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編者按
今日20時,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好記者講好故事——2022年中國記者節特別節目》的舞臺上,將有10位新聞從業者講述最讓人動心動情的故事。作為河南省新聞界的代表,本報記者董娉將要講述《從一粒“米”說起》。一張四通八達的“米”字形高鐵網,不僅帶來時空與觀念的巨變,更意味著交通樞紐優勢的再造、經濟版圖的重塑,代表著中部大省加速崛起的信心與步伐。其實,我們每天都在用心血和汗水在中原大地上書寫歷史、書寫一個又一個神奇的“字”,將一個正在全面建設中的現代化河南形象,生動展示在世人面前。以《從一粒“米”說起》為開篇,本報推出《把這些“字”寫在中原大地上》特別策劃,敬請關注。
□頂端新聞·河南日報記者 郭北晨
在第23個中國記者節前夕,一路見證河南“米”字形高鐵網建設的河南日報記者董娉,走進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第九屆“好記者講好故事”節目錄制現場,她從這粒“米”說起,向全國觀眾講述新時代河南發展的出彩“好故事”。
好故事是時代的縮影。近年來,我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立足中原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重要區位優勢,全力以赴描繪“米”字藍圖,以鄭州為中心,覆蓋中部、輻射全國的“米”字形高鐵網在全國率先建成。
“后‘米’字時代”,河南交通強省建設戰鼓不歇,大力實施優勢再造戰略,連通大動脈、構建大樞紐,變傳統優勢為發展勝勢,濃墨重彩續寫新篇章。
從“米”字到“密”字
高鐵時代呼嘯而至,我省搶抓機遇、全力推進,高鐵建設取得一個又一個節點性突破。
2010年,河南的第一條高鐵——鄭州至西安高鐵通車,“米”字形高鐵建設落下第一筆。2012年開始,“米”字形高鐵建設全面提速。鄭州至石家莊高鐵通車,“米”字畫上挺拔的“一豎”;鄭太高鐵鄭州至焦作段開通,“米”字再添“一點”……2022年6月20日,“上撇”濟鄭高鐵濮鄭段開通運營,“米”字成形。
河南在全國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鐵網,其中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里程達到1924公里,居全國第1位,實現了“市市通高鐵”。
鄭州這個百年前“火車拉來的城市”,躍升為新的路網樞紐。以它為核心,向八個方向不斷延伸的鐵軌,如一條條鐵龍穿越大山、飛架大河,記錄著中原交通發展步伐。
“米”字成形,只是河南一個新起點。
“十四五”期間,我省將以打通東向對外高鐵通道為重點,持續完善路網結構和布局,加快建設現代化鐵路網,力爭到2025年年底全省鐵路運營里程達到7700公里,其中高鐵里程突破3000公里。同時加快建設便捷高效的綜合立體交通網,打造“米+井+人”綜合運輸通道,力爭到2025年全省綜合立體交通網實體線網總規模達到32萬公里。
“十”字定框、“米”字延展、“多聯”成網,“米”字變“密”字,“后‘米’字時代”,河南交通正迎來又一個發展高峰。
從優勢到勝勢
濟鄭高鐵濮鄭段開通當天,邢永杰和22名濮陽老鄉一起,乘坐首發列車回老家。“高鐵通了,濮陽的發展空間更大了,大家都愿意回去找機會。”邢永杰說。
一條高鐵會為沿途經濟注入新活力,密布通暢的高鐵網絡則會助力區域經濟版圖的重構。“米”字形高鐵網建成,我省交通區位優勢進一步強化,發展動能持續增強,發展勝勢不斷蓄積。
——區位優勢更凸顯。
河南區位條件和腹地資源得天獨厚,隨著“米”字形高鐵網建成,河南在全國路網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
以鄭州為中心將形成輻射全省省轄市的1小時經濟圈,高效連接周邊省會城市的2小時經濟圈,通達全國主要大中城市的8小時經濟圈,對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和提升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地位至關重要。
——發展能級再提升。
“米”字形高鐵網覆蓋鄭州都市圈“1+8”城市群,大幅拉近各個城市之間的時空距離,生產要素和物質資源的流動性大大增強。
依托鄭州都市圈,我省正重點打造鄭開、洛鞏、許港、鄭新、鄭焦、鄭漯、洛濟、洛平等8條產業帶,加快形成以鄭州為中心的主導產業集群和標志性產業鏈,城市和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系得以加強,全面提升發展能級。
