。

  在豫滇兩地工作人員共同努力下,這段“尋親路”終于畫上完美句號。

cceb48add3994b20bd2f25e16975c79e_副本.jpg

  4月4日,開封市烈士陵園,當地學校師生在祭掃烈士墓,深切緬懷革命先烈,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李俊生 攝

  長眠大瑤山的英烈魂歸故里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惠婷 周曉荷 通訊員 程新清

  李士亮小心翼翼地打開紅布袋,捧出千里迢迢帶回來的土,撒在了親人的墳冢上。他輕聲說道:“爺、奶,爹、娘,國家幫咱找著俺叔了,你們終于可以團圓了!”

  4月4日,發生在泌陽縣馬谷田鎮楊樓村的這一幕,把大家的思緒拉回到70多年前的那段崢嶸歲月。

  李士亮的叔父名叫李九福,1951年2月在廣西的一場剿匪戰斗中犧牲,瑤族鄉親將他就地安葬在大瑤山腳下;而遠在泌陽的家鄉親人再也打聽不到他的消息。

  去年,廣西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為在廣西剿匪中犧牲的革命烈士尋親,其中就包括泌陽籍烈士李九福,這一線索引起了泌陽縣檢察院公益訴訟部門檢察官的關注。

  在前期走訪調查的基礎上,今年2月,泌陽縣檢察院向泌陽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制發英烈權益保護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泌陽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成立李九福烈士尋親專班,利用各鄉鎮、各村委退役軍人服務站尋找線索,經過詳細比對,為長眠在大瑤山腳下的“泌陽縣玉區東河村李九福烈士”找到了親屬。

  3月13日,李九福烈士的親屬前往忠骨所在的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祭拜。當地鄉親身著瑤族服飾,迎接烈士家鄉親人的到來!鞍掣赣H在世時常念叨,這輩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找著俺叔……他的心愿終于完成了,謝謝你們!”祭掃活動現場,李士亮向檢察官和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有關同志表示感謝。他鄭重地從烈士墳冢上取走一袋土,帶回了家鄉。

  “發揮檢察公益訴訟職能,讓英烈魂歸故里,是我們應盡的責任。”泌陽縣檢察院檢察長劉燕說。如今,泌陽縣檢察院、泌陽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已經和廣西相關部門進行對接,共同尋找其他11位泌陽籍烈士的親人,讓英烈魂歸故里,讓英烈精神代代相傳。

  “火焰藍”幫烈士“回家”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綠揚

  4月3日,忙碌了一天的云南省昆明市消防救援支隊專職消防員任治森又一次打開電腦,搜索那個再熟悉不過的名字:謝尚武烈士。

  “謝尚武烈士是河南孟津縣人,1951年在云南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剿匪時犧牲。去年他的后人輾轉聯系到我,希望我在云南幫忙尋找他的遺骸!比沃紊f,“我和志愿者找了當地很多烈士陵園,目前還沒有找到烈士的墓,但我們不會放棄,希望能早日幫助烈士‘回家’,以慰英魂。”

  39歲的任治森是河南太康縣人,2003年參軍來到云南,從部隊轉業后留在昆明工作,從“迷彩綠”走向“火焰藍”。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任治森都是個“熱心腸”。他曾到山區支教,是“寶貝回家”的志愿者。他還同時擔任云南周口老鄉微信群“群主”,經常組織老鄉們開展公益活動。

  2020年,在云南工作的周口人馮趁心到臨滄市臨翔區博尚烈士陵園祭掃時,發現安葬在那里的9名河南籍烈士中,盧子亭和劉國兩位烈士墓碑上的籍貫寫錯了。馮趁心隨即將墓碑照片發到老鄉群中,向大家求助如何更正。

  “看到求助后,我在臨翔區委書記信箱留了言,很快就收到回復,烈士陵園還發來了更正后的照片!比沃紊f,能為家鄉英烈做點事,老鄉們都很高興,大家就起了幫太康籍烈士盧子亭尋親的念頭。“我們希望家鄉父老知道有一位好鄉賢在云南剿匪時犧牲,傳承革命精神。”任治森說。

  經過老鄉們的努力和家鄉媒體的報道,任治森與盧子亭三弟的孫子盧欽功取得了聯系。在盧欽功的講述中,盧子亭沒有子女,20多歲參軍后就音信全無!皫椭R爺爺成功找到‘家’,老鄉們都特別欣慰,覺得自己做了件很有意義的事。”

  “清明節當天,我和十幾名老鄉約好了,一起到抗戰勝利紀念堂祭奠英烈!比沃紊f,“我會盡我所能幫更多烈士尋親,用這種方式記住他們,緬懷他們!

