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新華社北京10月16日電 題:北京:技術創新提升高質量發展“含綠量”
新華社記者張驍、陳旭
早高峰的北京德勝門公交場站人頭攢動。車身高大、帶有白色祥云圖案的919路快車格外引人注目。這些曾在北京冬奧會賽區間穿梭的氫燃料電池大巴“華麗轉身”,成為常態化服務市民百姓的氫能公交。
坐進車內,乘客們聞不到汽油味兒、噪音也小。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車輛“吃進去”的是氫,“吐出來”的僅為電能、熱能和水蒸氣——公交車不排放污染物,顯然對降低大氣污染、改善城市環境意義重大。
一路向北行駛,車輛到達北京石油延慶慶園街加氫站。這座目前國內最大的氫能公交場站,每12小時可加氫1500公斤,每天可為150輛公交車加注能源。
“氫能雖好,但要將滿足石油煉化使用的氫,‘升級’為達到燃料要求的氫,破解雜質脫除的難題是必須邁過的‘坎’。”中國石化燕山石化公司首席專家李軍良告訴記者,燕山石化應用國內成熟的PSA變壓吸附氫氣提純技術,并研發出專用的吸附劑,使氫氣純度達到99.999%。
高品質供能搭配日趨便捷的加氫網絡,使“綠色動力”在更大范圍應用。記者了解到,不僅公交,北京的包車客運、冷鏈運輸、市政環衛等車輛也部分用上了氫能。
蓬勃的市場需求催生出廣闊的產業機遇。李軍良透露,截至目前,北京石油已先后建成5座加氫站、油氫合建站;今年前9個月,累計氫氣加注量達到610余噸,還有3座加氫站將于年底前建成投用。待1萬標立/小時的氫氣提純設施建成后,燕山石化的供氫能力也將從目前的每年1500噸增長至7200噸。
氫能讓城市運行插上“綠色翅膀”,能源企業也通過深度轉型變得環境友好。
提到曾經的牛口峪水庫,很多居住在京西的老人直搖頭。這座水庫匯集著燕山石化生產生活排放的廢水,受制于過去有限的污水處理水平,附近居民總能聞到一股“土味兒”,自然也不愿靠近水庫。
“老水庫”能否與城市和諧共生?長達30多年的不懈治污給出答案。通過引入先進的污水收集和處理技術、污水循環再利用技術,水庫水質逐年提高;通過踐行濕地自然修復方案,停用的氧化塘里種上了蘆葦、香蒲等高凈化力水生植物,來水得到進一步深度凈化。
從水庫到生態中心,再到濕地公園,牛口峪水庫“蝶變”背后,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成就感”,扎實轉化為人民群眾向往美好生活的“獲得感”。如今,一幅全新的生態畫卷呈現在記者面前:隨著2023年濕地二期改造提升工程竣工,新增的900米棧道為游人所樂,優美的環境也成為野生鳥類棲息的樂園。
“目前,我們在濕地發現了140多種鳥類、19種蜻蜓,其中還有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黑鸛。”燕山石化能源管理和環境保護部經理王祁說,現在極具特色的翠鳥、震旦鴉雀已經成為牛口峪濕地的“新標識”,吸引一批批愛鳥人士、攝影愛好者游覽打卡,感受“工業+自然”之美。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新華社北京10月16日電 題:北京:技術創新提升高質量發展“含綠量”
新華社記者張驍、陳旭
早高峰的北京德勝門公交場站人頭攢動。車身高大、帶有白色祥云圖案的919路快車格外引人注目。這些曾在北京冬奧會賽區間穿梭的氫燃料電池大巴“華麗轉身”,成為常態化服務市民百姓的氫能公交。
坐進車內,乘客們聞不到汽油味兒、噪音也小。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車輛“吃進去”的是氫,“吐出來”的僅為電能、熱能和水蒸氣——公交車不排放污染物,顯然對降低大氣污染、改善城市環境意義重大。
一路向北行駛,車輛到達北京石油延慶慶園街加氫站。這座目前國內最大的氫能公交場站,每12小時可加氫1500公斤,每天可為150輛公交車加注能源。
“氫能雖好,但要將滿足石油煉化使用的氫,‘升級’為達到燃料要求的氫,破解雜質脫除的難題是必須邁過的‘坎’。”中國石化燕山石化公司首席專家李軍良告訴記者,燕山石化應用國內成熟的PSA變壓吸附氫氣提純技術,并研發出專用的吸附劑,使氫氣純度達到99.999%。
高品質供能搭配日趨便捷的加氫網絡,使“綠色動力”在更大范圍應用。記者了解到,不僅公交,北京的包車客運、冷鏈運輸、市政環衛等車輛也部分用上了氫能。
蓬勃的市場需求催生出廣闊的產業機遇。李軍良透露,截至目前,北京石油已先后建成5座加氫站、油氫合建站;今年前9個月,累計氫氣加注量達到610余噸,還有3座加氫站將于年底前建成投用。待1萬標立/小時的氫氣提純設施建成后,燕山石化的供氫能力也將從目前的每年1500噸增長至7200噸。
氫能讓城市運行插上“綠色翅膀”,能源企業也通過深度轉型變得環境友好。
提到曾經的牛口峪水庫,很多居住在京西的老人直搖頭。這座水庫匯集著燕山石化生產生活排放的廢水,受制于過去有限的污水處理水平,附近居民總能聞到一股“土味兒”,自然也不愿靠近水庫。
“老水庫”能否與城市和諧共生?長達30多年的不懈治污給出答案。通過引入先進的污水收集和處理技術、污水循環再利用技術,水庫水質逐年提高;通過踐行濕地自然修復方案,停用的氧化塘里種上了蘆葦、香蒲等高凈化力水生植物,來水得到進一步深度凈化。
從水庫到生態中心,再到濕地公園,牛口峪水庫“蝶變”背后,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成就感”,扎實轉化為人民群眾向往美好生活的“獲得感”。如今,一幅全新的生態畫卷呈現在記者面前:隨著2023年濕地二期改造提升工程竣工,新增的900米棧道為游人所樂,優美的環境也成為野生鳥類棲息的樂園。
“目前,我們在濕地發現了140多種鳥類、19種蜻蜓,其中還有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黑鸛。”燕山石化能源管理和環境保護部經理王祁說,現在極具特色的翠鳥、震旦鴉雀已經成為牛口峪濕地的“新標識”,吸引一批批愛鳥人士、攝影愛好者游覽打卡,感受“工業+自然”之美。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