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本報記者 石可欣
“大家抓緊時間裝車,今天爭取先發走一車。”11月22日,在嵩縣車村鎮兩河口村的蘿卜地里,一筐筐水靈靈的蘿卜正在裝車,看著銷售困難的蘿卜有了銷路,副縣長、車村鎮黨委書記程歡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
“習近平總書記在安陽視察時指出,年輕一代要繼承和發揚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摒棄驕嬌二氣,像我們的父輩一樣把青春熱血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這句話深深刻在我的腦海中,指引著我從紅旗渠精神中汲取智慧、勇氣和力量。”程歡說。
從洛陽市商務局到嵩縣車村鎮“墩苗”,程歡就做好了奮斗創業的準備。入村后他挨個找電商大戶深聊,把大家攏在一起,組建了電商創業園,讓車村鎮的特色農業搭上互聯網快車。同時,在全鎮開展技能培訓,發展精品民宿,推動車村鎮的全域旅游提檔升級。
“興建紅旗渠的年代,是國家最困難的一個特殊時期,林縣人民不等不靠,自籌民工口糧,自帶修渠工具,自己制造施工器材,自己生產水泥石灰,用自己的雙手筑起了一座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豐碑。艱苦奮斗,是中國共產黨帶領群眾克敵制勝的法寶,是社會主義道路行穩致遠的‘壓艙石’。”省社科院人口與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陳東輝多次到林州市學習研究紅旗渠精神。
他表示,當前,我們正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在很多領域尤其是高科技領域還存在“卡脖子”問題。艱苦奮斗不僅是指崇尚節約的生活作風,還指不畏艱難、銳意進取的思想品格。作為社科工作者,只有把艱苦奮斗作為精神底色融入工作崗位、融入日常生活,撲下身子搞調研,耐住寂寞做學問,才能解決更多“卡脖子”問題,為現代化河南建設貢獻社科智慧和力量。
“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不只存在于那個特殊年代里,在新時代新征程更需繼續發揚傳承下去。
“配網不停電作業是‘技術活’,也是‘苦差事’,更需要在工作中摒棄驕嬌二氣,腳踏實地、認真細致,保障群眾的用電需求。”前幾天,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國網鄭州供電公司不停電作業中心帶電作業二班班長張志鋒給班組全體職工開了一個會,大家深入學習交流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陽重要講話精神。
張志鋒所在帶電作業班是配網運維的特種力量,在線路和設備帶電的情況下,對配電網完全不停電運維,從而減少用戶停電時間、提高線路供電可靠性。
“老一輩電力人通常是在缺少防護的情況下徒手登桿檢修,憑借著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精神,保障生產生活用電。”張志鋒說,“現在我們工作時都穿著厚厚的絕緣服,在特定情況下還可以操控機器人作業,但是艱苦奮斗的精神不能丟了,一定要以‘不停電就是最好的服務’為目標,保障安全生產,讓萬家燈火常明。”
作為在紅旗渠畔成長起來的青年一代,紅旗渠干部學院團委書記張晨是一名90后的“渠三代”,在日常的教務工作中,他負責現場教學。
為了讓大家充分了解紅旗渠的故事,張晨常去拜訪修渠老人,了解他們在修渠歲月艱苦奮斗的故事。在備課中,他狠下功夫,相同的教學內容針對不同人群準備了多種版本。
“我要繼續講好老一輩不認命、不服輸、敢于戰天斗地的英雄故事,以青春之行動當好繼承和發揚紅旗渠精神的‘排頭兵’,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前進姿態,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張晨說。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本報記者 石可欣
“大家抓緊時間裝車,今天爭取先發走一車。”11月22日,在嵩縣車村鎮兩河口村的蘿卜地里,一筐筐水靈靈的蘿卜正在裝車,看著銷售困難的蘿卜有了銷路,副縣長、車村鎮黨委書記程歡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
“習近平總書記在安陽視察時指出,年輕一代要繼承和發揚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摒棄驕嬌二氣,像我們的父輩一樣把青春熱血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這句話深深刻在我的腦海中,指引著我從紅旗渠精神中汲取智慧、勇氣和力量。”程歡說。
從洛陽市商務局到嵩縣車村鎮“墩苗”,程歡就做好了奮斗創業的準備。入村后他挨個找電商大戶深聊,把大家攏在一起,組建了電商創業園,讓車村鎮的特色農業搭上互聯網快車。同時,在全鎮開展技能培訓,發展精品民宿,推動車村鎮的全域旅游提檔升級。
“興建紅旗渠的年代,是國家最困難的一個特殊時期,林縣人民不等不靠,自籌民工口糧,自帶修渠工具,自己制造施工器材,自己生產水泥石灰,用自己的雙手筑起了一座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豐碑。艱苦奮斗,是中國共產黨帶領群眾克敵制勝的法寶,是社會主義道路行穩致遠的‘壓艙石’。”省社科院人口與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陳東輝多次到林州市學習研究紅旗渠精神。
他表示,當前,我們正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在很多領域尤其是高科技領域還存在“卡脖子”問題。艱苦奮斗不僅是指崇尚節約的生活作風,還指不畏艱難、銳意進取的思想品格。作為社科工作者,只有把艱苦奮斗作為精神底色融入工作崗位、融入日常生活,撲下身子搞調研,耐住寂寞做學問,才能解決更多“卡脖子”問題,為現代化河南建設貢獻社科智慧和力量。
“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不只存在于那個特殊年代里,在新時代新征程更需繼續發揚傳承下去。
“配網不停電作業是‘技術活’,也是‘苦差事’,更需要在工作中摒棄驕嬌二氣,腳踏實地、認真細致,保障群眾的用電需求。”前幾天,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國網鄭州供電公司不停電作業中心帶電作業二班班長張志鋒給班組全體職工開了一個會,大家深入學習交流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陽重要講話精神。
張志鋒所在帶電作業班是配網運維的特種力量,在線路和設備帶電的情況下,對配電網完全不停電運維,從而減少用戶停電時間、提高線路供電可靠性。
“老一輩電力人通常是在缺少防護的情況下徒手登桿檢修,憑借著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精神,保障生產生活用電。”張志鋒說,“現在我們工作時都穿著厚厚的絕緣服,在特定情況下還可以操控機器人作業,但是艱苦奮斗的精神不能丟了,一定要以‘不停電就是最好的服務’為目標,保障安全生產,讓萬家燈火常明。”
作為在紅旗渠畔成長起來的青年一代,紅旗渠干部學院團委書記張晨是一名90后的“渠三代”,在日常的教務工作中,他負責現場教學。
為了讓大家充分了解紅旗渠的故事,張晨常去拜訪修渠老人,了解他們在修渠歲月艱苦奮斗的故事。在備課中,他狠下功夫,相同的教學內容針對不同人群準備了多種版本。
“我要繼續講好老一輩不認命、不服輸、敢于戰天斗地的英雄故事,以青春之行動當好繼承和發揚紅旗渠精神的‘排頭兵’,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前進姿態,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張晨說。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