今年上半年,全省社會物流總額8.5萬億元,同比增長4.3%,高出全國平均增速1.2個百分點,人享其行物暢其流,中原涌動發展活力。
從國內到全球
隨著鐵路、公路密織成網,占地2100畝的商丘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近年迅速崛起,成為豫魯蘇皖四省交界地區規模最大的農產品交易中心、集散中心、物流中心。“交通方便了,日子更紅火。”市場商戶何超杰高興地說。
如果放眼全國、全球,這張“米”字形高鐵網,連接的是無比龐大且邊界不斷拓展的大網。
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米”字寫就,意義更加不凡。
——輻射東中西,助力國內大循環。
河南地處中原,“米”字成形,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作用將充分彰顯,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四大城市群聯系更緊密,東部地區產業轉移、西部地區資源輸出、南北經貿交流將更加通暢。
我省也將全面融入國家重大戰略,開創區域合作新局面,不斷提升發展優勢。
——連通境內外,構筑開放新高地。
如今,中歐班列(中豫號)已形成“8個口岸出入境、17條線路直達”的網絡,實現每周“16去18回”高頻次滿載往返對開,暢通歐亞大陸動脈,為“陸上絲路”輸送不竭動力。
“米”字形高鐵網的建成,將更加有利于我省“四條絲路”建設,打造連通境內外的物流樞紐;將更加有利于在全球價值鏈上配置資源要素,行達天下、貨暢其流、網聯世界,成為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支點。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新時代,新藍圖,呼喚交通進一步發揮“先行官”作用。
隨著《河南省“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樞紐經濟發展規劃》等出臺,我省正在加快實施樞紐能級提升、物流提質發展、樞紐偏好型產業培育“三大行動”,交通網絡、樞紐經濟建設步履鏗鏘。
“米”字已建成,中原更出彩,一切都充滿朝氣和希望。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編者按
今日20時,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好記者講好故事——2022年中國記者節特別節目》的舞臺上,將有10位新聞從業者講述最讓人動心動情的故事。作為河南省新聞界的代表,本報記者董娉將要講述《從一粒“米”說起》。一張四通八達的“米”字形高鐵網,不僅帶來時空與觀念的巨變,更意味著交通樞紐優勢的再造、經濟版圖的重塑,代表著中部大省加速崛起的信心與步伐。其實,我們每天都在用心血和汗水在中原大地上書寫歷史、書寫一個又一個神奇的“字”,將一個正在全面建設中的現代化河南形象,生動展示在世人面前。以《從一粒“米”說起》為開篇,本報推出《把這些“字”寫在中原大地上》特別策劃,敬請關注。
□頂端新聞·河南日報記者 郭北晨
在第23個中國記者節前夕,一路見證河南“米”字形高鐵網建設的河南日報記者董娉,走進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第九屆“好記者講好故事”節目錄制現場,她從這粒“米”說起,向全國觀眾講述新時代河南發展的出彩“好故事”。
好故事是時代的縮影。近年來,我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立足中原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重要區位優勢,全力以赴描繪“米”字藍圖,以鄭州為中心,覆蓋中部、輻射全國的“米”字形高鐵網在全國率先建成。
“后‘米’字時代”,河南交通強省建設戰鼓不歇,大力實施優勢再造戰略,連通大動脈、構建大樞紐,變傳統優勢為發展勝勢,濃墨重彩續寫新篇章。
從“米”字到“密”字
高鐵時代呼嘯而至,我省搶抓機遇、全力推進,高鐵建設取得一個又一個節點性突破。
2010年,河南的第一條高鐵——鄭州至西安高鐵通車,“米”字形高鐵建設落下第一筆。2012年開始,“米”字形高鐵建設全面提速。鄭州至石家莊高鐵通車,“米”字畫上挺拔的“一豎”;鄭太高鐵鄭州至焦作段開通,“米”字再添“一點”……2022年6月20日,“上撇”濟鄭高鐵濮鄭段開通運營,“米”字成形。
河南在全國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鐵網,其中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里程達到1924公里,居全國第1位,實現了“市市通高鐵”。
