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陽區:樓院微治理 提升幸福感
新聞中心首頁
2月11日,河南日報頭版頭條以《山陽區:樓院微治理 提升幸福感》為題,報道了山陽區聚焦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探索“三微”治理新模式,以“微網格”貼近群眾,以“微陣地”聚合群眾,以“微服務”贏得群眾,全面推行“微治理”,為基層社會治理賦能增效的典型經驗做法。
文中這樣寫道:2月9日,從外地返回焦作市的鄭韶陽驚喜地發現,母親所在的山陽區定和街道豐收社區豐收小區有了幾處小小的變化:一個道路交叉口旁添了反光鏡和限速標志牌;一處原來是臺階的地方改成了坡道;還有幾段道路拓寬了,不但可以防止出現交通事故,還讓通行更加方便。
豐收社區黨支部書記張雅麗介紹,這幾處微改造都是春節前夕完成的,網格員睢素玲以及微網格長徐海軍、趙清陽都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時刻把社區居民的安危冷暖放心上,及時感知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加以解決。2023年以來,山陽區聚焦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探索“三微”治理新模式,以“微網格”貼近群眾,以“微陣地”聚合群眾,以“微服務”贏得群眾,全面推行“微治理”,為基層社會治理賦能增效。
組建一支以黨群議事會(或聯盟)為核心的治理隊伍,打造一個以近鄰議事廳為品牌的服務陣地,繪制一張以重點群體為對象的“民情地圖”,梳理一張以矛盾調解為重點的服務清單,完善一套以“六步議事”(民主問事、黨群議事、依法定事、承諾辦事、公開曬事、群眾評事)為基礎的協商機制,山陽區聚焦關鍵小事、民生實事、治理難事,初步探索出了樓院“微治理”模式。
劃小“微網格”,精管善治有方法。
在原有411個全科網格的基礎上,以樓棟單元為單位,以10戶到20戶為基準,將全區樓院細分成若干“微網格”,配備單元長、信息員,統籌綜合治理、社會救助等事務。
打造“微陣地”,自治協商有舞臺。
山陽區以樓宇、小區為單位,利用門崗、涼亭等場地,打造以近鄰議事廳為主體的“微陣地”,開展“涼亭說事”“廣場話事”“板凳議事”,實現“樓院事、樓院議”。
做實“微服務”,為民舉措有溫度。
常宏社區設立“小區幫代辦服務點”,推出代跑腿業務,無償為居民辦理養老保險、社保認證、醫保繳費等事務;文化巷社區袁玲愛心服務隊為獨居老人、困難群眾提供理發、義診等服務……一件件民生實事,讓居民參與小區事務的意愿更強。
學“楓橋經驗”,以實踐創新促發展之穩。
2023年供暖季到來之前,太行街道工字路社區兩個相鄰小區的居民,因熱力交換站的位置問題發生矛盾。云臺小區黨群議事會聯盟的任鐵龍等人,分頭找到兩個小區的居民代表耐心做思想工作,最后雙方的氣消了,問題也得到圓滿解決。
山陽區深入推廣學習“楓橋經驗”,通過深化樓院“微治理”模式,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凝心聚力化解群眾身邊的矛盾糾紛,持續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推動社會大局持續穩定向好。
(記者王冰)
總值班:王靜鋒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王水濤 |
編 輯:劉 佳 |
校 對:王以振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2月11日,河南日報頭版頭條以《山陽區:樓院微治理 提升幸福感》為題,報道了山陽區聚焦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探索“三微”治理新模式,以“微網格”貼近群眾,以“微陣地”聚合群眾,以“微服務”贏得群眾,全面推行“微治理”,為基層社會治理賦能增效的典型經驗做法。
文中這樣寫道:2月9日,從外地返回焦作市的鄭韶陽驚喜地發現,母親所在的山陽區定和街道豐收社區豐收小區有了幾處小小的變化:一個道路交叉口旁添了反光鏡和限速標志牌;一處原來是臺階的地方改成了坡道;還有幾段道路拓寬了,不但可以防止出現交通事故,還讓通行更加方便。
豐收社區黨支部書記張雅麗介紹,這幾處微改造都是春節前夕完成的,網格員睢素玲以及微網格長徐海軍、趙清陽都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時刻把社區居民的安危冷暖放心上,及時感知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加以解決。2023年以來,山陽區聚焦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探索“三微”治理新模式,以“微網格”貼近群眾,以“微陣地”聚合群眾,以“微服務”贏得群眾,全面推行“微治理”,為基層社會治理賦能增效。
組建一支以黨群議事會(或聯盟)為核心的治理隊伍,打造一個以近鄰議事廳為品牌的服務陣地,繪制一張以重點群體為對象的“民情地圖”,梳理一張以矛盾調解為重點的服務清單,完善一套以“六步議事”(民主問事、黨群議事、依法定事、承諾辦事、公開曬事、群眾評事)為基礎的協商機制,山陽區聚焦關鍵小事、民生實事、治理難事,初步探索出了樓院“微治理”模式。
劃小“微網格”,精管善治有方法。
在原有411個全科網格的基礎上,以樓棟單元為單位,以10戶到20戶為基準,將全區樓院細分成若干“微網格”,配備單元長、信息員,統籌綜合治理、社會救助等事務。
打造“微陣地”,自治協商有舞臺。
山陽區以樓宇、小區為單位,利用門崗、涼亭等場地,打造以近鄰議事廳為主體的“微陣地”,開展“涼亭說事”“廣場話事”“板凳議事”,實現“樓院事、樓院議”。
做實“微服務”,為民舉措有溫度。
常宏社區設立“小區幫代辦服務點”,推出代跑腿業務,無償為居民辦理養老保險、社保認證、醫保繳費等事務;文化巷社區袁玲愛心服務隊為獨居老人、困難群眾提供理發、義診等服務……一件件民生實事,讓居民參與小區事務的意愿更強。
學“楓橋經驗”,以實踐創新促發展之穩。
2023年供暖季到來之前,太行街道工字路社區兩個相鄰小區的居民,因熱力交換站的位置問題發生矛盾。云臺小區黨群議事會聯盟的任鐵龍等人,分頭找到兩個小區的居民代表耐心做思想工作,最后雙方的氣消了,問題也得到圓滿解決。
山陽區深入推廣學習“楓橋經驗”,通過深化樓院“微治理”模式,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凝心聚力化解群眾身邊的矛盾糾紛,持續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推動社會大局持續穩定向好。
(記者王冰)
總值班:王靜鋒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王水濤 |
編 輯:劉 佳 |
校 對:王以振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