6b0d61ec1acb4434a497295595abd24b_副本.jpg

  清明節前,鄭州聯勤保障中心某倉庫官兵來到烈士陵園,緬懷先烈。蔣昊天攝

        時隔50余年,烈士等來了親人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周曉荷 通訊員 劉會賓 王丹

  茫茫小秦嶺間的鄭州聯勤保障中心某倉庫庫區,有座始建于1964年的烈士陵園。長眠于此的53名烈士,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原工程兵建筑某團,大多犧牲在20世紀50年代國防倉儲建設中。清明臨近,倉庫官兵為不便前來的烈士家屬代為祭掃。拍攝的祭掃視頻寄托著哀思,從小秦嶺深處飛向大江南北。

  戰士許海潮輕輕擦拭著墓碑,“羅定安”三個字讓他想起了老兵們時常講起的故事——

  從1961年起,4000多名年輕官兵用風鉆、推車等簡陋工具,在堅硬的山體上開鑿出百余個洞庫,創造了共和國國防倉儲建設的傳奇。羅定安就是其中一位。1969年6月,在爆破班剛完成爆破后,時任副連長羅定安帶著戰友曹希德進洞查看作業面,不幸被落石砸中頭部,將生命定格在大山深處。

  隨著隸屬關系10余次調整和數次移防,連隊與羅定安的親屬失去聯系,“但我們一直沒有放棄為羅定安烈士尋找親人!眰}庫主任孫小興說。2021年年初,倉庫派人和老兵谷培生一起,拿著僅有的線索——一張新兵班合照踏上了南下為烈士尋親之旅。在當地人武部和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的幫助下,他們輾轉多家單位,最終找到了烈士親屬。

  2021年,恰逢建庫六十周年,倉庫邀請老戰友和烈士親屬齊聚烈士陵園。時隔50余年,羅定安終于等來了家鄉人。

  河畔北坡,松柏掩映。如今,羅定安和戰友們建設的洞庫不斷升級改造;倉庫由單純的物資收發、存儲管理等保障任務,逐步向前出遂行、伴隨保障轉變。“晚上巡邏經過烈士陵園時,我們會有一種特別的親切感。埋葬在這里的老前輩們就是我們的親人。”許海潮說。

  “一尊棺墓就是一座豐碑,新時代的聯勤倉庫官兵將學習先輩們的高貴品質,傳承弘揚好倉庫官兵開山鑿庫、蹲山守庫的犧牲奉獻精神!眰}庫政委王云龍說。

  英雄之光 照耀未來

  □周青莎

  又是一年清明時,一場特別的“認親”儀式在漯河市烈士陵園舉行。來自漯河市兩所小學33個班級的孩子們與長眠在此的33位無名烈士成了“親人”。擦拭墓碑、敬獻鮮花,敬上少先隊隊禮。舉手投足間,滿滿的敬意。

  “先烈們,從今天起,我們就是您的親人!”陵園內,稚嫩童音發出一聲聲鏗鏘誓言。澆樹澆根,育人育心。祖國的花朵接過革命薪火相傳接力棒,讓長眠異鄉的烈士有親人哀悼、不再孤單,使紅色基因浸入心扉、滲入血脈,讓英烈精神代代相傳。

  英魂有人牽掛,他鄉亦是故鄉。英雄用生命捍衛了我們,今天我們用實際行動告慰英雄。濮陽張衛華公益群幫助31名在抗美援朝、解放戰爭及抗日戰爭中犧牲的烈士找到了家人;新安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千里南下,幫助犧牲在云南的新安籍烈士找到親人;時隔70多年,泌陽檢察公益訴訟讓長眠在廣西大瑤山的李九福烈士終于等來家鄉親人。

  緬懷英烈,是對歷史的銘記;褒揚和保護英烈,更是以法治守護民族歷史的題中之義。河南法院秉持“軍人為我們保家衛國,我們為軍人保護好親人”的理念,全力維護國防利益和軍人軍屬合法權益,將對軍人軍屬權益保護擴展到對紅色遺址、紅色文化的保護。鄭州軍事檢察院聯合省檢察院,連續多年在全省范圍部署開展紅色資源保護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依法守護英烈安息之地……

  “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辈煌臅r代造就不同的英雄。革命戰爭年代流血犧牲是英雄,和平發展時期,忠于職守、維護司法公正、為人民利益勇做“逆行者”也是英雄。正是有了他們,才有山河無恙、家國安寧、歲月靜好。

  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猶如一盞盞燈、一簇簇火,光耀天空、燭照大地,激勵我們不懈奮斗,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今天,讓潔白的鮮花、溫柔的春風捎去我們的哀思和仰望,告訴他們,我們永遠銘記,矢志傳承。

微信截圖_20230405072412.png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kbd id="66666"><abbr id="66666"></abbr></kbd><samp id="66666"><tr id="66666"></tr></samp>
  • <s id="666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