鄭州這個百年前“火車拉來的城市”,躍升為新的路網樞紐。以它為核心,向八個方向不斷延伸的鐵軌,如一條條鐵龍穿越大山、飛架大河,記錄著中原交通發展步伐。
“米”字成形,只是河南一個新起點。
“十四五”期間,我省將以打通東向對外高鐵通道為重點,持續完善路網結構和布局,加快建設現代化鐵路網,力爭到2025年年底全省鐵路運營里程達到7700公里,其中高鐵里程突破3000公里。同時加快建設便捷高效的綜合立體交通網,打造“米+井+人”綜合運輸通道,力爭到2025年全省綜合立體交通網實體線網總規模達到32萬公里。
“十”字定框、“米”字延展、“多聯”成網,“米”字變“密”字,“后‘米’字時代”,河南交通正迎來又一個發展高峰。
從優勢到勝勢
濟鄭高鐵濮鄭段開通當天,邢永杰和22名濮陽老鄉一起,乘坐首發列車回老家。“高鐵通了,濮陽的發展空間更大了,大家都愿意回去找機會。”邢永杰說。
一條高鐵會為沿途經濟注入新活力,密布通暢的高鐵網絡則會助力區域經濟版圖的重構。“米”字形高鐵網建成,我省交通區位優勢進一步強化,發展動能持續增強,發展勝勢不斷蓄積。
——區位優勢更凸顯。
河南區位條件和腹地資源得天獨厚,隨著“米”字形高鐵網建成,河南在全國路網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
以鄭州為中心將形成輻射全省省轄市的1小時經濟圈,高效連接周邊省會城市的2小時經濟圈,通達全國主要大中城市的8小時經濟圈,對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和提升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地位至關重要。
——發展能級再提升。
“米”字形高鐵網覆蓋鄭州都市圈“1+8”城市群,大幅拉近各個城市之間的時空距離,生產要素和物質資源的流動性大大增強。
依托鄭州都市圈,我省正重點打造鄭開、洛鞏、許港、鄭新、鄭焦、鄭漯、洛濟、洛平等8條產業帶,加快形成以鄭州為中心的主導產業集群和標志性產業鏈,城市和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系得以加強,全面提升發展能級。
今年上半年,全省社會物流總額8.5萬億元,同比增長4.3%,高出全國平均增速1.2個百分點,人享其行物暢其流,中原涌動發展活力。
從國內到全球
隨著鐵路、公路密織成網,占地2100畝的商丘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近年迅速崛起,成為豫魯蘇皖四省交界地區規模最大的農產品交易中心、集散中心、物流中心。“交通方便了,日子更紅火。”市場商戶何超杰高興地說。
如果放眼全國、全球,這張“米”字形高鐵網,連接的是無比龐大且邊界不斷拓展的大網。
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米”字寫就,意義更加不凡。
——輻射東中西,助力國內大循環。
河南地處中原,“米”字成形,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作用將充分彰顯,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四大城市群聯系更緊密,東部地區產業轉移、西部地區資源輸出、南北經貿交流將更加通暢。
我省也將全面融入國家重大戰略,開創區域合作新局面,不斷提升發展優勢。
——連通境內外,構筑開放新高地。
如今,中歐班列(中豫號)已形成“8個口岸出入境、17條線路直達”的網絡,實現每周“16去18回”高頻次滿載往返對開,暢通歐亞大陸動脈,為“陸上絲路”輸送不竭動力。
“米”字形高鐵網的建成,將更加有利于我省“四條絲路”建設,打造連通境內外的物流樞紐;將更加有利于在全球價值鏈上配置資源要素,行達天下、貨暢其流、網聯世界,成為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支點。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新時代,新藍圖,呼喚交通進一步發揮“先行官”作用。
隨著《河南省“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樞紐經濟發展規劃》等出臺,我省正在加快實施樞紐能級提升、物流提質發展、樞紐偏好型產業培育“三大行動”,交通網絡、樞紐經濟建設步履鏗鏘。
“米”字已建成,中原更出彩,一切都充滿朝氣和希望。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