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頂端新聞特約專家 韓鵬
黨的二十大報告擘畫了到2035年基本建成美麗中國的奮斗目標,提出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為新時代新征程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明確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麗中國的持續探索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從早期興利除害水利建設、自然保護、“綠化祖國”到逐步健全機構、完善制度、開展系統規劃治理,推動生態環境保護融入經濟社會大局,長期以來卓有成效的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打下了堅實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縱深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扎實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加快推進生態文明頂層設計和制度體系建設,建立并實施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制度。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使祖國大地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生態奇跡和綠色發展奇跡,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信心更足、決心更強。不僅如此,中國還順利完成了各項環境承諾,開啟了碳達峰碳中和綠色發展進程,響亮地回應了“中國環境威脅論”,展現出生態環境問題上的大國風范、大國擔當,為全球生態治理、氣候治理提供了一條可供借鑒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麗中國的路徑遵循
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推進美麗中國建設,關鍵是要走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
強化“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的基本認識。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體現了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基本關系,成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麗中國的應有之義。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良好的生態環境既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又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資源和路徑,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體現了發展與保護的本質關系、目標與手段的辯證關系,成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麗中國的必然要求。
錨定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目標要求。中國式現代化是要實現14億人口規模的現代化,不可持續的發展方式必不可取。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建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關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所決定的,也將為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提供可供借鑒的中國方案、中國智慧。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的關鍵點著力點
一是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從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等結構調整優化入手,從資源利用源頭做起,強化創新研發和推廣應用,完善綠色發展的政策和標準體系,健全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體系,系統推進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大力倡導綠色消費。
二是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加快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城市黑臭水體,深入推進基礎建設、制度建設,完善現代化治理機制,管控好環境風險隱患,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讓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長點。
三是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加強生態系統保護和治理。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堅持和完善生態系統休養生息工作和制度,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加強生物安全管理。
四是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深入推進能源革命。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強化能源安全,增進能源韌性,加快完善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控,推動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利用,持續推進碳排放統計核算和市場交易制度建設,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
韓鵬∣河南省社科院城市與生態文明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頂端新聞特約專家 韓鵬
黨的二十大報告擘畫了到2035年基本建成美麗中國的奮斗目標,提出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為新時代新征程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明確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麗中國的持續探索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從早期興利除害水利建設、自然保護、“綠化祖國”到逐步健全機構、完善制度、開展系統規劃治理,推動生態環境保護融入經濟社會大局,長期以來卓有成效的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打下了堅實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縱深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扎實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加快推進生態文明頂層設計和制度體系建設,建立并實施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制度。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使祖國大地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生態奇跡和綠色發展奇跡,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信心更足、決心更強。不僅如此,中國還順利完成了各項環境承諾,開啟了碳達峰碳中和綠色發展進程,響亮地回應了“中國環境威脅論”,展現出生態環境問題上的大國風范、大國擔當,為全球生態治理、氣候治理提供了一條可供借鑒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麗中國的路徑遵循
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推進美麗中國建設,關鍵是要走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
強化“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的基本認識。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體現了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基本關系,成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麗中國的應有之義。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良好的生態環境既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又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資源和路徑,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體現了發展與保護的本質關系、目標與手段的辯證關系,成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麗中國的必然要求。
錨定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目標要求。中國式現代化是要實現14億人口規模的現代化,不可持續的發展方式必不可取。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建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關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所決定的,也將為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提供可供借鑒的中國方案、中國智慧。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的關鍵點著力點
一是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從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等結構調整優化入手,從資源利用源頭做起,強化創新研發和推廣應用,完善綠色發展的政策和標準體系,健全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體系,系統推進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大力倡導綠色消費。
二是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加快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城市黑臭水體,深入推進基礎建設、制度建設,完善現代化治理機制,管控好環境風險隱患,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讓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長點。
三是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加強生態系統保護和治理。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堅持和完善生態系統休養生息工作和制度,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加強生物安全管理。
四是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深入推進能源革命。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強化能源安全,增進能源韌性,加快完善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控,推動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利用,持續推進碳排放統計核算和市場交易制度建設,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
韓鵬∣河南省社科院城市與生態文明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